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城區鎮海街道綜合受理平臺連炎淋攝
廈門網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記者林劍波通訊員連炎淋陳峰)
近年來,莆田市以創建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和信息惠民國家試點示範城市為契機,推進智慧莆田建設,著力破解社會治理難點、民生需求熱點、政務服務焦點問題,構建基礎設施先進、網絡信息通暢、城市運行智能靈活、公共服務文明便捷、城市生活安全舒適、城市部門協作高效的「宜居、宜業、宜遊」智慧城市。
荔城區社會治理網格化中心朱崇飛攝
社會治理不留死角
11日,在城廂區霞林街道網格站,網格組長歐晶潔打開電腦,登錄莆田市社會治理網格化平臺,點擊綜合事件管理一欄,跳出消防、工商、民政、公安、食藥監等九個部門,接著點擊工商局中的事件查詢選項,隨即出現一個工單,其中亮黃燈就表示正在辦理中,亮綠燈表示已辦結。
歐晶潔隨機點開一個辦理中的事件,當天早上十點多,霞林網格站第二單元格網格員陳曦在沿街檢查時,發現霞光路有一家電器行沒有掛出營業執照,於是她用事事通手機拍下照片,並簡要描述情況,傳到莆田市社會治理網格化平臺,然後分流到相應的職能部門,按時序解決並反饋。
「傳完信息線索之後,網格員不能一走了之,還要現場進行勸導,告知對方要馬上將營業執照懸掛在顯眼地方。」霞林派出所副所長曾霖傑說,如果當事人主動配合,網格員就通過事事通手機進行操作,在平臺上點擊「自行辦理」,代表事件已辦結,就不用有關部門再去執法,如果對方不配合,那就需要有關部門進行現場執法。
近年來,莆田市推行網格化社會治理,這是一種數位化管理模式,通過地理編碼技術、網絡地圖技術、現代通信技術,按照「規模適度、界限清晰、無縫覆蓋」原則,將不同鎮街、村居劃分成全市「一套網格」,建立以「格」為工作基礎,以「網」為運行依託的管理機制。
目前,莆田全市有2408個單元網格,建成市級中心1個、縣區網格中心7個、鎮街網格中心54個、村居網格644個。
「依託現有資源,通過創新與統籌整合,做到人員、終端、平臺、設備、經費等綜合利用,避免重複投資。」莆田市數字辦主任陳劍春說,利用網格化管理方式,能夠第一時間發現並解決各類損害、危險,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能。
莆田市數據中心機房外景圖(資料圖片)
群眾辦事方便省時
近日,記者驅車來到荔城區鎮海街道服務大廳,正好碰到一對夫妻在前臺窗口辦理二孩生育證,從開始受理到辦結,整個過程只花了20分鐘。
「黃先生和張女士之前有辦過相關業務,已經在電子證照庫裡留下了材料,主要包括戶籍、身份證、結婚證等信息,這次就不用再提交什麼紙質材料。」計生窗口服務人員吳金妹說。
鎮海街道人大主任黃瑩介紹說,在實現電子化辦理之前,居民要搜集好材料提交給社區,社區再給街道,街道再上報給區裡蓋章,然後再轉回街道,由街道通知社區來領取,最後由社區通知居民拿回蓋好章的材料,一來一回就是好幾個工作日。
從鎮海街道服務大廳出發,走過一條街巷,就來到鎮海社區服務大廳,在這裡,社區居民同樣可以享受到一窗受理、即辦即結的快速服務。
2014年,莆田市在省民政廳、省數字辦指導下,作為省內首家試點城市,先行先試,把建設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作為智慧城市、信息惠民試點城市的突破口,通過整合信息、終端、空間等網格資源,建立統一的社區公共服務辦理平臺,實現「前臺一口受理、後臺分工協同」的運行模式。目前,該平臺正在全市54個鄉鎮、街道推廣使用。
據了解,社區綜合受理平臺以莆田市城市服務交付總線為基礎,依託莆田市政務信息開放共享平臺,通過不斷優化和擴充業務對接事項,實現與電子證照庫、行政審批系統、網格化系統等業務平臺對接,將涉及群眾辦事的政務事項下沉至社區。
在業務受理過程中,莆田市社區綜合受理平臺建設一人一檔,充分利用電子文件、電子證照,儘可能減少紙質材料的受理和使用,提升信息查詢和驗證能力,解決部門業務系統共享數據難的問題,實現群眾辦事的「一號」申請,簡化辦事手續,逐步取消包括身份證在內的各類紙質證明或複印件。
莆田市網上調解實況畫面(資料圖片)
糾紛調解在線直播
「這是我最近調解的一起糾紛,從當事人申請到網上視頻調解,中間只隔了3個工作日。」在莆田市大調解中心,網上調解員陳敏向記者展示了一段網上調解視頻,畫面中同時出現了7個人,她既是調解員,又是主持人和審核員。
3月9日,莆田市大調解中心平臺接到城廂區居民李某武的調解申請。經陳敏了解,事件緣由是去年7月15日,李某武與另一位當事人鄭某焰籤訂一份協議,將一臺價值5000多元的自助洗車機寄存在鄭某焰商店門口,結果沒過幾天就丟失了,後經過數月找尋,才得知被莆田市某公司收走,理由是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期間,違規佔用公共街道,予以沒收,而自助洗車機已經不知去向。
經過多次協商,雙方當事人都無法就賠償一事達成共識,於是陳敏建議雙方嘗試網上調解,在徵得雙方同意後,陳敏指導當事人下載莆田市網上大調解中心的官方視頻軟體App,並詢問雙方當事人具體在線時間。接著,陳敏又聯繫了城廂區龍橋街道辦工作人員,以及城廂區平安協會和法學會的專業人士,還有福建兆恩律師事務所律師,並約定好時間。
3月15日下午3點半,網上調解正式開始,先由陳敏告知雙方當事人在線調解享有的權利和義務,然後介紹本次調解邀請到的相關人士,接著,由雙方當事人陳述案情。對於這起事件,龍橋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認為是在創城期間依法辦事;律師方面建議雙方當事人先要確認機器是供銷人運輸過去還是經營方過去運輸的,然後再根據合同判定責任方;調解員建議當事人以視頻為證據,向莆田某公司要回自己的財務。經過幾個小時的調解,雙方當事人表示滿意。
「達成一致意見後,各方當事人可根據達成虛擬調解協議,在線約定現場會面,籤署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書面調解協議書。」城廂區政法委大調解辦專職副主任陳洄說,這種模式既能適時反映當事人訴求,免去當事人、調解員以及律師、專家等相關人員來回奔波,又可以及時化解矛盾糾紛,節約行政資源。
早些年,城廂區基於安福電商城糾紛投訴較多的緣故,利用QQ聊天室手段,邀請工商局、律師事務所、法院等單位人員進駐,進行在線調解,受此啟發,莆田市綜治委委託城廂進一步探索大調解新模式,籌建莆田市大調解中心,按照「1536」大調解工作機制,構築1張覆蓋全域的大調解組織網絡。
城廂區霞林網格站管理員入戶採集信息。(資料圖片)
案例
網上陽光採購藥械
福建日報記者林劍波通訊員劉金通
近日,普天藥械交易網針對醫院(集團)採購的需求,推出普天GPO-集團採購管理系統。該系統可做到整個採購全過程有跡可循,通過網上詢價議價,擠壓流通環節中的不合理利潤空間,減少人為採購漏洞,吸引更多供應商主動參與報價,降低集團採購成本,讓採購更加公開透明、輕鬆簡單。
普天藥械交易網坐落於莆田秀嶼區健康產業園,是一個第三方藥械B2B電商平臺,主要為全國民營醫院、供應商(包括二手設備)、物流配送企業、金融機構及福建省公立醫院的藥械採購,提供一站式的交易、金融、技術、大數據和倉儲物流服務。
該平臺於201 5年2月16日上線,已獲得國內第17張《網際網路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國A證書,主要是以互聯共通、信息共享的方式,無縫貼合行業供應鏈,通過平臺大數據分析,幫助採購商會員優化採購需求,智能匹配最優商品。以前完成一項醫院採購工作,需要經過一系列繁雜的流程,還可能出現漏採、錯採、多採等情況,而藥械網平臺通過處理成千上萬的商品數據,為採購員匹配到最合適的商品。
隨著業務縱深發展,普天藥械網平臺從服務全國民營醫療機構、供應商(包括二手商品)、物流配送企業、金融機構等實際出發,挖掘客戶真實需求,研發最新技術系統,夯實運營服務能力,創建了頗具普天特色的運營模式,不但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還得到了諸如魚躍醫療、康達醫療、西門子等眾多大牌供應商和醫療集團客戶的認可,更得到軟銀資本、新希望基金等風投機構的青睞。
城廂區交警大隊監控指揮調度室王宇航攝
高空探頭全景監控
福建日報記者林劍波通訊員王宇航
近日,在莆田城廂區交警大隊監控指揮調度室,幾名操作員輕輕移動滑鼠,就在電腦上看到荔城大道上的交通情況,鏡頭可縮小可放大,還可以360度旋轉,方圓3公裡以內的路況盡收眼底,而且解析度高,有些小角落也清晰可見。
通過控制安裝在希爾頓酒店的一處高空探頭,操作員彭楠進行實操演示。把監控畫面拉遠一點,往西可以看到莆田市博物館路面的情況,向東則可以看到市政府誼來路的情況,接著把監控拉近,可以看到路面上的車輛和行人。
近幾年,莆田市基礎設施投資力度越來越大,道路建設是其中之一。由於道路建設期一般較長,其增長速度遠遠跟不上車輛的急劇增長,使得交通狀況日益惡化,這幾乎是所有城市的通病。因而,建立交通監控系統成了改善交通現狀的有效解決方法。通過交通監控系統,莆田交警部門加強交通管理,提高現有道路的通行能力,協調處理突發性交通事件,緩和交通阻塞,從而改善交通狀況。
過去因為探頭安裝在6米左右高度,只能監控到周邊幾十米的地方,大概是一個紅綠燈路口的範圍,現在把探頭安在二三十米的高空,使監控從點、線升級到面,實現了路面全覆蓋全景式監控。
道路監控系統是公安指揮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重點場所和監測點的前端設備,將視頻圖像以光纖、專線等方式傳送至交通指揮中心,進行信息的存儲、處理和發布,使交通指揮管理人員對交通違章、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及其他突發事件做出及時、準確的判斷,並相應調整各項系統控制參數與指揮調度策略。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