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由新華網主辦,新華網思客、新華網浙江分公司承辦的「2020新華網思客年會」在杭州舉行,本次年會聚焦「中國經濟的下一程:新理念 新徵程 新藍圖」。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方鴻強出席「2020新華網思客年會」並發表主旨演講。
以下為演講全文:
尊敬的各位來賓、朋友們:
我給大家匯報的主題是《新型建築工業化背景下的新發展格局》,重點講鋼結構裝配式綠色建築產業機遇與挑戰。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王蒙徽撰寫《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解讀文章明確指出: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建設建築產業網際網路,推廣鋼結構裝配式等新型建造方式,加快發展「中國建造」,是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主要目標任務之一。
我國是鋼鐵大國,鋼鐵是我國的優勢先進產業。如何利用優勢,讓先進產業在合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是極其重要的。
今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快新型建築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把新型建築工業化作為未來發展的重要內容。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到:到2035年,「中國建造」核心競爭力世界領先,建築工業化全面實現,邁入智能建造世界強國行列。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其中提到要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推進建築產業現代化。
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方鴻強出席「2020新華網思客年會」並發表主旨演講。新華網發
為什麼要提高人員的素質呢?從人口紅利變成工程師紅利是未來建築行業的發展方向。我們將逐步從農民工蓋房子變成工程師建房子。建築產業現代化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什麼是建築產業現代化?建築產業現代化是以綠色發展為宗旨,科技進步為動力,新型建築工業化為核心,住宅產業化建設為重點,「兩化融合」為手段,構建一體化完整建築產業鏈。全面提高建築的質量、效率和效益,實現建築業傳統生產方式向現代工業化轉變。它是生態文明建設前提下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它是以「一化帶十化」——現代化開發、標準化設計、工廠化製造、集成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智能化家居,信息化管理,社會化服務和資源化再利用,打通了第一產業農業,第二產業工業,第三產業現代服務業的大內容。
建築技術為生命爭取了時間。採用鋼結構裝配式建造技術建造的「火神山」醫院,在10天之內建成並投入使用,再次創造奇蹟,這是在黨中央的領導下,新型建築工業化的「中國製造、中國創造、中國建造」所形成的「合力」,詮釋了凝聚「中國力量」所產生的「中國速度」。
很多人不了解鋼結構建築,以杭蕭鋼構建設的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萬郡大都城為例,這種建築最大的特點就是工地上沒有腳手架,沒有模板,沒有工地揚塵,幾乎沒有人。杭蕭鋼構基本上已經做到:室外的事情室內做,工地的事情工廠做,高空的事情地面做,危險複雜的事情機器人做。這種新的建造方式正帶來新的變革,嚴格意義上講,它不是建築業,而是先進裝備製造的一種。
杭蕭鋼構已經從原來的製造商、供應商變成集成服務商,且正在打造世界一流的綠色建築集成服務商。從工業的1.0、2.0到3.0、4.0,建築業跟製造業還有很大的差距和提升空間,將先進的智能製造,5G技術架構在這其中,可以發現最大的問題是信息「跑」得太快,物理的速度趕不上 造成了供給側改革的差異,供給側跟需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中國製造、中國創造、中國建造共同發力,繼續改變著中國的面貌。鋼結構帶著現代工業化的基因來到建築業,提倡「建造活動綠色化、建造方式工業化、建造手段數位化、建造管理集約化、建造過程社會化、建造品質社會化」,這其中綠色建築是最主要的,在發達國家廣泛使用。同時它也打通建築產業的建築業、房地產業,利用人口紅利,實現2035年中國建築業核心力,建築產業核心化,邁入世界前列。
我們不是要解決想像中的問題,而是要回應現實中的挑戰。我們不是克服困難,而是習慣困難。預測未來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它創造出來。我們趕上了工業革命的末班車,踏上了網際網路的頭班車,現在正是產業變革的未來之車。我們特別希望在座的每一位,能夠跟上這個時代,跟上這群人。遠見等於價值,沒有奇蹟,全靠努力。
謝謝大家。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