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榜課程多來自國外 我們的慕課是否"待字閨中"?

2020-12-14 新華教育

  近日,某網站發布50門最受歡迎的知名大學在線課程(慕課)。這個榜單被一些高校在校內媒體上轉發,以幫助學生們在在線學習的時候進行選擇。然而,細看榜單,我們發現這50門課中大部分都是國外大學的慕課,只有一門來自我國的清華大學。

  上榜課程大多來自國外

  據統計,入選榜單的50門課程共來自34所高校,其中有21所高校位於美國。就慕課平臺而言,大部分課程來自美國的兩大慕課平臺Coursera(美國史丹福大學兩名計算機科學教授創辦的免費大型公開在線課程項目)和edX(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聯手創建的大規模開放在線課堂平臺)。另外,還有少部分課程來自Udacity(美國一家營利性質的在線教育機構)、FutureLearn(英國12所大學聯合發起的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平臺)等其他國外在線課程平臺。

  50門慕課主要涵蓋4大類:信息技術20門、自然科學13門、人文學科12門和商學5門,其中信息技術和自然科學領域的慕課佔榜單的66%。在信息技術類課程中,美國萊斯大學的《Python交互式編程導論》和美國密西根大學的《人人都能學會的編程(從Python開始)》最受歡迎;在自然科學類課程中,最熱門的課程是美國聖塔菲研究所的《複雜性導論》。在網際網路時代的今天,編程、機器學習以及數據處理成為最熱門的學習課程。

  在人文學科類課程中,最受歡迎的是印度商學院的《幸福與滿足的生活》,其次是南非開普敦大學的《思想是什麼》。值得注意的是,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南非,其開普敦大學有兩門課入選。然而,中國只有一門課程入選榜單,即清華大學的《和13億人對話》。這是一門教外國人說中文的通識課程,且在綜合評價中排名比較靠後。

  國內慕課平臺沒被納入評價系統

  為什麼中國只有清華大學的一門課進入了榜單?記者通過搜索發現,這份榜單雖然在國內是由某網站首發,但其實只是轉發,榜單是由美國的一個搜索網站Class central根據課程的評價分數和評價次數,利用貝葉斯模型平均算法製作的。在對課程進行篩選和排序時,該網站只考慮了國外的一些慕課平臺,中國的慕課平臺並沒有被納入。清華大學的《和13億人對話》是發布在edX上的一門課程。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尚俊傑認為:「這樣的結果只可以作為參考,不一定就是權威榜單。就我國來說,在『中國大學MOOC』或清華的『學堂在線』等平臺上也有很多很好的課程,但這些平臺沒有被納入到統計的榜單內。」

  據悉,中國主要的開放性在線課程平臺主要有四個,分別是愛課程網和網易雲課堂合作推出的「中國大學MOOC」平臺、清華大學推出的「學堂在線」、北京大學的「華文慕課」以及上海交通大學研發的「好大學在線」。目前這些平臺提供的慕課數量已超過1400門,選課人次也已超過3000萬。

  北京大學慕課負責人李曉明告訴記者:「中國的精品課程還是有很多的,比如,清華大學於歆傑的《電路原理》,還有浙江大學翁愷的《C語言程序設計》。」據了解,翁愷的《C語言程序設計》選課人次曾經創紀錄地超過了5萬人,北京大學汪瓊的《翻轉課堂教學法》的選修人數也曾高達3萬至4萬人。

  用榜單指導在線學習幫助有限

  雖然中國優秀課程不在國外榜單中,但仍應思考是否需要建立「自己的榜單」來指導學生的在線學習。尚俊傑認為:「建立榜單的首要問題是在線課程的評價標準無法確定。到底該怎樣評價一個慕課,似乎很多人在研究,但是要說一套權威的標準似乎也沒有,現在網站一般根據選課人數、學生評價等來評價一個課程,然而這樣的評價卻並不夠全面。畢竟一些通識類課程選的人更多,而專業性課程選的人較少。」

  李曉明指出:「其實學習是個性化的行為,如果只按點擊量和選修人數來對課程進行評價的話,對那些受眾較窄的科目並不公平。」此外,還有某些老師會硬性要求學生學習指定的在線課程,這就會使點擊人數和參與人數等數據失去代表性。

  國內慕課「走出去」任重道遠

  在國內,慕課已經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新興手段。中國傳媒大學的學生張亮(化名)告訴記者,「平時想要學習某項領域知識的時候,我就會想到在線課程。」

  在平臺的選擇上,大部分學生選擇了「中國大學MOOC」和「網易雲課堂」。其中「中國大學MOOC」已成為目前國內參與建設高校最多、開課數量最多、總選課人數最多的慕課平臺。也有同學抱怨有些課程不夠全面、無法系統學習。

  早在國內四大慕課平臺尚未成立之前,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就率先加入了edX,同年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也加入了Cousera。記者在edX平臺上找到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主頁,課程熱度並不高,截至目前,《和13億人對話》的評論數只有30餘條,於歆傑的《電路原理》在edX上受到的關注遠遠不如在國內在線課程平臺上受到的關注。看來,我國慕課在國內已經有相當規模的用戶基礎,但在「走出去」的路上,還是任重而道遠。  (本報記者 王慶環)

相關焦點

  • 揭秘慕課:上榜課程多來自國外 用榜單指導幫助有限
    揭秘慕課:上榜課程多來自國外 用榜單指導幫助有限 原標題:   近日,某網站發布50門最受歡迎的知名大學在線課程(慕課)。這個榜單被一些高校在校內媒體上轉發,以幫助學生們在在線學習的時候進行選擇。
  • 「慕課來了!」——我們在關心什麼?
    央視的報導中提到,2011年,史丹福大學教授利用慕課開設的《人工智慧導論》課程,吸引了190多個國家的16萬名學生一起學習。有趣的是,在這門課的前400名"優等生"中,卻沒有史丹福大學自己的學生,反而有248名滿分獲得者是通過慕課的形式來完成的課程。換句話說,最優秀的學生不在大學圍牆之內。這是否意味慕課將對傳統教育發起巨大的衝擊?  傳統教育領航者們看法很複雜。
  • 科學網—中國慕課發展的三大問題
    與國外慕課發展相類似,當下中國的慕課供應商分為兩大類:一為高校或者教育組織,就高校慕課建設來說,除了像清華大學的「學堂在線」外,還出現了諸如「上海高校課程中心」這樣的系統平臺。該平臺是由上海市教委為實現上海各高校課程、專業、師生資源共享所建立的一個大型在線教學服務平臺,目前已有超過30所高校進入這個聯盟。
  • 有了慕課,我們還需要考名校嗎?
    時下,正值國內各地高考錄取的關鍵時刻,正當有許多考生為幾分之差而無緣名牌大學懊惱時,日前,上海兩所名校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與全球最大的在線課程平臺Coursera籤約,兩校將面向全球提供多門中、英文精品網絡課程。
  • 宅在家裡的修煉——慕課 (附國內外主流慕課平臺)
    這三個平臺是全球最有影響、最主流的三個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平臺。Coursera是目前全球最大的MOOC站點,它有著近500萬的註冊用戶,與全球80多所大學合作提供350多門在線課程,2013年10月已正式進駐我國;edX以為全球學生免費提供世界頂級大學的優質課程為使命,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也已經參與其中。
  • 開通華文慕課入口,今後可在淘寶上北大課程了
    開通華文慕課入口,今後可在淘寶上北大課程了 作者:怡彭 發布時間:
  • PTTCA:一種問題導向的慕課課程設計模式
    慕課以其開放、便捷的特性,吸引了許多資本、機構、大學投入其中,越來越多的慕課平臺湧現出來,海量的慕課課程紛紛上線,數以千萬計的學習者參加到各種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的學習浪潮之中,慕課對全球各級各類學校教育和企業培訓產生了或正在產生著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 慕課來青島!
    3月15日-16日,中國海洋大學18個院系的600多名學生分別在嶗山校區和魚山校區的多媒體教室,與全國5000名同學一起,參加了主講教室設在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生命科學導論」和「珠寶鑑賞」3門東西部高校課程聯盟慕課(MOOCs)課程的第一堂見面課。    慕課來襲,中國高校面臨從未有過的挑戰。
  • 慕課落地中國7年 網際網路技術助力優化慕課
    「真正懂得心理學,你就會知道挑哪個顏色的衣服,能讓人第一眼就喜歡上你……」在南京大學慕課《心理學與生活》101秒的課程簡介微視頻中,南京大學副教授陳昌凱生動地介紹著這門曾摘得南京大學疫情期間慕課人氣桂冠的課程。還未開學,這門課程已有33953名網友報名。慕課走進中國已有7年。這種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以開放性、信息化、靈活性等優勢,7年間在中國收穫粉絲無數。
  • 停課不停學,慕課再成熱門;何為慕課?有哪些平臺?免不免費?
    慕課課程內容的開放性和學習時間的自由性突破了傳統課堂的局限。課程是否值得學習、主要學習課程的哪些內容、什麼時間學習、什麼地點學習、學習進度如何這些方面都將由學生來決定。課程視頻的錄製和課程的總體安排都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習性和需要來完成。教師的教將根據學生的學來變化,真正實現「以生為本」「以學為中心」。目前很多慕課平臺積極開展依託於大數據的「學習分析」。
  • 慕課火熱!「免費」的名校在線教育如何盈利?
    是否真正免費?商業模式是什麼?慕課:名校在線課程「慕課」(MOOC),即大規模開放的在線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術語是由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大學網絡傳播與創新主任與國家人文教育技術應用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於2008年聯合提出來的。
  • 慕課從「新奇」走向廣泛應用:6百多萬人次大學生獲慕課學分
    據統計,我國有關高校和機構自主建成10餘個國內慕課平臺,460餘所高校建設3200多門慕課上線,600多萬人次大學生獲得慕課學分,5500萬人次高校學生和社會學習者選修慕課,我國慕課數量現已穩居世界第一。本期聚焦首批進入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四川大學、武漢大學、中國海洋大學。
  • 2016:慕課不再「慕」了
    這些確實失去了慕課之本意:慕(大規模)。慕課失去慕之後還保留了在線和開放(絕大部分課程可以免費學習),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的高校最求「慕」的目的就失去了,更多是將課程在線運行與線下課堂相結合,而這是否回到了LMS(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在線學習管理平臺)時代,但好像又不是,因為學習者來自各地,學習時間和學習目的不一。
  • 「慕課」,攪動大學課堂
    「慕課是印刷術發明以來最大的教育革新,更重要的是,它將改革大學教育,重塑高等教育版圖。」論壇上,上海交大校長、中科院院士張杰對慕課的評價甚高。   知名高校的熱力加盟,足以表明他們對「慕課重塑教育」的認同。需要討論的似乎只是,它將如何、多快地實現這場顛覆?
  • 上外「跨文化交際」課程在英國慕課平臺上線[圖]
    「上海外國語大學『跨文化交際』慕課FutureLearn上線啟動儀式」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  東方網通訊員錢俊妮11月9日報導:今天,「上海外國語大學『跨文化交際』慕課FutureLearn上線啟動儀式」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
  • 中國高校在線開放課程(慕課)總量居世界第一
    ­  課程討論區、QQ群、微信公眾號……隨處都有「新型思政課」,在這個以慕課為核心的立體學習社區中,教學相長、生生互動,傳統思政課變得「有虛有實、有稜有角、有情有義、有滋有味」。「思政課慕課中讓我品嘗到了『老』課『新』修的魅力!」一名學生在討論區中點讚:「名師多,亮點多。」­  如今,慕課已成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平臺。
  • 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公布,在京高校457門課程上榜
    日前,教育部推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共計5118門。其中在京高校有126門線上一流課程,222門線下一流課程,62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27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20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上榜。這麼多一流的課程,你感興趣的有哪些?
  • 全球首個中文版「慕課」平臺開放在線課程
    清華大學副校長袁駟表示,今後,「學堂在線」還將積極引進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世界名校的高質量在線課程。「慕課」,已經成為當前教育界炙手可熱的字眼。今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四所中國內地知名高校紛紛加「慕課」。
  • 怎樣看待慕課與人工智慧教育
    孫茂松:慕課有5個基本特點:一是以「短視頻(10分鐘左右)+交互式練習」為基本教學單元的知識點、知識體組織模式和學習模式;二是借重交互式練習的即時反饋(Instantfeedback);三是基於「學習大數據」的個性化服務;四是依託社交網絡的互動交流;五是課程組織方式即像校內課程一樣按周上課,在線學生有上課感。
  • 中國慕課,大有可為
    1000餘所高校開設慕課,200餘門優質慕課登陸國外著名課程平臺一位家住雲南大山深處的小學生,通過一臺能上網的電腦,學習了「古文字學」等近10門慕課;一位87歲的老人,退休後開始摸電腦,迷上了醫學、營養學類慕課……如果不是給「前十名」的慕課學員寄紀念品,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副教授翁愷不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