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轉圖被判侵權 法官稱關鍵看有無商業目的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看到美圖,輕點滑鼠,轉到自己的微博上———當下不少人有這一習慣性動作。然而,此舉可能構成侵犯著作權而成為被告。昨天,廣州首例微博侵犯著作權案在廣州市白雲區法院一審宣判,轉發微博的涉案公司被判賠償1000元。

  案發:微博轉圖被訴侵權

  北京A圖片公司到廣州市白雲區法院起訴稱,廣東P家居公司於2012年未經其許可,在其官方微博中使用了A圖片公司享有著作權的圖片,而北京W網絡公司是該微博的開辦公司,因此P公司和W公司侵犯了其著作權,為此要求P公司支付圖片賠償金及維權費2萬元,P公司、W公司刪除並停止使用侵權圖片。

  法庭上,P公司表示,公司轉發的涉案圖片轉自「皮皮時光機」,這既不屬於使用行為,更沒有任何商業目的。另外,原告訴求的賠償費沒有證據證明,公司沒有對涉案圖片進行商業使用,微博轉發沒有獲利。

  據悉,P公司1994年成立於廣州市白雲區,經營範圍為家具安裝、建材等。W公司位於北京,為利用網際網路經營相關產品的企業。

  焦點:轉發是否構成侵權

  庭審中,雙方爭議的焦點是,A公司是否享有涉案圖片的著作權,被告是否實施了侵權行為並應否承擔侵權責任。經舉證,A公司確認其享有涉案圖片的著作權。那麼,P公司轉發微博是否構成侵權呢?P公司在庭上稱圖片是轉載來的,但皮皮時光機上的涉案微博上僅標註「本站內容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並未明確涉案圖片的著作權人。法院據此認為,被告在轉發該配圖微博時沒有審查權利歸屬,也未能提供證據證明使用該圖片已獲授權,構成了侵害著作財產權。對於P公司稱其轉發的微博是生活常識,並非宣傳自己的產品,也未獲取任何利益,不應承擔賠償責任的說法,法院稱,P公司開通微博的目的是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其發布上述內容可以吸引更多的網友點擊關注,可對公司起到一定的宣傳作用,「至於能否給公司帶來經濟利益,不能簡單地把涉案微博的內容從公司微博整體內容中剝離出來,要綜合考慮P公司開設公司微博的總目的是宣傳公司」。

  判決:轉發者敗訴要賠錢

  法院表示,W公司作為涉案微博的網絡經營者,對於微博發布者具有身份的審查義務,要求其對於海量發布的微博內容進行審查不合實際,對於可能出現的侵權只能採取事後救濟的辦法。A公司發現涉案侵權行為後,並沒有向W公司提出有效的投訴,沒有盡到權利人善意維護自身權利的基本告知義務。現A公司要求W公司承擔侵權責任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同時,由於法院已判決P公司刪除並停止使用涉案圖片,再判決W公司刪除已無必要。

  法院還表示,鑑於本案無法查清原告的實際損失,也沒有被告因侵權而實際獲利數額的證據,故酌定賠償的數額為1000元。昨日上午,廣州市白雲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P公司在其微博中刪除並停止使用涉案圖片,並賠償A公司經濟損失1000元。

  至此,廣州首例微博侵犯著作權案,一審以被告敗訴落幕。判後,原被告雙方均表示需考慮後再決定是否上訴。

  對話法官

  判斷侵權與否關鍵看有無商業目的

  昨日判決後,記者採訪了廣州市白雲區法院經辦該案的法官。

  記者:作為廣州市首例這類案件,審理時有什麼難點?

  法官:難點主要是關於微博的相關法律法規目前還是空白,另外就是這種使用是合理使用還是侵權。就本案來說,首先被告是一個企業,我們綜合考慮了這個企業微博設立的目的及其給企業帶來的影響力,也就是利益方面來斷定它是否構成侵權。

  記者:當下很多人都在使用微博。微博轉發他人作品是否構成侵犯著作權的界線在哪裡?

  法官:因為微博是個新興載體,目前法律還沒有相關規定,因此怎麼才算構成侵權或什麼情況下才構成侵權也沒有明確的界線。我個人認為,如果使用微博圖片是由於自己的喜好或者是好玩的原因,並沒有給個人帶來經濟利益,也沒有給他人造成人身方面的損失和傷害,這種情況下,不是說不構成侵權,但不應該承擔侵權責任。因為你在沒有得到允許的情況下使用別人的作品,就屬於侵權,但侵權要不要承擔經濟賠償,就要看使用者是否具有商業目的了。

  記者:有些媒體的微博在發布新聞信息時,經常轉載其他媒體微博發布的信息,然後用「via」標註出處,這樣算不算侵犯他人的著作權?

  法官:如果純粹是新聞方面的,我覺得應該不構成侵權。但是如果為了提高自己媒體的影響力而轉載,沒有標註權利人身份也沒有得到權利人同意,那也應該是構成侵權的,畢竟,其目的是為了提高自己媒體總體的影響力。(記者 董柳 實習生 劉洲君 通訊員 周武和)

相關焦點

  • 發微博吐槽別人長相?你的行為可能正在侵權
    網絡上總有「鍵盤俠」對他人進行言語攻擊,在沒有事實根據的情況下對他人進行辱罵、詆毀,殊不知自己早已坐實「侵權」行為。近日,北京四中院審結了一起網絡名譽權侵權二審案件,侵權人因對他人形象「指指點點」而被判賠償對方15000元,並公開賠禮道歉。韋某的微博「小松鼠」以發布他人整形案例、推薦整形醫院及醫生等整形美容信息為主。
  • 無印良品MUJI被判商標侵權 已在天貓旗艦店發布整改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無印良品MUJI被判商標侵權,已在天貓旗艦店發布整改 新京報訊(記者 張潔)日前,新京報記者從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獲知,今年1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做出終審判決
  • 微博轉發圖片惹爭議 不營利也侵權嗎
    現在很多企業都會認證一個官方微博,用於傳達企業的信息和聲音,當然也會轉發一些微博。在轉發微博時,很多企業通常會連圖帶文直接轉發,誰曾想到,滑鼠輕輕一點也會給自己惹來麻煩。華蓋公司訴稱,醫藥總公司未經華蓋公司許可,於2012年在該公司於新浪微博開設的"中國醫藥微博"中使用華蓋公司享有著作權的"飲料""試管"和"合成圖像"3張攝影圖片。故訴至一審法院,請求判令醫藥總公司立即停止侵權;賠償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開支2.7萬元。一審法院判決醫藥總公司停止侵權並賠償經濟損失3500元。判決後,醫藥總公司不服上訴至北京一中院。
  • ...小女孩被父母綁在樹上教育,「路人」拍視頻上傳網絡被判侵權
    路人出於監督目的拍攝的視頻是否侵權?視頻傳播過程中,平臺又應盡到哪些義務?2019年的某個早上,6歲小女孩李某某因不願上學而哭鬧,父母將其綁在樹上進行教育。路人魏某使用手機拍攝了上述過程,並將視頻私信給新浪微博大V進行傳播,引起廣大網友對李某某父母教育方式的熱議。視頻中,李某某的面部特徵清晰,還露出了內褲。
  • 法官提醒:孩子傷人 監護人未盡監護義務應承擔侵權責任
    法官提醒說,父母作為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應盡到監護的義務,若監護人未盡到監護義務,應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事件:男孩不慎撞人,阿婆骨折傷殘男孩不慎撞傷玩伴奶奶,引發了兩個家庭的矛盾。據了解,事發當天,何阿婆原本帶著自己的孫子和孫女在小區內玩耍,不料孩子們追逐打鬧時,一個小男孩不小心把阿婆撞倒。
  • 今日頭條勝訴 自媒體人被判侵權
    原標題:今日頭條勝訴 自媒體人被判侵權   近日,因在微信公眾號中針對「今日頭條」的批評文章中使用「社會的老鴇」、「低俗之王」等指向性明確的貶損字樣,自媒體人凌某被海澱法院一審判賠8萬多元。   本案是運營今日頭條的北京字節跳動公司向海澱法院起訴。
  • 言論自由與名譽侵權的邊界究竟在哪?看法官如何解讀?
    言論自由與名譽侵權的邊界究竟在哪?看法官如何解讀?怎樣把握言論自由與名譽侵權的邊界?6月12日,《湖南日報》記者採訪了嶽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肖芝樂和長沙市天心區人民法院法官李亞飛,結合民法典人格權編的相關規定,解讀網際網路時代如何捍衛名譽權。
  • 為何這場商標侵權糾紛被判300萬元懲罰性賠償?
    為何這場商標侵權糾紛被判300萬元懲罰性賠償?在歐普公司的涉案商標具有較強的顯著性和較高知名度的情況下,華升公司仍然將近似商標使用在同一種商品上,極易使消費者認為商品具有相同的來源或者其來源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繫,容易對商品來源產生混淆和誤認,損害歐普公司的商業利益。遂認定華升公司侵犯歐普公司商標專用權,判令華升公司停止侵權行為。為何判定300萬懲罰性賠償?
  • 醉酒男子自殺身亡,朋友送他回家被判擔責
    10月20日一條熱搜引發網友極大爭議「男子自殺身亡朋友送他回家被判擔責」法律不是看你能不能意料到,而是看客觀事實。這個案子還是很有教育意義的:以後送醉酒朋友回去一定要送到位。硬勸酒使人病發受傷或死亡,構成侵權,承擔侵權責任。
  • 侵權與否要看有無構成實質相似
    侵犯著作權最核心的判斷是是否構成實質相似,即判斷原告作品的獨創性體現在什麼地方,再看被告作品在原告作品體現獨創性的地方是否構成實質相似。那麼,cosplay具有哪些侵權風險?對此,鄭寧說,第一是複製權侵權風險,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營利等非正當目的在任何有形載體上「再現」作品的行為,構成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第(一)項規定的侵害複製權的行為。
  • 未經許可製作有聲讀物被判侵權
    最高法發布首批典型案例規範涉網際網路新類型案件裁判標準  未經許可製作有聲讀物被判侵權龐理鵬尾號××49手機號收到來源不明號碼發來簡訊稱,由於機械故障,其所預訂航班已經取消。這一號碼來源不明,且未向魯超發送類似簡訊。龐理鵬認為其隱私信息被洩露,要求趣拿公司和東航承擔連帶責任。  法院判決,北京趣拿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在其官方網站首頁以公告形式向龐理鵬賠禮道歉,賠禮道歉公告的持續時間為連續3天。
  • 醉酒男子自殺身亡,朋友送他回家被判擔責,賠7萬元
    不過就算交給家人了,如果喝酒引發了什麼疾病,一起喝酒的也得負責這個事情的關鍵是在於誰和出了事的人 一起喝酒了,不是誰送回家了。法律不是看你能不能意料到,而是看客觀事實是自殺沒錯,但是朋友和他一起喝酒了,就有照看的責任,不管自殺還是意外。
  • 公開稱業主是「碰瓷英雄」,廣州一物業公司被判構成名譽侵權
    法院指出,公民的名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因物業公司侵權的文章集中在小區內,且劉叔未提供證據證實其自身的社會知名度,故對劉叔要求物業在小區內張貼道歉信的訴請,法院予以支持。
  • 商業秘密侵權認定5步法
    商業秘密侵權,在實務界有舉證難、敗訴率高、撤訴率高的說法,是智慧財產權案件中較為複雜的類型,筆者希望通過系列文章逐漸抽絲剝繭,找到處理商業秘密糾紛的正確道路。第三,被告實施的被控侵權行為是否構成侵權。第四,若構成侵權,被告的責任承擔方式是什麼。其中對於第三點「被告實施的被控侵權行為是否構成侵權」,由於商業秘密也屬於智慧財產權的一種,「實質相同+接觸-合法來源」也是侵犯商業秘密行為認定的重要規則。
  • 小女孩被父母綁樹上教育「路人」拍視頻上傳網絡被判侵權
    魏某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視頻傳播過程中,平臺應盡到哪些義務?記者18日從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獲悉,法院一審認定,魏某在未經李某某監護人同意的情況下,通過其微博轉發的涉案博文侵犯了李某某的肖像權、隱私權,應承擔相應責任。新浪微博的經營者北京微夢創科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無需與魏某承擔連帶責任。目前一審判決已生效。
  • 言論自由與名譽侵權的邊界究竟在哪?看法官如何解讀?
    怎樣把握言論自由與名譽侵權的邊界?6月12日,《湖南日報》記者採訪了嶽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肖芝樂和長沙市天心區人民法院法官李亞飛,結合民法典人格權編的相關規定,解讀網際網路時代如何捍衛名譽權。第一千零二十七條規定:行為人發表的文學、藝術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為描述對象,含有侮辱、誹謗內容,侵害他人名譽權的,受害人有權依法請求該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行為人發表的文學、藝術作品不以特定人為描述對象,僅其中的情節與該特定人的情況相似的,不承擔民事責任。
  • 唐嫣工作室發布律師聲明 指一微博用戶涉嫌侵權
    唐嫣工作室發布律師聲明 指一微博用戶涉嫌侵權 2015-08-16 14:10:30  聲明稱,2015年8月14日20:15,名為「關愛八卦成長協會」新浪微博用戶發布了一篇與演員唐嫣小姐有關的微博,並附優酷視頻連接,該微博被唐嫣工作室以微博內容不實為由投訴刪除後,該新浪微博用戶再度發布微博引導網友瀏覽相關視頻。
  • 女子公廁產下男嬰後丟棄,被判故意殺人罪,適用緩刑有錯麼?
    21:45,在微博@韓東言的帖子中,她再次評論:他眼裡中有利益,沒有人性和法律。21:49,在微博@韓東言的帖子中,她再次評論:他裝的很懂的樣子呢。一想到基層法務就操持在這樣既無常識又無專業知識還沒有人性的尸位素餐的殭屍手裡,陳水總是怎麼被製造出來的,就懂了。怒極。
  • 網絡著作權侵權糾紛頻發 法官以案釋法
    7月17日下午,北京網際網路法院法官史兆歡在網絡著作權侵權維權問題立法建議研討會上介紹,自2018年9月9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建院至2020年6月30日,該院共受理案件64473件,其中著作權案件49855件,佔比77%,涉圖片類著作權案件在所有著作權案件中的佔比超過一半以上。
  • 肖像權侵權是否要求以營利為目的?
    理解了肖像權的概念,很自然地就能理解何為肖像權侵權。肖像權侵權就是指行為人侵犯自然人面部肖像的行為。具體而言,肖像權侵權需具備以下構成要件:一、必須存在侵害肖像權的行為;二、行為人具有過錯;三、行為人無違法阻卻事由。至於以營利為目的是否是肖像權侵權的構成要件,則出現了分歧。具體闡述如下:一、相關法律法規如何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