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極簡主義生活,生活更簡單

2020-12-22 曦大愛美食

斷舍離,與其說是一種生活方式,不如說他是一種生活的哲學。

我的房間空無一物

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部分,脫離對生活的依賴。其實短短三個字「斷舍離」真正實施起來卻並不容易,不單單只是收拾家裡的東西,扔掉東西。我是買房子搬家的時候,開始斷舍離的,但是真正難的不是如何去扔東西,而是如何去審視自己,如何去審視與家人的關係。

剛開始斷舍離的時候,無法說服的是長輩,長輩會覺得這麼好,為什麼好扔,我要花很長很久的時間去說服他,告訴他東西太多了,房間放不下,找東西很費勁,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又覺得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同,不用強求別人,特別是我有了孩子以後,我發現自己又開始進行買買買的過程,我在想我的孩子以後也要「斷舍離」嗎?養成的習慣會被外界的社會所吸引嗎?但其實我在糾結這些的時候,已經在脫離斷舍離的本質了。

其實,有人說斷舍離說就是把目光放在當下,很多煩惱的癥結在於想要的太多,比如堆積在書架上未看的書,下載好未學習的資料,以及自己安排好的長長的行動清單。在斷舍離裡,以拋棄物品為切入點讓你重新思考自己哪些才是自己真正所需、所要的,從而去改變自己的精神狀態。

包括書本,我們所收藏的物品裡,確實有許多是我們回憶的憑藉,但認真考慮這些充滿回憶的物件。留著曾經的戀人給你的情書沒有任何意義,除了讓你一次次陷入對愛的恐慌與對過往的糾結之外。

日本的「一期一會」就是說要把握好當下,活在當下。每一次都要進行珍惜。

在斷舍離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思考「對於自己而言,孩子是怎樣的一個存在」「對於自己而言,父母是怎樣的存在」?

相關焦點

  • 賈伯斯極簡主義「三七法則」 做好斷舍離只過最有價值的生活
    蘋果(NASDAQ: AAPL)簡約的行事風格貫徹整個公司,簡潔設計的產品亦收穫大批忠實消費者,這一切全是由極簡主義大師賈伯斯所奠定下來。賈伯斯在蘋果位於破產邊緣時,通過「三七法則」為公司進行減法,令蘋果順利渡過黑暗時期,走向發展巔峰。
  • 斷舍離:極簡生活整理法「一日丟一物」簡易輕鬆改變人生?
    生活煩惱事多,於是很多人都渴望反本復初,化繁為簡,推崇「極簡生活」。拋棄不重要的事,才可清空一角,讓人喘息。然而,我們傭俗,都必先由身外物做起。由外物到心底,要如何做到斷舍離?日本人妻大M著書分享「一日丟一物」的生活提案。大M於1978年出生於日本山形縣。 關西外國語大學英美語系畢業後,與外籍人士結婚。 目前與美國丈夫和三個孩子住在神奈川縣橫濱市。
  • 日式極簡主義,小資情調,來一場「斷舍離」如何?
    引讀:日式極簡主義,極致小資情調,來一場「斷舍離」如何?一半生活,一半藝術日式極簡主義風格,並不是一種窮裝修,而是一種精裝修。極簡主義(Minimalism),顧名思義,簡單到極致。生活已然如此,不管是風光無限還是一地雞毛,對待自己的家與生活,還是要精緻、從容。
  • 書單| 一份關於斷舍離、極簡生活、自律的書單
    斷舍離—1.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斷舍離》人事物的斷舍離,心靈斷舍離。開始斷舍離,有勇氣和一切不再需要的說再見,學會放下,著眼於當下,才能開啟輕盈自在的生活。極簡生活—1.旅日作家小野《極簡力》儘管很多評價說作者寫的像高中生作文,但是我看完仍然很受啟發,作者描述的生活方式和狀態,至少為我打開了一扇窗戶,該如何更加輕盈自在的生活?看過之後有了一點方向。
  • 「極簡主義」背後,那些打動我們的日本美學意識
    近年來,「極簡主義」、「斷舍離」等概念興起,成為許多人的追求。生活中的極簡主義,也就是一種「不持有」的生活態度。它起源於歐洲,卻在日本發揚光大。而斷舍離,提倡的是一種從「加法」向「減法」轉變的生活方式,由人的行動,改變生活的狀態和境界。在這兩種概念的背後,日本傳統美學的推動功不可沒。
  • 拒絕盲目「斷舍離」,打造專屬自己的極簡主義
    北歐風可以說霸佔了時下室內裝修的半壁江山,隨之興起的極簡風更是風靡全球,極簡主義,改變的不僅僅是室內裝修的風格,還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人們的價值觀。用「斷舍離」三個字影響人的思想行為,讓「斷舍離」成為一種意識主流。
  • 用英文學習斷舍離 3步驟找回清爽的生活空間
    1. give away your old stuff 丟掉你的舊東西斷舍離第一步,肯定就是把身邊不需要的東西狠心捨棄!這邊的 give away 也可以 get rid of 替代,兩者都有「丟掉」的意思。
  • 用英文學習斷舍離 3步驟找回清爽的生活空間!
    這邊的 give away 也可以 get rid of 替代,兩者都有「丟掉」的意思。而句中要特別注意的是,stuff 屬不可數名詞,不能加上 s,用以表達「不想明確指出的那些事物」,跟 things 不太一樣。至於該怎麼用英文說各種「捨棄」的方法呢?
  • 三分鐘讀完一本極簡主義好書:斷舍離
    編輯 / 複選生活很久之前買的書了,卻因為各種事由一直沒看,是時候重新整理自己,改變一下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態了。作為精簡主義的實踐者,怎麼能不好好閱讀這本經典呢?接下來,我會繼續系統介紹有關斷離舍,極簡主義,精簡主義方面的書,讓你在極短的時間讀完一本書。
  • 極簡主義才不只是扔東西,談談在日常生活中怎樣真正實現極簡主義
    近幾年來,隨著《斷舍離》《極簡》《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等推廣極簡主義的書籍在全世界風行,極簡主義成為人們經常討論的話題。許多人心目中極簡主義的踐行似乎就意味著扔扔扔,要成為一個極簡主義者每天就要各種斷舍離,做到「我的家裡空無一物」才算是滿足標準,其實並非如此。
  • 日本人的「極簡主義」:別一提斷舍離,就只會扔東西
    再例如:憑藉一部《斷舍離》大火的山下英子,一躍成為日本著名整理諮詢師。她們都分別中「人與物質」的角度,來解讀了「極簡主義」的生存方式,通過在日常生活中,正確地審視自身與物品之間的關係,內心與物慾之間的羈絆。
  • 極簡主義生活風潮正勁:「如果可以,我想購買簡單」
    在消費時代背景下,極簡主義(Minimalism)生活方式正成為越來越多青年與精英階層的自我選擇。「如果可以,我想購買簡單」——這不是「苦行僧」式的自虐,而是一種更為人性化、經濟環保而又輕鬆愉悅的生活方式。
  • 控制自己的物品不超過一百件,這可能是極簡主義生活中最大的謊言
    許多朋友在開始接觸極簡主義生活,可能都是從「斷舍離」這個概念開始的。最初的舉動便是歸納自己的物品,然後無情的全部丟掉,讓自己的空間變得空空蕩蕩,仿佛越是一無所有越能體現出自己是極簡主義生活的踐行者。人們普遍認為,「極簡」那便是做到極致的簡單,那生活怎麼簡單呢,那自然是東西越少越簡單了。其實很多追捧極簡主義的人往往是從一些建築空間設計大師的作品中初步了解到的,他們看到那些大師級的以極簡主義為宗旨的作品,便開始對極簡主義心生崇敬之情。
  • Less is more,TCL冰箱超低噪音詮釋極簡主義生活
    雖然這句話一開始只是針對建築設計而提出,但如今已經滲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可以是一種設計理念,也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在日本、歐洲備受推崇。如今極簡主義的風也吹進了中國,近幾年來,隨著人均收入的增長,精英人群的擴大,人們對家裝風格的審美也隨之躍進,以現代簡潔為代表的家裝風格逐漸成為主流。
  • 如何打造極簡主義的衛浴空間?斷舍離哲學用起來!
    倡導極簡生活方式的「斷舍離」概念,近年來在家居圈爆紅。斷舍離這個詞的大概意思是為生活做「減法」,多整理,少剁手。在現實生活中,斷舍離的體現就是極簡主義。作為家裡不可或缺的場地,衛浴間該如何實現「斷舍離」呢?
  • JIL SANDER是如何將「極簡主義」的影響力擴散於服飾之外的?
    如今時尚圈內「極簡風」盛行,在一眾秉承「極簡主義」的品牌之中,成立於20世紀70年代的時裝品牌JIL SANDER是不得不提的「翹楚」之一。 特別是從去年開始在各大時裝周的街拍中,頻繁出鏡的JIL SANDER LOGO單品,成為一眾時尚博主的新寵兒。
  • 將必需品減少至最小限度的生活
    最開始時好奇,作為斷舍離的發源地日本,是怎麼定義極簡生活的。看過文章之後覺得,除了少數極限的物品探索,大部分極簡觀念和我一直在表達的是一樣的,希望大家看過會有不一樣的啟發~本期我們將介紹被稱為「極簡主義」的人群之生活狀態。01.
  • 也說生活的極簡主義
    今天也說說極簡主義。前幾天看到這麼一個問題:崇尚極簡主義的日本,人生圖什麼,是不是想通了這個問題?「人生圖什麼」是個很大的話題。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追求,哪一種才是「想通了」的生活方式並沒有定論。極簡主義並不是日本人的專利極簡主義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這個概念並不是日本人創造的。極簡主義是西方一個重要的藝術流派,由極少主義衍生而來。極簡主義也並不是僅僅指生活層面的理解,至多只能算是對待生活態度的一部分。
  • 豆瓣7.0《時光機》,了解納瓦彭「斷舍離」背後的極簡主義
    「斷舍離」在導演的眼裡,我們對自己的背叛。並詩意地闡述了極簡主義中「新與舊」「空與滿」的辯證哲學。在極簡主義作品中,藝術家往往是作品的終極減法,在極簡主義的藝術家看來,這是對當今時代人們過度忙碌的抽離的反映,也是對物質欲望的反映。在《時光機》中,導演卻放棄了這樣一個主題概念,相反,導演用老東西來描繪他自己獨特的人性關懷。正是這種反向的電影思維為整部電影增添了濃重的色彩。
  • 極簡風≠性冷淡≠斷舍離,這才是最適合國人的極簡主義
    少買、多扔、斷舍離就是極簡生活了?自從日本主婦的收納法則火了,極簡仿佛經歷了一個爆火、低谷、融合的過程,從一開始的人人盲目追捧,到發現並不適合自己,再到提煉出一個更適合自己生活方式的新極簡主義,今天,家居君就來分享幾個設計案例,看看他們都是如何打造極簡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