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選課人數分布,打破文理僵化局面,報專業更考驗家長

2020-12-11 刊行教育

今年是全國大面積走入新高考的第一年,從最開始的「3+3」任選模式,到後面的「3+1+2」改良模式,新高考已經與最初有了很大的改變。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江蘇省作為教育強省,既是第一年新高考,也是第一年採用全國一卷。

選課人數分布

我們來看一下,江蘇省作為全國頂級的教育大省,他們的學霸又是如何選擇學科的。江蘇省採取的是「3+1+2」的模式,根據統計的數據來看,江蘇省目前主流的選擇有六種,人數分別是:

1、物理生物地理:共計15.5萬人

2、歷史生物地理:共計7.1萬人

3、歷史政治地理:共計3.7萬人

4、物理化學生物:共計3.5萬人

5、歷史生物政治:共計1.7萬人

6、物理化學生物:共計1.5萬人

上面的學生選擇了主流搭配,還有1.2萬考生選擇了其它搭配,這些都比較小眾了。從選擇的數據我們能看出,江蘇省的學霸雖然多,但是大家還是以拿分為第一要務,兼具將來要報考的專業。

排名第一的物理生物和地理組合,雖然不是傳統的理科組合,但是地理一直被稱為文科中的理科。要注意一點,地理學科雖然有一定難度,但是卻是高考各科目中,最容易拿分的一科。選擇地理與其它兩科搭配,目的就非常的明確了,同時選擇物理來保障專業的廣度,這無疑是聰明的搭配。

打破文理科的限制

從報考的類型來看,雖然江蘇省未採用自由組合的做法,但是現在六種乃至更多的搭配模式,無疑是打破了過去僵化的文理科模式。考生選擇了歷史,依然可以選擇生物等偏理科的專業,選了物理也是同樣的道理。

過去純文科和純理科的模式,已經不再受到考生們的歡迎,學霸們的最佳選擇已經誕生。尊重考生們的興趣,實現全面的素質發展,這並不是一個口號,而是國家在切實落實的政策,新高考只是改革的第一步,未來還有更進一步的措施。

不過新高考雖說有一定效果,但是還未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優點和缺點尚未全部顯露出來。可從這兩年的結果來看,新高考除了對學生影響很大之外,對老師和家長們的影響同樣巨大,這主要體現在報志願上。

新高考模式下,大家都以提分為第一要務,而考生們的興趣不同,所以大家選擇的科目能報考專業也不同。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同的搭配就有不同的覆蓋率,而不同的搭配之間所能報的專業又是交叉的,這樣志願填報的複雜度相較於過去文理科二元模式就大大提升了,甚至可以說進入「類混沌」模式。

即使選擇最好報志願的物理科目,依然要考慮錄取分數的變化,「衝、穩、保」這中間如何做到平衡,就是一個大大的難題。這裡就非常考驗家長們的智慧,老師們也很難給出很好的指導,因為新高考下很多經驗用不上,靠過去的分析模式很容易出錯。

對家長們來說,不能輕信現在網上的一些報志願方法,最好的辦法還是自己搞明白。孩子一旦進入高三,最好就開始收集資料,結合孩子的興趣與想法,逐漸完成對數據的分析,新高考模式下「撿漏」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相關焦點

  • 新高考不會選課怎麼辦?這是一篇最全面的選課指導,請收藏!
    因為物理不賦分,選擇了物理,即便總分低一些,報專業時就會發現這個分「更堅挺」,在教育部公布的「選課指引」中,有18個理工科和1個管理類專業,要求必須物理,而且這些基本上都是各個學校的「王牌專業」,不選物理,那就和這些專業無緣了,分高又有什麼用?所以,選擇物理保專業,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 新高考「賦分」制度下如何進行選課系列(一)什麼是選課走班
    目前,一些地區如山東省,現在高三的同學明年(2020年)高考將不再是分文理考試,而是按照全新的3+3模式,高二的同學也已經完成選課,開始走班上課,剛入學的新高一同學也即將面臨選課然後開始走班。除了山東省,其它省市也在陸陸續續按照新高考改革的要求落實選課走班教學制度。
  • 新高考下,如何利用大數據平臺選課
    :選定課程的最終成績不是卷面成績,而是利用各省市規定的賦分規則,根據全體考生成績分布計算出的標準分(也成為等級分); (2)選課要求:每所高校的每個專業針對各個省份都提出了具體的選考課程要求,如果不滿足這個條件,即使你高考滿分也沒有資格報考。
  • 新高考改革新高考選課選課軟體走班教務系統_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高考改革方案更是經過了深改組的審核,表明了領導層對高考的重視和期待,也反映出,這一輪高考改革,屬於教育改革的頂層設計,上升到了戰略高度。什麼是3+1+2新高考選科政策?2017年是浙江新高考政策的一年,這一年高考物理選考人數僅佔總人數的35%,位居7門學科的倒數第二位,僅次於信息技術;2018年為28%,選考人數進一步下降。  物理作為自然科學重要的基礎學科,是其他科目無法替代的,這一現象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關注。「棄物理」現象之後,2019年4月頒布的8省新高考改革方案就是將3+3模式改成3+1+2模式。
  • 新高考「賦分」制度下如何進行選課系列(二)為什麼要選課走班
    文/教師老李這一篇我將會給各位家長和同學講一下現在的文理分科為什麼非要改成選課還得走班,難道不嫌麻煩嗎?這不是給家長和學生添堵嗎?實際情況不是大家想的這樣,既然是新高考改革肯定會往好的方向走。其實,無論是家長、學生還是老師都擔心變化,誰都想安安穩穩的。
  • 新高考「賦分」制度下如何進行選課?什麼是選課走班?
    這篇文章主要是為一年級的家長寫的。當然,高二的家長也可以看。目前,在山東等一些地區,明年(2020年)高三的高考不再是文理分開的考試,而是按照新的3+3模式,高二學生也完成了選課,開始上課,而剛剛入學的新一屆高中一年級學生很快將面臨選課,然後開始上課。除山東省外,其他省市繼續按照新高考改革的要求,實行選課教學制度。
  • 選課走班 新高二的N種模式
    選課走班 新高二的N種模式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8.16 星期四 兩個周后即將開始的新學期,新高二的學生將迎來全面選課走班。
  • 新高考的院校專業組對報志願有何影響?|志願填報指南3
    根據「最低高出值」來填報志願韓寶江(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博士後):很多學校或者社會講座人士經常會提醒考生或者家長,在高考成績公布後,根據全市的分數段分布表和排名位置來填報志願。新高考院校專業組對報志願有何影響今年,北京本科階段的志願填報與錄取投檔採用院校專業組方式,設置本科提前批、本科普通批2個批次,其中本科普通批實行平行志願,設置30個志願。
  • 【關注新高考選課走班】煙臺部分高中開放20種選課組合
    從我市情況來看,市區部分高中提供20種選課資源,在等級考試報名前學生可以調整選課設置。在本輪高考綜合改革試點中,社會特別關注的物理科目選科人數可能大幅減少或棄選的情況在我省沒有發生。選課走班是新高考改革的難點根據新高考改革方案,從2020年開始,高考由文理分科考試變為「3+3」模式考試,學生從高中二年級,開始面臨共同修習科目和選擇修習科目並存的情況,傳統的行政班教學模式無法滿足不同學生的選擇需要,必須通過推行選課走班來實施。而實施「6選3」的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制度,既是我省高考綜合改革的亮點,也是改革的難點。
  • 新高考選課如何避免「大撞車」? 解讀山東新高考
    山東新高考「兩依據一參考」的模式所帶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取消文理分科,等級考6科選3科,科目組合達到20種。種種變化對學生選課走班、各個科目老師調整等提出挑戰。日前,省教育廳針對一系列問題再次解讀。「6選3」的形式,必然導致每個科目所選的人數不一致,甚至出現選科人數與教師不匹配的現象。據了解,我省將增加高中教師總量,設立臨時周轉編制專戶應對師資問題。
  • 做新高考改革的「完美搭檔」,校寶在線助惠州綜合高中選課走班更...
    做新高考改革的「完美搭檔」,校寶在線助惠州綜合高中選課走班更「智慧」 7: 50 的上課鈴快響了,廣東省惠州市綜合高級中學的 32 個高一班級有一堂特別的課。
  • 2018我省高考實行「3+3」!報理科專業選這科吃香!不同專業對選課有...
    上海試點結果:純文組合可選專業受限   據了解,在上海目前的高考要求裡,選擇純文三門的可報專業比例約為一半,是所有20種組合裡較低的。因為不少高校專業的選科要求是必選一門理科,所以純文組合在專業上就受到很大限制。
  • 高考改革:寧波一中學下學期試點必修課選課走班
    上周五,我省新高考改革方案正式公布,「新版高考」的錄取將不再分批次,而是實行「專業+學校」志願,按專業平行投檔;高校確定專業(類)選考科目範圍和其他選拔條件,擇優錄取。這就需要學生在高中階段儘早做好自己的學業生涯規劃,必修課走班教學勢在必行。
  • 不了解C9高校和武大華科新高考專業選課限制,考700分也沒用
    點擊右上角,關注「學 引」,關注最新高考數據、政策、資訊!2018屆高中入學同學,在明年2021年將參加「3+1+2」新高考,該模式具體方案在前文已經詳細解讀。點擊以下連結查看:武漢市2018屆高中入學同學,原則上在高一下學期,最遲高二上學期開始選課。
  • 高一學習指南——新高考模式選課篇
    從2021屆開始,福建高考取消文理科。今年福建省教育廳也定下來,未來的高考採取3+1+2的選課模式。即:物理、歷史二選一,化學、生物、政治、地理四選二。關於選課老師其實沒辦法給出正確的答案,選什麼好,選什麼不好,這些都是相對的。
  • 廣東新高考選課走班怎麼「走」?
    編者按 9月2日,剛開學的普通高中二年級學生正式開始選課走班。這意味著,廣東新高考進入實操階段。選課走班怎樣操作?中學和大學又如何應對?今起,南方日報、南方+記者深入採訪省內外中學和大學,推出「備戰新高考」系列報導,聚焦廣東新高考改革,敬請垂注。
  • 山東新高考六:2020招生計劃中500個專業熱度排名及選課要求
    關鍵詞言:山東新高考,2020年模擬考試、模擬招生計劃、模擬志願填報模擬招生計劃90%是今年6月高考的招生計劃。招生計劃是高考志願填報、錄取的最關鍵的控制要素,高考的競爭性就在於招生計劃,招生計劃不可能讓所有的考生都能夠上一流大學,所以高中學生對招生計劃的了解、分析,對如何選課、如何選擇心儀大學和專業及將來的人生規劃,是至關重要的!科冠志願研習社的推文分析維度,不敢說是「全網」唯一,但截至目前我們還沒有搜索到。
  • 河北省新高考改革方案出來了,聊聊學生應該如何選課和選專業
    我國的高考改革真正平穩而有序的推進之中,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八省市從2018年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啟動高考改革綜合方案。河北省的招錄新機制「兩依據、一參考」2021年高考後,河北考試院很確切的統計了全省共有101040名考生選了化學,把所有選了化學的人,由原始分由高到低排名。小明的原始分恰好排在第6470名。用小明的排名(6470名)除以全省所有選化學的人數(101040人),得6.4%。
  • 選課走班 走出一條陽關大道——新高考背景下慈中書院選課走班紀實
    新高考政策的實行,選課走班是每所高中必然的選擇。作為一所年輕的高中,慈中書院只有十年的辦學歷史;學校規模也不大,僅有15個教學班。為此,有人會疑惑,慈中書院在選課走班的過程中,如果某門學科選擇的人很少,開課是否會有困難;是否會採用定製的固定的「套餐」去限制,甚至一定程度上剝奪學生選課的自主權;是否會用新瓶裝舊酒,以致導致教學質量的下降?答案是否定的。
  • 新高考「6選3」選課走班「定2走1」
    「選課走班以來,孩子說感覺比上學期要累,他選了物理、化學和歷史這三科,班裡只有14個學生選了歷史,所以這一科需要走班,對他又是一個考驗。」家長趙紅告訴記者,作為家長她並不願意讓孩子選那種需要走班的學科,「我覺得孩子還是要在固定班上課,走班的話沒有了固定班級老師的嚴格要求,孩子在學習自覺性上可能會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