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泳既是 一項生存技能, 又是一種老少 皆宜的大眾健 康運動。與國外相比, 我國的遊泳率(掌握遊 泳技能的比例)非常低,亟 需在全國,尤其是青少年 中推廣。由於比較簡單, 很多人學遊泳一般是從蛙 泳學起,但錢紅建議,初學 者應先從自由式開始學, 再學仰泳、蝶泳,這樣自然 就會蛙泳了。並給出遊泳 健身的幾個建議。
呼吸和節奏最關鍵。 「這兩點做好了,身體在水 中會更加自如,遊泳表現 也更好。會呼吸是第一 步,也是避免嗆水的最佳 方法。」錢紅表示,遊泳呼 吸的基本原則是在水中一 定要吐氣或憋氣,堅持到 水面後再換氣,不要用鼻 子而要用嘴吸氣。一般建 議,蛙泳時,一個呼吸遊一 下,節奏要緩,儘量拉長呼 氣時間,在氣吐乾淨前,還 留有一點點的時候,再到 水面上來深吸一口氣;自 由泳時,建議三個劃臂配 合一個呼吸,節奏可以相 對快一點。
遊泳健身別超 1500 米。遊泳時,多為仰臥或 趴於水面,心肺處於懸掛 狀態,其功能運轉比在陸 地上快好幾倍。所以,錢 紅說,遊泳時間並非越長 越好,一定要掌握好度。 她建議每周堅持3次,每次 遊1000~1500米,心率根據 年 齡 控 制 在 150~180 之 間。以提高心肺功能為主要目的的人,可注意變換 速度,快慢結合,如前50% 的距離用50%的力量遊,後 50%的距離用 80%的力量 遊;以減肥為主要目的的 人,建議勻速進行,遊夠 1000米左右;老年人不妨 多做一些水中遊戲,如在 淺水池中快步走、小跑等, 也有助健康。
積極預防損傷。運動 時一定要保護好耳朵、眼 睛等器官。錢紅建議戴上 泳鏡,耳朵進水後,可通過 拽耳垂讓水流出來。如果 在水中抽筋了,症狀較輕 可自我解決時,在水面深 吸一口氣後,在水中通過 反方向牽拉緩解;症狀較 重時,則必須馬上舉手呼 喊救生員,到陸地上處理。 人到水裡後體溫會降 低,遊泳前的熱身活動必 不可少,否則容易出現運動 損傷。錢紅一般會用10~20 分鐘做熱身準備,如做些 牽拉動作、蹦跳動作等,讓 神經興奮起來,血液循環 起來,同時喚醒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