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6 15: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人體在正常情況下是不會有「疝」的,但是當體內某處組織出現「薄弱」,或者腹腔內壓力增強的時候,即形成「疝」。 對於確診疝的患者,手術是唯一可靠的選擇。疝託可以暫時緩解症狀,不能根本治療疾病。
尿毒症患者普遍存在著貧血、低蛋白血症、電解質紊亂、組織水腫等情況,另外尿毒症接受腹透患者因為長期腹透,腹腔內大量液體積聚造成腹內壓增高,容易導致疝的發生。
腹透患者疝的臨床表現
一般表現為腹股溝區或男性陰囊明顯出現腫塊,在站立、咳嗽時明顯,平躺、休息時縮小。腹透患者往往還有其他的臨床表現,例如:隱痛、墜脹、陰囊水腫疼痛。
隨著疾病的發展疝的直徑不斷增大,男性患者陰囊甚至出現皮膚破裂,無法癒合,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並因此影響腹透的效果。超聲檢查往往提示:腹股溝區囊性腫塊。因此診斷為交通性鞘膜積液更為合適。交通性鞘膜積液與腹股溝斜疝發生的原理相同,是鞘狀突持續存在並保持開放與腹腔相通,與疝不同的是它開口很小僅有液體進入鞘狀突(疝囊),而腹腔內容物並不進入。
腹透患者疝的手術難點
由於腹透患者疝內容物均為腹透液,因此疝囊直徑雖大但疝環直徑卻很小,手術中難以明確疝與腹壁的解剖關係,手術療效難以保證。同時由於尿毒症患者每日需要腹透,不僅患者本身擔心手術是否會影響腹透,外科醫生也顧及圍手術期腎功能的監測困難和透析的調整。因此此類患者病情相對複雜,手術風險大,術後組織容易癒合不良,感染發生率高,造成外科醫生對該類患者的手術畏手畏腳。因而大量尿毒症患者長期遭受疝的痛苦而無法得到有效醫治。
疝專業治療團隊介紹
胃腸外科疝專業組治療團隊研究了該類患者的病情特點,認為目前流行的腹腔鏡微創手術(TAPP/IPOM)雖然可以在腹腔直視的情況下明顯疝環位置及直徑,但由於破壞了腹膜完整性,並有增加腹水感染的可能,影響術後患者的腹透效果及安全性,因此不作考慮。
而與傳統開放疝修補術式不同,在切除疝囊的同時,強調精索的骨骼化,即精索僅保留精索血管和輸精管,其餘精索組織徹底離斷結紮。嚴密止血後放置補片加強腹壁。術後改為低灌注腹透一周待傷口癒合,無需改為血透。經過胃腸外科與腎內科的聯合治療,患者術後不僅下腹部和陰囊的脹痛明顯好轉,並能維持原有的腹透療效,手術取得滿意的效果。
胃腸外科疝專業組具有豐富的臨床診治經驗,擅長各類複雜疝手術,如復發疝、切口疝、造口旁疝、食管裂孔疝等開放及微創手術。經常協助兄弟科室疾病合併疝手術,均取得良好效果。
胃腸外科疝專業組專病門診——闌尾及腹壁疝專科門診時間(浦東):周二全天、周三下午、周五全天。
唐 堅
胃腸外科、副主任醫師
擅長:胃、結直腸外科領域,能開展胃及結直腸外科的各種手術及造口疝、切口疝、腹股溝疝微創手術治療等治療技術和方法。
專家門診:周一上午(浦東)、周四下午(浦西)
——————
——————
仁濟醫院
-renji1844-
編 輯:
徐 靜
原標題:《不必再懼怕手術,腹透腹壁疝患者的福音!》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