-
浙江財經大學這位老師把「現代漢語」課上活了
這是一款鄉村旅遊方言翻譯軟體,要實現方言和普通話之間的轉化,這個設計是他們「現代漢語」課的作業。 「現代漢語」課,本來是一門非常專業的基礎課,但浙江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的劉亞輝老師把這門課上得有聲有色,跟實踐緊密結合。除了布置語言學與文化產業相結合的作業外,劉老師還專門帶領同學們進行了一次校外研學。
-
這位江西人不但學貫古今 他名字的讀音讓江西方言突破了漢語規範
在漢語普通話的使用已經極為普遍的今天,漢字讀音的標準肯定是要遵循漢語字典的規範,這一點是連小學生都知道的。可是,關於一位中國現代大學者名字的讀音問題,雖然漢語字典上早有規範,卻在學界始終存在著爭議,甚至一些語言學家堅持以漢語字典上沒有的字音稱呼這位學者的名字。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音韻學:研究漢語方言的神器
比如著名語言學家,被稱為「中國語言學之父」的趙元任先生(1892-1982),他除了閩南話外,中國主要的方言系中每一系都至少會說一種。有一次趙元任陪羅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從上海坐船去湖南長沙,同船的有個湖南人,趙元任利用船上的三四天時間跟他學了點方言。到了長沙,趙元任就用剛學的方言給羅素做翻譯。一次演講後有個學生問他:「趙先生貴處是湖南哪一縣?」
-
漢語方言文白異讀現象的再認識(上)
《漢語大詞典》收「拽文」,釋義為:「方言。掉文。賣弄口才辭藻。」《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記為「轉文」,「轉」讀zhuǎi,釋義為:「說話時不用口語,而用文言的字眼兒,以顯示有學問。」我推想,「跩」「拽」「轉」僅是字形不同,意義應無差別。趙先生還說,「文」「白」表現的是「文言」和「白話」的區別,即語體區別。
-
【東臺方言 】一篇現代漢語作業分享
在中國人突破千百年來的桎梏向現代國家大步邁進之時,我們的社會正以極其貼近這段描述的方式由內而外、由點而面進行著大手筆的革新。這些革新給普通人的生活所帶來的變化涵蓋面廣泛而影響深遠,漢語方言也在因此經歷著史無前例的發展、迭代和消亡。
-
2017年度漢語方言學科發展報告(上)
漢語方言學科2017年,漢語方言學科的成果仍然集中在本體研究上,主要成果依然是方言語音和方言語法的調查研究。發掘出了新的方言調查語料。傳統研究更加深入系統,個案研究不乏新見。這兩攝今讀有多個層次,這些層次來源於歷史上不同方言的影響,影響鄉話的方言有早期湘語、地緣上相鄰的辰漵片湘語和西南官話;孫宜志《南部吳語果攝一等字的層次及演變》(《語言科學》第1期)介紹了南部吳語果攝一等字的今讀有七個層次。
-
漢語、方言、聲調發展史及四聲與平仄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語言與文字不能等同。語言存在所有動物族群而非人類特有。這點可以舉史前社會漢語的發展和上古時期漢語的發展來證明。
-
漢語方言研究70年(二)
沿用《中國語言地圖集》(1987,1990)分區方案,增加了30多個圖幅,地圖的文字說明反映了30年來漢語方言的研究成果。兩本《地圖集》在前人關於漢語方言分區研究的基礎上,對漢語方言提出了「點—小片—片—區—大區」的5個層次劃分法,把漢語方言分為10個區:晉語區、吳語區、徽語區、贛語區、湘語區、閩語區、粵語區、平話區、客家話區、官話區。
-
漢語方言研究70年(一)
漢語方言的研究歷史源遠流長。西漢揚雄的《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是我國第一部方言學著作。不過漢語方言學作為一門現代意義上的獨立的、科學的學科出現,乃是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的。以1928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為標誌,以趙元任為代表的一批學者,運用現代語言學的理論方法,建立起調查研究漢語方言的範式。
-
2020年漢語方言研究概述
其中方言語音和語法研究成果最多。漢語方言學發展的新趨勢日益彰顯,為今後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地點方言研究報告在田野調查基礎上,對某一方言的語音、詞彙、語法事實進行靜態描寫、共時比較和歷史考察。單點語音研究專著如王仲黎《祁陽方言語音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單點音系描寫的論文如江蘇興化、湖南冷水江(鐸山)、江西南豐、福建邵武洪墩、福建華安(高安)、安徽繁昌、安徽望江等地方言,以東南方言為主。區域方音研究多以語音的靜態描寫和共時比較為基礎,探尋區域方言的內部差異和共性;或與歷時比較相結合,探尋語音的歷史層次及流變。
-
現代的哪種方言最接近古人講的話?
首先我們來考察一下韻母方面,古代科舉考試用的《平水韻》,將格律詩用字分為107韻,比現代各方言要豐富很多。比如北京話只有40個韻母,溫州話韻母比這還少,而潮州話、廈門話韻母相對較多。這些韻是怎麼減少的呢?我們來舉個例子:比如熊字,在今天很多南方方言裡都以m結尾,韓語讀gom日語kuma一致說明古代一m結尾。但到了普通話裡,這個尾巴就跟別的尾巴合併消失了。
-
李春陽:淺議方言和方言寫作的價值
[9] 現代漢語方言之間的差異,主要表現在語音上,詞彙方面的差別較小,語法上的差別更小。 現代漢語研究中,最發達和有成就的,是方言調查和方言研究了,但他們的研究成果卻局限於非常小的圈子裡,各類學校只在推廣普通話上用力,從不在教授方言上作為,這當然是國家語言文字政策導致的結果。
-
新疆旅遊聽不懂方言怎麼辦?訊飛翻譯機助你跨越方言障礙
旅途中,遇到當地居民只說方言,你會怎麼辦?早之前,中國青年報旅遊周刊和騰訊網新聞中心聯合開展了一項調查,有1543人參與了討論。結果顯示,在旅途中,83.73%的被調查者遇到過語言不通的障礙,這給他們的旅途帶來了些許麻煩,也影響了旅遊的心情。可見能有一款翻譯方言的翻譯機有多重要。
-
中國漢語七大方言分別指什麼 這些方言分別在哪裡使用
中國地域廣闊,漢語與少數民族語的方言眾多。2000年10月31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定漢語普通話為國家通用語言。漢族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過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統一,因而使漢語逐漸產生了方言。現代漢語有各種不同的方言,它們分布的區域很廣。
-
方言大師趙元任
第一,他是天生的一個方言學者。他除了英、德、法三國語言之外還懂得許多中國方言。」的確,趙元任在語言上有著異常的天賦,自幼便顯示出超凡的語言能力。他生於天津,兩歲遷至北京,三歲遷往河北磁州,五歲又遷至保定。因此,咿呀學語之時,他便學會說「不完全」的北京話、天津話、河北話,還跟著姑媽表弟學會了常熟話。六歲從私塾老師學會用常州方言誦讀四書五經。十三歲學會蘇州話,並學會用反切和倒轉反切說話。
-
論漢語方言的語義類型學意義
[23]14 本文認為,漢語有悠久的歷史,古代漢語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特性。古代漢語豐富的文獻記錄了不同時期的漢語特色。漢語發展到現代,各個地方的方言也是多姿多彩的。在某種意義上說,漢語具有語義類型學的意義。正因為如此,我們就應該深入挖掘漢語的材料,為語義類型學研究提供最佳的材料。
-
漢語七大方言,哪種方言最古老?
而分布在中國南方的其他漢語方言則發端於歷史上黃河中下遊地區人民的幾次南下移民活動。 中國歷史上的移民,上溯先秦,下及近世,代代不絕。人口遷移的方式大概有兩類,一是人民自動的流徙,一是政府有計劃的移民。前者多因為戰亂、災荒、饑饉或人口膨脹所引起,後者則是為了某種政治、軍事或經濟上的目的。
-
2017年度漢語方言學科發展報告(下)
鄭偉《漢語方言指示詞「爾」的共時分布與歷史來源》(《語言科學》第1期)考察指示詞「爾」在現代方言裡的地理分布及其在漢語史文獻中的淵源。現代方言中用「爾」做指示詞的包括吳、徽、湘、贛、閩等南方方言,其讀音大多為自成音節的鼻音[n/ŋ],或者是[ni/ȵi]等以高元音為韻母的鼻音聲母字,其音韻地位可以跟日母支韻字「爾」相對應。
-
臺灣節目驚嘆大陸黑科技:能翻譯28種方言。網友:孤陋寡聞了!
近日臺灣一檔節目中,主持人又吹捧起了我們的「黑科技」——科大訊飛的即時翻譯軟體,主持人以大型會議為例,說我們這邊開會是用方言,稱這款軟體能翻譯28種方言。,戴上耳機方言通過該軟體直接可以轉為漢語。我們早就普及普通話了,難道這位主持人不知道嗎?更有部分網友開始調侃說:這不還是榨菜哥的套路嗎,又來要翻譯機了,上次要菜,這次要黑科技。雖然這都是來自網友的冷幽默,但同時也折射出來,人與人之間交流和溝通的重要性。如今我們中國的黑科技越來越多,這是我們共同的驕傲。
-
2017年12月英語六級翻譯練習:方言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六級>六級輔導>作文>正文2017年12月英語六級翻譯練習:方言 2017-08-17 10:19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