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巴德:自由與無政府主義

2021-02-07 沙沫之間書店

自由主義政治哲學家是20世紀最近才出現的,在更加具有自由主義特徵的19世紀,也只有赫伯特·斯賓塞(Herbert Spencer)1851年的《社會靜力學》一書中提出了一個比較徹底和系統性的自有理論。然而,缺乏價值取向的分析或經濟學或利功主義(經濟學家的標準的社會哲學)的分析並不能建立自由主義理論。經濟學有助於為自由主義者立場提供很多的價值判斷,政治哲學因而也必然是倫理的,從而為了建立關於個人自由的理論必須建立一個實證的倫理系統,而在羅斯巴德《自由的倫理》出現之前,沒有任何人曾試圖填補這樣一種顯著的空白。


《自由的倫理》

原作名 | The Ethics of Liberty

作者 | 穆瑞·羅斯巴德

譯者 | 呂炳斌

出版社 | 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08-10-1


穆瑞·羅斯巴德的所有作品都是圍繞人類自由這一主題而展開的,《自由的倫理》是對自由主義政治立場的最嚴密和最具有哲理性的闡述之一,這本著作的特色在於它把自由紮根於自然權利的觀念之中並將其適用於大量實踐問題之上。儘管羅斯巴德的結論是激進的——一個嚴格遵循私有財產權的社會秩序必須排除國家本身存在的制度化侵犯——他對自由主義原則的應用卻驚人地顯示出其在大量社會難題上的實用性,這些解決方案規避了傳統,具有一定的創新性。羅斯巴德在本書中使用了兩個核心概念:self-ownership(自有權)和homesteading(原始佔有),並且把自有權和原始佔有原則提升到倫理上的公理地位,任何對之的違反和侵犯都是違背了最基本的倫理原則。且這一版本的導言中,還專門涉及了羅伯特·諾齊克與穆瑞·羅斯巴德之間的爭論。


文 | 穆瑞·羅斯巴德


當《自由的倫理》在1982年出版的時候,起初僅僅引起了學術界很小的關注。這樣的忽視是由兩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羅斯巴德的理論有著無政府主義的蘊涵,他的論點認為政府機構——國家——與正義的根本原則是不相適應的。正如羅斯巴德自己所下的定義,國家是如此的一個組織:


它擁有以下特性中其中之一或兩者兼具(實際上,通常幾乎都是兩者兼具):(1)它通過物質的強制(稅收)取得收入;(2)它取得對武裝力量的強制性壟斷權以及對特定領土範圍的最終決定權力。國家的這兩種實質活動都必然構成對它的國民的私有財產的正當權利(包括自有權)的非法侵略和掠奪。第一種行為構成和確立了一種大規模的偷竊行為,第二種行為禁止在特定區域內的防衛和決策機構的自由競爭——禁止防衛和司法服務的自由買賣。(參見第22章)


「如果沒有正義」,羅斯巴德像聖·奧古斯丁也曾經說過的那樣得出結論,「國家就無非是一群強盜。」當然,羅斯巴德的無政府主義並不是他的導師米塞斯曾經否定的那種無政府主義,米塞斯認為那種無政府主義是無望的、幼稚的。「無政府主義者」,米塞斯曾經寫道:


爭論可以存在這樣的一個社會秩序:沒有人以他的市民朋友為代價而享有特權,沒有任何強制或強迫來阻止對社會有害的行為……無政府主義者忽視了這樣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有些人可能才智太有限或者太軟弱而無法本能地適應社會生活的條件……一個無政府主義社會將置於每個人的支配之下。如果大多數人沒有準備好通過使用暴力行為或者以之相威脅來阻礙少數人對社會秩序的破壞,社會就不能存在。


確實,羅斯巴德在這一點上全心全意地贊同米塞斯,如果不依靠強制力,社會的存在就會受到威脅,並且,作為對人們為了保證人類的和平相處而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的支撐,必須有暴力的威脅,如果要使整個社會大廈不繼續完全受到每個人的支配。一個人必須站在這樣的立場上,去迫使那些不尊重他人生命、健康、個人自由或者私人財產的人被動接受社會中的生活規則。

尤其是受到19世紀的無政府主義政治理論家萊桑德·斯波納(Lysander Spooner)、班傑明·塔克(Benjamin Tucker)和比利時經濟學家古斯塔夫·德·莫利納裡(Gustave de Molinari)的啟示,從一開始羅斯巴德就想當然地認為社會中總是有殺人兇手、小偷、暴徒、老騙子等等的存在,如果他們不受到暴力的懲罰,人們在社會中的生活就將變得不可能。作為對他的私有財產無政府主義這個根本的現實主義(反烏託邦的)的反映,與大多數同時代的政治哲學家不同,羅斯巴德賦予了懲罰這個主題以中心的重要地位。對他來說,私有財產和暴力防衛是不可分開的。如果一個人不被允許通過暴力來防衛他的財產以免於可能的侵犯者和侵犯,那麼他就不能說是某物的主人。羅斯巴德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有人可以『自己執行法律』嗎?受害者,或者受害者的朋友,可以私自向罪犯施加懲罰嗎?」他回答道,「當然是可以的,因為所有懲罰的權利均來源於受害者的自衛權。」(參見第13章)因此,問題並不是罪惡和侵犯是否存在,而是如何正當地和有效地處理它的存在,就是在對這個問題的回答的時候,羅斯巴德得到了他的結論,這也使他成為了一個無政府主義者。



《無政府、國家和烏託邦》

[美]羅伯特·諾奇克 / 姚大志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2008-05


1971年,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羅爾斯(John Rawls)發表了他的著作《正義論》。這本巨著的出版很快使政治哲學變成眾人的焦點,在較短的時期內,出現了一大批政治哲學文獻來回應羅爾斯。在這些政治哲學的的文獻中,最著名、最有影響的是諾奇克(Roert Nozick)的《無政府、國家和烏託邦》。同為當代自由主義的代表,兩者的觀點卻是對立的。羅爾斯是平等主義的自由主義者,諾奇克屬於極端自由主義(libertarianism)。j如果說解讀羅爾斯的關鍵詞是正義,那麼解讀諾奇克的關鍵詞則是權利。對於諾奇克而言,正義意味著權利,而權利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全書共分三個部分:一、自然狀態理論,或如何自然地追溯出國家;二、超越最低限度的國家;三、烏託邦。


 《全球化時代:無政府主義者與反殖民想像》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 董子云 / 商務印書館 / 2018-10


19世紀晚期,電報、萬國郵政聯盟、鐵路與蒸汽船使得跨國連接成為可能,早期全球化已然開端。人口遷移與觀念傳播同時進行,無政府主義與民族主義相遇,其信奉者實施了目標和次數都引人注目的暗殺行動,引發了早期的「反恐怖主義」立法;古巴與菲律賓作為西班牙帝國僅存的兩處重要殖民地,幾乎同時爆發民族主義起義,其間革命者互通有無、協調行動,成為世界歷史上首次全球性合作。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早年師從東南亞研究專家喬治·卡欣,在卡欣的影響下,其在東南亞、美洲研究方向成果斐然。他從菲律賓下筆,逐漸向歐洲、美洲和亞洲發散,聚焦於以菲律賓國父、小說家何塞·黎薩爾為代表的一批民族主義者,再現了「一戰」前的世界政治與文化圖景。在此基礎上,他試圖闡明早期全球化時代無政府主義如何影響了民族主義,而全球組織網絡又如何塑造了世界各地的民族主義運動。本書匯集了安德森近年來的研究成果,以流暢優美的文字重現了當時的倫敦、巴黎、香港、馬尼拉、新加坡等截然不同的情景,從文學和政治雙重維度,探索世界各地的激進民族主義之間蘊藏的無政府主義力量,以及無政府主義者如何利用包括小說、雜誌文章等在內的文化途經擴散其政治理念。而在「早期全球化時代」(指19世紀晚期)的觀察和研究中,安德森認為,電報、郵政和鐵路系統的完善使得世界各地的聯繫越來越緊密,而科學發現、文化傳播甚至軍事鬥爭的相互影響也變得更加明顯。


《無政府主義思潮史話》

湯庭芬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2011-07


無政府主義是國際工人運動中的一股小資產階級社會政治思潮,產生於資本主義矛盾開始激化的19世紀中葉。19世紀80年代末期,這種思潮從歐洲、日本傳人中國以後,與中國傳統的均平思想、老莊的無為思想、西方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潮雜糅混合,形成中國式的無政府主義理論體系。無政府主義思潮在中國近代史上經過幾起幾落,於20世紀40年代破產,消失於抗日戰爭的洪流之中,作為一種政治思潮、一個政治派別退出了中國的政治歷史舞臺。但是,它並沒有絕跡,一遇社會動蕩,就會滋生蔓延,迷惑一些人,特別是一些年輕人。因此,在現今認識並弄清其興起、發展和破滅的歷史過程,認清其本質與基本特點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書意義重大。


《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

[意] 達裡奧·福 / 呂同六 / 上海譯文出版社 / 2016-03


1969年,米蘭火車站發生一起爆炸案,一名無政府主義者被指控為兇手,審訊期間,他突然跳樓身亡。達裡奧·福迅速對此事做出反應,在做出精細的調查之後,寫成此劇。一名身患演員狂症的「瘋子」在警察局偶然接觸到無政府主義者「偶然死亡」的材料,他隨機應變,喬裝成最高法院的代表覆審此案,終於洞悉內情——所謂「意外死亡」,竟是警察對無政府主義者嚴刑逼供,將其活活打死後從窗口丟下,造成的畏罪自殺的假象。
本書是義大利劇作家、199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達裡奧·福的代表作,是上演40餘年經久不衰的劇目最新演出腳本,該劇曾在義大利引起轟動,在兩個演出季裡,曾連演300場,觀眾超過三十萬人次。在國內,孟京輝導演的同名話劇引起強烈反響,隨而成為國內經典劇目。演出獲取巨大成功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達裡奧·福在本書中給出了答案——至少,是源自權力機關顛倒是非、捏造事實的偽善謊言,特別是源自他們對國家制度的恣意踐踏。我們清醒地知道,我們的鋌而走險可能被告發、被指控、被起訴。但無論如何,我們的行動是值得的。正如貝爾託·布萊希特所說:「黑暗時代中,我們揭露黑暗,美好時代才會到來。」


相關焦點

  • 羅斯巴德:自由意志主義的道德十字軍
    外人都覺得羅斯巴德是富人的喉舌,雷蒙多偏偏說他才是真正的自由戰士,一輩子都在跟強權鬥爭。 美國軍方、美聯儲、遊說說客,所有特殊利益集團,統統沒逃過他的口誅筆伐,羅斯巴德苦口婆心地指出,市場失去充分競爭後,只有少數大銀行、大企業擁有跟政府打交道的路子,通過官商勾結盈利。羅斯巴德特別點名道姓,責備過洛克菲勒家族。
  • 翻譯 | 無政府的人民:1.1 「無政府」與「無政府主義」
    「無政府主義」則是一套社會實踐的理論,發展於19世紀的歐洲,它確實吸收了無政府社會呈現的思想,但僅僅將其作為理論來源的一部分;無政府主義形成了一套自覺且更為宏大的價值體系,人類的自由與個性在這一體系中居於頂峰。
  • 每日一拍 1.15 | 普魯東:無政府主義之父
    自由和權威是社會構成的基礎。兩者永恆地互相衝突、互相限制。所有的政治機構,無論是君主制、民主制、共產主義或無政府主義,都是自由與權威互相妥協和平衡的結果。無政府主義是自由發揮到最大限度而權威降低到最小程度的形式。在廣泛的自由中,正義是支配著一切的核心,是所有事務的原則與標準。首先,讓我們開宗明義地說:普魯東既不信任人民,也不信任政府。人類總是相似的,不論過去或將來,無產階級的內心和富人的內心實質上並無區別。
  • 美國這三大城市,是「無政府主義地區」
    據多家美國媒體報導,美國司法部周一正式對外宣布,美國紐約、波特蘭和西雅圖這三大城市,被正式列為「無政府主義管轄區」。什麼意思?無政府主義,英文:Anarchism,最簡單的意思就是沒有統治者,是一系列政治哲學思想,目的在於提升個人自由,既廢除政府當局與所有的政府管理機構。
  • 社運之鑑:臺灣無政府主義「賽德克」
    [19]韓國學者曹世鉉指出:「『東方無政府主義者聯盟』是繼承了亞洲親和會和社會主義講習會的傳統,在一九二八年六月組建的名實相符的亞洲人無政府主義聯合體。據說,此團體中有中國、日本、韓國、臺灣、越南、印度、菲律賓等七國代表兩百餘名參加。他們團結了東亞各國的無政府主義者,在自由聯合的組織原理下,強化了國際連帶,確保了民族自主和個人自由。他們為了建設理想的社會邁進,還發行了名為《東方》雜誌。」
  • 馬克思與無政府主義的第三次遭遇
    與無政府主義的相遇是馬克思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他至少經歷三次與無政府主義的鬥爭。第一次是1845—1846年間遭遇施蒂納,青年馬克思通過對《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批判完成向馬克思主義的進化;第二次是1847年與蒲魯東決裂,《哲學的貧困》成為成熟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第一次公開運用;第三次則是從 1844 年至 1875 間與巴枯寧之間長達30年的合作與鬥爭。
  • 社會契約論另一要義:防止無政府主義
    二是反對無政府主義,強調人民個體能力有限,必須有政府才能生存。人民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更改政府。美國《獨立宣言》對此也有提及:「為了慎重起見,成立多年的政府,是不應當由於輕微和短暫的原因而予以變更的。」
  • 雜談:自由意志主義和政治運動
    在第二條留言中,Gavin提到了黑市主義(Agorism),以及羅斯巴德對黑市主義的開創者科金三世(Samuel Edward Konkin III)的批評。 科金是羅斯巴德之後的一位自由意志主義活動家,他年輕時參加過晚年米塞斯在紐約的研討班,並深受羅斯巴德的影響。
  •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國際無政府主義協助的民族解放事業
    19世紀末見證了全球化的開端,資本也迅速自由地穿越現存的國家和帝國邊界。西方保守政治家們接連不斷遭遇著無政府主義者的暗殺,預兆著標誌舊格局被推翻的一戰的來臨。電報郵政技術的普及使得各大陸得以相連,第三世界民族解放運動的勃發在此時得到了第一世界的無政府主義者遙相呼應的支持。
  • 被認定為「無政府主義」城市,美國三城聯合起訴川普政府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美國《赫芬頓郵報》23日報導,當地時間22日,紐約市、波特蘭市和西雅圖市聯合起訴川普政府,理由是這些城市此前被後者認定為「無政府主義」城市、(被認為)不應得到聯邦資金的一分錢。
  • 根本沒有什麼四大自由
    李四氣憤的去找張三理論,沒想到張三理直氣壯的說:「你有睡覺的自由,我有唱歌的自由,你不讓我唱歌就是侵犯我的自由」。你看,「自由的邊界是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什麼也沒說清。到底是張三的引吭高歌自由侵犯了李四睡覺的自由呢,還是李四睡覺的自由阻礙了張三的引吭高歌的自由呢。
  • 流派史|無政府社會主義
    19世紀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即第一國際時期,巴枯寧成了國際上無政府主義的著名代表人物。它的思想融合了集體所有制的共產主義思想和個人絕對自由的蒲魯東主義,同時融合了無政府主義立刻消滅國家的思想和來自聖西門的廢除繼承權思想。
  • 完美的無政府主義朋克--席德·維舍斯
    Sid Vicious(席德·維舍斯)與Nancy(南茜)Sid Vicious在今天已經成為了朋克精神的本質和美學標準——無政府主義、極端暴力、質疑一切、仇恨社會、毒品和性、危險的浪漫,以及自毀的藝術。
  • ...紐約等三城成為「無政府主義」地區;美股新交易所上線;瑞幸咖啡...
    美國三大城市正式成為「無政府主義」地區 據多家美國媒體報導,美國司法部於周一宣布,美國紐約、波特蘭和西雅圖這三大城市,已被正式列為「無政府主義管轄區」。美國司法部此舉是落實了川普在9月2日的行政令中提出的內容,美國白宮管理和預算辦公室將在兩周內就砍掉三地哪些聯邦撥款給出細則。
  • 哲普/什麼是無政府原始主義
    ,不過這也足以說明綠色無政府主義和生態法西斯主義的立場有根本性的不同,後者在這次事件中以及之後直接把無政府主義當成敵人,批判的論點主要是目標的主次和價值的問題,這裡就不具體展開說了),一些綠色無政府主義者則發表聲明稱自己和生態極端主義沒有關係或者徹底決裂。
  • 白茶清歡:請告訴孩子什麼是自由
    在溫室的孩子都有渴望自由的天,而每個父母都應該告訴孩子自由是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那是最低級的自由也許我們也無法去定義自由,但我們可以告誡孩子,自由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為所欲為,這無法讓內心獲得真正的自在安穩,自由從來不是愛咋咋地,它是有邊界的。每一個孩子在上學之初就應該明白自由是有邊界的,好比學校是有圍牆的,一旦你想大鬧天空,就可能被壓在五行山下,任何國度的自由都用文化畫了個框。
  • 詞根詞綴記單詞5,an-①表示「不,無」
    an-①表示」不,無」anarchism 無政府主義anarchism英 [nkzm] 美 [nrkzm]n.無政府主義;無法無天,反政府的恐怖活動記憶技巧:an 不,無 + arch 統治 + 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