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善良應該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2020-12-14 奮鬥人生為夢發聲

都說我們的善良要帶點鋒芒,才能使善意不被利用和犯錯。

善良最好的尺度應該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正義是要有成本的,善良是要有能力的。

孟子的「窮則獨善其身,達者兼濟天下」,古文本意為不得志的時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養,得志的時候就要努力讓天下人都能得到好處。

現實意義是,在我們沒有能力的時候,我們要自己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健康,不斷完善自己的品德修養,不為別人添麻煩,提升自己的能力就是我們最大的善良。

當我們富足有能力的時候,就要主動地給予他人幫助,擔起重任,顧全大局,不自私,獻出自己的一點愛,天下人間終將變得美好。

獨善其身是我們獨處的最高境界,在獨處的時候才能不被外界幹擾和分解我們的精力。

在我們沒有能力的時候,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強大自己,而不是打腫臉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

當我們完善自己的一切,才能不懼風霜,不依賴他人,不給家人朋友添亂。

每個人都那麼繁忙,儘量不麻煩別人就是對他人最好的善良。

減少別人對我們的幫助,才能使自己的內心舒坦,沒有人情的壓力。

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們都怕麻煩,奮鬥在每一天的我們,都不願意花太多精力去面對生存以外的事情。

即使不得已的幫助,那也是需要交換的人情,世間沒有免費的午餐,就算是父母對你哺育之恩,我們也要報以養老陪伴之情,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最現實的善良就應該是先管好自己,再去幫助他人,自己的事情都沒有做好,如何能夠幫助別人,別人又怎麼信服你的能力。

當我們擁有能力的時候,就要分享,奉獻,懂得回報和奉獻會讓自己更加快樂,路才會越走越遠。

我們每個人都具備情懷,這個情懷使得我們始終內心柔軟和善良。

驅使著我們甘於奉獻,不求回報,不計較個人得失,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身處同一片天地,呼吸一樣的空氣,沐浴同樣的陽光之下。

新冠的出現,充分展示了我們國家人民的情懷,胸懷天下,挺身而出,不懼危險,勇於奉獻。

我們的情懷比海寬比天高,我們努力的讓愛灑滿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達則兼濟天下,是家國情懷,也是個人情懷,人人獻出一點愛,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諸葛亮在早年時候躬身於南畝,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後來出山後輔佐劉邦成為一代名相,對百姓關愛。

古人的良好品德一直延續到後代,生生不息。

惟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踐行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我們的善良要充滿智慧,用智慧的善良去對抗世間複雜的狀態。

不讓善良泛濫成災,不讓善良變成一把利器。

善良是我們的本能,有能力善良,才是本事。

餘生,只願每一個人都能不斷提升自己,減少別人的麻煩也成就了自己,有了力量幫助他人,促進了世間更加美好。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我們最應該追尋的善良和美好。

相關焦點

  • 秦暉:窮則兼濟天下,達則獨善其身
    應當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才對。的確,《孟子》原來說的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後人習慣先「達」而後「窮」並改「兼善」為「兼濟」,尚不失孟子原義。但我確實認為:一個人如果真心想要「善其身」與「濟天下」,那還是改成本文題目所云的「窮則兼濟天下,達則獨善其身」的好。
  •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教給我們什麼人生智慧?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句話充滿了人生智慧,大概意思是:一個人在不得志的時候,就要潔身自好,注重提高個人修養和品德;一個人在得志顯達的時候,就要想著造福天下百姓。應該說,這句話對一個人的激勵和指導意義是非常積極的:引導人們在人生落魄的時候,不要自暴自棄,不要破罐子破摔,而要努力提高在自身的修養和品德;同時也告誡人們在人生得意的時候,不要自私自利,只顧著自己,而要多接濟和救助更多的普通人。
  • 孟子留下的智慧: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意思是:不得志時就潔身自好修養個人品德,得志顯達之時就要造福天下百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上》(第九)。 孟子的這句名言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是因為它回答了我們很多問題。
  • 孟子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和《道德經》高度一致
    就孟子提出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來說,明顯地證明了他就是一位得道的哲學家,也稱之為聖人,無論他是讀過老子的書,還是與老子的不謀而合,總之他的理論和老子思想同出一轍。「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和《道德經》中的「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還有「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一個意思。
  •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句話大家怎麼理解?
    我認為「窮則獨善其身」和「達則兼濟天下」兩句所達成的實質效果是一樣的。「窮則獨善其身」按我的理解是有兩方面的含義。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攜帶一種好為人師的基因,希望去傳授自己的觀點從而對其他人施以影響。所以在意識到自己素養平平時及時去充電,整個社會則可達到精神世界極為富足,即國民普遍的幸福指數也不會低,這樣的一個社會發展進程可謂會在人類文明史上快速前進。「達則兼濟天下」同樣可以從以上兩方面來談。
  • 《蘇東坡傳》: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林語堂先生對蘇軾總結性的評價我頗能認同——我們未嘗不可說,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癮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 為何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價值觀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充分體現了中國儒家思想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儒家的人格理想是君子賢人和聖人,這是孔子的觀點,而儒家的亞聖孟子,這提出了大丈夫 的人格理想。無論是君子還是大丈夫,都有共同的特點。
  • 窮則獨善其身,窮可不是指貧窮;達則兼濟天下,達也不是說富貴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原文是出自《孟子》,原文的後半句應該是「達則兼善天下」,後人習慣把兼善改作「兼濟」了。要理解這兩句,就應該聯繫上下文一起來看,才不會斷章取義。「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
  •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經過自己的刻苦努力,憑藉著優異的成績從窮山溝考上了漢東大學。大學期間,他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一雙球鞋,雖有「凌雲壯志」,但童年的處境為他內心造就了自卑的陰影。他喜歡陳陽,但對方是檢察長之女,高官家庭,怎麼會看上自己這個窮小子呢?在他看來:「一個吃不飽飯的窮孩子,哪有什麼資格去談戀愛。
  •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第400篇原創文章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 白居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他不論仕途如何,都堅守著知識分子的一份良知,關注平民的苦難生活,始終胸懷憂國憂民之心和兼濟天下的政治抱負。顧況一看驚道:「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難!」那首詩就是《賦得古原草送別》,詩歌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此詩讓白居易一舉成名。後來白居易寫詩更起勁,但好詩不易得。於是,他回家用功,「夜課賦,晝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也。以至於口舌生瘡,手肘成胝。」
  • 身逢亂世的白居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詩句,白居易的詩平白如話,讀起來朗朗上口,就連八十歲的老婦都能讀懂。而這也是他詩的最顯著的特點。白居易一生的宗旨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足以見他心繫百姓,是一個為人民服務的好官。
  • 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一生豪放灑脫
    但是在另一個詩人的詩中,楊貴妃又是一個悲劇化的女子,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同樣描寫了楊貴妃的一首詩,就是白居易所寫的《長恨歌》,相比於李白的《清平調》,白居易的所寫的《長恨歌》更具現實色彩,他用優美的語言與一系列的手法將唐玄宗與其寵妃楊玉環纏綿悱惻的愛情描繪的淋漓盡致。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詩人之一,他的詩大多是寫實抒發自己胸意的,白居易的生活經歷引導著他的詩中情感的變化。
  • 微信頭像分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出自《孟子》。它的意思是在不得志的時候就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得志的時候就要努力讓天下的人民得到好處。微信頭像分享:願時光不老,我們不散
  • 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
    三,第三層境界,這層境界的老師「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他不但能傳道受業解惑,而且他有家國情懷,心憂天下,能以小見大,能為學生塑情懷,拓胸襟。能引領學生突破自己的小我,超越自我,經這樣教師指導的學生,學生受其影響,長期潛移默化會讓他們逐漸變成有情懷有格局的民族精英。這樣學生心胸寬闊,積極向上,樂於助人。這樣的教師堪稱人生導師。
  • 傳統文化體現在知識分子的人生理想,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心理結構的核心是儒道互補,體現在知識分子的人生理想上,則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唐代文人的科舉仕途欲望,比哪一個時代都要強烈,對此,他們不是羞羞答答,欲說還休,而是直言不諱,毫無愧色。
  • 《天道》窮則獨善其身 達則兼濟天下
    我們傳統觀念中要明哲保身,要委曲求全,要忍到最後,只要不死;一直要忍下去,這是一種麻木不仁。為什麼要解放思想,因為思想制約我們認知的範圍和場,只有打破思維定勢,我們才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社會事存在階層的,只是我們身處在最底層而已,所以我們看人都一樣。
  • 白居易:「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做個普通人挺好!
    白居易「達則兼濟天下」史書記載《觀刈麥》於白居易擔任陝西周至縣尉,來到田間地頭,看到百姓一年四季不停地勞作,十分辛苦。圖片來源於網絡「窮則獨善其身」生於亂世的白居易,從小目睹了戰亂、飢餓、生離死別卻異常刻苦勤奮。
  • 《劍來》達者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便是文聖一脈的從容!
    我若有心無力,於事無補,能夠獨善其身,還是從容。古人言,達者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不也正是一種從容,有能力,那我便盡力幫助身邊人,當然更要明白,救急不救窮的道理!《劍來》萬萬沒想到,神秘老夫子的歷史原型竟然是……)門內故人,師傅老秀才,首徒崔瀺;門外老人,天下文聖
  • 要做就做鍾南山這樣的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自古以來,在中華民族危急關頭,就不乏民族英雄,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巨大的責任感,捨生忘死的利他精神;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追根溯源,了解一下鍾南山的人生經歷和成長曆程,以期在未來的中國,可以培養出無數的鐘南山,培養出無數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國之棟梁。 (三)鍾南山出生於醫學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