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錯了,要敢於向孩子認錯!

2020-10-20 心靈教育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出現過失、錯誤時,理當採取明智之舉勇於向孩子道歉。父母的這種行為會為孩子樹立榜樣,當孩子有錯誤時也會主動承認錯誤、主動道歉。父母勇於向孩子認錯,是種無言的人格力量,能影響孩子一生一世。

一天上午,淘淘的媽媽花瓶是淘淘打碎的,便不分青紅皂白地將兒子訓斥了一通。淘淘雖極力辯解,媽媽就是不信,還為兒子不肯承認錯誤而傷心不已。下午,鄰居家的孩子抱著小貓過來道歉,說小貓爬上爬下把花瓶打碎了,請求原諒。送走鄰居之後,媽媽趕忙把淘淘叫到了跟前,她撫摸著孩子的頭髮,柔聲說道對不起,寶貝,媽媽錯怪了你。媽媽現在知道花瓶是小貓打碎的,不是你,你願意原諒媽媽嗎?

沒想到淘淘竟「哇」地一聲哭了起來,比剛才還委屈。媽媽慌了,捧著兒子的小臉說道:「寶貝別哭,是媽媽不對,媽媽向你道歉好不好?下次再遇到什麼事情,媽媽一定會先調查一下的

決不會再冤枉你。」

媽媽接受了這個教訓,以後再也沒有盲目地批評過兒子。在這之後,淘淘經常向人提起這件事,並且自豪地說:「一想到這

件事兒,我就覺得媽媽很通情達理。」

不少人在家中卻從不道歉,尤其是父母,更不願向孩子道歉。

其實

一個人在生活中不可能不犯錯誤,不可能沒有缺點。無論我們多麼優秀,在長期的工作中也不可能沒有缺陷或者沒有感到後總能鄭重地向孩子認錯、道歉,孩子就會懂得承認錯誤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就會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嘗到原諒別人的甜味。比如當孩子闖禍後,一些父母由於一時衝動,往往會對孩子進行當的、過重的批評或懲罰,事後又往往會後悔。這時,倘若真誠地向孩子道歉,補救自己的過失,就能引導孩子更好地發展。

被稱為「西班牙王國上空的一顆光輝燦爛的巨星」的拉蒙·依·卡哈的成長,就說明了這一點。卡哈小時候調皮得很,13歲時用所學的知識造了門「真」的大炮,把鄰居家的孩子打傷了,闖了大禍,被罰款和拘留。當他從拘留所出來後,身為大學教授的父親把這個「頑童」著實訓斥了一頓,並責令他停止學業,學補鞋子。後來,父親越來越覺得這樣的處罰過於嚴厲,孩子闖了禍是要管教,但不能因噎廢食。一年後,父親上補鞋鋪接回了卡哈,摟著孩子深情地說:「爸爸做得不對,向你道歉。我不該因為你闖了一次禍就中斷你的學業。從現在起,你就在我身邊學習吧,你會有出息的。」從此卡哈潛心學習骨骼學,終於成為舉世矚目的神經組織學家,並榮獲了諾貝爾獎。

一位父親在報上曾刊登了題為《給兒子的「道歉信」)的尋人啟事:「看了昨天你給我的信,對我震動很大,反省自己,最近一段時間性格變得很暴躁,漠視了你的感受。在此,請接受我深深的歉意。給我一次機會,讓我們像朋友一樣說說心裡話。看到這封信,就給我打電話,好嗎?永遠愛你、惦記你的父親。」我們有理由相信,當兒子看到父親這封道歉信後,肯定會為父親的自責、反省、與兒子平等對話的勇氣所折服。

實際上,人類就是在不斷地犯錯誤並且不斷地改正錯誤的過程中取得進步的。所以,作為父母不妨坦誠自己的缺點或錯誤。有一位母親在教育孩子時,曾經多次將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犯過的錯誤告訴孩子,並詳細地分析主客觀原因,尤其是分析自己的些缺點在產生這種錯誤中所起的作用,其目的就是讓孩子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不再和她一樣,以類似的個人缺點犯同樣的錯誤。因此,一些父母認為「向孩子認錯、道歉會失面子,會失去權威」的擔憂是多餘的,父母學會向孩子道歉對教育子女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相關焦點

  • 爸爸媽媽犯了錯,要向孩子抱歉嗎?調和關係從認錯開啟
    我想在這兒做個小調查: 「如果你犯了錯,會跟孩子抱歉嗎? 」我想,大部分爸爸媽媽會說: 「我跟他抱歉,那我豈不是很沒體面!何況孩子那麼小懂什麼呀。」生活中,確實有不少家長其實都有這樣的主意。 爸爸媽媽犯錯有沒有必要向孩子認錯
  • 作為家長,如果你自己做錯了,會給孩子認錯嗎?
    作為家長,如果自己做錯了,面對孩子,你會主動認錯嗎?也許有人會說,既然是家長,那就得維護自己一家之長的權威,怎麼能輕易向孩子認錯呢?那以後還有何威信可言?可是我認為,像文文媽媽這樣,如果真是自己做錯了,面對孩子更要主動、誠懇地認錯!
  • 父母錯了也要勇敢向孩子道歉
    父母向孩子認錯,給孩子樹立了有錯必改的榜樣,會使孩子由衷地敬佩父母的見識和修養,並學會勇敢地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讓孩子從小形成一種責任意識。同時,孩子也會更加信任父母,使一家人和睦相處,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家長的威信不但不會降低,反而更高了。
  • 奶奶向5歲小孫子當面「認錯」?我家人意見有分歧
    知錯認錯 20天沒有更新文章,心裡真是急呀,原因在於喬遷之喜大搬家,「破家值萬貫」,平日裡看著沒什麼東西,一搬家,四櫃八箱的東東全湧出來了,於是抓緊帶娃的每一分鐘空隙,打包各種雜物、搬、入戶歸置、等安裝好電腦WiFi,被逗樂媽搶先連續佔用電腦工作
  • 爸媽向孩子道歉?高情商的父母,都懂得這樣向孩子服軟
    作為父母,一定要有一種氣度、胸懷,要學會經常反思自己的言行,並把孩子當朋友,當自己言行有不妥的時候,要及時、真誠的向孩子道歉。----五姑娘在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向父母認錯,但很少能看到父母向孩子認錯,難道父母就沒有做錯事情的時候?其實父母和孩子一樣,都會犯錯誤,只是父母拒不認錯,孩子卻會在父母的威逼下認錯。
  • 長興新聞網丨父母犯錯,如何向孩子認錯
    父母犯錯,如何向孩子認錯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是個人,總是有可能要犯錯的。但是,怎麼認錯,尤其是作為父母,犯了錯之後,怎麼向孩子認錯呢?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非常有意義的問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責任非常重大。但是家長們也是第一次為人父母,所以免不了會犯錯。但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多父母並不會和孩子道歉,總覺得自己是長輩,孩子就應該聽自己的。
  • 孩子學會認錯是個很重要的情商
    我一把摟住她,說爸爸不生氣了,你是爸爸的好女兒,早前的不快瞬間煙消雲散,心裡有暖暖的感覺…… 我們都希望孩子開心快樂,寵愛是難免的,但是前提是要有底線。孩子要從小學會講理,懂得尊重和感恩,成長體現就在於敢於認錯。人的一生,如果能夠不斷進步,不就在於兩個字「認錯」嗎?
  • 孩子犯了錯,家長的道歉可以代替孩子的認錯嗎?
    開學沒有多長時間,某高中,高一年級組長在某班上課,一學生低頭玩手機,年級組長要求學生上交手機,學生忽然爆發,站起來雙手拍臺大聲問:你憑什麼要收我手機?下午,約來家長在級長辦公室見面,學生見到媽媽馬上痛哭流涕。級長將課堂情景重組一遍,剛拍完臺,學生馬上大聲說:作為老師,你不該對著學生拍臺,老師不能用這種方式教育學生。家長竟然在旁點頭贊同!
  • 孩子犯錯後你會逼孩子認錯嗎?家長的這三種做法更是錯上加錯
    不同的父母可能會有不同的解決方式,通常都會發現一種情況,當孩子犯錯之後,父母都會很嚴厲地問孩子:知道自己錯了嗎?下回還敢不敢了!而孩子迫於父母的逼問,大多情況下會委屈地說到:我再也不敢了,我錯了。可是孩子這個時候說知道錯了,就真的知道他錯在哪兒了嗎?
  • 勇於主動向人認錯,化解彼此心結
    好的人際關係能讓我們心情愉悅,也就會帶來好的睡眠質量,而這就需要 我們懂得要協,要懂得處理人際之間的衝突。因此,掌握向他人道歉的藝 術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其實,假若我們能主動承認錯誤、把話說開,那麼,對方心中的不快會 隨之消失,也會因為我們敢於承認錯誤而對於我們留下很好的印象。不要怕道歉丟面子,錯不可怕怕的是一錯再錯。 把握道款時機。道歉在事件發生的越短時間內越好,時間越長,就 越難開口,誤解就會越深。 道歉應該不卑不亢,不必低三下四。沒什麼可丟人的。 道歉要注意態度,錯在你,別顧指氣使。
  • 【學習】領導幹部要知錯認錯改錯
    一個人要完全避免犯錯,這是很難做到的。領導幹部也是人,毫不例外也會有出錯的時候。出了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出了錯卻不知錯、不認錯、不改錯。首先,是不知錯。有些同志由於不勤學習、不善思考、不重修養,自己明明犯了錯,也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有的甚至非常糊塗地把錯誤當成正確、把劣跡當成政績、把問題當作功勞、把毛病當作優點。長此以往,必將造成原則性、災難性的大錯誤。其次,是不認錯。
  • 在你的成功之路上,你要學會善於認錯,勇於改錯!
    齊宣王修築大宮殿,整整三年過去了,還沒有建成,極大地損耗了齊國的國力,但是卻無人向齊宣王進諫。一天,一個叫春居的士人冒死進見齊宣王,他說:「如果國君做事不考慮百姓的死活,那麼這個國君算得上是賢明的君主嗎?」齊宣王說:「算不上。」春居又說:「現在您修建大宮殿,面積過百畝,共有三百個門,我們齊國這麼大一個國家,建了三年還沒有建成。
  • 孩子犯錯不承認,家長別逼著認錯,常說這三句話孩子主動認錯
    一把就將昊昊推開,我看到小朋友要打自己,於是伸手就在小朋友的臉上抓了一下。小朋友抓的嗷嗷直哭。這時,兩位家長也來到了孩子身邊,看到兒子抓了別的小朋友的臉,於是小李就讓兒子道歉,可是兒子卻說是他先推的我。小李和兒子說,「推你,你也不能抓別人的臉。」在小李的呵斥下,兒子向另外一個小朋友道歉了。
  • 「你錯了沒?」讓孩子認錯不是目的,認識到錯在哪裡才是目的
    棍棒底下出孝子這種古老的教育方式至今仍然被人們推行,但是這種方式除了能逼孩子說一句"我錯了",其他的什麼也做不了,甚至起到反作用。有很多家長都喜歡給孩子講大道理,但是他們的智力水平達不到聽懂的程度,上文說的態度很好的孩子就是這種情況,每次聽父母講話都是一臉懵懂,自然不會意識到哪裡錯了。再加上家長處於優勢地位,孩子為了不再惹父母生氣,自然會敷衍說自己錯了。
  • 父母犯錯,要向孩子道歉嗎?想擁有和諧的親子關係,從認錯開始
    爸爸講得很帶勁,畢竟給孩子講題,很能滿意爸爸身為父親的滿意感和自豪感,然而爸爸正講得起勁時,小明忽然說了一句,「爸爸,你這個等式列錯了。」 爸爸聽兒子這麼說,臉上就有些掛不住了:「你到底有沒有仔細聽?竟然還給我挑起錯來了,你看清楚你沒弄懂的當地就好!」 小明也不高興,小聲咕嚕道:「原本便是你的錯,錯了還不認!」
  • 有時候,父母要支持孩子的「不認錯」
    身為父母我們都有過這樣的時刻,孩子死活不認錯,尤其到了青春期,孩子不僅不認錯,我們和他有意見向左的時候,孩子都不想理我們了。怎麼辦呢?其實,我們要看到,孩子不認錯並不都是壞事。有時候,家長要支持孩子的「不認錯」。
  • 給領導認錯的四個訣竅,能不能被提拔在此一舉
    在工作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出現錯誤的時候,向領導認錯的時候,態度一定要端正,而且要講究方法,不然一定會讓你的領導勃然大怒。通過這四種方法向領導認錯,領導不僅不會責罰你,還會高看你一眼,甚至還會對你委以重任。
  • 萌娃商場裡認錯媽媽,抱著不肯撒手,發現認錯了還要親親
    不一會兒,之前走開的媽媽回來了向他們跑來,抱著萌娃的小姐姐轉身指向她詢問萌娃:「這是哪個?」萌娃看到親媽出現後愣了,先是小手將小姐姐的口罩扯下幾分,而後目光又在親媽和小姐姐臉上反覆來回。見此,親媽也忍不住拍掌發笑調侃:「羞羞,媽媽都認錯了!」
  • 孩子不肯認錯,家長應該怎麼做?
    1 孩子不肯認錯, 可能是需要情感撫慰 我們有多少家長犯過這樣的錯誤: 本想教育孩子遇事多檢討自己,學會體諒他人,沒想到卻在無意中傷了孩子的心——讓孩子覺得爸媽總是「向著別人的」,而「我的需求」沒有人在意,「體諒別人」總要以
  • 放飛自我的「熊孩子」,到底要如何教育從不肯認錯的兒童
    事後,了解到情況的母親只好將被破壞的桃子統統打包買了回家,御貓老師要點讚這位媽媽的敢於認錯的行為重要的是當孩子做了錯事,父母的態度應該如何?破壞超市桃子的母親為了讓孩子意識到問題和錯誤所在,可以再反問一下孩子「如果你是這些桃子,被全身這樣扎了小洞,你是什麼樣的感受?」「如果其他小朋友把你家的水果都統統扎了小洞,你覺得做得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