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堂」講學計劃】著名社會學家沃爾夫岡·施魯赫特來北大講學

2020-12-16 北京大學新聞網

應北京大學「大學堂」頂尖學者講學計劃的邀請,著名社會學家、海德堡大學榮休社會學教授沃爾夫岡·施魯赫特(Wolfgang Schluchter)於2017年4月訪問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發表系列演講,並主持讀書會。施魯赫特教授堪稱在世最重要的韋伯研究者,是韋伯全集(Gesamtausgabe)的主編之一,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涵蓋社會學理論、宗教社會學、政治社會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施魯赫特教授關於韋伯全面而系統的研究為其他研究者設定了很高的標杆,其中兩部已有中譯:《現代理性主義的興起:韋伯西方發展史之分析》及《理性化與官僚化:對韋伯之研究與詮釋》。講學活動由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國際合作部共同主辦,光華教育基金會提供資助。

4月10日晚,施魯赫特教授的首場演講在北京大學第二體育館地下報告廳舉行,演講由北京大學哲學系李猛教授主持。本場講座題為「《以學術為業》發表100周年」。1917年11月9日,韋伯在慕尼黑大學發表了這次著名的演說,1919年3月以小冊子的形式出版。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達到高潮,勝負尚未明了。當時親歷這場戰爭的學生希望邀請一些知名學者來回應他們的困惑,這便是「以腦力勞動為業」系列演講的緣由,首篇就是韋伯的「以學術為業」。當時的德國教育體系也處在轉型時期,一是韋伯所謂的「美國化」或官僚化;二是「專業化」興起;最後是學術的「經濟化」,學術機構愈益成為等級化的國家資本主義企業,而青年學者處於「近乎無產階級的生活狀態」。

 
施魯赫特教授在演講中

熱情地獻身學術意味著什麼?施魯赫特教授引用韋伯的話說:「因為無論什麼事情,如果不能讓人懷著熱情去做,那麼對於人來說,都是不值得做的事情。」科學無法直接告訴我們應如何生活。現代科學只是一個價值領域,它與其它價值領域永不止息地鬥爭,不可調和,但它並不是最高的。不同於政治家,科學家應當克制自己,避免價值判斷。真正的科學家甚至請求被人超越,希望相形見絀。現代科學要求自明性以及責任感,才不會越過科學的限度,將科學變為意識形態或者世界觀。最後,施魯赫特教授總結道:「不論小科學大科學,我們應當以偉大的科學為業。」這是每一位以學術為業的人都應努力實現的目標,正如韋伯的思想直至百年後仍然鮮活。

 
施魯赫特教授與李猛教授進行對話

4月17日晚,施魯赫特教授發表了第二次演講,題為「對資本主義的分析:過去與當下」,從理論視角而非歷史視角來切入資本主義的問題。本次演講由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李強教授主持。施魯赫特教授選擇了馬克思(19世紀中期)、韋伯(19至20世紀)與波坦斯基/夏佩羅(20世紀末)這三種理論立場。馬克思的框架是我們熟悉的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韋伯批判了馬克思的框架,構造形式與精神之間的選擇性親和,而沒有採用因果決定的關係。波坦斯基與夏佩羅在形式與精神之外新增一個要素,即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以三要素的相互關係為基本框架。所謂批判是出於對不公的義憤,包括社會維度和文化維度,是資本主義發展的關鍵動力。

在韋伯看來,精神的重要性絕不亞於結構,現代資本主義精神自有其歷史,正像《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所推展的那樣,經濟上的行動者可能傾向於採取特定的生活方式:對營利慾(Erwerbstrieb)加以理性的調節。營利慾是人的自然傾向,資本積累本身無法為資本主義賦予正當性,它必須有文化的維度,才能具有結構。針對韋伯所提出的資本主義僵化的問題,波坦斯基和夏佩羅認為廣泛關聯的世界有可能滋養出新的資本主義精神,其核心為獨立、創造力、原創性、團結等等。

4月20日晚,施魯赫特教授發表了題為「祛魅的辯證法:世俗時代的宗教」的第三次演講。本次演講由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田耕主持。「祛魅」是韋伯最著名的概念之一,流傳甚廣卻難免被誤用,施魯赫特教授力圖通過這次演講澄清韋伯「祛魅」的語境和意涵,尤其是它與所謂世俗化命題(secularization)之間的關係。他以泰勒的名著《世俗時代》開啟演講,在泰勒看來,祛魅等同於世俗化,始於1500年前後。韋伯卻並未將祛魅等同於世俗化,對韋伯而言,祛魅早在古猶太教就開始了,至禁慾新教達到頂峰。按照宗教史上的一般趨勢,此世與彼岸的裂隙逐漸加深,雙重世界變為二元世界(dualistic world),救贖宗教順勢而生。宗教的祛魅是指救贖手段的去巫術化,它是宗教理性化的一部分。「要判斷一個宗教所代表的理性化水平,我們可以運用兩個在很多方面都相關的判斷標準。其一是這個宗教對巫術之斥逐的程度;其二則是它將上帝與此世系統地統一起來的程度,以及它在多大程度上與世界建立起一種倫理關係。」祛魅發生在宗教內部,它主要貶抑了神聖與信徒之間所有媒介的價值,而不意味著世俗化。

17世紀以降,宗教祛魅由新興的科學祛魅所繼承。對現代人而言,科學意味著一種新的多神論,它必須自我限定,「主宰這些神祇及其鬥爭的,自然不是『學問』,而是命運」 。祛魅意味著不可調和的諸神之爭。從韋伯的角度來看,宗教決不會被世俗化消解,它回應著人最根本的需要,只不過宗教逐漸成為一種個人選擇。宗教成為選擇,意味著你必須具有宗教上的反思性。宗教的確不會消亡,但宗教的內部結構要發生改變。

4月24日晚,施魯赫特教授發表了最後一次演講,題為「法律社會學:涂爾幹與韋伯之比較」,並與著名涂爾幹研究者、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渠敬東教授對談。涂爾幹的社會學即「民情與權利的科學」。他指出,隨著社會分工推進,壓制性法逐漸被恢復性法所取代,機械團結逐漸為有機團結取代,原先崇拜群體轉為崇拜個體,前現代社會的宗教世界觀轉為現代社會的世俗世界觀。世俗化(secularization)有別於凡俗化(profanization),它並非宗教截然的對立面,任何社會意識之內都蘊有聖俗之分的結構。只不過宗教不能一成不變,現代社會整合需要一種新的公民宗教(civil religion)。公民宗教的概念源自盧梭,經涂爾幹發揚後又被羅伯特·貝拉所繼承。它圍繞著抽象的個人,以理想的「人格」(personne humaine)為核心,並且受到壓制性法的保護。

正如他的一貫作風,韋伯對法律首要的興趣是要理解西方的獨特性。他先劃分形式——實質,又區分了理性——非理性,構建了四種理想類型:「形式的非理性」是卡理斯瑪稟賦者受到啟示才觸及的神法;「形式理性的」是受過專業訓練的法學家所制定的實在法;「實質理性的」是哲學家理解或思考得出的自然法;「實質的非理性」是繼承而來的傳統法。韋伯所理解的法律演進是法律形式理性化的過程,然而它自然會促生對法律實質理性化的訴求,人們總是期待著法律能實現「正義」,儘管現實中人們更清晰地感到形式理性化與實質理性化的衝突。

對涂爾幹而言,世俗化同時也是世俗法律要素的「神聖化」。韋伯將社會學嚴格限定在經驗效力的分析上,神聖性的問題被歸為價值判斷,已然超出經驗科學的限度。所以,施魯赫特教授稱涂爾幹為「社會學的康德主義」(Sociological Kantianism),是「社會學版本的康德」;韋伯則固守經驗科學與哲學的界限,頂多是涉及康德哲學的社會學(Kantian Sociology)。

除上述系列演講外,施魯赫特教授還參加了由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發起和組織的「現代社會學奠基人之一」馬克斯·韋伯經典文獻讀書會,並擔任領讀人。4月9日至22日,施魯赫特教授應邀主持三場讀書會,帶領相關學者與研究生,圍繞「世界宗教的經濟倫理」「社會科學中『價值自由』的意義」「以政治為業」等韋伯代表性的文本進行講解和討論。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師孫飛宇、田耕以及近20名同學參加了讀書會。

 
施魯赫特教授主持韋伯經典文獻讀書會

專題連結:「大學堂」講學計劃

編輯:安寧


相關焦點

  • 【「大學堂」講學計劃】法國著名語言學家貝羅貝教授來校講學
    應北京大學中文系的提名和邀請,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特級研究員、著名語言學家貝羅貝(Alain PEYRAUBE)教授,作為北京大學「大學堂」頂尖學者講學計劃(Peking University Global Fellowship)入選學者,於2015年12月14日至23日到訪北京大學。
  • ...頂尖學者講學計劃】著名人類學家大衛•帕金到北京大學講學
    應北京大學「大學堂」頂尖學者講學計劃的邀請,著名人類學家、牛津大學萬靈學院院士大衛•帕金(David Parkin)教授於2016年5月10日-25日到北京大學講學。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以及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聯合承辦此次講學活動,光華教育基金會提供資助。
  • 【「大學堂」講學計劃】著名思想史家昆廷·斯金納到訪北京大學並...
    應北京大學「大學堂」頂尖學者講學計劃的邀請,享譽世界的思想史家、歷史學家、「劍橋學派」代表人物、倫敦大學瑪麗王后學院教授昆廷·斯金納(Quentin Skinner)於2017年4月2日至15日到訪北京大學。訪問期間,斯金納教授在北大進行了四場系列學術演講,參加了一場學者座談會和一場學生對話會。
  • 【「大學堂」講學計劃】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羅伯特·科爾來校講學
    應北京大學「大學堂」講學計劃的邀請,世界著名化學家、C60發現者、199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羅伯特·科爾(Robert Curl)於2017年9月6日-7日訪問北京大學,並發表演講。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共同主辦了此次活動,光華教育基金會提供資助。
  • 【「大學堂」講學計劃】著名歷史學家佩裡·安德森教授訪問北京大學
    應北京大學「大學堂」講學計劃的邀請,著名歷史學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歷史學系與社會學系教授佩裡·安德森(Perry Anderson)於2016年10月16-30日到訪北京大學。訪問期間,安德森教授共作了四場學術演講,從歷史與比較的視角,對國際體系、國際主義的流變、以及國際法秩序等主題進行闡釋與批評。
  • 【「大學堂」講學計劃】政治哲學家扎卡訪問北大並發表演講:歐盟的...
    應北京大學「大學堂」頂尖學者講學計劃的邀請,當代法國著名政治哲學家、巴黎第五大學(Université Paris Descartes)哲學教授伊夫•夏爾•扎卡(Yves Charles ZARKA)於2015年11月2日至12月9日訪問北京大學,並開展講學活動。
  • ...學堂」講學計劃】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安德魯·阿伯特訪問北大
    應北京大學「大學堂」講學計劃的邀請,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Gustavus F. and Ann M. Swift傑出貢獻教授安德魯•阿伯特(Andrew Abbott)於2016年9月11日至23日到訪北京大學。訪問期間,阿伯特教授共進行了6場學術演講,並與北大師生進行了深入交流。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社會學系和人文社科研究院共同承辦了這次活動,光華教育基金會提供資助。
  • 【「大學堂」講學計劃】當代著名哲學家讓-呂克·馬裡翁來北大發表...
    2017年11月9-14日,當代著名哲學家、法蘭西學術院院士讓-呂克·馬裡翁教授訪問北京,先後在北京大學與中國人民大學發表演講。11月10日晚,應「北京大學『大學堂』頂尖學者講學計劃」的邀請,馬裡翁教授在北大發表了題為「笛卡爾:感受之思」的演講,北京大學哲學系靳希平教授擔任主持。
  • 法國著名語言學家貝羅貝教授來校講學
    應北京大學中文系的提名和邀請,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特級研究員、著名語言學家貝羅貝(Alain PEYRAUBE)教授,作為北京大學「大學堂」頂尖學者講學計劃(Peking University Global Fellowship)入選學者,於2015年12月14日至23日到訪北京大學。
  • 今起石家莊公開招募「銀齡講學計劃」講學教師
    講學教師原則上應具有中級及以上教師職稱,以高級教師為主。學校體育美育教師可參照教育部《學校體育美育兼職教師管理辦法》選聘條件招募。原單位返聘退休教師工作不列入銀齡講學計劃。3.報名材料:符合招募條件並自願報名參加銀齡講學計劃的人員,登錄石家莊市教育局下載《銀齡講學計劃2020—2021學年石家莊市招募講學教師報名表》並如實填寫相關內容。
  • 甘肅補充招募「銀齡講學計劃」講學教師31名
    省教育廳8月19日發布公告,補充招募2020-2021學年 「銀齡講學計劃」講學教師31名,報名時間為8月20日-26日。該計劃招募對象以退休校長、教研員、特級教師、骨幹教師為主。原單位返聘退休教師工作不列入銀齡講學計劃,銀齡講學計劃受援學校原則上不接受本校退休教師。
  • 江西省招募「銀齡講學計劃」講學教師300人
    一、招募崗位2020年,江西省計劃招募銀齡講學教師300名。現向全國公開招募崗位476個,具體崗位詳見《江西省銀齡講學計劃2020-2021學年招募講學教師崗位需求表》二、招募對象及條件(一)招募對象面向社會招募一批退休優秀校長、教研員、特級教師、高級教師。(二)基本條件1.年齡不超過65歲(1955年1月1日及以後出生,個別優秀人員經審核身體條件良好可適當放寬年齡)。
  • 「銀齡講學計劃」講學教師招聘341名,報名截止9.20
    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20年銀齡講學計劃有關實施工作的通知》(教師廳函〔2020〕4 號)要求,現將雲南省2020-2021學年銀齡講學教師招募工作公告如下:招募對象及條件(一)招募對象為省內外退休的優秀教師,以校長、教研員、特級教師、骨幹教師為主。
  • 甘肅省補充招募2020-2021學年「銀齡講學計劃」講學教師
    甘肅省關於補充招募2020-2021學年「銀齡講學計劃」講學教師的公告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進一步加強我省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充分利用退休教師優勢資源,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 我市公開招募2020—2021學年銀齡講學計劃講學教師
    為進一步加強鄉村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充分利用退休教師資源提高農村教育質量,按照相關要求,我市擬面向全市公開招募2020—2021學年銀齡講學計劃講學教師32名,申請銀齡講學計劃的退休教師以校長、教研員、特級教師、骨幹教師為主。年齡一般在65(含)周歲以下,講學教師原則上應具有中級及以上教師職稱,以高級教師為主。
  • 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馬丁·卡普拉斯入選北大「大學堂」頂尖...
    應北京大學「大學堂」頂尖學者講學計劃的邀請,美國哈佛大學教授、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馬丁·卡普拉斯(Martin Karplus)於2015年9月6-10日訪問北京大學,發表學術演講,並參加了由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組織的知名學者三人談。訪問期間,北大副校長王傑會見了馬丁·卡普拉斯教授,並向他頒發了「大學堂」頂尖學者銅牌和證書。
  • 雲南省2020—2021學年「銀齡講學計劃」講學教師開始招募,昭通40人!
    9月4日,雲南省教育廳發布《關於公開招募2020—2021學年「銀齡講學計劃」講學教師的公告》,為充分利用退休教師優勢資源,進一步加強雲南省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農村教育質量,計劃招募341名「銀齡講學計劃」講學教師。
  • 奉化公開招募2020學年「銀齡講學計劃」講學教師10名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充分利用退休教師優勢資源,提高農村教育質量,根據《寧波市教育局 寧波市財政局關於進一步推進實施銀齡講學計劃工作的通知》(甬教人〔2020〕82號)要求
  • 「7人」滄源縣公開招募2020-2021學年「銀齡講學計劃」講學教師的公告
    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20年銀齡講學計劃有關實施工作的通知》(教師廳函〔2020〕4 號)要求,現將我縣2020-2021學年銀齡講學教師招募工作公告如下:一、招募計劃計劃招募「銀齡講學計劃」講學教師7名,具體崗位詳見《
  • 2020-2021新疆兵團第十二師銀齡講學計劃講學教師招募2名公告
    為進一步加強團場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根據《關於做好2020年兵團銀齡講學計劃有關實施工作的通知》要求,兵團第十二師在全國範圍內公開招募2020-2021學年銀齡講學計劃講學教師。講學教師原則上應具有中級及以上教師職稱,以高級教師為主。原單位返聘退休教師不列入銀齡講學計劃。歡迎特級教師、名師名校長等人員參與報名。五、招募對象崗位職責(一)按照「需求為本、形式靈活」的原則,招募到的講學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開展以課堂教學為主的講學活動。(二)根據受援學校的教育教學需求進行聽課評課、開設公開課、研討課或專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