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部分80.90後新媽媽在懷孕時就開始對孩子進行音樂胎教,孩子出生後,給寶寶放各種各樣的音樂聽。那麼,放音樂會影響寶寶聽力嗎?
從新生嬰兒開始,寶寶就能夠萌發出對音樂的理解能力,他們會根據聲音的來源和節奏做出相應的肢體反應。在這種氛圍中成長,對寶寶對健康成長有很大幫助。
音樂能培養寶寶穩定的愉快情緒,如在睡前給寶寶放幾首催眠曲,或在他啼哭時放一些輕快柔和的樂曲,寶寶很快就會進入夢想或破涕為笑。
音樂還能促進寶寶的聽覺能力,開發寶寶的潛能。研究證明,一個出生24小時的新生兒,當他啼哭時在他耳邊搖幾下響鈴,他馬上停止哭聲,並睜開眼睛;一周的新生兒就能分辨出媽媽的聲音。對新生兒來說,聽覺比視覺刺激大,生下來就能聽到聲音,而且會有反應。不要以為新生兒有時會因響聲而「驚嚇」,就在屋裡禁止出聲,這樣聽覺刺激減少,會影響新生兒聽覺細胞的發育和功能的提高。
多聽音樂有益於寶寶的健康成長,但這並不是說,寶寶聽音樂時可以無所顧忌,新媽媽還是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的:
1.媽媽們在選擇新生兒音樂的時候也要十分注意選曲。不是所有動聽的兒歌或者世界名曲都適合用來聆聽。許多音樂雖然成人聽起來很優美,可是才出生的小寶寶對周圍環境的反應非常敏銳,頻率過高或曲調起伏過大的音樂都容易造成突然的受驚。因此新生兒音樂必須是舒緩的、柔和的。
2.聽音樂不能代替成人的聲音,也不能一直放音樂,應該每天在固定的時間聽幾次。如果寶寶每天長時間聽音樂,會喪失學習語言的環境,時間長了,就會喪失學習語言的能力,缺乏與他人的情感和語言交流,人際交流的不暢會滋生種種抑鬱、自卑等負面情緒。
3.給寶寶放音樂的音量不能太大,尤其是寶寶沉睡時。因為對於沉睡的寶寶來說,任何聲音都是噪音,會影響寶寶的智力和生理髮育。
放音樂有利於寶寶健康成長。需要提醒新媽媽們是,給寶寶放音樂時要慎重,以防對寶寶造成危害,而不能發揮音樂對寶寶的良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