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不完作業就不帶你玩,大V被噴的背後,是家長都在犯的一種病

2020-09-03 花匠老陳

知名育兒博主把6歲女兒留在家,原因是「懲罰」女兒沒有按時完成作業。


在懲罰期間,拒絕鄰居與保姆的幫助,讓6歲女童自己燒開水,自己泡粉絲,自己睡覺。第二天需要自己完成雙倍的作業,才能換來與家人一起旅行。


過程不想再贅述,只想說出老陳我的觀點——寫不完作業就不帶你玩,這是目前許多家長都在犯的一種病。病因當然都是出於對孩子的愛與負責,可有幾人考慮過這種家長犯病,卻帶給孩子後遺症呢?


1.孩子的天在崩塌。


我經常講:假如意外發生的時候,大人失去了孩子,大人還有父母、伴侶、朋友、工作。大人會難過,也許久久走不傷痛,但真的不是一無所有。


若是孩子失去了大人,那就是天塌了!他(她)的整個世界都破碎了,孩子該多麼可憐,多麼無助?


我們到達一個陌生的城市尚且自斂,自保,想像中幼小的孩子舉目無親,四顧無主的場景,誰人不潸然淚下?誰人不心肝俱裂?


文中這位大V對孩子的行為不就是讓孩子「失去了」父母嗎?

對於大V來說,只是權威對弱者的懲戒,只是自己實施的一種管教手段。


對於6歲娃娃來說,是自己的天在崩塌——我被丟下了,爸爸媽媽帶兄弟姐妹出去了,我怎麼辦?誰來陪我?誰來保護我?爸爸媽媽是不要我了嗎?


2.大人在犯「病」。


大V的「病」,許多家長都犯過——向孩子許諾:周六把作業寫完,周末帶你玩。結果周六孩子磨蹭寫不完,家長就選擇不去玩了。理由是:你的作業沒寫完,責任在你,不要怪我不帶你,是你不遵守承諾,是你先違反規則!跟我沒關係。


大人擺出一張張振振有詞的「嘴臉」,其實在跟孩子「較量」、在「爭對錯」。


監督孩子完成學業和帶孩子玩都是家長的職責,而寫作業是孩子的職責。各自履行職責即可,為何掛鈎?


都是家長的焦慮而已:怕孩子養成拖沓的壞習慣。怕孩子以後更管不住自己……


我曾調查過一部分家庭,家長在此種情況下繼續保證孩子遊玩,孩子往往更開心,更能體會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幸福。一開始可能晚上回家補作業較慘,但孩子為了這份快樂,會自己想辦法調整,因為,孩子有了目標想去實現,他想再次、多次體驗這種幸福。


事實上,大人們可曾回憶過:你保持至今的一些良好習慣,是逼出來的行為堅持得更久,還是自己從中感受到了「樂趣」的行為堅持得更久呢?


3.童年與成人的關係。


有句話叫「幸福的童年療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去療愈。」


大V的女兒 經歷此次被「丟下」,有可能是她童年最慘痛的經歷,最難以釋懷的陰影。後來,女兒說:「出來玩太開心了,以後一定按時完成作業……」等等這些語言,真的是6歲女童「長記性」所言,還是「討好」所言呢?


一個善於「討好」的孩子,對自己就壓抑越狠,在未知的以後,指不定會影響哪一階段人格的養成!


家長們需記得一句話:「童年欠的帳,總是要還的,只是早晚而已!」


以此三個觀點,分析給同頻的朋友,只願對每個孩子多一份溫柔地接納!

所立的規矩不以家長和孩子比勝負為目的,而是要給孩子「科學的愛」——符合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符合孩子心理需求與心理發展的,有利於孩子人格健全的。

只有這種科學合理的愛才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愛。只有通過家長的愛,才能讓孩子感受到這種愛,最終讓孩子擁有了力量,孩子的生命力才能夠綻放出來。


「無知的愛就是傷害,有方法的愛才叫愛。」我是花匠老陳,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師,每天分享教育智慧,喚醒你,啟發你,助你智慧經營,幸福在握!

相關焦點

  •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家長吐槽「陪娃寫作業...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曝光!」殺傷力有這麼大???「教師經過專業訓練,教學方法符合孩子的認知規律,所以不建議家長在學科教育上對孩子過多幹預。」殷飛說,因為輔導作業而發脾氣,反而會對孩子們產生負面的影響。
  • 全智嘉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拖拉,孩子你是不是「病」了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拖拉,不認真,孩子你是不是「病」了。暑假即將結束,經過兩周的調整,孩子們終於擺脫了長假的誘惑,認真思考,正式步入正軌學習。許多家長認為他們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他們在假期裡忙著為孩子安排各種補習班和學習計劃,這讓他們很傷心。然而,教育孩子從來都不容易。總是有新的問題。
  • 孩子要先寫作業還是先玩?家長別糾結,「普雷馬克原理」跟你說!
    無論是讓小孩子先寫作業還是讓他們先玩,她發現最後的效果都不是特別的明顯,讓小朋友寫作業的時候,她滿腦子都想著要出去玩,心思根本沒有放在作業上。讓她先玩一會再學吧,她的心又靜不下來了。她爸爸說他還記得上個假期被小孩子暑假作業支配的恐懼。因為小孩子的假期時間安排不夠合理,所以到開學的前一天作業還有三分之二沒有完成,她跟孩子爸爸不得不齊上陣幫助孩子一起趕作業。
  • 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寫不完就不寫了可不可以
    我只記得我家孩子小學的時候,學校好像是四點半放學,接回家就開始寫作業了,完成作業很快。我的孩子上學前就學會了很多東西了,獨自學習完全不成問題,自己寫並且自己檢查好,拿來我只是籤個字。現在的小學生初中生,無論作業是不是真的有那麼多,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都是不一樣的,作業完成的快慢肯定不同。我也看到過有家長發文說自己孩子七八點就寫完作業了。
  • 這些家長不適合輔導孩子寫作業,陪得越多,傷害越大
    陪著≠陪伴≠高質量陪伴孩子寫作業時,你是陪著他,還是陪伴他?高質量的陪伴又是怎樣的呢?《親愛的小課桌》節目中,天天表示,「我寫作業時注意力不集中,是因為我媽媽老在旁邊玩手機。」孩子在苦哈哈地寫作業,家長坐在旁邊美其名曰「陪娃寫作業」,實際上卻在刷視頻、玩遊戲、聊天,還嫌棄孩子不專注!沒效率!總出錯!動輒一聲吼!
  • "虎爸"另類帶娃方式,孩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玩不夠不給寫作業
    但是你有沒有看到過,把這句話反過來說的家長呢?近日,長沙市的一位&34;,因為另類的帶娃方式,在網上走紅成了網友們紛紛議論的對象。>據了解,這位爸爸姓羅,他的教育理念和大部分家長都不一樣。暑假期間,很多家長都是逼著孩子寫作業,而羅先生卻是逼著孩子出去玩。羅先生規定:&34;。戶外玩耍成了孩子的每日作業,在父親的帶領下,今年9歲的小羅已經掌握了很多野外生存技巧了,比如生火、滑雪、抓魚、爬樹等等。別的孩子還在上補習班、興趣班的時候,小羅已經跟著父親,在水上開摩託艇了。
  • 「不玩不準寫作業」的教育方式可以有
    這位46歲父親教導9歲兒子:「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寫作業。」原來,羅格為保護兒子的視力,要求兒子每天戶外活動2小時。在實行應試教育大背景下,學習成績對孩子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長敢於讓孩子「玩夠了」再寫作業,這種不走尋常路的教育方式,的確會讓很多人感到驚訝!
  • 老師讓小朋友帶一種蔬菜,第二天孩子帶來的作業,讓老師笑噴
    或許有不少家長覺得,孩子上幼兒園時的作業比較簡單,自己尚能輕鬆喘口氣。其實,現在的幼兒園作業也不簡單,甚至有很多花樣。家長在幫忙時,若理解錯誤或用力過猛,孩子容易因此鬧笑話。幼兒園作業:帶一種蔬菜,第二天小朋友帶來的作業,讓老師笑噴前陣子,看到一件有趣的事,是關於孩子們的幼兒園作業。
  • 孩子作業寫不完,是熬夜寫完還是早上再補?很多家長都選錯
    至此,一場關於孩子寫作業的話題被成功引爆,如果孩子作業寫不完,是熬夜寫完還是早上再補呢?結果第二天死活不願意起床,搞到最後急匆匆的把作業補完後,早飯都沒來及吃,從那之後我就規定她再困都要把作業寫完再睡覺。
  • 開學季的優美語錄說說,作業不寫了,反正作業寫不完
    感動的想哭啊,作業不寫了,反正作業寫不完;遊戲不玩了,反正明天沒法玩;電視不看了,反正學生愛看的劇也停播了,還是靜靜的等待開學吧!熊孩子啊,你想的太單純了,老師在學校等著你,你媽拿著棍子瞅著你呢。1、我是學渣我怕誰,後邊從來沒人追,只要我一努力啊,老師感動,學霸害怕。
  • 不寫作業父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其實是家長沒用對方法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有了一個新的任務叫做作業,這個作業也改變了大多數家庭的生活方式。很多家長為此放棄了大部分的社交,天天陪著孩子寫作業。關於家長陪孩子寫作業這個現象,有一句話描寫的很生動,「不寫作業的時候父慈子孝,一寫作業的時候就雞飛狗跳」。
  • 孩子寫作業,父母親監督怕孩子反感,不在旁邊看著又擔心完不成該咋辦?
    如今的父母親操心挺多的,比如說寫作業就是一件頭疼的事情。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不少家長就很糾結,一般情況下,家長希望他們能自己獨立完成。 但是有兩種情況,家長需要在旁邊督促、指導和幫助解答。
  •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陪寫作業的方式你做對了嗎
    陪孩子寫作業,真的就那麼難嗎?有很多家長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即使每天陪伴著孩子學習、寫作業,但是孩子的成績竟然沒有一點起色,反倒惹了一身「騷」。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因為你只是看上去在陪孩子寫作業,但是你的方法不一定對。該如何陪孩子寫作業?這個問題對於不同的專家,不同的書本都給予了不同的答案。
  • 作業寫不完,開學淚兩行!「開學」大片即將上映 ,學生瘋狂補寫作業...
    「作業寫不完,開學淚兩行」,開學在即,不少家長在朋友圈曬出孩子在家狂補作業的照片,補寫作業成了不少學生這兩天的「頭等大事」。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很多學生從早到晚「惡補」作業,甚至有孩子熬夜寫作業開始掉頭髮了。
  • 孩子寫作業「龜速」:中國一半以上的父母,都在犯這個錯
    每晚都和孩子「鬥智鬥勇」,最後孩子哭了,自己也快瘋了。「寫作業」明明是孩子的事兒啊,為啥把家長搞得這麼累?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境,聽聽莉莉和我的故事,也許你能有所慰藉。「我家孩子三年級,一放暑假就撒開歡兒似的玩,催他,他也不著急,平時寫作業也是,每晚都是我們陪著熬到半夜才能寫完。」「我是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再這樣下去,我真要瘋了!」
  • 孩子拖拉寫不完作業,別點燈熬油,家長先反思這點
    「這都幾點了?你還有十多頁沒寫完,想不想睡覺了!」熟悉嗎?這是很多家長都說過的一句話。孩子完成作業,總像是在完成任務,每天背著書包回家,不管作業是多還是少,天天都得拖到十一點。「作業少也是這樣,每天都要磨洋工,不到十點半他寫不完作業的」「我快瘋了,他現在才初一就這個點睡覺,以後怎麼辦,還睡不睡覺了啊」這是昨天我們訓練營的家長群裡,一位家長在半夜的哭訴。
  • 小學生作業太多寫不完,家長該何去何從?如何改善這種局面
    文/琪琪說教育(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善於激勵、喚醒和鼓舞教育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不僅初中生學業壓力大,就連小學生也面臨著凌晨寫不完作業的情況,還在發育階段的小學生連基本睡眠的時間都保證不了,很多家長覺得長期下去,不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
  • 新入學家長做好這四點,孩子寫作業不偷懶!
    孩子這個時候還是一張白紙,你給他(她)畫畫還是塗鴉,都取決於你自己。所以,家長一定要抓住這個難得的有話語權的時機,給他們把寫作業不磨蹭的好習慣建立起來。比如,回到家吃完飯就要開始寫作業,寫不完絕不可以去玩或看電視。
  • 孩子寫作業拖拉背後的真正原因,可能比你想像的更複雜
    說到孩子寫作業拖拉這事,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過切身體會。昨天寫了一篇《孩子是面生活的照妖鏡》,就引發了很多家長的共鳴,還有不少特別可愛的朋友向我分享自己的「戰」娃經驗,真可謂是帶娃路上百家爭鳴。不理解孩子寫作業拖拉背後的真正原因,而只是簡單粗暴地強行去掰正孩子的行為,往往療效短,副作用大,不利於親子關係的長治久安和孩子的健康發展。有人曾專門研究過拖拉這件事,並寫了一本書叫《拖延心理學》。書中是這樣解釋拖延行為的。
  • 美國老爸陪孩子寫作業,氣到拍桌子用中文大吼:家長崩潰不分國界
    作為家長,為孩子寫作業的事沒少操心,看著孩子不想寫作業那樣,就忍不住大吼「快寫呀!」真的要把家長氣炸了。很多家長因為這事和孩子鬧得不歡而散,吃瓜群眾本以為只是我們中國家長糾結孩子寫作業的問題。其實國外的家長也不例外,孩子寫作業讓家長崩潰真是不分國界啊!美國老爸陪孩子寫作業,氣到拍桌子用中文大吼「快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