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也不僅僅是語文的事情,閱讀是最好的教育!

2020-08-13 新學友在線

  近些年,  閱讀的功效絕不僅僅是豐厚文化積澱,提高寫作能力,提升語文素養,更能夠幫助點燃思維的火花,它對於任何一個學科來說,都是必要的。閱讀開闊視野、閱讀開啟智慧、閱讀豐富情感、閱讀浸潤人生,個人的閱讀史實質上也是一個人的思想發展史。


  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豐富了知識、學會了思考和選擇,獲得了情感的體驗和藝術的薰陶、規範了自身的行為,擴展了生命的深度和廣度。


  多讀書的孩子思維活躍,視野也開闊,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曾經說過:「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閱讀不僅能使某些學生免於考試不及格,而且還會發展學生的智力。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維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


  閱讀的功效絕不僅僅是豐厚學生的文化積澱,提高寫作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而是幫助點燃思維的火花,發展學生的智力。所以,閱讀不僅僅是語文的事情,它對於任何一個學科來說,都是必要的。



  同樣,閱讀也不僅僅是語文老師的事情,需要各科老師都重視起來。一旦學生的思維版圖被打開,那麼它就會很自然地建構起事物、知識之間的聯繫,從而提高學習能力。這遠遠要比最簡單最直接的教育方式——「補課」更能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


  所以,正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當孩子學習困難時——不要靠補課,也不要靠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


  閱讀不僅僅的語文的事情,數學學不好,其實也和閱讀有關係,數學是人類的高級思維活動,越往頂層走的時候,需要的各種思維能力就越多,當思維能力不足的時候,掉隊是必然的。數學學不好,很可能根源在於思維能力的地基沒打牢,而思維能力的培養,「瘋玩、啟蒙、閱讀」是關鍵。



  有研究發現,一年級或更早開始大量閱讀的孩子比三年級開始閱讀的孩子在其後的中小學學習,尤其是數理化學習方面潛力更大。


  所以,要想孩子數學好,首先幫他「打地基」。地基怎麼打,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閱讀興趣。前段時間還看到一篇文章,《閱讀,才是最好的「補課」》,說是孩子數學成績不好,根源在於讀書太少?這個道理,你認同嗎?

(註:本篇文章刊載的文字和插圖來自網上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作者如不願意在本公眾號刊登內容,請及時通知我們,予以刪除。)

相關焦點

  • 閱讀,才是最好的「補課!好好利用這個暑假,多多閱讀吧!
    不要靠補課,也不要靠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正是這一點在『學習困難的』學生的腦力勞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閱讀不僅能使某些學生免於考試不及格,而且還會發展學生的智力。『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維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
  • 大語文時代:閱讀才是王道
    此次教育改革結束了語文歷史、政治學科教材三十年來的「一綱多本」時代。這樣就意味著,教材的變化背後,是語文教學理念的革新。教育部教材主編溫儒敏表示:語文中高考的難度將會大幅度提高;對於不努力學語文、不能長期閱讀積累的學生,語文將成為最容易拉分的學科。
  • 寒假裡語文學習最需要做的事情——練字、閱讀、積累(轉給家長)
    寒假是最適合幫助孩子提高語文成績的時候,家長應該督促孩子做好以下3件事情,養成孩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說起提高語文成績,大多數家長想到的就是給孩子報補習班、作文班,卻忽視了最基礎,也最重要的一點——練字。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從孩子的試卷和平常的作業中就能看出端倪。有時候孩子的作文寫得也不差,但是得分總是比別人低。不是孩子運氣不好,更不是老師偏心,其實就是字跡問題。
  • 精確閱讀,讓閱讀回歸語文教學的正道
    對於語文教學,葉聖陶先生說:「教的雖是一篇一篇的課文,目的卻在於使學生善於看、善於讀其他的書。」那麼,可不可以姑且稱課堂上的閱讀為精確閱讀呢?薛法根老師說:「語文教師要教得更專業,活得更有職業尊嚴。」 然而,現實不容樂觀。語文承載了太多重任,以至於忘記了其獨當之任——學習語言文字運用。
  • 大語文時代,學習做最會帶孩子閱讀的大人
    近幾年的高考改革、語文教材改革,閱讀對於孩子學業的重要性家長都能認識到,得語文者得天下已經成為應試教育當下的一句名言。但是語文培養孩子的能力卻不是這些所能代替的。我認為孩子能從閱讀中獲得的絕對不僅僅是試卷上分數的顯著提升,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思考力、想像力、推理力、連接力、轉化力等學習能力的真正提升。
  • 閱讀在語文教育中很重要?北京名師與作家共議,家長來「取經」
    日前,譯林出版社以「如何讀,為什麼讀——我們時代的散文閱讀與語文教育」為主題,在京為新書《我認出了風暴》舉辦了一場閱讀沙龍。涉及到「語文教育」的話題,這場沙龍不僅邀請到來自高校和中學的名師與作家共同探討,還吸引了不少家長到場「取經」。
  • 語文教育:課外閱讀不是額外負擔,也不是好高騖遠,而是另闢蹊徑
    現在的語文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學生不讀書,不讀書的原因就是害怕圖書,怕什麼?大家想一想,我們的教材也是一本書,對很多同學來說,覺得一個學期讀一本書(語文教材),還比較費勁,還需要老師每天講解。讀慣了教材,養成了慢慢讀教材的閱讀節奏,課外閱讀根本不敢去嘗試,也覺得讀不懂,所以把讀課外書等同於讀更多的教材。很多同學心裡想,教材還學不會,讀課外書就更加困難,害怕閱讀的情緒成為課外閱讀的最大阻力。其實這就是所謂的思維定式,很多同學認為教科書就是最好的圖書,因此教科書就能夠代替所有的圖書,認為只要學好教材就可以了。
  • 閱讀為什麼是習得英語的最好方法?
    殊不知,教材只能提供少量課文,不拓展閱讀量,就算把整本語文書背得滾瓜爛熟,語文素質也不可能真正提升。更何況,近幾年高考語文正在改革,命題中最重要的一個變化就是考察考生的閱讀量和閱讀速度,如果書讀得太少太慢,就很有可能做不完卷子。
  • 全國閱讀品牌加盟-書果星球閱讀教育
    全國閱讀品牌加盟北京童維智語教育顧問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是國內漢語早期閱讀專業研究機構,目前已經成長為中國具發展潛力的專業幼兒教育企業之一。目前,公司旗下有《伴隨閱讀》早期閱讀系列叢書、「聽」移動社交應用。
  • 語文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形成,閱讀是最好的積累
    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學習能力的核心是「感悟」,朗讀與背誦是「感悟」的有效方法。對於漢語言的精髓,在學生學習書面語言時,一開始就讓他們接觸這些精品,讓他們熟讀成誦,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品位和語文素養,而且能增加其文化底蘊,使其受用終身。
  • 我們時代的散文閱讀與語文教育:如何讀,為什麼讀?
    原標題:我們時代的散文閱讀與語文教育:如何讀,為什麼讀?12月5日晚,以「如何讀,為什麼讀——我們時代的散文閱讀與語文教育」為主題,譯林出版社在京舉行新書《我認出了風暴》閱讀沙龍,與會嘉賓探討了當下散文閱讀的必要性與方法。
  • 叫叫閱讀VS荷小魚大語文,幼兒語文閱讀啟蒙課該怎麼學?
    部編本中小學語文教材主編之一曹文軒曾說:「如果你想把語文學好,你必須閱讀。」大量的閱讀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孩子的文化底蘊和精神素養。從應試教育角度來說,擅長閱讀和寫作的孩子,能夠在今後的學習和考試中,與同齡人拉開差距,獲得學習自信。很多家長知道要做親子閱讀,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但苦於沒有方法,不知道怎麼教。這時候藉助一些閱讀類課程,有計劃地進行系統學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中小學語文全用新教材 專家解讀:強閱讀重表達
    那麼,新版統編《語文》教材有哪些變化?又體現出哪些趨勢?要著重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語文素養?帶著以上的疑問,早報記者專門採訪了多名島城教育專家和一線教師,來聽聽他們對統編語文教材的解讀。 統編《語文》教材在強調閱讀的同時,還強調語言表達能力。記者了解到,教材每一冊的每一模塊都設置了「口語交際」欄目,突出對口語表達、溝通交往能力的培養。
  • 暑假裡語文學習要做的事情:閱讀、背誦、日記、生活、作文
    語文是一門大科,從小學到高中,佔分比重都很大。同時,語文又是提分最慢的一科。不過,再困難的事情也是有方法的,學好語文都有哪些方法呢?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份針對大多數孩子都適用的語文學習規劃,好好利用這個假期來提高孩子的語文素養(附小學要掌握的各種語文能力)。
  • 我們時代的散文閱讀與語文教育:如何讀,為什麼讀?-中國教育新聞網
    12月5日晚,以「如何讀,為什麼讀——我們時代的散文閱讀與語文教育」為主題,譯林出版社在京舉行新書《我認出了風暴》閱讀沙龍,與會嘉賓探討了當下散文閱讀的必要性與方法。
  • 得閱讀者得語文,得語文者得天下!我們應該如何閱讀?
    對於閱讀少、不讀書、不思考、寫字慢、語言基本功不紮實的孩子而言,此次教改已經不是噩夢而是審判。教育是一場馬拉松,不能只顧眼前的苟且,看的遠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我們的家長真應該從孩子奧數題中、作業堆裡,趕緊抬起頭看看遠處,別走錯了方向,選錯了賽道,耽誤了孩子。
  • 閱讀的魅力——如何通過閱讀拓寬孩子視野
    我小學的時候,每周都有閱讀課,這門課是我們的語文老師給我們閱讀名著,雖然我已經記不得那些名著中的具體故事,但是那份大家都認真傾聽的靜謐感,是我至今都能回想起來的,徐徐涼風郎朗書聲,打開了我對名著的好奇心,消除了閱讀長篇小說的恐懼感,讓我意識到讀書時代的美好
  • 閱讀改變教育,智慧引領課堂,2020未名語文教育論壇舉辦
    由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江岸區教育局承辦的「2020未名語文教育論壇(武漢)」 12月12日~13日在武漢舉行。知名語文教育專家紛紛圍繞「閱讀改變教育」的主題,縱論語文與變革,閱讀與人文,用思想激蕩教學,用理念和智慧引領課堂。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專家學者、教育教學管理者和研究者、一線語文教師等共500餘人參加了本屆論壇,超過50萬人次在線上觀摩了線上直播。
  • 怎樣提升語文閱讀能力?
    怎樣提升語文閱讀能力?語文是高考中很重要的一項,所以高中生在答高考語文時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讓我們在語文上有不錯的發揮,這樣有利於我們下面的考試,所以我們在平時就應該不斷積累、將強訓練。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篇《怎樣提升語文閱讀能力?》,幫助大家在高中學好語文。
  • 莫言:閱讀,不僅僅是用眼睛看,孩子「耳朵 閱讀」這樣做更聰明
    閱讀,在很多人的觀念裡,就是用眼睛看書,可唯一一個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說過:閱讀,不僅僅是用眼睛看。既然有如此多的好處,那麼家長應該如何給孩子進行耳朵閱讀說白了,就是"口頭教育",對學齡前兒童而言,講故事是最好的選擇。而同樣是給孩子講故事,有些父母能做得很好,孩子天天纏著要聽故事,可也有部分家庭,孩子不願意聽父母講故事,甚至對此深感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