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玩數學 實踐促思維——博雅旭日學校小學部數學實踐活動

2021-01-09 南陽博雅教育集團

數學是體操,讓我們的反應敏捷

數學是空間,讓我們的想像力更豐富

數學是圖形,告訴我們形是數的化身

數學是遊戲,讓我們的思維更加活躍

令我們成長更快樂的數學不那麼枯燥

不信,您瞧!

這是我們博雅旭日的孩子們在數學中探索實踐出來的美……

神奇的小棒

周末的時間,我們一年級小同學做了一項數學實踐活動神奇的小棒。孩子們動手又動腦,擺出了神奇的圖案,快來看看一年級小朋友們關於數學和美的奇思妙想吧!

量一量 畫一畫

二年級的同學們認為,實踐是檢驗美的一項方式,因而他們實際的測量了房間的長和寬。量一量父母的身高;量一量自己的身高;畫一畫長5釐米,寬3釐米的長方形;再畫一畫邊長為4釐米的正方形……通過用尺子測量的方法和畫線段的方法,牢固掌握了米和釐米的運用。快來看看孩子們的測量過程與測量成果吧!

製作學具鐘錶

三年級的孩子們更加熱愛數學,他們將數學思維和遊戲化結合在了一起,迎來了一場「製作學具鐘錶」的實踐活動。看,孩子們創作熱情多高、作品多麼有創意啊!

精美的數學小報

數學,不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富有藝術性的創意,可以使學生的思想迸發出火花,可以使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異彩紛呈。瞧!四年級的小同學們用自己智慧的大腦、靈動的雙手繪出一張張異彩紛呈的數學小報!

讀《數學家的故事》

五年級的同學們探索起了數學的故事,他們從前輩們的數學故事中得到了許多道理。其實,學習數學並不難,例如數學王子高斯就曾有三大秘訣:1.善於觀察 2.善於動手 3.善於思考。只要我們喜愛數學,就一定能學好數學!來看看同學們精彩的分享瞬間吧!

精美的軸對稱圖形

六年級同學們也展示了他們的活動實踐作品一一精美的軸對稱圖形。作品形狀各異,色彩斑斕。同學們精巧完美的動手能力正是體現了他們學以致用、熱愛生活的數學態度。來,欣賞一下孩子們眼中的對稱美吧!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博雅旭日學校數學實踐活動的開展,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開闊了學生的思維,展示了學生的創造智慧,同時鍛鍊了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於生活的能力,使數學顯得有溫度,有生命!

圖文:李幸鵬 閆婷

編輯:閆婷

審核:李幸鵬

相關焦點

  • 南陽博雅旭日學校小學部參觀三色鴿牛奶廠
    走進工廠,體驗生活,學習成長                           ——記博雅旭日學校小學部參觀三色鴿牛奶廠
  • 展數學之美 開思維之花——記九江雙語實驗學校小學部趣味數學競賽
    九江新聞網訊(陸曉慧)為激發學生鑽研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及熱情,啟迪數學思維,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數學素養,九江雙語實驗學校小學部各年級組舉行了趣味數學競賽活動。各備課組提前制定活動方案,學生根據活動要求,課外積極練習準備,各班在全員參與的基礎上進行初選,選取了小學部一年級至六年級近400名學生於2019年6月5日下午舉行了決賽。一年級的「數小棒」活動,三年級的「巧算24點」,既能提高思維靈活性,培養學生的數感,還能提高計算水平。
  • 初中數學如何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設計
    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是七至九年級數學的學習內容。與其他部分相比,綜合與實踐部分更多地體現了對學生應用數學思維的訓練,更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形成相對完整的校本課程體系初中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程是兼具綜合性和實踐性的複雜課程。在課程實施前,學校數學學科組應做好充分的頂層設計。首先,對課程的管理要精細化。學校應根據學情特點,依據學生認知發展規律,設置系統的、合理的綜合與實踐課程。
  • 深圳實驗學校小學部開展「勞動實踐教育周」活動
    「打磨木頭其實很簡單,每次創作前構想好再動手成功率會高很多」「通過一塊木頭去洞悉傳統技藝的魅力,觸摸祖輩創造的智慧,讓我覺得特別有成就感」……11月5日,在深圳實驗學校小學部舉行的以「從小愛勞動、長大建國家」為主題的「勞動實踐教育周」裡,全科10班的學生們一邊幹著木匠活,一邊興奮地交流著經驗
  • 彭州市延秀小學開展數學高階思維能力實踐研究學術研討活動
    為實現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目標,全面推動高階思維深度學習研究和小學數學課程改革,四川省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聯合彭州市延秀小學、餘世友名師工作室於11月20日在延秀小學開展彭州市「主體自主高階思維課堂,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學術研討活動暨延秀小學「藉助學力單,培養小學生數學高階思維能力實踐研究」成都市重點課題成果推廣會。
  • 優秀論文欣賞:淺談如何發揮實踐活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又能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真正明白數學的真諦,從而促進學生的綜合數學素養不斷提升。【關鍵詞】實踐 創新創新不是憑空臆想,它必須是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之上,只有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發現規律、概括特徵、掌握方法,才能讓他們在體驗中領悟數學、學會想像、學會創造。因此,教學中適當的實踐活動,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思維發展,還能解決學生遇到的實際問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 北大培文學校到底咋樣 用競賽體驗數學的實踐妙用
    6月7日,渭南培文實驗學校舉行首屆數學學科知識競賽活動,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充分體驗數學的趣味性與靈活性,展示數學的魅力,有利於提升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與邏輯推理能力。此次活動由渭南培文實驗學校初中部老師主持,渭南培文實驗學校副校長慄勇清、德育主任肖雁及七年級全體師生參與了本次活動。
  • 【集智遼二】「在勞動與實踐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第二屆數學狂歡節」暨「勞動與綜合實踐整合課」展示開放活動
    沐浴著春日的陽光,遼二小學召開了以「在勞動與實踐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屆數學狂歡節」暨「勞動與綜合實踐整合課」展示開放活動。3月29日,大東區教育局初教科崔英子老師、大東區課改聯盟二組成員校的教育同仁、熱心的家長朋友們以及1786名遼二學子齊聚一堂再次吹響「數學好玩、我愛數學」的口號。【實踐活動主題濃烈氛圍】
  • 博雅教育理念下的校本課程建設與實踐
    在博雅主題活動中,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生存,學會改變。總之,博雅教育就是全人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學子,使之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通過手抄報、讀書徵文、閱讀演講、閱讀筆記、親子讀書會、家庭圖書漂流,大力開展讀書活動。「博見」——廣聞博見,開闊視野。組織同學們到工廠、軍營、農場、福利院等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制定的《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確指出「組織研學旅行。把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促進研學旅行與學校課程、德育體驗、實踐鍛鍊有機融合」,積極開展「行走中的課堂」研學活動。
  • 一課研究之「每日一做:從動手實踐中走向數學深度理解」(20210128)
    (一)設計原則      1.操作性      立體圖形學習需要豐富空間表象,這與動手實踐是不可分離的,當學生真正參與「每日一做」的實踐活動時,能使他們積累更多的立體幾何的空間體驗,提升幾何素養與操作活動密不可分,在活動中經歷觀察、操作、討論、質疑、推理等過程。
  • 著力培養學生數學素養 綿陽富樂國際學校舉行數學學科活動
    為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本學期以來,綿陽富樂國際學校小學部相繼開展了「數學小故事」、「小老師課堂」等數學學科活動。數學故事會該校小學部一、二年級的同學們精心準備,活動現場,各種道具、背景牆,甚至是精緻的PPT……所講內容涉及到古今中外著名數學家的故事、數學童話、數學趣題和數學定義等數學文化方面的知識。
  • 玩轉數學 奠基人生--超前小學生數學文化節系列活動(一)
    11月末的校園裡,在寒風陣陣、冬意漸濃中,小學部的數學文化節活動熱火朝天地拉開了帷幕,各年級學生踴躍參加,場面火爆、趣味盎然。孩子們熱情高漲,玩得不亦樂乎,不僅拼出了各種創意的圖案,還能能根據拼出的圖案創編出有趣的故事喲。       在既動手又動腦的數學活動中,孩子們的動手能力、空間想像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均得到了鍛鍊。    二年級的小朋友剛剛經歷了乘法的學習,每天都在和口訣、數字打交道。
  • 北京中考數學解析:加大數學思維考查深度廣度 關注實踐能力
    對此,相關專家介紹,今年中考數學試卷在全面考查基礎知識的基礎之上,擴大選材範圍,加大了對於數學思維深度和廣度的考查,加強了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繫,試題貼近學生的生活,注重考查知識的運用與實踐。教育考試院專家介紹,數學試卷選取合適的素材,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然融入到試題中,發揮試題的育人功能。
  • 入列陽光團隊 共譜幸福篇章——博雅旭日學校召開新教師座談會
    為使新入職教師儘快融入學校,更快更好的發展和成長,博雅旭日學校於2020年9月6日召開新教師座談會。01與博雅旭日學校相遇相知 就像新鮮血液注入博雅旭日學校蓬勃向上的機體,新教師的到來一定會給學校帶來激情與活力。
  • 兒童數學思維家庭教育推薦用書(含自創實踐方案)
    裡面內容不加以詳細贅述,僅將書中推薦的數學繪本拍圖上傳,感興趣的媽咪可趁雙十一買來一看。書籍分享名稱:《數學不僅僅是數數》                            《幼兒數學核心概念》其中,《幼兒數學核心概念》含光碟一張(純英文,記錄幼兒園數學課程實踐情景),可以看一下老師是如何給孩子上課的。
  • 【教學案例】陳莉琴: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營養午餐:舌尖上的數學》
    因此,在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中,要切切實實地開展實踐活動,然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並獲得相關數學能力,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一、 感受數學知識源於生活實踐數學知識不是單純無意識的機械、枯燥乏味的數字遊戲,是人類對於生活大自然中出現的問題通過探索找出的問題。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情境,幾乎每個數學的知識點都可以找到生活原形。
  • 三年級下冊數學,統一面積單位,不一定通過動手實踐來感受
    三年級下冊數學,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不一定通過動手實踐來感受的。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不一定通過動手實踐來感受的,可以通過思考來獲得這樣的體驗。還是需要通過擺的方式,那我就鬱悶了,一定要動手嗎?不動手不行嗎?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基本的數學經驗的積累嗎?我覺得這樣讓學生積累數學經驗好像不怎麼可取,首先我們知道,學生的學習素材是老師準備的,你為什麼要準備不一樣的素材(三角形、圓片、正方形等)?
  • 小學數學動手操作課型「有趣的七巧板」教學設計與實踐
    [教學目標]1.通過操作、觀察、比較和交流等活動,進一步體會圖形的變換以及相關平面圖形之間的聯繫,體會圖形的變換,感受七巧板的「巧」,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2. 在一系列拼一拼、搭一搭的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培養與學生的合作意識。
  • 虎鹿鎮中心小學:玩轉數學 智慧實踐
    ——記科技節活動之七巧板比賽  愛因斯坦說:「幻想著所有你可以完成的偉大事業,能夠使你的生活充滿積極性。讓你的想像力任意馳騁,盡情創造你想要的一切吧。」為了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虎鹿鎮校開展了以「玩轉數學智慧實踐」為主題的科技節活動。
  • 「整理書包」,兩度研究為哪般—— 一年級數學活動實踐課
    著力轉向以人為中心的學科建設,增加學科實踐活動,在不增加學科總課時的前提下,用不少於10%的課時開展學科實踐活動。學苑校區教導處副主任孟凡寧主持開始了校課題《小學數學活動課的探索與研究》,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數學實踐活動課——「整理書包」由李瑩老師擔綱,她拿出教學設計後,一年級數學組全體教師即進行了一次集中研究:如何通過「整理書包」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