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中經常會失分的位置,就是在一些容易混淆出錯的點上,考官在題目設置時,也喜歡選擇這些來作為考點。
所以從今天開始,我們就要一起學習考試中常見的易錯易混知識點解析啦。一定不要錯過~快來一起提分吧!
教育學之「教育」的定義
先來完成兩道小練習吧~
山香
絕密★啟用前
隨堂小測試
(教育學部分)
考試規則:點擊你認為正確的選項
【多選】1.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其中廣義的教育指( )
A. 家庭教育
回答錯誤 √
B. 學校教育
回答錯誤 √
C. 基礎教育
回答錯誤✕
D. 社會教育
回答正確√
【真題】2.狹義的教育主要是指( )
A. 家庭教育
回答錯誤 ✕
B. 職業教育
回答錯誤 ✕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這樣解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這個是很容易搞混的一點喲】
C. 社會教育
回答錯誤✕
D. 學校教育
回答正確√
考點:
關於「教育」的定義中,主要考點是廣義教育的組成,多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
知識點
一般從兩個角度給「教育」下定義:一個是社會的角度,另一個是個體的角度。
從社會的角度來定義「教育」,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①廣義的教育,指增進人的知識與技能、發展人的智力與體力、影響人的思想觀念的活動。廣義的教育可能是無組織的、自發的或零散的,也可能是有組織的、自覺的或系統的。它包括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②狹義的教育,指學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據一定的社會要求,依據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促使其朝著所期望的方向發展變化的活動。
③更狹義的教育,有時是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動,與學校中常說的「德育」是同義詞。
從個體的角度來定義「教育」,往往等同於個人學習與發展的過程。
兼顧社會和個體兩個方面,教育的定義是:教育是在一定社會背景下發生的促使個體的社會化和社會的個性化的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