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算周文王姬昌的成就

2020-12-16 悅讀紋章

周文王姬昌,是季歷之子,他有一了不起的本領神算。

有一次,周文王夢見一隻大熊,就佔了一卦,卦象顯示將有貴人來幫助他,便四處尋找貴人。但是一連幾天尋找無果。一天,聽到有人議論說渭水邊有個奇怪的老頭,用一條很直的魚鉤釣魚,一連幾天,一隻魚都沒釣著。他連忙趕至渭河邊,通過與釣者的交談,覺得老人有不凡之處,想要請他出山輔佐自己。其實,這位老者就是特意在此等待周文王的姜子牙,如今文王希望得到他的輔佐,他自是高興,但不能答應得太爽快,他得要試試文王的誠意。

於是姜子牙說:「如果你親自給我拉車,我就答應你的請求。」文王的隨從覺得姜子牙太不懂規矩,都臉有慍色,但文王很爽快地答應下來,並表示不需要任何人幫忙。他確實力大無比,拉著車向西走了近三百步,發現走錯了方向,又調轉車頭向東走了五百多步,才因為體力不支停下。當他放下車轅時,只聽姜子牙長嘆一聲,天意啊,你拉了我八百多步,我只能保周朝天下八百多年。聽了姜子牙的話,精通易經的文王自然知道什麼意思,雖然後悔沒多拉幾步,但也知道天命不可違的道理。正如民間流傳的這個傳說,周朝經歷西周、東周共八百多年。

還有一次,由於崇侯虎的挑撥,周文王接到紂王召他去朝歌商議國家大事的命令,周文王的本意是要殺他。周文王在出發前算了一卦,算出自己要被監禁七年。這卦當然很準,他一到朝歌,就被紂王關到了羑裡城。在此期間,周文王還算了幾卦,一次是給費仲、尤渾算,算他們必死於冰凍之中。一次是給商朝算,算出商朝還有28年國運。還有一次算出太廟次日午時必然著火,都一一應驗。

文王的神算功夫實在高超,且他在被困羑裡期間還有一大成就,就是把易經的八卦推演成六十四卦。實際上周朝之前,夏、商都有易經,夏朝的易經以「艮卦」開頭,「艮」即大山,所以夏朝是「連山易」。商朝的易經以「坤卦」開頭,「坤」即大地,收藏萬物,因此商朝是「歸藏經」。這兩種易經皆已失傳,今天流傳下來的是周朝文王推演的易經,稱為「周易」,以「乾卦」開頭,「乾」即天,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就是出自周易。周文王的周易對後世影響深廣。

周文王被拘羑裡期間,周文王的孩子與大臣們為了搭救他四處奔走。大兒子姬考捨命救父未果,後來大臣們搜羅美女、名馬和各種奇珍異寶,進獻給紂王。紂王被財色迷了心竅,他大喜過望,馬上放了文王姬昌,還說了一句很沒體統的話:「這麼多好寶貝,給我一件就是以釋放西伯了,何況這麼多!」,為了與如此多的賄賂相匹配,紂王不僅釋放了姬昌,還賜給他弓矢斧鉞這一象徵權力之物,讓他有權徵伐其他諸侯。還在姬昌臨走時,加了一句:「當初說你壞話的是崇侯虎。」就這樣把崇侯虎出賣了。

文王一回國,就憑著手中斧鉞聯絡各路諸侯,徵服了時常擾民的犬戎,又相繼滅了黎國、密須國等小國,當然還有崇國,把周的首都從西岐遷到豐邑(今陝西西安),各路諸侯都臣服於文王的威望。

周文王活了97歲,雖然沒有完成滅商大業,但他的業績為武王伐紂奠定了基礎。

相關焦點

  • 《史記》——《周本紀》之周文王
    於是虞、芮之人有獄不能決,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讓畔,民俗皆讓長。虞、芮之人未見西伯,皆慚,相謂曰「吾所爭,周人所恥,何往為,只取辱耳。」遂還,俱讓而去。諸侯聞之曰:「西伯蓋受命之君。」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須。明年,敗耆國。殷之祖伊聞之,懼,以告帝紂。紂曰:「不有天命乎?是何能為!」明年,伐邗。明年,伐崇侯虎。而作豐邑,自岐下而徙都豐。
  • 「名人歷史百科」至德施仁──周文王姬昌
    【名人簡歷】周文王(前1152—前1056年),就是殷商西伯(意即西方諸侯之長,《封神演義》演繹為西伯侯),又稱作周侯,周季歷(周朝建立後,尊為王季)之子,姬姓,名昌。先秦時期貴族有姓有氏,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故周文王雖姬姓,卻不叫姬昌。「姬昌」一說在東漢時期成型,後世延續了這種說法,遂稱文王為姬昌。
  • 姬昌——創始《周易》的一代明君聖人
    周人追述文王之德,明國家所以受命而代殷者,皆由於此,以戒成王。姬昌,前1152—前1056年,季歷之子。季歷死後傳位於他,稱伯昌。因在位50年。益行仁政,天下諸侯多歸從,子武王有天下後,追尊為文王。周文王的形象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為伐商做了很大的貢獻。
  • 周文王姬昌為什麼能推演出《周易》?
    而《周易》是周文王姬昌所作,姬昌是周朝的奠基人,在他的兒子周武王建立周朝之後,追封他為文王。那麼,很多人就會有一定的疑惑,那就是,為什麼姬昌可以推演出《八卦》呢?下面小編將逐一為大家分析分析。一、美好的品德姬昌的品德是非常不錯的,能夠捨己為人。當時,商紂王殘暴無道,在妲己的勸誘下,發明了炮烙之刑。
  • 文王神卦真的有那麼準嗎,歷史上的周文王究竟會不會佔卜術?
    不管怎樣,談到《周易》的作者,總要牽扯到三個人:伏羲、孔子、周文王姬昌(史書好像更傾向文王推演六十四卦一說),但我們對這個問題不做深究,探討的只是周文王推演天數、預卜未來的神奇之術是否真實? 第三次發生在文王的長子伯邑考入朝代父贖罪的時候,伯邑考因演奏樂曲得罪紂王,被下令亂刀剁碎做成肉餅,並賜給姬昌食用,結果這個噩耗同樣被姬昌早早算出,傷心的父親流了一夜眼淚,次日送餅的使者到來
  • 明知兇多吉少:精通易經的周文王姬昌,因何不避7年牢獄之災
    明知兇多吉少:精通易經的周文王姬昌,因何不避7年牢獄之災紂王無道,接連殘害忠臣,誅妻殺子,惹得天怒人怨。卻又擔憂害怕,因此召來諸候造反,天下不寧。奸佞小人費仲,向紂王獻上一策:宣召將四大諸侯姜妲楚、鄂崇禹、姬昌、崇侯虎四人騙進朝歌,然後密而殺之。這樣做,為的是斬草除根:即使四海有人想造反,也群龍無首。「源易緣」注意到,四大諸候中的西伯候姬昌,就是後來演繹後天八卦的易聖之一——周文王。
  • 《封神演義》中,周文王姬昌為什麼沒有封神?
    其中周文王姬昌之子伯邑考被封為中天北極紫微大帝,這是尊貴之神,象徵著權利、尊貴、帝皇。上封神榜封神的不僅有伯邑考,連殘暴的商紂王也都封了神,但周文王姬昌卻沒有封神。那《封神演義》中,為什麼不給周文王姬昌封神呢?
  • 朱昆明:商代天作之合、周文王姬昌和妹妹帝乙結婚的歷史典故
    看電視,我喜歡《封神榜》,楊戩,哪吒,聞太師,姜子牙,雷震和周文王他的兒子伯邑考,姬中的英雄,歷史上有很多關於周文王的歷史傳說,愛情是永恆的主題。商王朝和周朝都想互相取代,這是不可避免的,但當實力不夠時,和平是一個好辦法。
  • 周公為文王64卦註解前,爻辭並無文字,他又是如何精準推演的?
    到了商末周初,周文王姬昌,被紂王拘禁在河南安陽羑裡城7年之久。期間,文王在先後八卦的基礎上,將易經八卦進行了創新,用身邊的蓍草反覆推算演變,最終演繹成了八八六十四卦,386爻。《博物志》中說:蓍草千歲而三百莖,故知吉兇。
  • 八百年周王朝的源起
    這一方面得益於史料的留存,另一方更歸功於其文化影響的深遠,易中天稱周為中華民族的奠基者,再恰當不過了。周作為農業文明國家,其來源已久。據傳,周的始祖叫棄,他的母親姜原是帝嚳的元妃,因為在野外踩過巨人留下的足跡而懷孕生下棄。這和商的始祖契因母吞下玄鳥蛋而降生簡直是一個模板,只不過商的母親簡狄是帝嚳的次妃,名位比姜原低了一等。
  • 姬昌打倒紂王用了個小把戲,派了個人去當臥底,還進了中學教材
    文/訪客姬昌打倒紂王用了個小把戲,派了個人去當臥底,還進了中學教材在我們的印象裡,周文王姬昌一直都是個敦厚的老者,愛護自己的子民,只是因為紂王太過分,太過昏庸無道,為了天下蒼生不再受折磨不得已起兵造反,但其實他早在很久之前就在紂王身邊安插了一個眼線,是不是覺得很震驚,不敢相信姬昌竟然是這樣的人,其實我們大家對姬昌的認識一直都是不正確的,下面讓小編好好跟大家說說。
  • 同樣大興土木,紂王造鹿臺天怒人怨,文王造靈臺卻德配天地
    左右文武義憤填膺要為伯邑考報仇,被文王否了。文王說了一大堆,大概意思就是說伯邑考自取其辱,要以君親恩最重,忠孝義為先,所以大家先把親生兒子的事放一放。左右聽得痛哭流涕,忽然周文王話鋒一轉,重點來了,他說他也想造一座臺。「孤思西岐正南欲造一臺,名曰『靈臺』。
  • 周文王姬昌,臨終前一句話,透露《易經》核心!至今專家沒弄懂
    一提到易經,大家都會想起我們小時候,電視劇封神榜裡面看到的那位慈祥的老者——周文王姬昌!3000年前,商紂王沉迷美色,不理朝政,並且只要對他有威脅的大臣,他都統統殺掉,姬昌也不例外,崇侯虎諂媚,說盡姬昌的壞話,於是周文王就被關鍵了大牢。
  • 「文王拉車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姜子牙為何直鉤釣魚?
    商朝末年,周文王姬昌下令建了一座祭祀用的壇,起名叫做「靈臺」。在竣工的那天,周文王與大臣們設宴舉杯慶賀,文王酒後晚上睡在了在靈臺上。《封神演義》書中描寫:「文王與眾文武在靈臺上設宴,君臣共樂。席罷之後,文武在臺下安歇,文王臺上設繡榻而寢。
  • 樂羊吃下兒子肉製成的肉羹,姬昌吃下人肉包子
    姬昌佔卜才能除了樂羊這位將領,著名的周文王姬昌也曾經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因為紂王殘暴統治,而姬昌受到百姓們的推崇,於是紂王將姬昌關入獄中。在聽聞姬昌能卜會算之後,為了檢驗這一說法的真實性,紂王將姬昌的兒子製成肉丸送給姬昌食用,看看姬昌是否真的有佔卜能力。
  • 周朝吳國的來歷:其始祖將大位讓給侄子姬昌,在蠻荒之地建國
    周武王建立周朝時,吳國的第五位君主周章已經在位,於是周武王正式冊封周章為諸侯。顯然,吳國的來歷與周武王的冊封並無關係,那麼吳國的來歷如何?太伯又是如何建立的吳國? 季歷娶太任氏為妻,生下兒子姬昌。姬昌生而不凡,有聖瑞之象。古公亶甫知道孫子姬昌將會成為聖人,想傳國於姬昌,於是說:「成就王業的人,難道是姬昌嗎?」太伯、仲雍因此知道古公亶甫想將國家傳給姬昌。 後來古公亶甫生病,太伯、仲雍二人謊稱去衡山採藥,於是去了荊蠻。二人斷髮文身,穿著蠻夷之服,以此表示自己不能繼任大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