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青島大學 賦能大數據人工智慧教育教學巡講活動成功舉辦

2021-03-01 高校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推進聯盟

會議現場

2018年9月16日,由全國高校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創新聯盟主辦,青島大學承辦的「賦能高校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教育教學公益巡講活動」在青島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成功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多家高校、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就高校大數據、人工智慧教育教學、專業共建、學院共建、基地共建、師資培訓、人才培養、科研成果轉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討與交流。

青島大學數據科學與軟體工程學院副院長 李勁華教授

會議由青島大學數據科學與軟體工程學院副院長李勁華教授主持,他首先代表青島大學歡迎大家的到來,並向與會者介紹了參會嘉賓,分別是山東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成秀珍教授、青島大學數據科學與軟體工程學院院長高鵬翔教授、全國高校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創新聯盟秘書長朱啟明、山東科技大學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劉西奎教授、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黃潤才副教授、青島農業大學理學與信息科學學院李吉忠教授、青島科技大學大數據學院常務副院長宋廷強、青島大學數學學院李新民教授、青島遠洋船員職業學院王世輝教授、青島大學數據科學與軟體工程學院系主任孫更新副教授、青島科技大學計算機系講師範德明、杭州睿數科技公司CEO吳仲毓、蘇州國雲數據教育事業部總監王一民、北京永洪科技教育事業部總監李宗季、副總監於利紅、北京華育興業公司技術總監王鵬、北京第四範式公司資深行業經理高飛、青島市大數據聯盟秘書長任保東等50多位代表出席了本次論壇。

青島大學數據科學與軟體工程學院院長 高鵬翔教授

青島大學數據科學與軟體工程學院院長高鵬翔教授代表活動承辦方歡迎大家來到青島大學參觀、交流與座談,希望大家就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教育教學工作進行深入探討,為青島大學數據科學專業建設傳經送寶,同時,也希望各地院校經常舉辦類似交流活動,為培養大數據人才分享經驗,相互借鑑成功教學方法,取長補短,為高校大數據教育教學及人才培養發揮積極作用。

全國高校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創新聯盟秘書長 朱啟明

聯盟秘書長朱啟明在致辭中談到,賦能高校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教育教學公益巡講活動的第二站來到了美麗的青島大學,青島大學是山東省屬重點綜合大學,在數據科學專業規劃與建設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為成功申報「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打下了堅實基礎。聯盟把本屆活動定在青島大學,目的是讓更多的高校和企業了解青島大學在大數據領域所做的工作:包括取得的成績、遇到的問題和未來的學科建設規劃等,高校之間、企業之間可以相互借鑑,相互學習。當前,教育部「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政策正在穩步推進,並初顯成效。但令人困惑的是,全國500多所院校對大數據、人工智慧專業人才的培養仍處於摸索階段,諸多院校面臨課程頂層設計及培養體系欠缺、專業師資力量不足及教學經驗缺乏、實訓平臺效果不明顯等相關的教學配套資源匱乏的難題。高校始終是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結合點。到2018年,數據科學家的人才缺口在14萬到19萬之間,對於懂得如何利用大數據做決策的分析師和經理人的崗位缺口則將達到150萬。全國人工智慧專業人才市場缺口更大,接近500萬。因此,各大高校正著力加快建設大數據專業、人工智慧專業,以填補百萬級的人才缺口。

山東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 成秀珍教授

山東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成秀珍教授認為,出任山東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以來,這是她第一次在公開場合發表主題演講,心情很激動。她演講的主題是「高可信物聯網系統」,她把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區塊鏈技術與應用很好地結合起來進行講解。她認為,當前,物聯網系統安全面臨嚴重挑戰。當前物聯網安全架構依附於物聯網架構,而物聯網安全機制呈現出孤立化、碎片化和靜態化的現狀。通用智能物聯網安全架構是以數據流為核心的閉環、自反饋、自學習、持續安全的架構,它包括自進化、自學習、數據流、控制流幾個環節,它涉及人工智慧判斷、分布式帳本可信存儲,分布式共識一體化智能控制系統等技術與應用。未來,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技術在「高可信物聯網系統」中將大有作為。

青島大學數據科學與軟體工程學院系主任 孫更新副教授

青島大學數據科學與軟體工程學院系主任孫更新副教授談到,從2016年起,青島大學就開始申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原因是當時社會對大數據專業人才需求旺盛、政府及政策大力支持、青島大學數據科學與軟體工程學院自身辦學經驗豐富等優勢。目前,青島大學申報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已經具備一定基礎和辦學條件,學校擁有大數據專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博士11人,學校目前已經投入300多萬購買了大數據計算機服務集群以及大數據實驗實訓平臺。同時,在大數據課程體系構建,包括在線開放課程、教材出版、企業合作研發、外出學習培訓、協同育人項目、教學教研項目等也取得了一定成績。

聯盟副秘書長、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副教授 黃潤才

聯盟副秘書長、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副教授黃潤才認為,來到青島大學,我先是在大學校園裡轉了一圈,覺得校園景色很美。今天很高興在這裡分享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建設與經驗。上海工程技術大學2017年申報並獲批大數據本科專業,今天的主題報告為「應用型本科院校新工科、大數據專業建設的思考與探索」,突出新工科研究與戰略。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大數據專業以現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我校大數據專業課程總共設置165個學分,通識類課程59.5學分,電子電氣類學科基礎平臺課程36學分,4+X+Y專業課程32學分。其中,專業課程設置中更多體現並設置大數據相關課程體系。同時,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在上海成立了青浦人工智慧產業園區,開展人工智慧產、學、研及成果轉化工作,初見成效。

山東科技大學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副院長 劉西奎教授

山東科技大學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副院長、劉西奎教授強調,數學與計算機是不分家的。2017年,山東科技大學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成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本科專業。學院堅持大數據學科建設為龍頭,培養高質量人才。學院開辦《數據建模及其應用》雜誌,為傳播大數據知識創造有利條件,歡迎參會的老師和企業積極投稿。我校大數據學院計劃明年招生300人。同時,他認為,當前大家對大數據認識還存在一定誤區,大數據不一定是指信息數據量大。他認為,大數據類似一個垃圾桶,垃圾信息是大量的,但要從垃圾的信息中分揀出來有價值的信息。大數據時代正在呼喚創新型人才,產、學、研等社會各個層面需要大量研究大數據特色課程,單一高校大數據人才培養方式,根本滿足不了社會對大數據人才發展的需要。實際上,大數據專業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綜合學科,它涉及產、學、研各個領域共同努力,才能逐漸完成高校大數據教育教學的總體任務。2018年,學院與阿里雲、青島青軟實訓公司等合作成立阿里雲大數據學院,將在5年內培養5000名雲計算、大數據云安全和人工智慧方面的高端專業人才,希望我院能為國家源源不斷地輸送優秀的大數據人才。

北京永洪科技教育事業部副總監 於利紅

北京永洪科技教育事業部副總監於利紅認為,永洪科技2012年成立,長期在大數據領域播種、耕耘並有所收穫,永洪科技於2016年獲得騰訊領投的C輪2億元融資,受到資本市場追捧。永洪科技已經總結並實踐了一套有關高校大數據教育教學的經驗與方法,在大數據領域擁有一定的經驗積累。永洪大數據分析方法論,就是如何從海量數據中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並進行問題診斷、決策支持、智能預測等。當前,全國高校高職信息化痛點問題,突出表現在:信息化系統多,信息孤島問題突出;學校暫未通過數據分析與指導決策;審核申報評估體系多;量化數據不豐富等。永洪智慧教育大數分析平臺,將針對上述高校信息化痛點問題給出科學、全面的解決方案。

北京華育興業公司技術總監 王鵬

北京華育興業公司技術總監王鵬就「基於產業實踐大數據專業建設思路」主題談了自己的看法。一是大數據專業建設需要頂層設計,包括大數據專業定位與特色;人才培養方向是什麼?大數據專業水平如何測評等。二是要大數據專業建設需要系統思考,包括對現有學校資源的整合,學校的優勢資源在哪裡?要做哪些事,哪些是核心,哪些是輔助,做到什麼程度?三是,大數據專業建設需要一體化建設,包括軟硬一體,分階段實施等。目前,北京華育興業公司提供大數據教學解決方案業務框架,具體包括終端用戶層、業務應用層、資源層、雲平臺基礎建設層、配套服務等等。

杭州睿數科技公司CEO 吳仲毓

杭州睿數科技公司CEO吳仲毓認為,目前全國高校大數據教學實踐存在三大痛點:一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進入課堂需要過程;二是缺乏大數據人工智慧教學案例;三是缺乏適合的大數據人工智慧教學實踐平臺。因此,睿數科技針對高校大數據人工智慧教育教學痛點問題,提供三步走解決方案:一是創建大數據人才培養體系;二是建設實驗室軟硬體平臺;三是為培養教師隊伍賦能。同時,他認為,當前,簡單培養學生學習R語言、Python等工具或語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大數據思維能力。數據科學方法論,包括商業理解,即分析方法,數據需求,數據收集,數據理解,數據準備等。數據科學就是要對數據信息模型進行不斷優化的一個過程,我們為高校提供的海豚大數據+X,人工智慧+X實驗室解決方案將不斷完善與解決高校大數據教學實訓問題。

蘇州國雲數據教育事業部總監 王一民

蘇州國雲數據教育事業部總監王一民談到,當前,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開始火熱起來,明年全國將有26所高校申報該專業,基於大數據專業人才的能力培養,國雲教育將面向高校「新商科」專業提供全面IT解決方案。高校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定位,主要研究大數據分析理論與方法在經濟管理中的應用以及大數據管理與方法等。國雲將與國內高校的管理學院,汽車學院,經濟學院進行教育教學全面合作與推進。

部分與會人員合影

會議在大家熱烈的討論中圓滿結束。與會人員共同期待下一屆聯盟舉辦的活動內容更精彩,形式更豐富。

相關焦點

  • 2020第三屆全國高校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教育教學創新論壇在京成功舉辦
    2021年聯盟將在會員發展、教材出版、巡講活動、師資培訓、創新評選、高校專業彙編等六個領域繼續做大做強。目前,《彙編》2021版進入內容徵集和版面設計階段;6月,聯盟推出《賦能人工智慧教育》一書,第一次向業界披露了全國215位高校校長的人工智慧教育思維;同時,聯盟還獨家推出了「全國高校人工智慧大數據專業實力排行榜」,可以全面了解我國高校人工智慧大數據專業地區分布情況和各個高校的教學實力情況;9月,聯盟推出《全國高校新增本科專業名單大全》工具書,它是業界第一本收錄最近10年全國高校新增專業及專業調整結果的專業工具書
  • 工信部AI精準賦能中小企業對接洽談會暨2020山東(青島)人工智慧...
    為充分發揮人工智慧技術的賦能作用,結合山東省豐富的應用場景基礎和青島市人工智慧產業優勢,推動人工智慧精準賦能中小企業,促進新技術、新產品推廣應用,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中國人工智慧產業聯盟主辦,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北區人民政府、西海岸新區管委承辦的工信部AI精準賦能中小企業對接活動暨2020山東(青島)人工智慧「百企百景」發布會於12月1日在青島市成功舉辦。
  • ​河南許昌: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未來教育教學公益講堂成功舉辦
    從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到新課改、新高考,學校如何應對信息化變革帶來的挑戰?如何將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讓新技術為教育教學減負增效?這一直是業內熱議的話題。8月27日上午,在許昌高中組織了「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未來教育教學公益講堂」,邀請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智能教育研究中心融合應用研究室主任劉俊生進行
  • 全球智慧教育大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論壇」成功舉辦
    大會共設置「人工智慧與未來教育」、「未來教育與教師能力建設」、「5G時代的智慧教育」等12個專題論壇,其中「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論壇」由科大訊飛承辦。吳曉如在致辭中說:「網際網路時代,大數據之於教育、之於因材施教的重要意義,就好比天文望遠鏡之於現代天文學的重要角色。將大數據引入教育,能讓我們在教育或者被教育的過程中,更清晰、更準確、更迅速。」他還介紹了北師大與科大訊飛由來已久的緣分,「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賦能每一所學校、每一位老師、每一個學生,共創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夢想。」
  • 全球智慧教育大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論壇」成功舉辦
    吳曉如在致辭中說:「網際網路時代,大數據之於教育、之於因材施教的重要意義,就好比天文望遠鏡之於現代天文學的重要角色。將大數據引入教育,能讓我們在教育或者被教育的過程中,更清晰、更準確、更迅速。」他還介紹了北師大與科大訊飛由來已久的緣分,「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賦能每一所學校、每一位老師、每一個學生,共創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夢想。」
  • 人工智慧教育,青島要做「示範」
    建設超算中心、升級教學平臺是實施人工智慧教育的基礎性工程。青島的人工智慧教育超算中心、實驗室將進一步擴容,人工智慧教育硬體支撐體系將逐步完善,全市共享的基礎資源庫將逐步形成。與此同時,明年還將探索企業創新供給與優質資源內生模式,擴充完善資源體系,後年形成教育大資源匯聚業態。
  • 寧夏舉辦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巡講活動
    陽光心靈 快樂成長 2018年寧夏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巡講活動舉辦  為進一步加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引導家長和老師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日前,寧夏文明辦主辦聯合五地市文明辦組織開展了為期半個月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巡講活動。
  • 青島大學校長夏東偉:多學科交叉融合推動人工智慧教育邁向新臺階
    編者按:教育推動科技進步從而促進人類生活更加美好。校長的使命是明確辦學方向、制定學校發展規劃、建章立制、爭取資源、領導課程改革、激發學習熱情,形成思想,明確任務等等。2020年4月,由全國高校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創新聯盟組織編寫的&34;榮譽出品,《校長賦能人工智慧教育》是業界第一本介紹、詮釋我國高校人工智慧專業建設及教育教學的時代讀物。
  • 青島中小學將全面開設人工智慧課!人工智慧教育聯盟大會在青舉行
    聯盟將組織召開人工智慧教育主題論壇及專題研討會,舉辦人工智慧教育競賽,開展人工智慧教育素養測評等工作。隨著聯盟發展,可通過成果共享、開放合作吸納更多機構參與,壯大聯盟力量,為人工智慧教育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 Unipus人工智慧再升級:賦能教育 精準評價 因材施教
    3月22日晚,北京外研在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舉辦了一場特別活動——「新平臺:『智能+』推動外語教育現代化」精心打造「智慧課堂」,與近400位參會嘉賓共同探討人工智慧、數字科技如何與外語教學深度融合。
  • 人臉識別 大數據服務 還能當「助教」——人工智慧教育機器人走進...
    6月28日下午,在西安市新苗幼兒園,一節有趣的製作「直升飛機」的課程正在舉行,但邀請小朋友回答問題的不是老師,而是一個可愛的教學機器人「BINGO」,原來,這是BINGO機器人為助教的科學實驗課。這是由西安市蓮湖區教育局主辦的「蓮湖區學前教育數位化建設研討會」活動的趣味一幕。
  • 「為家賦能·好家教伴成長」巡講開始
    8月2日上午,市婦聯在張店區科苑街道泰苑社區舉辦全市社區家長學校建設工作推進會,市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淄博修遠志同教育諮詢公司張偉做了題為《父母覺醒孩子綻放》家庭教育知識講座。據悉,此次家庭教育知識講座是為推進社區家長學校建設,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開展的「為家賦能·好家教伴成長」家庭教育巡講活動的首場講座,同時,各區縣城市社區也同步開展了家庭教育講座、親子閱讀、家教經驗分享等家庭教育活動。
  • 青島西海岸新區小學第一聯合體智慧教育論壇成功舉辦
    9月11日,青島西海岸新區小學第一聯合體智慧教育論壇在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小學成功舉辦,青島西海岸新區智慧教育指導中心負責人任萌、青島西海岸新區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小學英語教研員曹卓,以及小學第一聯合體學校的領導、老師們共同參加了活動。
  • 高校人工智慧專業排行榜 2020全國215所高校人工智慧教育教學綜合實力一覽表
    為了全面反映我國高校人工智慧(本科)教育教學總體規模、行業地區分布狀況及發展水平,促進高校人工智慧教育事業健康、持續發展,2020年4月~6月,全國高校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創新聯盟針對全國已經開辦人工智慧專業的215所普通高校進行調研,調研範圍包括高校自身的品牌影響力、高校人工智慧專業師資力量建設情況、人才培養方案和目標、課程體系建設情況、專業教材開發與人員投入情況、人工智慧實驗室建設與運行情況
  • 多方聯手,青島「領跑」人工智慧基礎教育
    《青島市人工智慧教育實施意見》提出,2020年,制定《青島市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課程綱要》,統籌規劃課程實施,小學一至三年級開設人工智慧啟蒙課程,採取視頻授課模式,每月一課時;其他年級(初、高中畢業年級除外)採取常規授課模式,每月至少兩課時;人工智慧課程納入全市各區市教育發展規劃與學校教學計劃,各區市負責人工智慧教育環境搭建、師資培養,組織開展各類活動,確保課程開設制度化、教學實施規範化、活動開展常態化
  • 人工智慧、機器人等新工科「大火」,看企業如何賦能高校教育
    高博會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活動,吸引了近千家企業參展,展示信息校園、智慧校園及教學設備等,預計超10萬人參觀。作為人工智慧機器人獨角獸,教育業務一直是優必選科技的重要布局領域。其實不僅優必選科技,一些人工智慧獨角獸公司也多有涉足教育;但難點是如何在落地上真正系統性地為現有高校教育生態賦能,同時又能打造成人工智慧公司本身的一項核心業務,這方面優必選科技是如何做到兩者兼顧,非常值得AI產業和教育屆關注研究。
  • 教育機構走進華為溪村,見證科技賦能教育
    芥末堆訊 8月22日-23日,華為雲攜手芥末堆聯合舉辦的「在線教育行業CXO思享會」走進華為溪村,十多位在線教育機構高管參觀了華為多年來在晶片、AI、智能計算、智能數據與存儲等多個方面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華為雲如何用科技賦能教育方面的探索。
  • 如何更好地利用AI為教育賦能
    打開APP 如何更好地利用AI為教育賦能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0-12-24 09:51:48 當人工智慧帶來翻天覆地的技術革新,人們開始思考AI時代人的核心素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教育如何變革才能更好地適應AI時代?如何更好地利用AI為教育賦能?兒童又該如何走近和走進人工智慧?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獲2020全國高校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教育教學...
    11月14日,2020第三屆全國高校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教育教學創新論壇在京舉辦。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在本次論壇中榮獲2020全國高校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單位。自動化學院院長蘇中教授代表學校領取獲獎證書並發表獲獎感言。
  • 2019傳智匯人工智慧大數據精英大會圓滿舉辦
    11月17日,「行業精英匯聚,共話數據AI」——2019傳智匯人工智慧大數據精英大會在京舉行。本次大會由傳智匯聯合傳智播客、創新工場、華為、京東人工智慧、百度雲、博學谷、啟迪智享、傳智專修學院、招商銀行、院校邦、AI研習社、個推、酷丁魚、車庫咖啡、小魚易聯、麥思博、智能一點、科捷物流、中馳車福、海爾共同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