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林員丁傑的日記:「今天無人入山」
作為護林員的丁傑,對樹木砍伐最敏感。 丁傑是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八裡甸子林場的一名護林員,1.1萬畝的林地一共有丁傑和李富強兩個護林員,他們每3天倒一次班,主要負責巡查林子裡是否有著火點,是否有偷盜木材和偷獵的情況。春季,他們還要從事造林、除草等生產性工作。 冬季的山溝裡,靜得出奇,除了丁傑巡山時的歌聲和留下的一排腳印,山裡再沒有人的痕跡。
-
通江縣鐵廠河林場護林員景祥俊和她的《巡山日記》
矮小、瘦弱,帽子下蓋著雜亂的馬尾辮,與人說話時兩手叉著肋部——她叫景祥俊,通江縣鐵廠河林場泥地坪工區護林員。 她,一把護林刀,一個背包,造林護林17年。其中,5年造林4000畝,植樹64萬株;12年巡護山林,走完6萬多公裡。 一個人的「長徵」 「降溫了,花落的聲音,風知道;我依然去山裡巡護。」
-
一個專職護林員的巡山日記
2001年9月10日,湖北省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林業工作站天然林保護工程專職護林員田景全寫下了第一篇巡山日記,日記記載了當天巡山的經過和所見所聞。此後,這一做法逐漸在全縣推開。縣裡要求每個專職護林員都要記巡山日記,說好處有三:可檢驗護林員工作的實際情況,可記錄天保工程的新變化,還可讓護林員練筆,提高他們的素質。
-
郴州護林員堅守瞭望臺,柴刀劈出5公裡「上班路」,62歲的他在山頂...
△在郴州臨武縣西山國有林場工作的護林員杜義彪。 圖/受訪者提供本報長沙訊 杜義彪是郴州市臨武縣西山國有林場護林員,今年62歲的他堅守在西山國有林場海拔1580米的三峰嶺山頂瞭望臺已有24個春秋,每年春節都在瞭望臺度過。
-
美麗保山:護林員於永侯的巡山日記
護林員,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職業。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沒有感天動地的話語,每天重複著相同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崎嶇的山路上來回行走,守衛著那一片綠。在保山昌寧的大山裡,就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穿梭在山林裡,時刻盯著山林裡的一樹一草,守護著森林資源安全。
-
記者跟訪浮山護林員:每天巡山6遍 吃住都在山上
        原標題:每天巡山6遍 吃住都在山上    早報訊 每年清明,都是山林防火員最緊張忙碌的時節
-
一位護林員的芳華30年:堅守在海拔超2000米的林場
1987年,黃澤輝接替過世的父親,成了原紅池壩飛播造林管理站千子扒播區一名臨時護林員。在30年的時間裡,千子扒播區幾經更迭,成了今天的官山林場;林場的護林員換了一批又一批,但黃澤輝一直在堅守。一起去核實情況的還有鄧承濤和何久文。第二天一大早天剛亮,3人就出發了。羊腸小道上的「槓子雪」(指從高處被風吹到低洼處堆積的雪)已沒過胸口,視野裡除了樹只有雪。
-
全國「最美護林員」:大山深處護林人
「恭喜您榮獲全國『最美護林員』榮譽稱號。」面對記者這樣的開場白,這個山裡壯漢臉紅了,靦腆地說:「其實,這是大家的功勞,慶元『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的稱號給我加了分。」吳曉青所管護的隆宮林區是慶元竹木重要產區,林地面積1.2萬餘畝,分布在大小十幾座山上,與福建省松溪等縣相鄰,由於面廣、點散、路遠,人員流動複雜,工作難度較大。
-
護林員杜義彪:「望遠鏡是我的好夥伴」
久而久之,三峰嶺的山上慢慢形成了一條小路,「之」字型的山間小道,從山腰一直彎延到山巔。「生活、環境的艱苦可以磨鍊意志。」在艱難的環境中他始終這樣激勵自己。而在山頂,他要面臨最大的一個挑戰就是孤獨和寂寞。在空落落的大山頂上,只有他一人唱「獨角戲」。在單純枯燥的工作之餘,望遠鏡就成了他身邊的好夥伴。每天上班,他戴上望遠鏡每隔幾分鐘就瞭望一次,並把瞭望情況詳細記在值班日記上。
-
分水嶺自然保護區護林員:用情護林、永愛築綠
說起他當初想當護林員的原因,他說:「山上沒有樹,山下哪來水,沒了水,哪來美麗的哈尼梯田!」小時候,村寨周邊的林木被過度砍伐。村民們為了解決溫飽,把周邊的山坡開墾成了田地,本來蔥鬱的大山,卻裸露出紅色的土地,土地種上了包穀、黃豆等莊稼。20多年前,突然來臨的一場大雨衝垮了山梁,洶湧的泥石流從山坡上滑下,頃刻間抹平了田地,塞滿了河道,衝毀了村頭的石橋。
-
山高林密狼出沒,沒水沒電沒人陪 護林員:大山是我家,甘當防火牆
1他們天天在路上 5800畝山林他巡了10年 山上沒有水,沒有電,還要走十幾公裡的山路,聽說我要去深山裡體驗護林員的生活,濟南市林場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張宗勝不斷提醒我做好心理準備。為此,我們背了一大包吃的、喝的。
-
山東臨朐護林員高佃雙:14年獨自守望綠色
> 3月7日凌晨4點半,臨朐縣國有丹崮林場狼窩頂瞭望哨護林員高佃雙拿著望遠鏡,準時登上瞭望塔,把他管轄的林區內的情況仔細搜尋了一遍,確保無事後,他懸著的心才放鬆下來。 「今春天氣乾燥,山上風又大,容不得半點馬虎,夜裡趴在桌子上打個盹心裡都不踏實。」高佃雙說。 狼窩頂瞭望哨是丹崮林場最重要的一個瞭望哨,位於海拔510米的山頭上,覆蓋64個自然村和大小36座山,南北長15公裡,東西長25公裡,分屬四個林區。瞭望哨距最近的村子有7華裡,平時山上很少見到人影。
-
紫金山護林員:不辭辛苦只懼破壞,去呵護不要去徵服
2018-09-13 11:12圖文來源:金陵晚報「飛簷走壁」撿垃圾 護林員用生命護綠紫金山護林員:不辭辛苦只懼破壞,去呵護不要去徵服近日,一組「懸崖拾荒圖」在網絡走紅,圖中,一位身穿藍色制服的男子在繩子的固定下,攀巖到陡坡外,將山坡間的垃圾一一撿起,再慢慢爬回去,這一幕真實發生在南京紫金山頭陀嶺上。
-
護林員王仁茂:每日巡山 8年守護那片綠
腰部以下全部被山林裡的露水溼透,鞋背上沾滿了黃泥,褲子上還有剛才摔跤沾的泥巴……記者在停在山腰公路盡頭的摩託車旁守了一個多小時後,王仁茂終於從山上下來了。 「接到電話就開始往下走,早上山裡面下了雨的,路很滑!」王仁茂不好意思地說。
-
甘肅定西六旬老人巡山十餘年 22本日記連載護林點滴
2019年61歲的朱強國護林13年,堅持每天寫日記,內容主要圍繞自己的足跡所至,將巡山當天的所作所為用簡短文字記錄下來,有護林防火經驗總結,有巡山管護奇趣見聞,也有在查林時遇到林地放羊的當地老鄉,他苦口婆心講封山禁牧,甚至還記載了規勸不成時發生的口角。
-
常年不回家的護林員:巡山時經常就著雪水啃幹饃
南如卓瑪春節期間,祁連山裡冰雪籠罩,一片白茫茫。武雪峰 攝 大年初一那天,護林員王加軍站在護林站的樓頂,給家裡的老父親發了視頻通話,問候了家裡過年的情況,問候身體是否安康?然後也不知再說什麼,便是一陣沉默。
-
...記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桃花源街道林業工作站護林員王祥貴
他就是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金銀山國家森林公園的護林員——王祥貴。1981年,他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雙臂,僅存左上肢半截。2003年大年初一凌晨,老王接到火情信息,「徐家堡山上有火光」。未施行殯葬改革之前,山上有許多墓地。
-
鐵心橋護林員老司的「日記」:想得最多的是「不能出事」
3月12日,又到一年「植樹節」,記者來到南京南郊的雨花臺區鐵心橋街道,聽護林員老司講森林防火的故事。他用口述的方式記錄了他平凡的一天: 我叫司恆達,今年63歲,是韓府山小藍海森林防火點的護林員。2007年開始擔任護林工作,至今已經14個年頭。 我巡查的區域走一圈大概3、4公裡,每天幾萬步不在話下。
-
貧困戶「變身」護林員 編織森林「防護網」
他們就是活躍在扎賚特旗森林巡護一線的1485名生態護林員。黨的好政策讓他們實現山上就業、家門口脫貧。他們也盡職盡責守護綠水青山,扛起森林防火的重任,成為構建綠色生態屏障的重要生力軍。龐紹儉就是其中的一員。生態護林員在巡山。因春天杏花開滿山而聞名周邊的努文木仁鄉杏花山,是扎賚特旗八大名景之一。
-
巡山穿林,新時代護林員的奮鬥與快樂
光明智庫帶您走近平凡護林員,看看這些質樸辛勤的勞動者如何跋涉於密林山野、守護著綠水青山,為祖國大地綠意盎然奉獻青春與心血。同時,「十四五」時期護林增綠任務怎樣完成,護林員的工作質量如何提升?專家為您深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