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國內捲起一陣美元債「風潮」,泰禾集團(000732.SZ)「跟風」登上國際資本市場,首單發行4.25億美元債票面利率就高達8.125%。
高息舉債源於泰禾集團對規模的追求。就在2017年末,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接受媒體採訪稱2018年希望實現2000億銷售目標;2017年,泰禾集團則正是通過高槓桿化擴張,才實現千億銷售,同比增長151.74%。
然而,高槓桿化擴張的一些風險在泰禾集團身上開始出現,2017年泰禾集團負債水平上行明顯,前三季度中短期負債規模已佔貨幣現金比例233%。
泰禾高息舉債
雖然是融資老手,此前泰禾集團還尚未踏入國際資本市場發債,進入2018年後,泰禾集團終於得以「嘗鮮」。1月10日,泰禾集團發布紅色喜慶海報宣布,其國際資本市場首秀告捷,首發三年、五年期限票據。
據地產K線查詢,泰禾集團早於2017年7月就決定於境外發行美元債券,彼時其發布公告指,為了擴寬融資渠道、優化融資結構、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將募集資金不超過10億美元;首期發行不超過5億美元,期限不超過5年,並由公司提供無條件及不可撤銷的跨境擔保。
1月10日,泰禾集團境外發行人在境外完成總額4.25億美元債券的定價。債券期限分為3年及5年,其中3年期的票面利率為7.875%,5年期債券票面利率為8.125%,每半年支付一次。該債券評級分別被穆迪、標普、惠譽評為B2、B-和B-。
值得注意的是,進入2018年,除了泰禾集團以外,還有包括碧桂園(2007.HK)、時代地產(01233.HK)、龍湖地產(00960.HK)、富力地產(02777.HK)、太古地產(01972.HK)等房企發行了美元債券。其中,碧桂園發行8.5億美元債券,2023年到期債券利率4.750%,2025年到期債券利率5.125%;時代地產發行5億美元債券,2021年到期利率6.25%;龍湖地產發行8億美元債券,2023年到期債券利率3.90%,2028年到期債券利率4.50%……對比來看,泰禾集團的7.875%與8.125%「首當其衝」成為最高利率。
地產K線獲悉,泰禾集團類似的高息舉債在2017年裡已出現4回。2017年一年,泰禾集團發行債務規模達到95億,共發行兩期公司債券,兩期中期票據,期限均為3年,利率均高達7.5%。
償債能力相對較低,負債率過高是泰禾集團無法低利率發債的原因。2017年裡,泰禾集團除了發行中期票據及公司債券外,還有大量包括銀行貸款、信託貸款等在內的借款。截止2017 年 10 月 31 日,泰禾集團當年累計新增借款已達510.43 億元,累計新增借款佔其2016 年末淨資產的比例為235%。
廣發證券分析數據則顯示,2015年、2016年及2017年(預測),泰禾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9.9%、82.4%、90.1%;淨負債比率則分別為227.7%、297.9%、448.9% ,在行業內均處於較高水平。
地產裡的槓桿玩法
高息舉債,潛藏風險,但對於閩系房企泰禾集團而言,卻是混跡於房地產市場中的存活法則。黃其森深知,未來,市場佔有率高的企業才會擁有話語權,他面對外界提出2000億目標,大力融資大力拿地。
過去幾年,在大規模融資支撐下,泰禾集團已經拿下許多一二線城市地塊。其中2013年、2014年及2016年,泰禾集團就分別以195.3億、146.16億及266.4億拿下238萬平、111萬平及208萬平土地(2015年拿地較少,僅有38.69萬平,黃其森曾在接受採訪中解釋,因為高負債,做出了調整)。
2017年,手握510.43 億借款的泰禾集團拿地熱情更甚。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7年房企新增土地面積榜單裡,泰禾集團就以新增土地面積1145萬平方米位列20名。而據地產K線不完全統計,2017年泰禾集團於項目獲取上的投入金額恰為500億元左右。
共2頁 [1] [2] 下一頁 第1頁第2頁
搜索更多: 黃其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