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一輩子不要瞎忙,首先要做對這四件事曾國藩家訓

2020-12-22 騰訊網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裡面有一句很經典的話: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應碌碌無為而羞愧。」

人生可以忙,卻不能瞎忙,我們一定要把自己寶貴的時間和精力,用在重要的事上。

1

經營好家庭

常言道:「家是心靈的港灣」。

船破要歸港,人疲要回鄉,家可以寬容一切。舒適幸福的家,是快樂的源泉。

可是,現今很多的人,把時間和精力,全投入到事業上,忽視了家庭的存在。

我們建立家庭是靠半生的努力和奮鬥得來的,但我們似乎背離了成家的初心。

因為事業的需要,就把家庭閒置在一邊,那是得不償失的。

家庭是由多人組成的,一個人的家庭很難稱之為家庭,而往往家庭成員越多,這個家庭就越活躍,越有生命力。

人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中度過,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能夠激發人的潛能,讓人有獲得感和幸福感。

好的家庭是經營出來的,一個善於經營家庭的人,一定是個有智慧、有頭腦之人。

家庭是奉獻的地方,我們對親人的愛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而不是一味索取。

人人都主動愛別人,人人又都接受被愛,所以,每個人都獲得了來自別人的愛。

在享受家人的愛的同時,家庭中的每個成員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曾國藩就是一位極其愛家的人,他雖在京師做官, 但始終掛念在湖南的家人老小,每隔幾天就要給老家寫信,經常在信中關心家人的身體狀況,叮囑他們注意養生之法。

曾國藩寫給家人的一封封家信,被後人裝訂成冊,起名為《曾國藩家書》,此書至今流傳甚廣。

2

交對朋友

出門在外,離不開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但是知人辯人卻是很難。

《後漢書》上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我們交朋友一定要看對人,交對了朋友,會使我們獲得好的體驗。

人跟人都是互相學習的,朋友心善,品性好,那麼你以後也會這樣。倘若朋友心惡,人品差,那麼他也會影響你。跟誰交朋友,會決定你的一生。

民諺云:「跟好人學好人,跟了強盜學偷人。朋友會影響你的一生,一定要選對朋友。

其實真正的朋友,是能夠與你共患難,敢於對你提出批評意見的朋友。

朋友就像是兩顆靠在一起的樹,在風雨中相互扶持,相互成長。交朋友就要交那種值得交的朋友,這樣的朋友才能給你帶來正能量。

真正的朋友可以讀懂對方的心,知道對方需要什麼,主動給予對方幫助,而不是一味的向對方索取什麼。

曾國藩對交友之道頗有見地,他總結出了「八交九不交」,什麼朋友能交,什麼朋友不能交,交到好的朋友一生的益處。

曾國藩經常給弟弟曾國荃寫信,他在信中寫道:「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

可見,曾國藩極其重視交友,立志要向古聖先賢看齊。

3

找準位置

蘇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認識你自己」

事實上,我們能夠很容易認識別人,但是往往卻很難清楚的認識自己。有的人,終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其實,人最困難的事就是認識自己。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活的精彩,就像天上的彩虹一樣五彩繽紛。

唯有給自己找準位置,才能活的有意義。

有的時候,我們明明很努力,卻遲遲達不到想要的結果,那麼,需要我們靜下心來思考,是不是你努力的方向出了問題。

人千萬別被束縛了,別人怎麼看,怎麼想,那是別人的事情,至於你,全在你如何衡量自己。

我們要找準自己的位置,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適合什麼。

別人的生活的怎麼樣,我們不要去嫉妒,因為那是別人的位置,你所擁有的一定是最適合自己的。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必去盲目追隨別人。

生活就像是在拍電影。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角色,各個角色之間是都有界限。

不要將工作的角色帶到家庭中,也不要將家庭裡的角色帶到工作中。做人找準自己的定位,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曾國藩家書》上說:「求業之精,別無他法,曰專而已矣」。

從丁部侍郎到兩江總督,再到湘軍統帥,曾國藩找準了位置,成功打開了一片天地。

任何時候都要有「知止之明」,明確自己所處的位置。

4

照顧好身體

老話說得好:「無病一身輕」。

人最重要的就是身體健康,擁有健康的身體,是人這輩子最大財富。

身體健康,日子才有奔頭,生活才能過得有滋有味。

身體好,一切皆可重來,身體要是垮了,那什麼都垮了,再多的錢也難以換回健康。

人到中年,身體開始走下坡路,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就是給自己最好的投資。

飲食要注意葷素合理搭配,早晚要多加鍛鍊身體,這都是保持身體健康的好方法。

除了身體好,在心理上也要有良好的心態。

俗話說得好:「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

保持年輕、樂觀的心態,擁有開朗的笑容,對新鮮事物始終保持童心童趣,快快樂樂、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這是長壽之道。

曾國藩活了62歲,在今天先進的醫療技術面前,他不算什麼長壽,但在一百多年前,卻是大大超過了當時的人均壽命。

曾國藩在京十多年,身體一直很不好,經常得病。

有一次,他在給朋友的寫信中道:「從軍以來,懷臨危授命志向,生病在家,常怕病死,違背初志」。

於是,曾國藩常常注重養生,他說「治心以廣大二字為藥,治身以不藥二字為藥」。

曾國藩提出「養生六事」,認為「養生以少惱怒為本」。身體和心理的健康同樣重要,唯有意志堅定、身體強健,才能讓家道振興起來。

人生曼妙,有的人發現身體不好了,才開始注重養生,但是卻收效甚微;而有的人從一開始,便愛惜身體,身體一直很好。

我們不要做悔之晚矣的事情,世間事有輕重緩急,我們起碼要分清主次要。

請刪繁就簡你的生活,減少可有可無的瞎忙,將時間和精力放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找準位置,經營好自己的家庭,交對的朋友,人生將到達一個又一個高峰!請您轉發分享,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相關焦點

  • 曾國藩:一輩子不要瞎忙,首先做對這四件事
    生命就像這隻缽,若被細細碎碎的小事填滿,每天雖忙忙碌碌,卻也會感到焦躁不安。 人生可以忙,卻不能瞎忙,要把工夫用在重要的事上。01經營好家庭 家是世界上唯一隱藏人類缺點與失敗的地方,它同時也蘊藏著甜蜜的愛。
  • 一輩子不要瞎忙,首先要做對這四件事
    人生可以忙,卻不能瞎忙,我們一定要把自己寶貴的時間和精力,用在重要的事上。常言道:「家是心靈的港灣」。船破要歸港,人疲要回鄉,家可以寬容一切。舒適幸福的家,是快樂的源泉。可是,現今很多的人,把時間和精力,全投入到事業上,忽視了家庭的存在。我們建立家庭是靠半生的努力和奮鬥得來的,但我們似乎背離了成家的初心。
  • 夜讀丨一輩子不要瞎忙,先做對這四件事
    生命就像這隻缽若被細細碎碎的小事填滿雖然每天忙忙碌碌卻也會感到焦躁不安人生可以忙卻不能瞎忙>要把工夫用在重要的事上NO.1經營好家庭一生中最重要的是家庭。交朋友要交能與你共患難,誠信直言的朋友;要交能給你帶來正能量的朋友。 真正的友誼總是預見對方的需要,而不是宣布自己需要什麼。曾國藩曾說過:「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
  • 百年家族的秘密:林乾講曾國藩家訓
    究其原因,自古以來的歷史中有太多類似於官宦世家、名門望族在一夜之間分崩離析、家破人亡的事例,為了使曾氏家族世世代代都立於不敗之地,曾國藩研習古書,遵循古人的教訓,發現以品德培養治家、以勤儉持家方可使家庭興旺,家道長存。他時常教育子孫不要過分地追逐功名利祿,而要以做聖人聖賢、明理之君子為人生目標,因此,他極力鼓勵子孫要把個人自身的道德修養作為做讀書的重點。
  • 曾國藩幾句家訓,揭開家族興旺的秘密
    曾國藩囑咐這個弟弟,要好好讀《父子宰相家訓》,說,「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認為這是修身齊家的典範。由此可見,曾國藩對家風和家訓的重視。事實證明,曾國藩對於家族子弟的教導是正確的,後世子弟無一人是「逆子」,世代皆為有志之士就是最好的證明。晚清歷史上唯一一次算得上勝利的外交活動就是曾國藩的二兒子完成的。
  • 林乾談曾國藩家訓:曾國荃也曾受不了曾國藩的嚴厲
    曾國藩家訓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有何意義?曾國藩家訓有著怎樣的故事和歷史?曾氏後人現在身在何處,又有何成就?「曾國藩家書講的雖都是家庭日常之事,但其中有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尤其是科學育兒的方式方法,值得當下父母深入領會,活學活用。」近日,百家講壇主講人、清史及曾國藩研究專家林乾,攜手北京大學出版社等,以曾國藩家訓為題開講,探討傳統家訓對當代教育的啟示。
  • 曾國藩:一輩子沒出息的人,有這六種毛病!曾國藩家訓
    一個人想取得多大的成就,主要就看他在「恆久」這兩個字上做到幾分。 曾國藩看書,每天早起,每天閱讀二十頁,這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太容易了,對自己的要求這麼低,但真正要把這件事堅持下來,幾十年如一次,真是太不容易了,沒有超強的恆心和意志力是做不到的。
  • 曾國藩家訓
    現在寫這四條日課,一方面是我年老時用來自我激勵,以彌補以往的不足的,同時也是要勉勵兩個兒子,每天晚上都按這四條去做,到每個月終時則用這四條來考核。同時把此寄給諸位侄子,希望他們能有成就。第一部分:養 心守靜——神明如日之升 身體如鼎之鎮◆原文 神明則如日之升,身體則如鼎之鎮,此二語可守者也。
  • 八本:曾國藩最著名的一條家訓
    -----曾國藩八本家訓解讀:看古書要考究文字、語言的由來和含義,這樣才可能融會貫通,熟練掌握,應用時才能得心應手 ;作詩和寫文章要講究平仄聲調,讀起來才能朗朗上口;服侍父母不僅僅是衣食無憂,更重要是開心、高興;養生要少生氣、少憤怒、保持平和心態;說話要分場合地點,了解利害關係,說出的話要入情入理
  • 曾國藩:看一個人是否靠譜,這四點就夠了曾國藩家訓
    曾國藩曾在自己的日記中寫下過這樣的四句話:端莊厚重是貴相,謙卑含容是貴相,事有歸著是富相,心存濟物是富相。 這四種相貌,正是靠譜的人擁有的四大特徵。靠譜的人,事事有交代,件件有回落,讓人放心,能成事,是好搭檔,也是堅強的後盾。
  • 曾國藩:要想孩子成才,這三件事必須做
    要想孩子成才,首先做好三件事。晚清一代名相曾國藩日常公務繁忙,很少有時間面對面陪孩子,這並不妨礙他關注孩子、陪伴孩子。《曾國藩家書》就是最好的例證。但興趣不是逼出來的,父母一味強迫孩子做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孩子不情不願,結果只能是事與願違。倘若孩子的興趣得到尊重、重視,甚至父母的正確引導,孩子的潛力將得到充分發揮,人生將可能更加出彩。尊重孩子。我們應以平和的心態去看待孩子的成長,不要帶著攀比或者希望通過孩子彌補自己年輕時的遺憾這樣的私心去逼迫孩子。
  • 傳承家風家訓,弘揚中華美德 ---讀《曾國藩家書》有感
    由此,曾國藩「吾憂爾之過於佚也」, 表示很擔心兒子會因過於安逸而一事無成。諄諄教導其子:「爾今未弱冠,一刻千金,切不可浪擲光陰」。為政將「勞、謙、廉三字時時自惕」。曾國藩在給弟弟的信中這樣自勉和告誡:「餘以名位太隆,常恐祖宗詒之福自我一人享盡,故將勞、謙、廉三字時時自惕」,且「每日臨睡之時,默數本日勞心者幾件,勞力者幾件」 。
  • 曾國藩家訓:讓孩子吃這三種「苦」,是他們一生的福氣
    曾國藩把「勤」字看作興家立業的根本。 曾家有八字家訓: 豬、蔬、魚、書,早、掃、考、寶。 養豬、種菜、餵魚、讀書,這是居家之事; 起早、打掃、祭祀、睦鄰,這是治家之道。
  • 曾國藩家訓:父母不要讓孩子說這「6句話」,對情商發展影響很大
    曾國藩家訓:父母不要說的「6句話」,對孩子情商發展影響很大!曾國藩家訓:父母不要說的「6句話」!,戒驕戒躁無論做什麼事都要穩重,有的孩子就很喜歡打小聰明,常常說一些讓父母開心的話,比如我好好學習,將來考大學、我能認真做好這件事情,等到讓孩子真正去做時,他們就會找各種理由去偷懶,這就是說狂話的表現,這樣的孩子就跟紙上談兵一樣,沒有任何的意義。
  • 曾國藩:這兩件事情,千萬不要去做
    這是很多人一直在研究的問題。可很多人研究了一輩子,也未能找到玄機。曾國藩33歲這一年,才真正和道光皇帝身邊的人打交道,而且,他總結出,和領導身邊的人打交道,無論對方的職位有多低,也不能看不起對方,尤其是這兩件事情,千萬不要去做,否則,就很有可能讓你前面的一切努力歸零。那麼,這兩件事情到底是什麼呢?下面,我們通過曾國藩首次和領導身邊兩個小人物交往的過程談起。
  • 曾國藩:勤勉守恆終能成就功業,謹記家訓方能光耀門楣
    01 人待人,無價之寶也曾國藩的祖父星岡公曾說:「人待人,無價之寶也。」意思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親密相連的。如果與族裡鄰裡不能和睦相處,那這一家便會成為人們抱怨的對象,遲早是要毀敗的。曾星岡一面操持家務,一面善待鄰裡。曾國藩受益於此,便繼承下來用以教導子弟。
  • 曾國藩3條家訓,曾家10代人出了200多個精英,無一敗家子
    其實答案就藏在曾國藩的日記、家訓當中,裡面尤其值得我們注意、重視和借鑑學習的,是以下三大要點。第一條:不睡懶覺,堅持早起對於沉迷於手機、入睡越來越晚的現代人來說,早起是一件異常困難的事情,但曾國藩家風的一大特色便是規定必須早起,無論是誰都要遵守。據說這一家風始於曾國藩的祖父。
  • 曾國藩忠告:如果你現在處於逆境,這3件事絕對不能做,謹言慎行
    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句話:「曾國藩會識人,左宗棠會打仗」,此話一點也假,他們兩位晚清中興名臣,一個靠慧眼識英雄、提拔重用人才而建立絕世奇功,一個靠文韜武略、能徵慣戰而彪炳千古。曾國藩清朝著名大臣,在清朝平定太平天國運動上立下了巨大的功勞,並且在「洋務運動」之時成為了著名的一個領袖,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 家風家教微課堂第十期∣曾國藩的家風家訓與教子之道
    做讀書明理之君子唐浩明先生作為中國研究曾國藩第一人,他認為曾國藩家風家教包羅萬象,如果用精簡的語言表達出來,那就是曾國藩寫給他兒子的一句話,做讀書明理之君子。寫、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看者,如爾去年看《史記》《漢書》《韓文》《近思錄》,今年看《周易折中》之類是也。
  • 曾國藩:人品不好,再怎麼努力也沒有用!曾國藩家訓
    曾國藩在寫給諸弟的信中常說:吾人只有進德、修業兩事靠的住。 先進德、再修業。 人品差的人,很難走的長久。 曾國藩27歲才考中進士。 但曾國藩的成就卻超過了很多聰明人,這得益於曾國藩極好的人品。 麾下的左宗棠帶兵打仗比他強,李鴻章全局觀比他好。 但他們都在曾國藩門下,由他調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