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為中餐菜正名 童子雞直譯為「春雞」

2020-12-14 騰訊網

漫畫/陳春鳴

羊城晚報訊 記者李燁池報導:你知道「Wood mustache meat(木頭鬍子肉)」是道什麼菜嗎?乍看之下,連我們中國人自己也不知道這是一些餐廳給木須肉取的「洋名」,外國朋友更是一頭霧水。近日,北京市外辦和市民講外語辦公室聯合出版了《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為2158道中餐飯菜「正名」。

民間取名笑點多

中國美食雖然受到世界各地的歡迎,但真正推廣起來實屬不易,最基本的難題就是菜名。如像「夫妻肺片」這樣的菜,被翻譯成「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恐怕要讓外國人驚恐不已。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陳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曾舉例「紅燒獅子頭」,不能譯成Red burned lion head(紅燒獅子腦袋),「如果外國客人看到菜單中有獅子的腦袋,一定會向動物保護組織投訴的。」

新出版的《美食譯苑》基本涵蓋了八大菜系的主流菜品,北京市外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餐館可參照書中標準譯法印製菜單,但不會強制推行。

官方譯法多原則

因為中國菜命名方式本身多元化,《美食譯苑》中的英文翻譯方法也有多種。中文菜名中包含食材、口感、形狀、烹飪方法的,大多直接翻譯成對應的英文單詞,並更符合英文短語規範,如「豉汁牛仔骨」被翻譯為「Steamed beef ribs in black bean sauce」。中文菜名中的人名、地名則採用音譯,「麻婆豆腐」不再是直譯的「Tofu made by woman with freckles(一臉雀斑女人做的豆腐)」,而是音譯的「Mapo tofu」。

而此前曾被翻譯成Chicken without sex(還沒有性生活的雞)的童子雞此次被正名為Spring chicken(直譯為春雞)。陳琳告訴記者,將童子雞的英文名稱定為Spring chicken是符合中英文語言特徵的。童子雞的中文含義是沒有交配的小雞,而英語中一般用春、夏、秋、冬來形容小動物的年齡特徵,初生到性成熟前的雞一般用Spring chicken來表示。

此外,四喜丸子的譯法也由Four glad meat balls(四個高興的肉團)改為Braised pork balls in gravy(肉湯中燉的豬肉丸)。

《美食譯苑》特別將一些體現中國餐飲文化的特有食品規範成漢語拼音或音譯,如包子Baozi、豆腐Tofu、雜碎Chop sue,連「餃子」的英文譯法也從原來的「dumpling」改為「jiaozi」。另外一種保持漢語拼音或音譯的情況,是直譯或翻譯無法體現做法、原材料的,比如「佛跳牆Fotiaoqiang」、「驢打滾兒Lǘdagunr」、「豆汁兒Douzhir」。對於這些漢語拼音或音譯的單詞,還特別規範了可數名詞單複數使用原則。

李燁池

相關焦點

  • 中國菜有了官方英文譯名 童子雞直譯為「春雞」
    四喜丸子被譯成Four glad meat balls(四個高興的肉團),木須肉被翻成Wood mustache meat(木頭鬍子肉),醉蟹成了Drunk crab(喝高了的螃蟹)……這些讓人忍俊不禁的中餐英語菜名可能從本市餐館的菜單上消失。
  • 北京推出中國菜官方英譯名 童子雞譯為「春雞」
    市外辦和市民講外語辦公室近日聯合出版的《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為2158道中餐飯菜「正名」。  正名 中餐菜名將統一規範  隨著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本市越來越多的餐館開始提供英文或中英文對照菜單。但中餐菜名一直沒有規範的翻譯方法,很多餐館老闆將中文菜名直譯成英文,鬧出不少笑話。
  • 「童子雞」譯為「春雞」 2158道中餐定統一英譯名
    市外辦和市民講外語辦公室近日聯合出版的《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為2158道中餐飯菜「正名」。正名 中餐菜名將統一規範隨著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本市越來越多的餐館開始提供英文或中英文對照菜單。但中餐菜名一直沒有規範的翻譯方法,很多餐館老闆將中文菜名直譯成英文,鬧出不少笑話。
  • 北京官方發布中餐飯菜英文名 金華的地方菜該叫什麼
    北京官方發布中餐飯菜英文名 金華的地方菜該叫什麼 2012年03月15日 14:52:44   浙江在線03月15日訊Chicken without sex(還沒有性生活的雞)的童子雞;Drunk crab(喝高了的螃蟹)的醉蟹;Four glad meat
  • 官方發布2158道中餐飯菜英文譯名
    北京市外辦和市民講外語辦公室近日聯合出版的《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為2158道中餐飯菜「正名」。正名 中餐菜名將統一規範隨著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北京市越來越多的餐館開始提供英文或中英文對照菜單。但中餐菜名一直沒有規範的翻譯方法,很多餐館老闆將中文菜名直譯成英文,鬧出不少笑話。
  • 「春雞」是給外國人看的
    近日,由北京市外辦和市民講外語辦公室聯合出版的《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問世,逾兩千道中餐飯菜統一起了英文名。吸引眼球的新名字,也引發各方關注。童子雞何以定名「春雞」?數千洋名的背後,又有什麼樣的考量?本報記者專訪了北京市國際語言環境建設工程專家顧問團團長、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陳琳。
  • "宮保"後人為中餐英譯正名 "沒有性生活雞"成歷史
    3月中旬,北京市外事辦公室和北京市民講外語工程組委會出版了中英對照的《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一書,共為2158道中國菜和部分西餐「正名」。這本書可謂順時而生——據外事辦的統計,2008年以來北京市會講外語的人口數達到總人口數的35%,隨著國際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北京越來越多的餐館也開始提供英文或中英文對照菜單。
  • 中國菜有了官方英文譯名 童子雞譯為「春雞」 - 中國在線
    資料圖四喜丸子被譯成Four glad meat balls(四個高興的肉團),木須肉被翻成Wood mustache meat(木頭鬍子肉),醉蟹成了Drunk crab(喝高了的螃蟹)……這些讓人忍俊不禁的中餐英語菜名可能從本市餐館的菜單上消失
  • 夫妻肺片成美國「年度開胃菜」,英文譯名你絕對猜不到
    近日,美國《GQ》雜誌發布了餐飲品賞大師Brett Martin最新出爐的「美國2017餐飲排行榜」,位於休斯敦的Pepper Twins雙椒川菜館的招牌涼菜「夫妻肺片」榮登榜首,被評選為「年度開胃菜」(Appetizer of the Year)。
  • 中國菜名英文譯法初稿完成 "童子雞"已改為"春雞"
    "已改為"春雞" 08-29 中廣網     中廣網北京8月29日消息 近日,一份《中文菜名英文譯法》討論稿正式由北京市旅遊局對外公布,此稿初步確定了2753條菜單及酒水的英文譯法,並徵求市民建議。
  • 美國餐飲界亞裔人士掀起為中餐正名風潮
    美餐飲界亞裔人士掀起為中餐正名風潮【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甄翔】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9日稱,美國餐飲界的一些亞裔人士正掀起一股為中餐正名的風潮。長期以來,外界認為中餐普遍使用味精,而食用含味精的食品會引發所謂「中餐館症候群」,出現頭暈心悸等症狀。這些參與「正名」活動的人士表示,上述觀點毫無科學依據,不僅過時且含有種族主義傾向。
  • 中國菜童子雞被翻譯成「還沒有性生活的雞」
    文章的內容是針對12月23日北京電視臺《首都經濟報導》的一則新聞。  這則新聞報導:為了迎接2008年奧運會,《》已經完成討論稿,明年將出臺標準,屆時北京市餐飲飯店中的數千種菜、酒,都將有統一規範的「英文名」。  《北京市餐飲業菜單英文譯法》在網上公布(網址:http;//www.bjenglish.com.cn/bbs),。目前公布的討論稿是按照菜的原料、做法翻譯的。
  • 期待新疆菜也能有英譯「正名」
    期待新疆菜也能有英譯「正名」 2012-3-14 11:50:00
  • 中餐報菜名 外國吃慣口
    還有人因為以貌取「菜」鬧了笑話。在中國生活了幾年的英國人賽門告訴法晚記者,他第一次來中國時,對豆汁特別感興趣,因為他從字面上以為是豆漿,或者是綠豆湯之類的東西,結果喝了一口渾身「一激靈」。他曾經看到過有人把童子雞翻譯成「Chicken without sex」(還沒有性生活的雞),但是他當初第一次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以為是專門讓小孩烹飪的雞肉。
  • 法媒:為中餐正名 德中餐館開啟口味革命
    西班牙中餐廳老闆娘為就餐的顧客講解中餐文化。報導稱,德國有這樣一批中餐館店主,他們或勇於創新,不斷試製新菜品,在中餐口味創新的道路上摸索前行;或堅持傳統,將傳統中餐口味發揮到極致。但無論是傳統還是創新,他們都在進行著一場為中餐「正名」的口味革命。
  • 法媒為中餐闢謠 「蝙蝠湯不是武漢菜」
    多國政要、主流媒體和當地華人社團紛紛發聲,力挺中餐,法國媒體就發文闢謠「蝙蝠湯不是武漢菜」。 在澳洲黃金海岸經營餃子和湯麵餐館的老闆Charlie為幫助中餐走出困境,華人社團積極支持、大力宣傳,讓當地民眾了解肺炎疫情,消除對中餐的恐懼。義大利中意商聯會會長吳伯清日前邀請米蘭市政府勞動局局長、商業局局長到米蘭唐人街吃中餐,兩位官員吃了一碗熱氣騰騰的面,並對現場的記者說:「我們沒有理由懷疑,請大家放心食用。」
  • 2158道中餐有了新譯名(圖)
    北京市外辦和市民講外語辦公室日前聯合出版了《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為2158道中餐飯菜「正名」。■ 中餐英譯多「雷人」語言之間的互譯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再碰上各國特有的文化,那就更難翻譯了。爆炒腰花被譯成Pork flower(豬肉花),醉蟹被譯為Drunk crab(喝高了的螃蟹),童子雞則成了Chicken without sex(還沒有性生活的雞)……這些「搞怪」的翻譯不僅讓國人忍俊不禁,外國人更是一頭霧水。「有一次我在吃飯的時候看到一道菜叫tigerdish,嚇了一跳,老虎不是受保護的動物嗎?他們怎麼敢吃老虎肉呢?」來自英國的大衛對筆者說。
  • 中餐西譯——細數那些老外百思不得其解的菜名
    隨著國際社會交流日益頻繁,中國的一切開始走出國門,為西方世界所知。中餐作為中國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名片更受廣大西方世界的追捧,逼近沒有誰能抵擋美食的誘惑。由於文化的不同,各種千奇百怪的中餐譯文出現在各大中餐館,讓前來點菜的外國朋友百思不得其解。老蔡這裡分享一些神奇的中餐譯名,以圖大家一樂。
  • 兩大京劇院欲為京劇正名 改英文譯法為"Jingju"
    昨天,北京京劇院院長李恩傑透露,國家京劇院與北京京劇院將聯合發出一項倡議,呼籲全國各京劇院為京劇正名,將劇院名稱中對京劇的英文譯法從「Peking Opera」更改為「Jingju」。  倡議:讓京劇翻譯對位  「Peking Opera」的叫法源自西方,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成為全世界對京劇約定俗成的英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