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務成小學生賺零花錢的主要渠道

2020-12-17 搜狐網

  核心數字

  日前,南京的一份小型問卷調查顯示,每月擁有50~150元零花錢的小學生佔到了15%,99%的同學都有儲蓄意識和習慣,67%的同學零花錢來源於父母,25%的同學零花錢是通過參加勞動的方式賺取,76%的同學支持通過幫助長輩做事來獲得零花錢。

  日前,南京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南京市青年商會聯合在該市兩所小學開展了「關於小學生零花錢和理財意識」的小型問卷調查。

  調查顯示,84%的同學每月的零花錢都在50元以內,每月擁有50~150元零花錢的同學佔到了15%,67%的同學零花錢來源於父母。25%的同學零花錢是通過參加勞動的方式賺取,76%的同學支持通過幫助長輩做事來獲得零花錢。

  在勞動方式上,63%的同學選擇做家務,32%的同學選擇幫大人跑腿兒。另有8%的同學表示,自己是通過交易方式即變賣自己不需要的物品來獲得零花錢。

  小葉是南京市洪武北路小學6年級學生,從3年級開始,她每個星期從父母手中領5元零花錢。有一次快到月底的時候,小葉看中了一款新玩具,可是零花錢已經花光,於是回家後跟媽媽要錢,沒想到媽媽一下子拒絕了。急切想買新玩具的小葉,突然想到班裡有些同學靠幫父母幹家務活賺零花錢的事,於是盤算後主動提出——「幫你們打工」。

  媽媽也沒有反對。「那你現在幫爸爸把這雙襪子洗了,我就給你5角錢。」於是,只花了十多分鐘,小葉賺到了「第一桶金」——0.5元。後來,拿著幾次做家務賺來的錢,沒等到下個月,小葉就捧回了自己心儀的玩具。現在如果需要給自己添置一些大件的學習用品,小葉都會自己主動搶著幹家裡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兒,而媽媽則會相應地給予一定的零花錢。

  相關人士介紹,孩子通過做家務賺取零花錢的現象現在十分普遍,對此,各方人士提出了不同看法。

  據團南京市委學少部專家介紹,調查中發現,現在家長一般都是每月按時給零用錢,有的則是隨花隨要,由於學生處在形成消費觀的不成熟階段,形成期的正確引導對將來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他認為,孩子應儘早進行「財商教育」,引導孩子學會如何使用零花錢、或者合理賺取,這些都是幫孩子學會如何預算、節約和自己做出消費的重要教育手段。

  南京某小學大隊輔導員吳曉則認為,一般家長給孩子一些零花錢是為了孩子的不時之需,如放學晚時,肚子餓了買點零食充飢。但是,如果這麼早將孩子的勞動和零花錢掛上鉤,會在孩子潛意識裡留下「零花錢=家務活」的觀念。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也不贊成用這種方式教育孩子。他說,父母用這種方式從小培養孩子的勞動觀念和價值觀念可以理解,但是孩子不是家庭的僱員,這樣做混淆了父母與孩子的關係。這樣的教育方式還可能會給孩子造成這樣的意識:將來不被付錢的勞動就不做。

  培養孩子的途徑有很多。孫雲曉舉例說,有的父母讓孩子在假期中當一周的家,讓孩子掌握家庭的收入情況和消費能力,體驗怎麼當家;有的父母則帶著孩子參加到「貨比三家」的購物過程中,「這些都是很好的教育方式」。孫雲曉提醒,對孩子的教育要注重原則和導向,不能只講求表面效果。

  本報南京6月13日電

相關焦點

  • 小學生為賺錢與父母籤合同做家務 兩年賺三千
    能力是鍛鍊出來的,如今,周珩的家務活越做越好。  周珩說,一般來說,他每天做家務能掙到3-5元錢,收入最多的一天他賺了30元錢,「那天家裡來了好多客人,爸媽忙不過來,我的活就特別多」。  周珩的「工錢」是按月結的,每做完一項家務,家長會驗收,然後在每月的最後一天進行結算,往他的銀行卡上打款。此外,一般還會留給他20元現金供平時零花。
  • 讓孩子通過做家務來賺零花錢,你贊成嗎?
    有個朋友說,她家的鄰居媽媽給小孩定了規矩,做各項家務明碼標價,讓孩子通過這個賺零花錢,說要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朋友問我這個辦法怎麼樣,贊成不贊成這樣做。首先我要說明一下,我不喜歡讓孩子做事情,輕易與錢掛鈎,不管讓孩子做什麼,首先想到拿錢來鼓勵或者說誘惑。
  • 孩子做家務獎勵零花錢,有償家務,到底可不可取?
    現在的家長面對孩子要零花錢時總是很苦惱,不給孩子零花錢擔心孩子和其他人比較會自卑,甚至做出不好的事情,要是給孩子零花錢又擔心孩子從小太注重金錢易被物質迷失。因此有些家長便想出了這樣一個辦法——讓孩子通過做家務賺取零花錢。
  • 做家務就給零花錢?不對,反轉過來,懶孩子也能成「勞模」
    其實關於零花錢這件事,父母要學會利用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愛上勞動,將零花錢作為其中的一種附加價值,久而久之好習慣自然養成了。畢竟大多數父母設立做家務換零花錢這項規矩的意義,就是為了讓孩子不那麼好吃懶做,承擔一些家庭的責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 25%小學生的零花錢是通過參加勞動的方式賺取
    家裡的孩子口袋裡有多少零花錢?他們的零花錢都幹啥用了?作為家長,這些與孩子有關的「小本本帳」你都清楚嗎?日前,南京市關工委、南京市青年商會聯合在遊府西街小學和洪武北路小學開展了「關於小學生零花錢和理財意識」的小型問卷調查。
  • 酷狗大字版免費領現金,邊聽歌邊做家務順帶把孫子零花錢給賺了
    如此爽事你又怎麼能錯過,本人親測真實可靠,跟著我一起解鎖「躺賺」模式吧!該款APP專為年長的叔叔阿姨量身定製,打開酷狗大字版一看,耳目一新的樂庫,經典老歌、廣場舞、紅歌、兒歌、戲曲,每一類別都是為中老年人貼心定製。無論是跳廣場舞、做家務,還是帶小孩,都能找到適合的歌,讓您無時無刻輕鬆暢享音樂和視頻。
  • [親子教育]讓孩子幹家務賺零花錢,請趕快停止這樣做(說說「錢」這個事兒)
    我給圓圓的這個數額現在看有些低,不過依當時的消費水平,對一個小學生來說還是合適的,因為她的零花錢僅限於買校門口小攤上那些「沒用」的東西,如小貼畫、小卡片等。數額及開銷內容是我們和孩子共同制定的,雙方都很樂於接受。圓圓很在乎這筆收入,每個月都能清楚地記得哪天該「發工資」了,到時就會提醒我們。 這個零花錢我完全允許她自己支配,很少過問。只提了一條要求:不許買垃圾食品。
  • 還在讓孩子做家務換取零花錢?千萬不要再這麼做了
    家庭財政平臺DoughMain.com曾針對美國家庭進行了一項「關於家務活和零花錢」的調查,其中89%的家庭都表示會給孩子分配家務。其中21%的家庭表示分配家務給零花錢,另有26%的父母表示會為孩子做家務提供非金錢的獎勵,比如額外的看電視或玩電腦時間,還有33%的家庭表示分配家務不給獎勵。
  • 孩子做家務賺取零花錢,真的好嗎?
    小小秋喜歡聽一些app上的兒童節目,有天很興奮地跟我說:「媽媽,我們也跟小墨(她聽的節目中的小主人公)家一樣,我做幫你洗碗你給我1元、掃地1元,擦桌子0.5元怎麼樣?」我很平靜地跟她說:「不怎麼樣。」小小秋一臉不解地問我:「為什麼?這多好啊,我自己掙零花錢。」「這不是你該做的嗎?
  • 該不該付錢讓孩子做家務?80%的家長都做錯了
    那麼,究竟該不該給做家務的孩子付錢呢?如果要給孩子零花錢,用什麼樣的理由會比較好呢?羅恩·利伯認為孩子承擔家務的理由應該和家長一樣——因為這些事必須做,而不是為了換取報酬。這種看法在中國更不普及,很多中國父母習慣對孩子說的話就是「你的任務就是學習,其他事不用你管」。在一份統計各國小學生每天勞動的時間資料裡發現,中國小學生的勞動時間是0.2小時,排在最後一名。
  • 孩子幹家務賺「零花錢」真的好嗎?「陪伴式」財商培養才是首選
    再後來,安琪媽媽想要讓孩子做家務,孩子撇撇嘴,說正在看電視呢,今天不用賺零花錢,不去!其實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很多家長通過讓孩子做家務來給他們一定的零花錢,從小培養孩子用勞動賺取報酬的心理,避免他們不勞而獲,也可以培養孩子的「財商」。這樣的做法是從西方發達國家引進的,近幾年在中國很流行。
  • 關於孩子成長的「煩惱」:家務活與零花錢,家長應如何對待?
    >;等孩子稍微大點的時候,又要忙著學業、興趣班、交朋友,可能根本不會考慮做家務。 孩子通過做家務活不僅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還可以鍛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自律、負責人的優良品格。通過在家裡幫忙,孩子不但能學會基本的生活技能,還會發展社會興趣和增強自信心。 家長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提高孩子做家務活的積極性,比如做一個家務活列表,通過輪盤、抽籤、扔飛鏢等遊戲,讓孩子選出他要做的具體內容。
  • 有些小學生的零用錢高達上千元,花錢無度。小學生該不該有零花錢
    雖然小學生的衣食住用行,都是家長支付的。看似沒有花錢的地方,其實還是還是有的。再仔細的家長也不可能做面面俱到,總有孩子需要的考慮不到的。比如下課後買個小零食,買個文具什麼的,還是有這個需求。第二 小學生具備一些支配零花錢的能力小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自理能力不斷提高,雖然不能完全合理的支配自己的零花錢,但是在對金錢的支配上還是具備了一定的能力。尤其是小學生對數字已經有了基本的概念,讓小學生有計劃地去花錢,也是種鍛鍊。
  • 孩子想通過做家務來賺取零花錢,應該怎麼制定規則更合理?
    1.做了家務就給零花錢,不利於孩子建立基本的責任感。這相當於認同孩子和別的家庭成員不同,做家務有特權,給錢才做。2.不要糾結於家務和零花錢之間的規則,孩子的目標就是零花錢,所以制訂一套合理的零花錢方案才是關鍵。3.日常家務不適合給孩子報酬,但日常家務外的、超乎平常的事情,可以視情況給孩子報酬。
  • 今日話題:家務活「明碼標價」 該不該「付酬」讓孩子做家務?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不少家長認為:孩子到了小學階段,可以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家務活。那麼小學生們平常會做哪些家務呢?點擊播放 GIF 0.1M小學生洗碗、擦桌子,我都是自己主動要求做家務的。就是掃地、拖地,有時候閒著沒事就會主動去做一些。小學生小學生就直接叫我洗碗、拖地、掃地那些。洗碗、拖地、掃地、疊衣服,零花錢的話,我成績好我媽會獎勵給我十元 。
  • 做家務給零花錢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嗎?不,其實我們可以這樣做
    他想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就安排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家務。一開始,為了激勵孩子能積極主動地配合自己做家務。同事就把家務細分每一個可量化指標。然後把每個家務都大致的給孩子說了價格。一開始,孩子很積極地做家務。每次完成了家務之後,孩子就是非常的高興,因為可以拿到了自己的零花錢。
  • 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零花錢?
    那麼各位親愛的家長朋友,你們有給孩子零花錢嗎?記得每次我開口問爸媽要零花錢時,媽媽總是教育我:「家裡有吃的有喝的,你要零花錢幹什麼!你還小不會買回來的都是沒用的東西!你不需要花錢!大人賺錢不容易,你要會省錢!」
  • 孩子多大就應該做些家務了?這份不同年齡的家務清單請收下
    這時候收拾玩具任務結束,大家就可以接著做其他事情。 4和孩子們定好規矩現在很多孩子都沉迷於電子產品,這成了他們不願意做家務活的重要原因。他們抗拒任何必須起身離開電子產品的事情,哪怕只是佔據他們幾分鐘的時間。
  • 武漢一小學生出租遊戲機給同學玩 一天賺200元
    漢口一名小學生出租遊戲機給同學玩,一天賺了200元,老師昨聞訊後趕到該生家中,讓其將不當所得退給了同學。昨日,記者採訪發現,小學生在校園內做買賣的事情時有發生,這種行為到底該如何引導?此前,武昌區的11歲小學生周同學每天帶些練習本、棒棒糖之類的文具和玩具,賣給同學,賺些零花錢,後被學校老師叫停。  一些小學老師說,有些學生平時偶爾也有買賣行為,比如一些學生把用不完的文具賣給同學,換零花錢用。  法規:禁止中小學生校內做生意  中小學生可以在學校做買賣嗎?
  • 小學生做好事有哪些 適合小學生做的好事是什麼
    現在在學校裡,老師比較注重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小學生平時要做一些好事,然後寫成日記,對小學生的品德有很大幫助,還能提高孩子的能力,培養孩子的愛心,讓孩子更懂事,所以,讓小學生做好事是值得提倡的,那麼,哪些好事適合小學生呢?小學生做好事有哪些呢?下面,小編來介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