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頭像分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2020-12-14 設計庶

寫在前面,如果你喜歡小庶的作品,歡迎跟隨小庶,點擊右上角的藍色小方塊就可以免費跟隨小庶,每天第一時間就可以收到小庶分享的姓氏頭像,獨寵於你的一款微信頭像,願你生活開心,幸福愉快!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出自《孟子》。它的意思是在不得志的時候就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得志的時候就要努力讓天下的人民得到好處。

看一個小故事,大體內容是這樣說的,甲乙兩對父子在街上看到一位乞討者,其中甲的父親看了看乞討者,俯下身小聲教育孩子說到:記得要好好學習,不然長大以後就像他一樣沒有工作,只能乞討為生。而乙的父親則俯下身語重心長地教育孩子說到:你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長大後,讓像他一樣的人都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不用再到外面風餐露宿。

如果是你,你會選擇那一種方式呢?

我想大部分人都是像甲父親一樣教育孩子的吧,不管是用哪種方式,都是可以教育到孩子,同時也可以讓孩子好好學習,但是孩子的視野和胸懷必定會隨著不同的教育而受到限制。

就像甲父親和孩子,他會好好學習,努力上進,最後也會找到一份好工作,因為在他的心裡,自己的格局就是想到找一份好工作,擁有好工作就是自己努力的目標與方向。

而乙父親的孩子,將來成就必定要比甲更好,因為TA會目標不僅要讓自己擁有好工作,還肩負使命,讓更多流浪街頭的乞討者擁有一份工作,TA為了實現這個理想也會更加的努力,最終成就就會越來越大。

心中有大目標的人,TA如果想實現自己的目標,就需要一步一步不斷向前,TA不僅為自己擁有好工作而努力,還需要讓更多的人擁有工作而努力,一個人的目標有多強大,那TA的能力就越大,最後取得的成功也就越大。

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一定得做些有意義的事,不然一個人就會光禿禿的來,赤裸裸地去,什麼也沒留下。

有意義的事可以是對自己而言,可以是對社會而言,可以是對國家而言,也可以是對世界而言。一個人只要做了有意義的事,他的這一生就是值得被歷史所銘記的。

寫在最後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卻已相識許久,很微妙很知足,如果你喜歡這期頭像,那就在下面點個讚呀,也可以轉發或收藏,你的鼓勵是小庶的動力來源,小庶在此深表感恩。希望大家都可以健康快樂,平平安安,歲月常歡愉,年年皆勝意!

精彩推薦

自強不息,人生在於努力奮鬥

只有堅持,才能等到否極泰來

微信頭像分享:願時光不老,我們不散

微信頭像分享:家肥屋潤,合家平安,家和方能萬事興

小庶希望大家可以換上自己喜歡的姓氏頭像!

相關焦點

  • 秦暉:窮則兼濟天下,達則獨善其身
    應當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才對。的確,《孟子》原來說的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後人習慣先「達」而後「窮」並改「兼善」為「兼濟」,尚不失孟子原義。但我確實認為:一個人如果真心想要「善其身」與「濟天下」,那還是改成本文題目所云的「窮則兼濟天下,達則獨善其身」的好。
  • 我們的善良應該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善良最好的尺度應該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正義是要有成本的,善良是要有能力的。孟子的「窮則獨善其身,達者兼濟天下」,古文本意為不得志的時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養,得志的時候就要努力讓天下人都能得到好處。
  • 孟子留下的智慧: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意思是:不得志時就潔身自好修養個人品德,得志顯達之時就要造福天下百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上》(第九)。 孟子的這句名言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是因為它回答了我們很多問題。
  • 孟子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和《道德經》高度一致
    就孟子提出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來說,明顯地證明了他就是一位得道的哲學家,也稱之為聖人,無論他是讀過老子的書,還是與老子的不謀而合,總之他的理論和老子思想同出一轍。「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和《道德經》中的「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還有「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一個意思。
  • 《蘇東坡傳》: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在我看來,蘇東坡的一生也是儒生至高理想的淋漓體現: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蘇東坡的一生可按「達」和「窮」大致分為兩個階段。「達」是仕途得意之時,在哲宗元祐年間太后攝政時期,蘇軾受太后重視,任杭州太守,主政一方。在太后不遺餘力的支持下,蘇軾大展手腳,在杭州大興土木,建立城市供水系統,設立公立醫院,疏浚鹽道,整治西湖,穩定谷價,糾正惡俗,濟民賑災。
  •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句話大家怎麼理解?
    我認為「窮則獨善其身」和「達則兼濟天下」兩句所達成的實質效果是一樣的。「窮則獨善其身」按我的理解是有兩方面的含義。「達則兼濟天下」同樣可以從以上兩方面來談。一個人在物質方面極為富足時,在目睹其他人與自己相反的生活境遇時,勢必會萌生惻隱之心,從而想要通過自己的力量來改變這種現狀,去接濟社會最底層的人民,所以一個人在身處富足中能想著普羅大眾的生活供應不足並採取行動去回饋去改變社會現狀的情況下,這個社會又怎能不會因為這樣的一個個善舉而變得更美好呢?
  •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第400篇原創文章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教給我們什麼人生智慧?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句話充滿了人生智慧,大概意思是:一個人在不得志的時候,就要潔身自好,注重提高個人修養和品德;一個人在得志顯達的時候,就要想著造福天下百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句話帶給我們的現實意義是: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每個人的人生目標就是人為什麼活著。我的理解是人生目標可以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養活自己;第二個層次是給家人更好的生活;第三個層次是實現自我價值;第四個層次是為社會做貢獻。
  • 窮則獨善其身,窮可不是指貧窮;達則兼濟天下,達也不是說富貴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原文是出自《孟子》,原文的後半句應該是「達則兼善天下」,後人習慣把兼善改作「兼濟」了。要理解這兩句,就應該聯繫上下文一起來看,才不會斷章取義。「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
  • 為何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價值觀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充分體現了中國儒家思想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儒家的人格理想是君子賢人和聖人,這是孔子的觀點,而儒家的亞聖孟子,這提出了大丈夫 的人格理想。無論是君子還是大丈夫,都有共同的特點。
  •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經過自己的刻苦努力,憑藉著優異的成績從窮山溝考上了漢東大學。大學期間,他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一雙球鞋,雖有「凌雲壯志」,但童年的處境為他內心造就了自卑的陰影。他喜歡陳陽,但對方是檢察長之女,高官家庭,怎麼會看上自己這個窮小子呢?在他看來:「一個吃不飽飯的窮孩子,哪有什麼資格去談戀愛。
  • 身逢亂世的白居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白居易一生的宗旨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足以見他心繫百姓,是一個為人民服務的好官。
  • 白居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他不論仕途如何,都堅守著知識分子的一份良知,關注平民的苦難生活,始終胸懷憂國憂民之心和兼濟天下的政治抱負。顧況一看驚道:「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難!」那首詩就是《賦得古原草送別》,詩歌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此詩讓白居易一舉成名。後來白居易寫詩更起勁,但好詩不易得。於是,他回家用功,「夜課賦,晝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也。以至於口舌生瘡,手肘成胝。」
  • 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一生豪放灑脫
    在這一時期,白居易真正實現了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信念,白居易在這個時期雖然還是很關注百姓的生活,但白居易表現出來的行為已經沒有以前那麼熱情了。他在江洲過著悠閒自在的生活,遊覽山峰,與友人出遊。後來白居易又多次擔任各種官職,最終輾轉到了洛陽,會昌六年,白居易在洛陽去世。
  • 白居易:「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做個普通人挺好!
    白居易「達則兼濟天下」史書記載《觀刈麥》於白居易擔任陝西周至縣尉,來到田間地頭,看到百姓一年四季不停地勞作,十分辛苦。圖片來源於網絡「窮則獨善其身」生於亂世的白居易,從小目睹了戰亂、飢餓、生離死別卻異常刻苦勤奮。
  • 傳統文化體現在知識分子的人生理想,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心理結構的核心是儒道互補,體現在知識分子的人生理想上,則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唐代文人的科舉仕途欲望,比哪一個時代都要強烈,對此,他們不是羞羞答答,欲說還休,而是直言不諱,毫無愧色。
  • 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
    三,第三層境界,這層境界的老師「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他不但能傳道受業解惑,而且他有家國情懷,心憂天下,能以小見大,能為學生塑情懷,拓胸襟。能引領學生突破自己的小我,超越自我,經這樣教師指導的學生,學生受其影響,長期潛移默化會讓他們逐漸變成有情懷有格局的民族精英。這樣學生心胸寬闊,積極向上,樂於助人。這樣的教師堪稱人生導師。
  • 《劍來》達者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便是文聖一脈的從容!
    我若有心無力,於事無補,能夠獨善其身,還是從容。古人言,達者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不也正是一種從容,有能力,那我便盡力幫助身邊人,當然更要明白,救急不救窮的道理!《劍來》萬萬沒想到,神秘老夫子的歷史原型竟然是……)門內故人,師傅老秀才,首徒崔瀺;門外老人,天下文聖
  • 《天道》窮則獨善其身 達則兼濟天下
    窮則獨善其身 達則兼濟天下獨善其身不是冷漠無情;也不是不關係蔬菜和糧食;而是堅持做自己,堅持內生長、逆生長;把自己生存能力和適應能力變的越來越強。陌上少年郎;公子世無雙,人可以粗鄙也可以偉大;我們應該有一顆愛國心;一個信仰祖國的核心價值體系,為經濟建設添磚加瓦的人。
  • 道士是該獨善其身,還是該兼濟天下?
    或問曰:何謂獨善其身。貧道以為以身修真得真是也。古雲「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人身心無非如此幾樣物件,未發之中,則是獨得其善。世人有這幾樣,不能守住,都要胡亂發發,這人生百年就過去了,既沒有獨善其身,亦不曾善他人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