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55)經濟危機中的父親們

2021-01-13 七一網

出生在溫州農村的父親,16歲就跟著親戚們外出打拼。

他頭腦活,能吃苦,賺到錢後,在老家開廠,在杭州買房,也娶到村裡最漂亮的姑娘。然而,在我13歲那年,父親被騙,企業負債纍纍,債主整天上門,甚至威脅要綁架我們。變賣家產還債之後,我家到杭州的城鄉接合部租了一間小公寓。父親一個人打三份工,按時支付我和弟弟念中學的學費。在家人們眼中,父親是一個永不會被壓垮的漢子。

所以,當父親在幾年之後傳奇般東山再起、開廠買房時,我覺得是非常順理成章的事情。

從2013年開始,老家的工廠資金鍊出現問題。

父親的多項投資失敗。他不得不賣掉一些房子和商鋪,用民間借貸、透支信用卡等方式「拆了東牆補西牆」。好在那時的我已經有了一份體面高薪的工作,弟弟也大學畢業,能夠打理生意上的事情。

2014年,父親剛好60歲。按理說,他花甲之年該看透名利、頤養天年,然而,父親或因不甘老去,迫切地想證明自己,或因太多的焦慮而急功近利,他在一年中接連做出賭徒般的幾項投資,賠得血本無歸。

得知父親賣掉原來給自己做婚房的公寓,又負債幾十萬元之後,弟弟爆發了!他衝到父母家,高聲責備父親不跟家人商量,埋怨他想錢想瘋了……

兩個男人劍拔弩張地吵起來,母親被氣得心臟病發作。

我匆忙趕到醫院時,父親正坐在樓道的椅子上。他埋著頭,揪著自己的頭髮。我陪坐在父親身邊,他的嘆息極其沉重。

父親忽然說:「前陣子,我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一家私營企業的老闆因為公司倒閉、負債纍纍而想跳樓。家人們站在樓下,苦苦哀求他不要跳。他在縱身躍下之前,大聲喊了兩句話——第一句是『我對不起你們,第二句是『這裡太冷了,你們快回去吃飯吧!」

我訝異地看著父親,從他游離的眼神中,我判斷他一定有類似的自殺念頭。看到我眼中的惶恐,他衝我苦笑:「要跳樓,我在1998年就跳了。別擔心,我只是憐憫那個小老闆,他那麼愛家人,那麼在乎他們冷不冷、餓不餓,但是,他竟沒勇氣為他們活下去……」

父親說到這裡時哽咽了。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父親哭。

我拉著他的手,一字一頓地說:「爸,我知道你是為我們好。欠的債,咱們慢慢還……」

母親出院後,我家發生了「政變」。

弟弟跟已經懷孕的未婚妻一起表態:願意先租房結婚,用女方的嫁妝錢幫父親還債。但是,要父親將老家的工廠、杭州的門店和所有的債券股票轉到弟弟名下,父親再不過問家裡的財務。弟弟會幫他繳納養老金,每月給他們老兩口生活費,每年年底再給他一大筆「年終獎」……

父親一根煙接一根煙地抽,無言的失落感寫滿額頭。誰都知道,這意味著父親被迫進入「退休模式」。這個驕傲一輩子的大男人,該如何俯身遷就、放下尊嚴,才能過正常人看來含飴弄孫的日子呢?

之後,父親兼職做「滴滴」司機,還做「代駕」。一夜的代駕結束,他回家倒頭就睡。接連好幾個月,父親都不休息,用拼命工作的模式稀釋著自己的失落感。

好幾次,我勸他說:「爸,你開車一個月賺多少?我給你。你在家陪媽看看電視行嗎?」父親被我嘮叨煩了,就火起來:「連你也當我是廢物嗎?不能養家的男人,活著還不如一隻狗!你知道嗎,我要自己還債!用自己的勞動!你弟弟也需要我幫襯,誰知道哪天他會不會犯比我更嚴重的錯誤!」

2015年,股市跌宕起伏。

弟弟理財有方,在熊市之前就將父親買的股票通通拋光。看到兒子比自己更能幹,父親打心眼兒裡為他高興,表面上卻絲毫不顯。

父子倆的關係冷淡僵硬,時不時還會發生口角。不過,侄子的呱呱墜地與我的婚姻大事,都讓父親又得到安慰。

操辦婚事時,老公悄悄將禮金打到父親的卡裡。父親高興地開車載我到處買東西。在高檔的百貨商場裡,當我猶豫不決的時候,他總充滿霸氣地說:「買!喜歡就買!」

那場景,讓我回到少女時代。哪怕家裡債臺高築,晚飯是薄粥小菜,父親也在我生日時帶我到百貨商場買了一條昂貴的裙子,我也因那條裙子就覺得自己是世上最尊貴的公主。父親用他不分晝夜的勤勞,保證我們在家庭遇到變故時,也從未感到薄涼……

婚禮後,父親將老公打給他的禮金全部退回。

父親給我發了一條微信,連結網上很流行的一句詩:「他們仍舊是父親,再殘破的手掌也要撫摸兒女,再脆弱的胸膛也要庇護家人……」

2016年,我被單位派去臺北工作。

臨行前,我去看父親。他一邊用手機瀏覽「浙商」微信圈,一邊給孫子唱兒歌:「小老鼠,上燈臺,上得去,下不來……」

手機裡,父親看到在製造業不景氣的大環境中,他的老夥計們有人在黯淡的光景中掙扎,有人跟他一樣還算體面地隱退,有人或病或死音訊了無,當然,更多的人在擺小攤、賣煎餅、開「滴滴」、做微店,總想著有朝一日東山再起……

父親用顫抖的聲音在一遍遍地唱:「小老鼠,上燈臺,上得去,下不來……小老鼠,上燈臺,上得去,下不來……」我的眼眶紅了。

是的,在日復一日的給予與慷慨中,父親成了那只能上不能下的老鼠,有些滑稽、蒼涼,有些讓人猝不及防的狼狽與落寞。

到臺北之後,當地同事告訴我:「不要小看街頭任何一個計程車司機。很多人曾是大老闆,被1997年、1998年的經濟危機吞沒一切之後才改行做司機。」

果然,我在與計程車司機的交談中,發現他們見識很廣。一個司機指著某條路的門面說:「這是我在1997年賣掉的物業。」

我問:「既然你這麼有資歷,為何不找一份更好的工作呢?」

他笑笑說:「我年紀一把,欠債一堆,又自由慣了,還是這樣開車最好,只是偶遇以前的熟人時會尷尬……」

看著計程車司機的背影,我又想到自己遠在杭州的父親。此時此刻,他也許正開著「滴滴專車」,行駛在大街小巷吧。

其實,在這世間,有很多像我父親這樣失敗的草根創業者。他們努力打拼了一輩子,只是希望給家人一份綿密的幸福,一直溫暖,不會隨著經濟大環境或冷或熱。

這些如珠一般散落在生活裡的父愛,會被光陰的絲線一點點地串起來,在歲月中不斷被打磨,越來越光芒四射。

《黨員文摘》/《女子世界》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

相關焦點

  • 中國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40)不是每一步都在計劃中
    部|我和我的父母(4)母親沒有「朋友圈」中國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5)孝順有時就是裝傻中國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6)我的農民黨員母親中國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7)我是怎麼跟父母和解的中國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8)背著嶽父去旅行
  • 中國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26)母親的書
    部|我和我的父母(3)父母這麼懂事,你不愧疚嗎中國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4)母親沒有「朋友圈」中國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5)孝順有時就是裝傻中國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6)我的農民黨員母親中國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7)我是怎麼跟父母和解的
  • 中國故事100部|我和我的父母(24)母親像一棵樹,父親像一座山
    在我的意識中,母親像一棵樹,父親像一座山。他們教給我很多樸素的、為人處世的道理。1我出生在哈爾濱市一個建築工人家庭,兄妹五人。為了撫養我們五個孩子,父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到外地工作,每月把錢寄回家。他是國家第一代建築工人。母親在家裡照顧我們五個孩子的生活,非常辛勞。
  • 中國人的故事|父親的職業,讓我追隨和自豪!
    「我眼中的爸爸就是超人,  他愛講故事,無所不能。」  ……  而在另一些孩子眼中,  父親的形象總與警帽和制服相伴,  因為他們的父親是「中國警察」。  在父親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裡,  讓我們走進這些「警察父親」們的故事。  「過去你以我為榮,今後我永遠為你驕傲」
  • 在休閒的暑假中,我看了《科學家故事100個》
    在休閒的暑假中,我看了《科學家故事100個》。這是一本很值得閱讀的書籍,這些偉大的科學家讓我們感到驕傲。這本書中記錄的科學家有牛頓、愛因斯坦、馮如、瓦特、伽利略……他們都是科學史上的「巨人」,為科學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他們為了追求真理,不怕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有的甚至獻上了寶貴的生命。
  • 重刷100遍,我發現了父母愛情的秘密…
    重刷100遍,我發現了父母愛情的秘密… 2020-12-23 12: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父親的故事和我對牛皮紙信封的期待
    上世紀70年代,父親在村裡小學教書,我在村裡小學讀書。
  • 張中信:父親的故事
    對父親的印象,應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開始,那時我已經三四歲,從那時起發生的事,腦海中基本還有記載。其時父親已幹了二十多年的生產隊長,剛剛脫去現行「反革命分子」的帽子。我出生那年,轟轟烈烈的大革命熱潮已席捲神州大地,小小板板橋雖偏僻遙遠,也未能逃脫革命小將的折磨。
  • 父親和我說:「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 | 短故事
    起初能找到的都是一些苦力活,收入也不高,但後來父親受人賞識,開始做起了別人家公司的小主管,甚至跟日本商人也有合作。漸漸地,家裡的生活開始好轉,而爸爸也儼然一副商人做派,奉行講求利益的實用主義,一切都要有使用價值,否則就是扯淡,沒意義,不值得去付出。這是我和父親最近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通話,起因是我需要和他商量一些事關我結婚的問題。
  • 韓國電影100部(三)丨「我愛你,大叔」
    據說[老男孩]整部電影的基調是根據崔岷植第一天的拍攝定下來的。電影開拍的第一場戲即電影結尾雪地中的戲份。穿著火紅衣服的美道(姜惠貞 飾)在雪中找到失去舌頭與記憶的吳大秀(崔岷植 飾),懵懂的大秀被美道抱在懷裡,聽著她的「我愛你,大叔」,露出了一個既像是哭也像是笑的表情。
  • 【民宿故事】我的父親母親
    有時候鄰居會說不必那麼麻煩,母親總說孩子們正長身體,讓他們吃可口些,好消化。說母親做飯功夫好,其實她哪裡有什麼好功夫啊,她只是比別人做得更細,那裡面,是她對兒女們的疼和希望。二、那時候,幾乎家家都養豬。
  • 在那貧窮的年代,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們自力更生,發奮圖強的故事
    二哥結婚後到供銷社後院住,我和父母和沒結婚的三妹到老八那住,父母老後歸我。老院的房子住奶奶、大哥(已婚)、三哥(已婚)。奶奶過世後,大哥和三哥商量,把老院歸為一家,一家出去蓋,留在老院的出錢。商量後三哥願意出去蓋房,大哥用隊上的車幫他拉石頭墊地基蓋起了新房。這樣,我們弟兄四個都有了自己的房子。這都沾了大哥的光。
  • 一故事一考點|01牛奶倒進河裡與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
    01故事:牛奶倒進河裡上中學時,我們在歷史教科書裡面讀過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02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課堂上,老師給你念PPT,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相對過剩是指相對於消費者有效需求來說社會生產的商品顯得過剩
  • 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16)一份絕密情報的背後
    在上海被捕的還有林滌非、許卜五、王履和、沈士榮等十多人,民革上海臨時工委的16個委員中有8人被捕。1949年3月3日,上海《中央日報》以及其他大小報紙均在頭版頭條刊出一則爆炸性新聞:「京滬陰謀暴動主犯王葆真在滬就逮,同案犯吳榮捕獲,餘黨正在追緝中。」就在大小報紙競相報導「破獲京滬暴動案」消息之時,虎口脫險的梁佐華和任廉儒搭上了由上海開往香港的客輪。
  • 父親節:獻給我那嚴厲而又讓我敬重萬分的父親
    就連放學時間和放學之後去了哪裡,他都總愛追問,就怕我放學之後和同學亂跑出去玩,不按時回家複習功課。所有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免不了要犯一些這樣和那樣的錯誤,我也一樣,這是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但我父親絕對不允許我有這種經歷和「殊榮」,他最怕我犯錯誤,也絕對不允許我犯錯誤。一旦我犯了錯,懲罰是嚴厲的。
  • 我幫父親染髮
    前段時間回父母家,閒暇之餘父親喜不自勝地拿出染髮劑,嘟嚷著說要孩子們幫她染頭髮,邊說邊把染髮劑遞到我手裡。手裡拿著染髮劑,看著說明書。身在異鄉三十餘年,從一無所有到成家立業再到現在的兒孫滿堂,父親經歷了很多很多。他時常和我講他年輕時候打拼的故事,講他拼搏路上的奇聞異事,更講他怎樣克服各種坎坷一步步走到現在。那時小小的我是從父親的口中去了解外面的世界,所以每次父親出差回來,我們兄妹幾個都迫不及待的拉著父親聊天,聊天南海北的事,聊那幾天我們是何其的想念父親。
  • 西安老人講述父親林治遠的故事《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原型人物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微博官宣票房破11億70周年7位導演 7個故事中國電影夢之隊>以「光影」致敬「光陰」《我和我的祖國》海報上映前,有人說,主旋律的「命題作文」有什麼看頭,指定很無聊。網友:每一個無名的『我』都是歷史書裡看不到的,又可愛又鮮活。有笑有淚,原來我們就是這樣在歷史長河中經歷了生活。在這7個感人的故事中,電影開篇,由管虎導演、黃渤主演的《前夜》最先被大家了解,而黃渤演繹的電影人物林治遠也是真實存在的。記者經過多方聯繫,採訪到了林治遠的兒子,今年74歲的林遵義老人。
  • 醫二代與父輩的難忘故事 | 王勁:父親的言傳身教影響我一生
    不論醫學大家,還是平凡醫者,白衣天使的桂冠皆非輕易可被承載,它需要荊棘編就,需要一代又一代醫護人員用心血和汗水灌溉。「父親王忠誠離開我們已經8年了,作為他唯一的兒子,我腦海裡時常浮現出他的音容笑貌。雖然我在美國工作生活了30年,並沒有一直陪在父親身邊,但他對我潛移默化的影響和言傳身教,對於我的人生走向和職業選擇意義深遠。
  • 我媽、我爸和我爸男朋友的故事:《誰先愛上他的》
    我猜大概是我們國度對於這個問題的接受能力要低得多,沒有人願意去拍(去看這部電影的評論區你就能體會到了),而且這種電影的票房大概率撲街,風險大。其實之前有部叫《女朋友。男朋友》的臺灣電影也有說這個問題,只是從側面角度來講而已,也沒有去深挖,而這部《誰先愛上他的》卻直面去講了這個問題,從「我」一個孩子的角度去講述了一段關於我媽、我爸和我爸男朋友的故事。
  • 【我與南開的故事】父親王積濤的九所大學本科求學經歷
    百年來,無數人與南開相遇,或在這裡經歷成長,或在這裡奉獻韶華,抑或只是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一個南開人。寫出你的南開故事,讓它成為南開的歷史。父親王積濤的九所大學本科求學經歷王 靖  南開大學校慶百年的日子就快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