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文也要講「旋律」?沒錯!
「旋律」好的作文,讀起來琅琅上口,聽上去清新悅耳,能讓人完全沉浸於漢語言獨特的音韻之美中,獲得一種獨特的藝術享受。
我們漢語具有音節多變、音調豐富、音義結合的諸多特點,為我們的作文產生音樂美提供了天然的物質基礎。
古人在寫作時,對漢語言的運用和講究,是極為用心,也追求完美的。袁枚在《隨園詩話補遺》中說得非常清晰和具體:其方動心,其色奪目,其葉適口,其音悅耳,便是佳詩。」。說的就是在寫作時,不僅要良好的思想同容,還要有好的語言表現形式,「其音悅耳」就是其中之一,說的便是優美的語言韻律。
人們對語言韻律的研究和使用在唐宋時期達到頂峰,是我們優秀的文化遺產,值得好好體會和學習。儘管現代文的寫作,對音韻的要求沒有古時那麼講究和嚴格,但如果能用心錘鍊文字的節律,充分利漢語的特點,便作品獲得音樂的美感,無疑是創作的更高境界。
01聲音錘鍊之一:音節整齊勻稱
古人寫詩作文,講求偶句,使用對稱句法,以「四六句」的駢文為典範,其文章言辭華美,對仗工整,樂感極強。
現在的寫作雖然不必刻意追求這種藻飾,但如能注意音韻配合,也能增加文章的節奏感和氣勢。
例句:回味常常妙不可言。所謂精妙處,忍不住擊節叫好;傷感處,止不住淚眼婆娑;激憤處,耐不住拍案而起;諧趣處,憋不住啞然失笑。這難道不是回味的一種境界?
在例句中,四個同格式動補短語和四字成語連接起來,對稱合作,構成一組排比句。使整個句子讀起來節奏分明,酣暢淋漓。
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發現,現代文寫作中的排比句,其實是對偶形式的擴展使用,相當於多重對偶連接在一起,所以在語言表現形式上仍然保持了對偶句的獨特美感。
02聲音錘鍊之二:平仄相間
在律詩中,平仄的使用是重疊交替,在對句中則是相互對立。依照這種規律交替使用,就能讓文字讀起來音調抑揚頓挫,悅耳動聽。
現代的詩歌和散文,儘管不必如此嚴格,但適當講求平仄,也能充分展示漢語的音樂之美。
著名藝術家汪曾祺曾說過,有一句唱詞:你不該在外面散淡浪蕩「,這句不好唱,因為後面一連七個字都是去聲字相連,沒有聲調的平仄變化,念起來如同和尚敲木魚,起不到波瀾起伏,抑揚頓挫的效果。
例句:中國有句老古話: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後面的兩個成語完全採取平仄相對的方法,讀起來就感覺格外和諧,非常順耳。
我們再看一個例句:
這個工廠生產的散結布,有金葵向日,孔雀開屏,紅霞萬朵,草木爭春,繁花似錦等等,富有民族特色,很受歡迎。
句子把各種花色的描述都採用四字短語,而且在音調上都採用」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讀起來如碧波翠浪,起伏蕩漾。
在結構參差的句子裡,如果能把相鄰句子的最後一個音節的平仄也安排好,讀起來同樣能收到不錯的效果。
例句:
落山的太陽真美,盛開的槐花真香。
有時為了平仄的需要,適當變換一下語序,也是可以的。例句:
端莊瑰麗的公園,綠樹成蔭,花壇巧布,彩練橫空,千紅萬紫。
在加黑的詞語中,為了在平仄上和前面的相協調,把」萬紫千紅「變化成」千紅萬紫「,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03聲音錘鍊之三:韻腳和諧
漢語的音韻之美,在很大程度上是同韻腳直接相關的。漢語的韻腳豐富,種類齊全,音中含情,如果掌握押的技巧,文章就會和諧悅耳,優美動聽。
在我們漢語的韻腳中,一般來說,開口呼的韻腳表達的情緒是高昂的,而齊齒呼、撮口呼和合口呼則表達相對低沉一些的情緒。例句
(開口呼韻腳)那初升的太陽,那滿天的霞光,那美麗的白帆,那輕快的船槳,這是我們的徵程,這是我們的夢想!
不需要更多的文字描述,僅僅使用開口呼的押韻,就使句子呈現出歡快積極向上的感情色彩,這就是漢語押韻的魅力。
我們再看一個齊齒呼韻腳的句子:
多年的流離,不舍的回憶,滿頭的白髮,歲月的痕跡!
這樣的韻腳,很自然給人一種悠長、低回,有時甚至是落寞的情感氛圍。
04聲音錘鍊之四:疊音自然
雙聲和疊韻詞是漢語特有的詞語構成方式,雙聲是一個詞語兩個字的聲母相同,疊韻是指韻母相同。它在古時稱為「復言」或「復字」。
巧用疊音詞,不僅能突出詞語的意義,還能增加形象的描繪,增加音樂美感。例句:
這歌聲,越過巍巍山嶽,渡過滔滔黃河,跨過莽莽原野,飛過重重海洋,傳遍天涯海角,迴蕩天空,響徹雲霄。《井崗翠竹》
一組疊音詞的修飾,有力地突出了它們宏偉的氣勢,這種表達給一種字音協調,節奏鮮明、形式勻稱的美感。
由於疊音詞這種獨特的表達效果,人們在現代寫作特別是詩歌創作中,尤為喜愛。例句:
漳河水,九十九道灣,層層樹,重重山,層層綠樹重重霧,重重高山雲斷路。
一組疊音詞向人們勾勒出美麗誘人的場景,別有情致。
真心希望有更多的學生能認真研究和體會漢語的音樂這美,創作出內容形式俱佳的優秀作品。
學會打比方 思想長翅膀 語文重點修辭手法深入解析
除了會把脈 還要能開方 語文必備技能之語病檢查與修改
閃思作文第5講 橫看成嶺側成峰 新鮮觀點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