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容易食物中毒的6種人

2020-12-25 科技世界網


●絕不會食物中毒的禿鷲

禿鷲在吃動物屍體時,會攝入大量炭疽桿菌、梭菌等病原菌以及各種毒素,但是它卻不會因此生病或是死亡。丹麥和美國的研究小組曾刊文稱,這是因為禿鷲的消化道經過數百年的進化已經變得格外強悍,能夠殺死大部分的有害菌,同時還能與殘留的細菌和平共存。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邁克·羅根巴克教授表示,多項研究數據都表明,禿鷹體內隨著進化產生了強大的適應能力,可以對攝入的有毒細菌進行處理。

人類的消化系統雖然比不上禿鷲,但也同樣具備抵禦感染的機制。即使是吃同樣的食物,也會分出「容易食物中毒的人」和「不容易食物中毒的人」。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吃相同的學校供應午餐,驗便後發現O-157大腸桿菌的兒童進行調查發現,12%的兒童需要主要住院進行治療,58%的兒童僅出現腹瀉等輕度症狀,30%的兒童什麼病徵都沒有。

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容易食物中毒的人」和「不容易食物中毒的人」到底有什麼區別。

●容易食物中毒的6種人

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產生的症狀也因人而異。容易失誤中毒的人群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六大類。

1.腸內益生菌少

包括雙叉乳桿菌、乳酸菌在內的益生菌能夠抑制腸內有害細菌的增殖。腸道環境好的人腸內益生菌數量較多,不易發生腸道感染。想要擁有良好的腸道環境,需要少吃動物性脂肪,多補充食物纖維,定期喝一些富含雙叉乳桿菌、乳酸菌的酸奶也很有幫助。

2.壓力大

研究證明壓力會破壞自律神經的平衡,讓免疫力下降。此外,壓力還會使腸道菌群失衡,有害細菌開始佔優勢。當一個人壓力過大時,患各類疾病的機率都會提高。

3.胃酸少

如果胃酸過多容易導致胃潰瘍或反流性食管炎,相反如果胃酸過少會造成對胃中細菌的殺傷力大幅下降。因為服藥導致胃酸過少的人很容易患腸道感染。

4.身體弱

體弱者或老年人大多免疫力比較低,容易患感染症,且病徵易加重。即使是健康人士,在過度疲勞狀態下也容易身體虛弱,免疫力下降導致容易受感染。

5.吃飯不注意

食物在新鮮度下降時容易滋生細菌。副溶血性弧菌最快可在10分鐘進行一次分裂,細菌量變成兩倍。1小時變為32倍,3小時後細菌量可增至1萬倍。大部分的食物毒菌只要進行1分鐘以上的75℃高溫加熱就能消滅。為了預防食物中毒,進行充分加熱是必須的。

此外,進入體內的細菌量也決定了是否會發生食物中毒。通常,僅僅攝入1~2個食物毒菌是不會引發食物中毒的。有些細菌在攝入量很大時才會引發病症,有些即使量很小也會導致發病,例如少量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或諾如病毒(Norovirus)就能引發嚴重的食物中毒。不過從總體上來說,細菌攝入量越大發病機率越高。

6.非B型血

諾如病毒存在多種類型,B型血的人絕不會感染其中的諾瓦克病毒(Norwalk-like viruses)。理由在於B型血的人體內不含有能夠和諾瓦克病毒相結合的感受器。不過除了諾瓦克病毒外,B型血對其他病毒並不免疫。

引發食物中毒的原因多種多樣,建議大家在身體狀況不佳時吃東西一定要注意進行充分的加熱。

(本文由科技世界網編譯,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自 科技世界網)

相關焦點

  • 專家提醒:盛夏防食物中毒醋和芥末難見效
    炎熱的天氣是細菌肆虐的大好機會,這一時期極易發生痢疾、感染性腹瀉等腸道傳染病和食物中毒等,應特別注意預防。有關專家在提醒市民注意夏季食物中毒的建議中表示,不要嘗試使用鹽、醋、酒及日本芥末殺菌,這些都沒有殺菌防止食物中毒的效用。
  • 曝海南一學校200人食物中毒 記者調查僅6人腹瀉
    曝海南一學校200人食物中毒 記者調查僅6人腹瀉   有人在微博上稱「定安某中學近200人食物中毒」;記者核實:僅6人出現腹瀉症狀  學校:已採取全面防控措施  本報訊 昨日中午,一個自稱定安某中學學生的人在新浪微博上爆料稱,近200名同學出現「食物中毒」現象,很多同學不敢去食堂吃飯。
  • 關於酵米麵等食物中毒的風險解析
    近年來,一些地方曾發生因食用酸湯子、溼米粉(如河粉)、變質木耳導致食物中毒事件,甚至造成死亡。經調查,均由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汙染產生致命的米酵菌酸引起。元旦、春節臨近,家庭聚餐增多,為幫助消費者了解和掌握有關食品安全知識,避免發生此類食物中毒事件,特做如下風險解析。
  • 嚴把飲食關:這4種食物或容易引發食物中毒,得注意避開了
    很多人在飲食過程中方法不合理,攝入一些不衛生、不健康的食物,可能就會引發食物中毒,從而引發腹痛、身體發熱、嘔吐等情況,帶來的負面影響顯著。那麼,食物中毒是怎麼一回事呢?食物中毒,主要是攝入一些變質、本身含有毒素的食物而引發中毒表現。其中,大部分的食物中毒都屬於細菌性食物中毒,在炎熱的夏季最為常見。食物不新鮮、變質等,攝入之後都有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
  • 盤點5種常見細菌性食物中毒
    在各種食物中毒中,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發病率最高。我國較常見的食物中毒是沙門氏菌,變形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其次是副溶血性弧菌,蠟樣芽孢桿菌食物中毒。  盤點5種常見細菌性食物中毒  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細菌有多種,幾種常見的細菌性食物中毒列舉如下:  1、沙門氏菌屬食物中毒  多因食入受汙染的家畜肉、內臟、魚、蛋及牛羊奶引起。潛伏期6~24小時,可有持續高熱,大便為黃綠色水便,有時可帶有膿血,伴有便意頻繁。
  • 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的解讀
    一、背景信息   據《光明日報》報導,在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2015年2月3日舉辦的開放日上,有專家指出,按照測算結果我國每年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的發病人數達300萬人次,其中近半數與生雞肉交叉汙染有關。
  • 食用這樣的酵米麵為何引發食物中毒?鮮銀耳禁止出售……
    近年來,一些地方曾發生因食用酸湯子、溼米粉(如河粉)、變質木耳導致食物中毒事件,甚至造成死亡。經調查,均由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汙染產生致命的米酵菌酸引起。元旦、春節臨近,家庭聚餐增多,為幫助消費者了解和掌握有關食品安全知識,避免發生此類食物中毒事件,特做如下風險解析。
  • 黑龍江酸湯子食物中毒事件的真兇
    2020年10月5日黑龍江雞西市雞東縣一家庭9人聚餐吃酸湯子食物中毒,現已致8人死亡,其初判黃麴黴毒素的中毒致死原因現已發生反轉。10月12日晚,黑龍江衛健委在官方微信發布預防食物中毒文章時,表示該事件初步定性是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高濃度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
  • 吃什麼會食物中毒 8種蔬菜或會讓你致命
    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食物,飲食給我們帶來了能量,讓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但是我們一定要注意科學的飲食,否則不但起不到進補的作用,反而會傷害了身體的健康,下面就為大家介紹需要謹慎食用的12種蔬菜,當心食物中毒哦。
  • 吃什麼會食物中毒 當心9種食物會致命
    那麼生活中吃什麼會食物中毒呢?食物中毒後我們應該採取怎樣的相關措施呢?現在就隨小編一起來看文章了解吧!  吃什麼會食物中毒  1、爛白菜  食用腐爛的大白菜後,會使人缺氧而引起頭痛、頭暈、噁心、腹脹等,嚴重時會抽筋、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險
  • 泰國提醒民眾為防止食物中毒謹慎食用10種食品
    這些因素容易導致民眾有食物中毒的危險。       根據2020年1月1日至3月9日的食物中毒狀況,報告了17757例,沒有死亡報告。因此,疾病控制部提出「煮熟,乾淨」的原則,建議民眾在飲食方面要特別小心,避免吃生食或未煮熟的食品,提醒民眾謹慎食用10種熱門食品,如:涼拌木瓜絲,涼拌蔬菜沙拉,蟹肉炒飯,熱拌海鮮,甜糯麵粉絲,不潔淨的冰,芒果糯米飯,雞油飯,熱拌雞雜和熱拌木瓜蝦。      本文由食品夥伴網國際標法部編譯,供網友參考。
  • 泰國發布易患食物中毒的菜品清單
    食品夥伴網訊    泰國疾病控制中心10月14日消息: 該機構公布2020年1月1日至10月5日的食物中毒情況,共發現66494例,無死亡例。最常見的3個年齡組分別是15-24歲,其次是65歲以上,以及25-34歲。
  • 常見食物中毒及預防(常見案例分析)
    案例2 廚師操作很重要,交叉汙染會中毒2005年某日,在某飯店參加婚宴的賓客中有50餘人出現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在留樣涼菜及病人的肛拭中檢測出副溶血弧菌,確認這是一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經過對桶上的油垢和桶內食用油的化驗,發現油桶曾經裝過桐油,殘留的少量桐油混雜在食用油中導致了這起食物中毒。學校因王某造成了食物中毒,與王某中止了承包合同,同時要求其承擔師生的醫療費用。事後,集市攤販逃匿,而王某在採購時未索證和留下聯繫方式,無法追查源頭和追溯責任,事件責任一概由王某承擔。
  • 小兒食物中毒怎麼辦 食物中毒急救方法
    常常認為食物能吃就直接吃下去,如果吃下不乾淨或是有毒的食物,就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情況。如果小兒發生食物中毒怎麼辦才好?  小兒食物中毒急救方法  1.催吐  如食物吃下去的時間在一至兩個小時內,可採取催吐的方法。
  • 食物中毒是怎麼回事?這4種食物易致食物中毒,日常需嚴把飲食關
    生活中經常發生食物中毒的現象,食物過期變質或本身帶有一定的毒素是導致人體中毒的原因。其中細菌性食物中毒是常見的類型,多發生在炎熱的夏季。這個時期,食物腐敗速度加快,人體的防禦能力較差,尤其是老幼病弱人群,稍不注意就引發食物中毒。不過此類原因引起的食物中毒,治癒率很高,且愈後身體狀況良好。
  • 只因「漢堡病」,幼兒園106人食物中毒,醫生:食物處理是關鍵
    事件,孩子、家人和老師共106人出現腹痛、嘔吐、腹瀉等食物中毒症狀。 由此可見,韓國這家幼兒園有106人患「漢堡病」,就是食用了被汙染或沒熟透的食物。 這種食物不局限於漢堡,其他肉類、水果、蔬菜等也會交叉感染到大腸桿菌引起食物中毒!
  • 家庭聚餐致8人死亡,食物中毒原因反轉!
    家庭聚餐致8人死亡,食物中毒原因反轉!該菌產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嚴重的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耐熱性極強,即使用100℃的開水煮沸或用高壓鍋蒸煮也不能破壞其毒性,進食後即可引起中毒,對人體的肝、腎、心、腦等重要器官均能產生嚴重損害。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引起的中毒在黑龍江省時有發生,食品因天氣炎熱、潮溼,貯存不當而變質。
  • [新聞夜班]紅心甘蔗已黴變 吃了容易食物中毒
    [新聞夜班]紅心甘蔗已黴變 吃了容易食物中毒 紅心甘蔗已黴變,吃了容易食物中毒。
  • 造成48人食物中毒,嚴重時可致死的沙門氏菌感染該如何預防?
    造成48人食物中毒,嚴重時可致死的沙門氏菌感染該如何預防?在我國,沙門氏菌食物中毒多年來一直位居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首位。過去幾年,我國各地通報了多起沙門氏菌感染事件。● 2020年9月6日,四川成都一幼兒園部分幼兒和教師相繼出現發熱腹瀉等症狀,疾控中心對幼兒園9月1日、9月2日的所有食品留樣進行檢測,發現9月1日留樣的外購生日蛋糕中沙門氏菌呈陽性。
  • 14種會吃死人的食物 食物中毒該怎麼辦
    食物中毒包括細菌性食物中毒(如大腸桿菌食物中毒),化學性食物中毒(如農藥中毒),動植物性食物中毒(如木薯、扁豆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毒蘑菇中毒)。食物中毒來勢兇勐,時間集中,無傳染性,夏秋季多發。群體食物中毒的表現是,在短時間內,吃這種食物的人單個或同時發病,以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為主,往往伴有發燒。吐瀉嚴重的,還可發生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腎虛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