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喱起源於印度,是多種香料的結晶。最早出產香料的國家有印度、印尼、中國等,其中當屬印度為佼佼者,但這也是有原因的。印度是熱帶地區,常年氣候悶熱、潮溼,氣溫一高人的食慾就會減弱,而且高溫天氣也會加快食物變質,進而滋生各種細菌。而將食物中加入香料,可以使之口感更好,促進胃酸分泌,令人食慾大增,而且還能延長食物的保質期。後來咖喱傳入了歐洲國家,越來越多的人們愛上了這款香料,時至今日,咖喱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食用方法也越來越方便快捷,已經成了大眾人們的日常必備食品。
咖喱的種類大致分為印度咖喱、泰式咖喱和日式咖喱,口味也是各有不同,印度咖喱用料較重,辣度強烈濃鬱。泰式咖喱風味獨特,帶著一種自然的香甜,口感微酸,入口後有姜辣味。日式咖喱會加入濃縮的果泥,所以辣度很弱,口感偏甜,又被稱為歐風咖喱。所以大家平時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咖喱的口味,那小編家中就有一個愛吃咖喱的娃,所以我選擇的就是口味偏甜的日式咖喱,比較適合孩子食用,每次做咖喱飯她都能自己吃一小盤,就連平時不喜歡的胡蘿蔔都能吃掉,真是美味與營養兼得!
雞肉咖喱飯
所需食材:雞胸肉一塊 土豆(中個)1個 胡蘿蔔(小個)1根 洋蔥(小個)1個 咖喱塊70-100克 清水適量 食用油適量 熟芝麻少許
烹飪步驟:
1.雞胸肉洗淨,剔去筋膜切成小丁,胡蘿蔔和土豆去皮後切滾刀塊,洋蔥切小片備用
2.鍋中放適量油燒熱後,放入雞丁翻炒至發白斷生狀態,再放入土豆、胡蘿蔔和洋蔥翻炒均勻,添入清水沒過鍋中食材
3.大火煮開後撇去表面浮沫,改中小火燉煮二十分鐘左右,待鍋中食材差不多煮熟了放入咖喱塊
4.改成最小火慢慢攪拌至咖喱塊全部融化,再次煮開至湯汁粘稠關火即可。將米飯盛入小碗中壓實然後倒扣在盤中,還可以撒上熟芝麻,然後將咖喱澆倒在米飯上
5.一道具有異國風情的雞肉咖喱飯就做好了,趕快來享用吧!
小貼士:
咖喱飯我覺得也算是快餐的一種,總結下來就是炒一炒、煮一煮,最後湯汁的粘稠度控制好就行,太稀了就小火多煮一會,太幹就加適量的水。雞肉也可以換成牛肉,那就叫牛肉咖喱飯,還可以加入自己喜歡的時令蔬菜,如西蘭花等,營養更豐富。喜歡咖喱口味濃些的就放100克咖喱,口味輕的放70克,食材分量為3人份,請按照人口數增減食材。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就請點讚、收藏加轉發,有什麼問題還可以在文章下面給我留言哦!關注辛墨墨的小食光,每天我都會在這裡分享各種優質美食,期待與您一起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