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記者 孟秀麗
近日中國畫報出版社推出了由英國科普作家傑克·查洛納撰寫的《科學家的筆記本》,通過28個在科學技術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主題、300多項發明創造、理論、著作,200餘幅產品圖片、結構模型、設計圖紙、筆記手稿、專利證書和古代版畫,展現從距今200萬年的能人時代至21世紀的科學發展史,見證科學家們如何改變這個世界。
愛迪生與特斯拉的直流電交流電之爭,最後贏家是誰?若沒有哈伯-博施法,第一次世界大戰會持續這麼久嗎?是誰為美國第一批進入亞軌道空間飛行的猴子太空人設計了壓力服和頭盔?女性科學家是否因為性別歧視而受到不平等對待?……所有這些都可以在《科學家的筆記本》中找到答案。
《科學家的筆記本》的作者傑克·查洛納與英國倫敦科學博物館(London Science Museum)合作,帶領讀者深入探索歷史上的偉大發明是如何產生的,揭示歷史上重要創造的每一步關鍵發展,涉及數學、天文、地理、生物、醫學、化學、光學、航天、計算機、工程等科學領域的250位科學家,涵蓋300多項發明創造、理論、著作等,收錄200餘幅科學家的畫像、產品圖片、結構模型、設計圖紙、筆記手稿、專利證書和古代版畫。這些圖文資料大都來自大英圖書館、英國倫敦科學博物館、英國國家傳媒博物館、英國皇家海軍潛艇博物館、英國皇家協會、美國國會圖書館、美國國家檔案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紐約市博物館、奧地利國家檔案館等十餘家機構。
傑克·查洛納著有40餘部科普作品,涉及多個科學學科。作品包括《元素:構建宇宙的終極指南》《DK目擊者書:颶風和龍捲風》《DK基礎科學人工智慧》《改變世界的1001個發明》等。他曾在倫敦科學博物館講學多年,身兼科學類圖書和電視欄目的科學顧問。
書中長長的科學家名單及發明創造清單,為讀者展現了人類在探索之路上的無數「第一」:1825年,英格蘭的「斯託克頓-達靈頓鐵路」成為世界上第一條蒸汽火車鐵路;法國「普隆熱爾號」潛艇是世界上第一艘非人力驅動潛艇;紐約珍珠街發電站是世界上第一座發電廠;蘇聯的奧賓斯克核電站是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德國V-2是第一枚飛出太空的火箭,到達100千米外的太空……這些人類科學史上的關鍵節點,都以時間軸的形式在書中為你清晰呈現。
人類創造力大約開始於6000年前,但故事從不會結束。翻閱本書,你很快就會明白,如今大多數人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有多少是源於各行各業的各色人等的創造性思維。
【來源:半島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