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救了!昔日10倍鋰電股深陷債務危機,剛剛找到了大金主!股價迅速...

2020-12-11 金融界

來源:e公司官微

作者: 唐強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天齊鋰業(002466)或許找到了自己的「救世主」。

12月8日晚間,深受債務困擾的天齊鋰業終於獲得喘息之機,為投資者帶來了新的解決方案,即引入戰投IGO+18.84億美元債務展期至2021年11月;12月9日早間,天齊鋰業已與各方籤署《投資協議》,該股今日早盤迅速拉升至漲停板。

當然,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也注意到,戰略投資者的錢並不是那麼容易拿到的,天齊鋰業也需要用旗下核心資產泰利森以及海外奎納納工廠的部分權益作為對價交換。天齊鋰業則表示,不會喪失對核心資產控制權,交易完成後,天齊仍將獲得過半股權即5名董事中的3席。

IGO將帶來14億美元

最新公告顯示,天齊鋰業董事會已審議通過了《關於公司全資子公司增資擴股暨引入戰略投資者的議案》,澳大利亞上市公司IGO Limited(以下簡稱IGO)將攜14億美元而來。

根據擬籤署的《投資協議》及相關協議的約定:天齊鋰業全資子公司Tianqi Lithium Energy Australia Pty Ltd(2020年12月6日更名,以下簡稱TLEA),擬以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IGO;此次增資計劃擬由IGO的全資子公司IGO Lithium Holdings Pty Ltd(以下簡稱投資者)以現金方式出資14億美元認繳TLEA新增註冊資本3.04億美元。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待增資完成後,天齊鋰業將持有TLEA註冊資本的51%,投資者持有TLEA註冊資本的49%。此外,投資者出資金額超過TLEA註冊資本對應金額的溢價部分10.96億美元,將計入TLEA資本公積;因增資完成後,天齊鋰業仍擁有TLEA的控股權,後者還是將仍納入到天齊鋰業上市公司合併報表範圍。

除用於支付此次交易相關費用外,TLEA本輪增資所獲資金擬主要用於償付其內部重組所欠天齊鋰業全資子公司款項,而後將以此用於償還銀團併購貸款本金12億美元及相關利息;剩餘部分資金將預留在 TLEA作為其子公司TLK所屬奎納納氫氧化鋰工廠運營和調試補充資金。

天齊鋰業也提醒到,上述《投資協議》及相關協議還附帶一系列的交割先決條件,交易能否成功實施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具體先決條件包括:1、天齊鋰業完成TLEA內部股權架構重組(以下簡稱內部重組),即由天齊鋰業孫公司TLH將其持有的Tianqi Lithium Australia Pty Ltd(以下簡稱TLA)之100%股權轉讓給TLEA;2、天齊鋰業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此次交易;3、併購貸款銀團和文菲爾德控股私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文菲爾德)貸款的銀團就此次交易及內部重組出具所必需的同意或豁免;4、天齊鋰業與併購貸款銀團就展期籤署與《條款清單》基本相符的具有約束力的協議,且不晚於2020年12月28日達成該等協議約定的先決條件;5、內部重組取得澳大利亞外商投資審查委員會審批及澳大利亞相關稅務部門的審批等七項。

上述交易完成時,TLEA董事會由5名董事組成,其中天齊鋰業任命兩名非獨立董事和一名獨立董事,投資者任命兩名董事(其中一名必須是澳大利亞居民),董事長由天齊鋰業任命的董事擔任。

12月9日早間,天齊鋰業再度發布公告,該上市公司、TLEA與IGO、投資者已就相關事項達成一致意見,並由天齊鋰業董事長根據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一次會議授權代表上市公司籤署了《投資協議》。粗略測算如交易成功完成,天齊鋰業的資產負債率有望從目前超過80%下降至約63%。

泰利森為標的核心資產

TLEA是天齊鋰業2014年為完成文菲爾德股權購買交易設立的境外全資子公司,其現有控股子公司9家,參股公司1家。

目前,TLEA持有文菲爾德51%的股權,RT鋰業持有其49%的股權。需要指出的是,泰利森為文菲爾德全資子公司,旗下最為核心的資產就是泰利森礦業。目前,泰利森擁有世界上正開採的儲量最大、品質最好的鋰輝石礦——西澳大利亞格林布希鋰輝石礦,預計剩餘開採壽命約20年。

截至此公告日,泰利森已建成的技術級鋰精礦產能約為15萬噸/年,化學級鋰精礦產能約120萬噸/年。結合目前鋰精礦的需求、產品的價格及泰利森的現金流狀況等因素,文菲爾德董事會已決定將泰利森第三期鋰精礦擴產計劃試運行時間推遲至2023年,投產時間預計在2024年,屆時化學級鋰精礦產能有望增加至180萬噸/年的目標。

天齊鋰業對TLEA的內部重組,則包括兩大關鍵步驟:即首先將TLEA稅務居民身份自英國遷移至澳大利亞,並加入澳洲合併納稅集團;其次,TLH將TLA100%股權轉讓至TLEA。

資料顯示,TLK系天齊鋰業2016年為實施澳大利亞氫氧化鋰項目建設而設立的全資子公司,目前通過TLA持有其100%股權,為天齊鋰業2017年配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澳大利亞第一期「年產2.4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項目」、「第二期年產2.4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項目」的實施主體。目前,TLK正在建設的奎納納氫氧化鋰項目處於暫緩建設狀態,TLEA此次增資擴股完成後,將剩餘部分增資款項作為氫氧化鋰工廠的運營和調試補充資金。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在內部重組前,2019年度、2020年1~9月,TLEA營業收入分別為36.36億元和15.01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為7.23億元和3.39億元;模擬TLEA已完成內部重組的合併財務數據,營業收入分別為36.4億元和16.32億元,歸母淨利潤6.59億元和2.56億元。

根據開元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估值報告》顯示:「天齊英國有限公司(模擬)股東全部權益於估值基準日的市場價值的估值結論為15.09億美元;按照2020年9月30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0.15計算,委估天齊英國有限公司(模擬)股東全部權益於估值基準日的市場價值的估值結論為10.28億元」。增資後TLEA49%的股東權益估值為14.23億美元,對應此次交易折價率為1.80%。

擬與銀團籤署修改貸款協議

2018年7月,為完成對SQM的23.77%股權購買事項,天齊鋰業為此次交易設立的境外子公司向併購貸款銀團申請了併購貸款,上市公司及子公司為該等銀團貸款提供了相關抵質押擔保以及保證擔保。

截至目前,TLEA已為上述併購貸款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天齊鋰業持有的TLEA100%的股權和TLEA的資產、TLA持有的TLK100%的股權和TLK的資產及TLEA持有的文菲爾德51%股權仍處於抵質押擔保狀。

除了引入戰投外,天齊鋰業還配套公布了債務展期的方案,經與併購貸款銀團協商一致,該上市公司已於12月7日收到銀團代理行籤發的《條款清單》, 雙方應本著誠信的原則於2020年12月28日前籤署《修改及重述的貸款協議》,以反映《條款清單》中達成的關鍵條款。

天齊鋰業董事會審議通過,上市公司及全資子公司擬與銀團籤署《修改及重述的貸款協議》,其核心條款包括且不限於:擬將併購貸款項下原A類貸款和C類貸款合計18.84億美元債務的償還期限展期至 2021年11月26日。

在TLEA完成增資擴股引入戰略投資者,且通過該交易償還上述銀團貸款本金不低於12億美元等情形下,該期限可自動延長至2022年11月25日;擬將併購貸款項下原B類貸款12億美元的到期日延長至2023年11月29日,在滿足一定條件的前提下,經銀團同意可以將到期日延長至2024年11月29日。

作為這一系列計劃的重要「角色」,天齊鋰業公告披露,IGO是一家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採礦和勘探公司,該公司擁有一支一流的專家團隊,以開發鎳、銅、鈷等清潔能源金屬為基礎,深度參與電池產業鏈的發展。

從財務數據來看,2018年財年~2020財年,IGO分別完成營業收入37.96億元、38.23億元和43.42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則為2.56億元、3.66億元和7.55億元。

天齊鋰業認為,從近三年的財務數據來看,IGO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IGO擬通過三大方式完成此次交易的款項交付:股權融資,IGO擬在澳洲證券交易所通過定增或配股等方式融資;債務融資,IGO已經就交易取得澳洲主要銀行的交易支持信;自有現金約1億美元。

儘管,引入戰投協助還債也是無奈之舉,但總歸是可以給上市公司一個喘息之機。天齊鋰業表示,此次TLEA引入戰略投資者,能夠讓上市公司在不喪失核心資產控制權前提下,有效降低公司資產負債率,優化資本結構;與此同時,可藉助澳大利亞礦業和新能源行業的戰略投資人的互補協同力量,降低海外運營風險,充分發揮格林布希鋰輝石礦和奎納納氫氧化鋰工廠的高品質、規模化能力。

相關焦點

  • 就怕「金主」不靠譜!這家金租公司深陷債務泥潭,去年淨利大降96%...
    淨利潤大降96%,審計機構出具「保留意見」成立於2015年的西藏金租,是西藏首家金融租賃公司,最初註冊資本只有10億元,東旭集團為公司控股股東,持股47%。自開業以來,西藏金租的資產規模呈現快速擴張態勢,十個月即突破百億,隨即完成大規模增資,將註冊資本增至30億元。
  • 遭渾水做空的輝山乳業成被執行人:深陷債務重組泥沼 昔日首富死撐
    目前,楊凱名下公司有30餘條失信被執行人信息、10餘條被執行人信息。失掉港股上市地位,渾水兩次做空公開資料顯示,遼寧輝山乳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51年,前身是瀋陽乳業。其先後在遼寧瀋陽、錦州、阜新、撫順、鐵嶺等地投資建設了良種奶牛繁育及乳品加工產業集群項目。2002年,輝山乳業的液態奶產量僅次於光明、三元和伊利,排全國第四。
  • 費雪《繁榮與蕭條》|為何陷入債務危機?
    在大危機來臨之前,費雪啟用高槓桿,大量借錢買入蘭德公司的股票。1929年10月,他的股票市值一度超過了1000萬美元,費雪成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經濟學家,聲望遠超當時的凱恩斯。危機爆發後,這成了「可能是史上最離譜的股市預言」,費雪名聲掃地,股票如紙,傾家蕩產,負債纍纍。根據他兒子估計,費雪在大危機中損失大概為800-1000萬美元,連妻子、妹妹以及親屬的錢都賠進去了。從此,費雪的人生進入了漫長的「大蕭條期」,病痛與債務纏身。
  • 債務危機牽出三胞、新光等豪華「朋友圈」
    然而,即便擁有如此超豪華朋友圈的民企巨頭,在危機到來的時候,也未能「倖免於難」,反而可能拖累自己掉進泥潭。故事的主角,就是剛剛爆出巨額債務違約的南京豐盛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豐盛集團」)。12月26日,豐盛集團發布公告,確認已到期債務12.8億元違約的消息。
  • 因違規擔保,昔日重慶首富一家被立案調查
    13日當天,力帆股價大幅拉升5.05%、創下今年以來的新高后,又迅速跳水,最後收盤跌幅接近2%。其中有支持鼓勵者,也有批評建議者,更多的則是感慨昔日輝煌大廠的落幕。 錯過了這一波紅利後,力帆又深陷新能源汽車「騙補」事件的打擊,銷量自此一蹶不振。
  • 橋水ray dalio《理解債務危機的模板》中文導讀
    過於嚴厲的信貸政策限制經濟發展,但過於寬鬆的信貸的政策又會導致債務危機。寬鬆信貸帶來的經濟快速增長的誘惑很大,縱觀歷史只有少數自律的國家可以抵制。   2、假如真實壞帳損失大約佔不良逾期的40%,所有債務的不良率大約20%,因此真實壞帳損失大約佔總債務的8%。假如總債務約為2倍的收入(例如GDP),則真實壞帳佔GDP的比例為16%。
  • 被合併的五洲國際,能否解決債務危機?
    為了能夠解決債務危機的局面,五洲國際開始賣賣賣。五洲國際債務承壓,資產變現難為了緩解債務危機,五洲國際在近一年內沒少出讓資產。從2018年開始,公司多筆債務逾期,變賣資產成直接選擇。五洲國際深陷56億債務危機自2018年5月開始,五洲國際被眾多麻煩壓身。因「圈錢」風波,股價遭斷崖式跳水,市值蒸發19.06億港元,於2018年9月起開始停牌。被迫停牌後,至今已反覆停牌5次。至今沒有發布2018年中期業績未披露。
  • 新光圓成控股股東債務危機升級
    在控股股東深陷債務危機的背景下,新光集團對新光圓成資金佔用及違規擔保事件如何解決,無疑成為擺在公司面前的一大難題。而在11月27日晚間,新光圓成再披露公告稱,控股股東新增股權輪候凍結。據了解,新光圓成在11月26日披露了關於控股股東債券未按期兌付的公告。根據公告可知,公司控股股東再添多隻違約債券。
  • 華晨集團宣告破產重整 深陷債務危機無力償還
    昔日大廈傾倒 1992年,華晨集團正式成立。2019年華晨寶馬的淨利潤是76.26億元,如果剔除掉華晨寶馬的淨利潤,華晨集團虧損額超過10個億。 正式破產重整 華晨集團之所以被申請破產,與目前的債務有著直接關係。
  • 匯源深陷「大困局」,面臨退市
    富貴鳥四十多億的債務選擇以鞋抵債,被調侃為新版本的「江南皮革廠倒閉了」;還有把豬餓死了,還選擇「欠債肉償」的雛鷹農牧;如今,又爆出了拿果汁償債的匯源果汁,昔日站在聚光燈下的大佬們,如今缺錢缺到這種程度……匯源的債務牽涉到前段時間創始人剛剛去世的先鋒
  • 百億債務還不上 股價反而漲停 機構看好天齊鋰業什麼?
    板塊走好,個股漲停本來沒什麼,不過天齊鋰業卻在不久前剛剛爆了雷。11月13日晚間,公司自曝百億貸款面臨違約風險。受到該消息影響,11月16日,天齊鋰業放量暴跌,開盤時曾一度跌停,當日收跌7.69%。這次百億債務源於兩年前的高槓桿「蛇吞象」收購。
  • 吳佩慈六年四胎未入豪門,男友陷債務危機
    古往今來,不知道有多少女人幻想著自己有朝一日能夠嫁入豪門,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曾經那個為豪門而生的徐子淇,她媽媽從小就給她灌輸要嫁豪門的思想,最後如願嫁給了李兆基的兒子,成為了千億媳婦,有幸運的就有不幸的,梁洛施為李嘉誠的兒子李澤楷生了三個孩子,卻至今無名無份,還有一個人就是我們今天要聊的人,她和梁洛施的遭遇相同,六年生了四個孩子,卻一直無名無份,未婚男友深陷財政危機
  • 深陷網貸泥潭抽身難 熊貓金控何去何從
    深陷網貸泥潭抽身難 熊貓金控何去何從3月25日,熊貓金控(600599)旗下網貸平臺銀湖網公布了「出借人債權處理建議」。在大量問題平臺失聯跑路的背景下,銀湖網的態度無疑值得肯定,但隨之而來的是兌付方案投資者是否買單,能否順利執行。
  • 難解債務危機,恆康醫療股票簡稱更名為*ST恆康(002219.SZ)
    業績連續虧損,實控人深陷債務泥潭,恆康醫療走到退市邊緣。「今年主要還是把下屬醫院經營起來,爭取實現盈利。」5月11日,恆康醫療證券部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5月6日,恆康醫療被深交所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更名為*ST恆康(002219.SZ),原因是「2018年度、2019年度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均為負值」。
  • 勵志女首富的危機時刻:新光集團陷債務危機申請重組
    自去年 9 月發生債務危機以來,公司創始人周曉光夫婦雖通過各種途徑化解債務風險,但仍不能徹底擺脫其流動性危機,故申請重整。從光芒萬丈到深陷危機,浙江女首富周曉光跌落速度之快令人驚嘆。昔日,她被譽為『中國最勵志的女企業家』,創業故事改編成電視劇《雞毛飛上天》,一度成為許多中國女孩夢想的榜樣。
  • 深陷輝山困局 「吃角子老虎」何其多!
    這一跌,不僅跌去遼寧首富楊凱數百億身家,緊接著就是「財務造假、挪用資金」質疑,然後是高管失聯、兌付危機……多米諾骨牌接連一張張倒下。最新消息,除歌斐資產提請凍結六家子公司股權外,滙豐銀行也已起訴輝山乳業,指控其一份涉1.8億美元及1.56億港元的貸款協議違約。昔日,楊凱成為遼寧首富後,曾形容輝山乳業是一座「夢工廠」。如今,這座「夢工廠」,成了許多投資人最恐怖的夢魘。
  • 深陷輝山困局 「吃角子老虎」何其多!
    這一跌,不僅跌去遼寧首富楊凱數百億身家,緊接著就是「財務造假、挪用資金」質疑,然後是高管失聯、兌付危機……多米諾骨牌接連一張張倒下。最新消息,除歌斐資產提請凍結六家子公司股權外,滙豐銀行也已起訴輝山乳業,指控其一份涉1.8億美元及1.56億港元的貸款協議違約。昔日,楊凱成為遼寧首富後,曾形容輝山乳業是一座「夢工廠」。如今,這座「夢工廠」,成了許多投資人最恐怖的夢魘。
  • 大A翡翠第一股到底怎麼了
    大A翡翠第一股到底怎麼了) 作為昔日的徐翔概念股,如今卻風雨飄搖。處在退市邊緣的*ST金鈺今晚再來壞消息,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在此之前,公司深陷面值退市危機,今天還差一點提前鎖定面值退市。
  • 巨額壞帳經營危機 沃特瑪債務風波把這家新三板公司帶進溝裡!
    10月24日晚,新三板公司金鋰科技(833616)的主辦券商國信證券發出風險提示公告。  公告稱,金鋰科技目前產能利用率低、員工大量減少、虧損持續擴大,其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早前兩年,金鋰科技在電池巨頭沃特瑪的「加持」下,業績飆升;而今年以來沃特瑪債務危機爆發,金鋰科技成了受影響最嚴重的新三板公司。
  • 油價戰後遺症發作:股價縮水一千倍,油價跌成負數,巨頭沒糧了?
    但是油價大戰帶來的後遺症,才剛剛開始。首先說說為什麼油價仍然沒有上去。第一,是因為減產不及預期,外界專家估計OPEC及其相關國家能達成日減產2000萬桶,但是實際只有970萬桶(本來是1000萬桶 ),還有個堅決只願意減產10萬噸的墨西哥。第二,之前打油價戰時,造出了一堆廉價油需要時間消化,市場又不是個直腸子,要給市場價格調節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