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2020走勢 川普對華態度是不斷限制嗎

2020-12-19 中國質量萬裡行

中美關係在之前不是很好的嗎?其實之前也有一點變化,只不過並沒有「惡化」成現在這樣。據悉,自從川普上任美國總統之後,中美關係持續惡化當中,究竟中美關係2020走勢如何呢?這點也成為了兩國市民所關心的一點。

如今的中國可以說是很強大了,因為各方面都是發展的很好,但是如果美國不限制中國任何方面,那麼中國發展將會更加容易,而且從今年的各種消息得知,川普對華的態度更是不斷在強硬當中,簡直令人憎恨。

其實在之前,美國白宮發布一份長達16頁的《美國對華戰略報告》,直言要以全面施壓方式,遏制中國發展。雖然美國現在持續打壓著中國,但是中國並未感到害怕,而且多次警告美國不要在背後搞小動作,否則中國將堅定不移捍衛國家利益。

本文來源:股城網

相關焦點

  • 川普對華策略:魚和熊掌可以兼得嗎
    摘 要近期,中美之間的不確定性不斷增加,在香港國安立法、南海主權、華為員工入境美國等一系列問題上,中美進行著激烈博弈,也擾動著市場的神經。如果我們把「中美第一階段協議」比作魚,把「香港和南海等政治籌碼」比作熊掌,我們不禁要問,川普能夠做到魚和熊掌兼得嗎?
  • 「2020年美國大選與中美關係」圓桌訪談
    目前受新冠疫情、經濟衰退和種族騷亂等影響,川普選情異常艱難,拜登民調支持率全面領先。現距投票日還有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如何判斷目前選舉形勢及其對中美關係的影響,《世界知識》推出封面話題「2020年美國大選:階段性預估」,以下是第三篇《大選結果不會扭轉美國以競爭為主的對華政策基調——「2020年美國大選與中美關係」圓桌訪談 》。
  • 川普治下的中美關係何以至此?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單珊去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明年是基辛格秘密訪華50周年。在這些頗具歷史意義的時間節點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本周正式宣告美國對華接觸政策"失敗",鼓動"自由世界"聯手對抗中國。中美關係,何以至此?這要從美方近年來對中國外交極限施壓的連續動作說起。
  • 中美專家:川普需「學習期」 仍有「可塑性」
    摘要: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認為,不應高估川普對中美關係的影響而忽視中國塑造中美關係的能力。袁鵬說,細究川普的措施,增加關稅對美國不利;中國操縱匯率的說法早已經過時;讓美國企業回國,企業來去自由,中國並不限制。
  • 王棟:中美關係現狀與未來
    我相信只要我們繼續本著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態度,堅定不移的推動中美關係的發展,就一定能夠克服當前中美關係遇到的挑戰,推動中美關係朝著協調、合作、穩定的方向發展。以下為專訪全文:中評社:請問您如何看待川普上臺以後美國的對外政策以及這種對外政策對中國造成的影響?
  • 美國大選迎來結局,拜登上臺中美關係或將緩和,蔡英文卻坐不住了
    有專家在分析中認為,中美關係可能會因為拜登的上臺而迎來一個「喘息期」。 現在的中美關係處於一個完全對立的狀態,在所有領域基本上都能看到這種現象,兩國之間的戰略互信已經摧毀,高層政治互動幾乎停擺,而且兩國之間的實質性合作也都幾乎擱淺了。所以,拜登上臺之後,中美關係可能會緩和。
  • 中美局勢緊張之際,美國對華態度突然發生大轉變,這次與拜登有關
    據悉,其在當地舉辦的有關中美關係未來如何發展的活動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其表示,中美兩國應該馬上停下針鋒相對的局面,雙方各自為各自著想,各退一步稍作休息,為後續可能實現的中美關係進行相對應的緩和工作。中美局勢緊張中美之間的局勢發展緊張,這是自川普政府開始就延展的情況,畢竟川普政府執政期間美國對中國的態度實在不算友好,而美國也多次以實行"美國優先"政策對中國進行制裁,一意孤行的發展單邊主義,導致整個美國陷入急劇的困境之中
  • 這兩周,中美關係還要承受川普的最後衝擊
    這兩件事情看上去並無關聯,但是美國用了一個理由,那就是為了美國的國家安全,因此在對華經濟政策上,國家安全就變成了一個筐,什麼事情都可以裝,以國家安全的名義進行超常規的操作。只要被列入美國國家安全的範疇,似乎川普一往無前對華經濟政策泛安全化的套路就成了其慣用伎倆。
  • 傅瑩:新冠疫情後的中美關係
    他們指責中國奉行「脅迫性的海洋政策」,運用軍事和外交力量挑釁他國等等,同時宣稱「西方沒有沒落」「西方價值觀將戰勝俄羅斯和中國對『帝國』的渴望」,要求歐洲與美國共同應對「中共不斷增強的進攻性」。 這些強硬表態呼應了川普上臺以來對華政策的調整,把中國視為首要「戰略競爭者」。
  • 倪峰:新冠疫情下的美國與中美關係
    即在核武器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形成的相互確保摧毀情境中,大國戰略競爭向戰爭這樣的縱向升級的可能性下降的背景下,轉向擴大競爭範圍,其中既包括在太空、網絡、深海等新空間限制對手行動範圍,也包括在輿論、經濟、生物等綜合領域遏制對手發展潛力。在各種勢力的共同鼓譟下,美國對華發起了新一輪的挑釁,並對中美兩國在抗擊疫情方面開展合作產生了極大幹擾。
  • 不妨對中美關係做更壞的心理準備
    在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通話後,川普也不顧白宮和其過渡團隊的澄清,表示接受蔡英文電話沒什麼大不了,而且質疑為什麼一定要受「一中政策」的束縛。在朝核問題上,川普也大放厥詞,認為中國在貿易問題上佔了美國的便宜,卻不能幫助遏制朝鮮。如何看待這一系列言論,對於判斷川普上任後的中美關係具有重大意義,從歷史規律出發得出任何單一判斷都有可能誤讀未來中美關係的走向。
  • 拜登心腹點出川普問題所在:中美關係不應建立在「侮辱中國」上
    眼看距離拜登掌管白宮的日子越來越近,拜登這個新總統如何處理與中國的關係也愈發受到整個世界的矚目,特別是在近期中澳之間發生一連串摩擦事件導致整個西方世界都掀起一股反華惡潮後,拜登的對華態度也就此成為西方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 五一小長假,川普政府又弄出了哪些「么蛾子」?
    ,主要行徑如下:No.1    批判川普在美國新冠疫情爆發前對中國持正面態度No.2   批評川普政府與中國相關的疫情應對,包括削減了駐中國的疾控中心專家數量、對中國旅行限制太慢、美國科學家和健康專家未能及時進入中國等等從結果上來看,美國國內反華情緒高位已至,「批評中國」已成美國國內的「政治正確」。
  • 拜登對華態度改變?蔡英文「好日子」要結束了
    導讀:據媒體報導,目前川普已經向美國總務署提出申請,自己已經準備好與拜登團隊進行權力交接等相關程序,與之前不肯承認敗選事實相比,川普的妥協更像是在為自己找臺階下
  • 人大國發院閉門研討會:美國對華戰略、輿論態勢與中美關係演變
    2020年11月10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成功舉辦「美國對華戰略、輿論態勢與中美關係演變」閉門研討會。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外交學院、國際關係學院、國防大學、軍事科學院、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以及中國人民大學的十幾位資深專家學者參會,就「美國對華戰略態勢」、「對華輿論態勢」、「大選後的中美關係演變」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教授出席會議並致辭。
  • 國臺辦原副主任王在希:拜登上臺後的中美關係與臺灣問題
    從以上訊息可以看出,拜登上臺後在中美關係上,將基本回歸民主黨以前歷屆總統奉行的一個中國政策,為下一步調整中美關係預留了空間,也適當安撫了臺灣蔡英文當局。從長遠看,拜登上臺後對華推行強硬遏制戰略這一立場不會改變。
  • 先和蔡英文打電話再發帖指責中國,川普會引發中美震蕩嗎?
    據中國外交部網站公布的記錄,繼外交部長王毅及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就川普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通電話一事發表回應後,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又在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接連回答了16個與中美關係有關的問題,對「川普於2日與蔡英文通電話、4日在社交網絡上發帖」進行了回應。
  • 專家深入解讀中美關係:留學前景長期仍向好,關鍵看我們怎麼做
    「中美關係已不再像從前一樣,造成目前這種變局的原因有諸多方面。美國在變,中國也在變。」關注赴美留學新聞的讀者想必都有所了解,早在2017年12月18日,川普就在其《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提出尤其針對中國人來美學習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等理工科專業的籤證限制政策。
  • 【美媒:川普已永久改變中美關係】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1月11日...
    【美媒:川普已永久改變中美關係】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1月11日發表題為《川普輸了大選,卻在中國問題上贏了——美國與北京關係已經永久改變》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隨著當選總統喬·拜登準備於明年1月上任,他面臨的一個最重要外交政策問題是中國。如今,世界各國政府將要考慮如何以最佳方式應對拜登執政的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