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9個月女嬰誤吞別針,針尖朝上刺入食管

2020-12-22 河南一百度

近日,河南省人民醫院兒科遇到了一例頗為棘手的病例。

兒科主任醫師程豔波介紹說:幾天前,一名9個月大的女嬰蕊蕊(化名),誤吞別針,導致別針卡在食管入口處,且針尖朝上刺入,非常危險。在商丘當地無法取出,父母帶著她直奔省醫急診科。

據蕊蕊母親介紹,當天上午,孩子被放在爬爬墊上自己玩玩具。其中一個玩具布偶別有別針,被蕊蕊摳下放進口中。

沒多大會兒,蕊蕊開始噁心嘔吐,吐出來的還有血塊。父母急忙帶她到當地醫院,拍片顯示食管異物,且情況複雜,建議到上級醫院取出。

程豔波說,小兒吞食異物,卡在食管的事,屢見不鮮了,每年都要取出百餘例。這其中有吞硬幣的、圍棋子的、玻璃球的,也有吞耳釘、耳環、戒指的。

在常見的異物中,棗核算是很危險的異物了,因為兩頭尖尖,易扎傷食管,且容易卡頓。但是像蕊蕊這樣,吞的是一枚鋒利的別針,且又倒鉤進食管的,還真是罕見。

它的取出難度在於:不能像平常那樣,用工具到達異物部位順著往外拉,越拉別針鉤得越深。為了保證順利取出,程豔波向耳鼻喉科請求支援,值班醫生王衛衛帶著專用的硬式喉鏡前來幫忙。

手術中,醫生們先用硬式喉鏡,將食管裡的別針調整了一下方向,然後,「肇事」的小別針被順利取出。

雖然過程非常順利,但對於孩子來說還是過於兇險,程豔波提醒,兩歲以內的寶寶,很容易發生誤食導致的食管異物,家長應注意不要把可直接放入口中的小物品讓小寶寶玩耍,且應注意不讓獨自玩耍的寶寶脫離家長視線。一旦發現寶寶誤食異物,應立即到醫院就診,儘早取出,以避免扎傷軟組織、食道穿孔等進一步傷害。

如何預防?

河南省兒童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韓富根說,孩子吞異物跟其生理和心理髮育有關。比如,孩子在小的時候喜歡吃手,實際上就是孩子通過嘴巴感知世界,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

通常情況下,這種現象要持續到3歲左右,他們會不斷抓取身邊的東西放到嘴裡,認識物體,來尋求心理安慰。而吞入異物的患兒大部分在5歲以下,其中3歲以下的佔95%以上,且多為1到2歲的孩子。

對誤吞異物的預防,家長們最好要做到以下幾點:

1.根據孩子自身發育情況餵食,不要隨便餵一些堅果類食物,不要亂給孩子吃東西。

2.給孩子玩具前,先檢查是否有零部件鬆散易脫落的情況,避免被孩子吞入。孩子、媽媽的衣服儘量不要有配飾,謹防被孩子抓食。

3.一定要照顧好嬰幼兒。臨床上,最小的食管異物患者是個10天大的小孩,經檢查,發現食道裡有兩粒花生米,是她的小哥哥怕她餓著餵她的。

4.不要讓孩子邊玩邊吃,更不要在孩子吃東西的時候去逗孩子笑,或把吃的東西搶走,使孩子大哭。哭笑和說話都可能會讓異物進入孩子的氣管。

相關焦點

  • 男子誤吞7釐米長針 針尖刺穿食管離心臟僅1釐米
    晨報訊 (記者 陳淑君 通訊員 高樹灼)近日,一中年男子就因口含別針誤吞進去,結果別針針尖刺穿食管,直指心臟,離心臟不到1釐米遠。幸運的是,緊急關頭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多學科的協作下,最終用內窺鏡將別針完好取出。
  • 1歲女嬰誤吞開口別針險開胸 針尖扎進食道幸被連夜取出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陳媛通訊員高琛琛)1歲半的女寶寶乘大人不注意,把袖籠上的別針吞了進去,而且別針是開口的,針頭刺入食管,多科專家連夜給女嬰手術,終於取出開口的別針,昨日術後一周複查,結果顯示寶寶恢復良好。
  • 10個月寶寶誤吞別針,針尖扎到食管險些出大錯,媽媽的做法比較贊
    10個月大的寶寶玩耍時,寶寶突然的大哭起來,寶媽一時間沒有明白到底是因為什麼,就開始檢查孩子身體是哪裡出現問題了,全身上下都檢查了個遍還是沒有發現你有什麼不正常的地方。寶媽開始在床上四處尋找,看看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結果發現蚊帳上面一個容易進蚊子的到地方的別針沒有了床上找了個遍都沒有找到,聯想到孩子莫名的哭,寶媽才察覺到是不是孩子把別針吃進了肚子,於是趕緊的抱著孩子趕往醫院。
  • 10個月寶寶誤吞別針,針尖扎到食管險些出大錯,媽媽的做法比較贊
    案例: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個這樣的事情,一位寶媽在床上跟10個月大的寶寶玩耍時,寶寶突然的大哭起來,寶媽一時間沒有明白到底是因為什麼,就開始檢查孩子身體是哪裡出現問題了,全身上下都檢查了個遍還是沒有發現你有什麼不正常的地方。
  • 滿月女嬰玩耍誤吞別針 針尖打開呈V型插入腸壁
    16點30分,手術開始,從顯示屏可以清楚地看到,隨著胃鏡小心地推進食道、胃,均未發現別針,當胃鏡到達十二指腸降部時,突然發現吞下的別針正卡在這裡,針尖打開,呈「V」字形,已插在腸壁中。這就意味著:鑑於複雜的解剖部位、以及異形而危險的異物情況,稍有操作不慎,尖銳的針尖或許會穿破腸襞、銳利的針尾金屬片或許會劃破腸襞———後果都不堪設想!必須立即想辦法取出別針!
  • 誤吞別針、雞骨頭!孩子「亂吃」家長要當心
    2020年12月16日 14:42:27 | 作者:路輝 | 來源:荔枝網 | 點擊:正在獲取...  畫面裡的別針是醫生從8歲孩子的食管裡取出來的。據了解,當時孩子為了剔牙把別針掰直,結果不小心誤吞了下去。   除了誤吞別針的,還有一名6歲小男孩,在吃完飯的時候,居然把一個5釐米長的雞骨頭給吞了下去。吞下不久孩子就感到肚子不舒服,家人趕緊帶著他趕到兒童醫院。此時,孩子腹痛的症狀越發嚴重,並且只能張口呼吸。
  • 固定蚊帳的「別針」掉在床上後,被10個月大的寶寶誤吞
    6月12號,一名10個月大的寶寶將掉落在床上固定蚊帳的別針吞進嘴巴,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主任韓長青接診後,給孩子拍了胸片發現一個開口別針倒掛在食管中段,比鄰主動脈。如果再晚來一會,別針很有可能刺破食管,刺破主動脈,進而導致急性內臟大出血,造成急性失血性休克!
  • 南寧七旬老人誤吞魚刺,食管壁被穿透,距離頸內動脈僅幾毫米!
    老人吃魚誤吞魚刺魚刺已穿透食管壁,差點刺入頸內動脈近日,74歲的張奶奶吃魚時不慎誤吞針樣魚刺,咽部有異物感,吞咽時感到疼痛,立即到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住院治療。CT檢查提示:C6-7水平食管內見線狀高密度,長度約3cm,似見穿透外膜,與右側頸總動脈鄰近。最危險的是魚刺樣異物已穿透食管壁,與右側頸內動脈距離僅僅數毫米,一旦刺入頸內動脈發生大出血,後果不堪設想。
  • 醫院盤點受傷兒童X光片:筷子刺進顱 別針吞進肚
    林林的頭頂正中央  E 鐵絲戳脊 鐵絲放床上,戳進8月大寶寶脊柱 患兒:東東 年齡:8個月 性別:男 緣由:家中銳器誤傷 危險指數:★★★ 2012年12月,家住江北的汪女士夫婦發現8個月大的兒子東東開始無故哭鬧、咳嗽,像是感冒了,狀況持續了半個月。 汪女士便帶著兒子到附近的醫院去治療,不過兒子吃了藥後依然哭鬧不止,而且咳得更厲害。
  • 幼童誤吞硬幣卡食管 看管孩子切勿大意
    這不,前些天,一名三歲大的孩子在家裡玩耍時就誤吞了一枚硬幣,卡在食管裡非常危險。8月7日上午,南寧市中醫醫院接診了一位誤吞硬幣的小女孩貝貝(化名),醫生介紹,當時貝貝哭鬧不止,還伴有嘔吐的症狀。南寧市中醫醫院脾胃病科主治醫師 陳先翰這枚硬幣就卡在食管入口處,當時已經超過四個小時了,反覆的嘔吐以後,以及咽喉的一個疼痛,一個哭鬧小孩子的精神狀態是非常的差。
  • 一小塊雞骨險致死 醫生:小孩、老人誤吞這些很危險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消化內科接收了一名92歲的老人,原來老人就診前一周,不慎誤吞雞骨,在症狀急劇加重時,才到醫院就診。手術時發現,這小塊雞骨已經導致食管穿孔,經過醫生團隊協作,最終取出了這個「兇手」。
  • 警惕「禍從口入」,不小心吞入食管異物該怎麼辦?
    那麼我們如果不小心誤吞了異物,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今天就由東方醫院內鏡中心的練晶晶醫生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食管異物吧!經上級醫師介紹,這本來是一名孕晚期的準媽媽,因為誤吞一枚魚刺,也是吞了米飯,沒有及時處理,引發了主動脈瘻,由於感染性休克以及大出血,不得不將才8個月大的寶寶引產,自己也差點丟了性命。這位孕婦就是誤吞魚刺後喝了醋、吞了一口米飯,以為魚刺已經下去了,其實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因此認識到食管異物的危險性,並清楚判斷是否需要接受內鏡取出異物治療,對每個家庭都十分重要。
  • 喝酒後別叼牙籤了,廣州番禺一男子誤吞牙籤戳破腸管腹痛4個月
    廣州番禺一男子腹痛4個多月,CT檢查發現大腸有一細長異物,腸鏡檢查卻未見異常?近日,醫生手術探查發現,竟是一根6釐米長的牙籤穿破腸管後,「藏」在了腸壁中!差點引起大出血。該男子回憶,可能是上次與朋友吃飯時,酒喝多了無意中把牙籤吞了下去。醫生提醒,吃飯時有些人喜歡長時間叼牙籤,這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好喝酒或喝醉酒的人很容易誤吞。
  • 男子誤吞鴨骨頭食管穿孔 感染嚴重危及生命
    本報訊 (記者 劉蓉 通訊員 李曉蘭)誤吞一塊鴨骨頭,朱先生的食管被刺破穿孔,導致縱膈感染,危及生命。近日,他在廈門市第二醫院胸心外科成功接受手術治療,恢復良好。2個月前,61歲的朱先生吃飯時不慎吞入一塊鴨骨頭後出現吞咽疼痛,逐漸出現不能進食,並伴有發熱、咳嗽、咳痰、全身廣泛皮下氣腫等症狀,輾轉多家醫院就診,朱先生的病情仍繼續加重,還出現氣喘、呼吸困難,血氧飽和度逐漸下降等症狀,只能暫時通過氣管插管接呼吸機輔助呼吸。朱先生轉診到廈門市第二醫院時,已離誤吞鴨骨頭過去半個多月了。
  • 七旬老人誤吞魚刺 醫生巧手成功取出
    盧傑夫主任醫師在手術室行胃鏡下食管異物取出   本報通訊員黃華麗攝  本報訊(記者葉禎 通訊員何勝)吃魚時最要注意的就是魚刺,一不小心吞下去了怎麼辦?近日,74歲的張奶奶因誤吞魚刺到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經過一小時的胃鏡取異物術,最終成功把魚刺取出。   近日,張奶奶在吃魚時不慎誤吞針樣魚刺,自覺咽部異物感,吞咽時疼痛,於是立即至市一醫院住院治療,行CT檢查發現:魚刺樣異物已穿透食管壁,與右側頸內動脈距離僅僅數毫米,一旦刺入頸內動脈發生大出血,後果不堪設想。
  • 男子被鴨骨頭卡住食道 兩邊刺入食管肌肉層
    8月20日,弋陽縣的周先生表情凝重地來到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內窺鏡室,原來,他吃午飯時,不慎將一根長約3cm的鴨骨頭吞入,剛好卡在食道入口處,致食道疼痛難忍!朋友見狀,連忙將他送入上饒五院檢查。午飯時邊吃邊聊 不慎吞下3cm長鴨骨頭48歲的周先生是一位人民教師,8月20日中午,他和一個朋友在外面吃飯,倆人相聊甚歡,進食時他不慎將一根鴨骨頭吞入,剛好卡在食管入口處,十分難受。朋友見狀,連忙將他送入當地縣醫院檢查,「建議去上饒五院內窺鏡室找韓建高主任,他在取異物方面有獨到之處!」經縣醫院醫生介紹,疼痛難忍的周先生便馬不停蹄地驅車趕赴上饒五院。
  • 魚刺在他體內藏了一個月!誤吞魚刺以後別再這樣做
    最近,鄭先生(化名)日子過得提心弔膽,起因是一個月前,他吃飯時誤吞的一根魚刺不知所終,讓他覺得自己背了個定時炸彈……  聚餐時一不留神,誤吞魚刺  50歲的鄭先生是衢州人,從事醫藥行業。
  • 南寧一名74歲老人誤吞3釐米長魚刺,差點戳破大動脈
    近日,74歲的南寧市民張女士吃魚時不慎誤吞一根3釐米長的魚刺,這根像針一樣的「兇器」停留在距離頸部大動脈僅數毫米的地方,異常兇險,醫護團隊經過1個多小時的努力才成功「拆彈」。醫護團隊為老人進行胃鏡下食管異物取出。
  • 誤吞異物、兒童腹痛怎麼辦?聽聽市人民醫院兒科醫生怎麼說
    兒童由於年齡小,誤吞異物很常見,消化道異物也是兒科常見急症之一。其中6個月到6歲為高發年齡段。」濱州市人民醫院兒科一病區副主任 、主治醫師劉玉芹說,尖銳的異物進入食管後很容易兩端刺入食管壁發生嵌頓,短時間內即可造成黏膜損傷、出血、局部化膿性感染等併發症。
  • 10月大嬰兒誤吞電池燒穿食管!搶救過程為所有家長敲響警鐘
    此時,距離昨天上午門診那個10月大孩子誤吞紐扣電池已經有一天了,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依舊在我的耳邊迴蕩。之所以把這次救治經歷寫下來,是為了讓更多家長重視,寶寶安全無小事,時刻繃緊這根弦! 我詳細詢問後得知,原來昨天早上,高爸爸看護孩子時發了個微信朋友圈,一不留神高寶寶抓到了桌子上一枚硬幣然後吞了下去。 高爸爸高媽媽嚇壞了,趕緊打車來兒科醫院急診就診。急診科醫生給高寶寶拍了胸腹X片,發現硬幣在胃內,建議去消化科門診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