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妝歸來!烏龍潭不「汙」了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2020-12-12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近日,「閉關」一年多的烏龍潭公園新妝歸來,重新免費開放。12月24日,現代快報記者探訪公園發現,經過湖底清淤和水環境治理,園內水清岸綠,魚翔淺底,一派詩情畫意,「南京小西湖」風景舊曾諳。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趙冉 宋經緯 文/攝

  鬧市中的寶藏公園

  烏龍潭公園位於南京市鼓樓區清涼山東麓,江蘇省人民醫院和城西幹道之間。這裡原名芙蓉池,相傳晉代某年的六月十九,四條烏龍環繞泉眼戲水。以後,每年烏龍準時出現,由此得名「烏龍潭」。

  伴隨著淅淅瀝瀝的小雨,12月24日一早,現代快報記者來到公園探訪,園子雖小卻精緻,不少住在附近的市民已經聞訊來散步、賞景。改造後的烏龍潭公園,亭臺樓閣錯落參差,潭邊垂柳隨風輕拂,頗有煙雨江南的意境。在這裡,除了詩意江南,你還可以「遇見」曹雪芹、顏真卿、魏源等名師大家。瞧,曹雪芹漢白玉石坐像、文化牆、紫菱洲、宛在亭、放生庵等景點都有遊客在拍照。

  烏龍潭水也別有一番韻味,縱貫南北,像極了一條龍。據了解,清代名臣陶澍任職兩江總督時,常與他的幕僚——湖南同鄉、思想家魏源在此遊玩,發出「有此美景,何必西湖」的讚譽,為烏龍潭留下一段歷史佳話。清光緒七年,時任兩江總督的湖南人劉坤一,也常與部屬到烏龍潭一帶遊玩,還在潭中建了座「宛在亭」,並在亭上題有「何必西湖」四字,所以烏龍潭又稱為「小西湖」。

  5個多月清淤疏通

  2007年,烏龍潭公園曾進行一次環境綜合整治,此後再沒有「大動作」。2018年8月1日,烏龍潭公園啟動水體整治,公園全面閉園。

  「烏龍潭約13500平方米,湖水北面被廣州路截斷,南面被水西門大街截斷,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空間,水不與外界聯通,水體也越來越差。」據鼓樓區烏龍潭水質提升工程項目負責人張信介紹,潭底常年淤泥堆積,水中藻類瘋長,水質跌至劣五類,足足是個「汙」龍潭。為此,相關部門決定先給烏龍潭徹底「洗把澡」,把湖底老泥清乾淨,並在湖的下遊加裝循環泵站,中段設置溢流堰,調動湖水,讓水「動」起來。「還投放魚蝦等水生物,水中種植沉水植物,岸邊種植挺水植物,重建水生態環境,讓湖水更『健康』,有『自愈』能力。」張信說,經過5個多月的治理,烏龍潭水質已達四類水標準。2019年開始進入運維期,目前水體透明度更高了,魚翔淺底,湖上湖岸一片好風光。

  閉園一年來,關於重新開園的呼聲很高。家住虎踞路、廣州路一片的南京人,習慣於從公園北門和西門進出,因為烏龍潭正好「夾」在這兩條主幹道之間。從公園穿過既省時省力,又能享受一段難得的散步時光,再加上公園旁邊就是江蘇省人民醫院,過往的市民絡繹不絕。

  據了解,烏龍潭清淤工程2018年底已經完工,為什麼超期一年才重新開放?張信表示,由於公園地處鬧市區,周邊還有雨汙分流等項目在施工,涉及管網鋪設等,因此等到現在才開放。

相關焦點

  • 2017快報廣場舞總決賽開戰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7月5日上午,在雨花臺區金地體育公園,現代快報聯合南京市雨花臺區體育局舉辦的「 健康江蘇,全民健身——2017廣場舞邀你秀」,迎來總決賽。這次活動,由金鉑利口腔冠名,南京邦德骨科醫院和壽仙谷藥業聯合協辦,衛崗乳業特別贊助。
  • .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其實,賈伯斯的這句名言也一直是快報競彩團隊所追求和努力的方向。即將過去的2011年,快報競彩正是遵循著賈伯斯的這段名言一路走來……  □本組撰文 快報記者 付智勇  創新服務 一機在手遍閱競彩  如果說快報競彩版面是面對都市人群的一扇門,那麼2011年7月4日上線的「玩賺競彩」手機報則是為專業彩民打開的一扇窗。
  • 世界兒歌日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星星的孩子」唱響兒歌《星光》  隨機  採訪  現代快報記者:小朋友,你們現在喜歡唱什麼歌?  漢口路小學的學生:「班上最流行的是《愛情公寓》的主題曲!」「是《爸爸去哪兒》」  快報訊(記者 郝多)昨天是春分,也是世界兒歌日。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2014年12月,居蜜再次來到南京,在玄武湖的諾那塔下,她接受了現代快報發現周刊記者專訪。  現代快報記者 白雁  居蜜:回到南京,用了30年時間  居蜜祖籍湖北武穴,是國民黨元老、辛亥革命先賢居正的孫女。居正早年留學日本,回國後參加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後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總務部長,廣州大總統府參議、內務總長。
  • 海底總動員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海洋生物科普講座,是我參加的一次現代快報小記者活動>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版權申明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 江南水泥廠發現老式英文打字機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徐夢雲 文/攝 (除署名外)  整理庫房時發現一臺老式英文打字機  1937年12月,南京淪陷,侵華日軍實施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當時大量國際友人在南京見證記錄了日軍的暴行,並救助了大量南京難民。
  • 奶奶,不哭!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在參觀的時候,韓國慰安婦李容洙與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楊翠英緊緊相擁,哭成一團,彼此安慰著:奶奶,不哭!現場許多人的雙眼溼潤了。  據了解,「和平之船」的乘客們並不是首次到達紀念館,他們在2002、2005年也曾到訪過。
  • 找回遺忘的記憶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通訊員 童琳 現代快報記者 黃豔    可以藉助生活常識記憶   亞里斯多德、蘇格拉底、柏拉圖之間是什麼關係?現場,王峰拋出一個問題並教大家記憶答案的方法,「其實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老師,柏拉圖是亞里斯多德的老師。大家遇到的零散的知識點,可以藉助生活常識記憶。如電飯鍋的品牌『蘇泊爾』,記住這個牌子,就能記住這3個人的關係了。」
  • 快遞量預計是平時的4倍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10月25日,現代快報記者隨機探訪了新街口附近的幾家快遞網點。中通、申通、圓通、韻達首重寄件費依然是10元,寄往上海的快遞費也是10元,都沒有漲價。  南京一家圓通網點的負責人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其實「派件費」並不是寄件人實際支付寄件的快遞費,而是發件網點支付給派件網點的費用。「一般一個快遞從寄出到收件,期間要經歷近十個環節的流轉。而快遞費的約80%就在這些環節中被分配了。」
  • 「門外漢」寫出高校教材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原創一本書的難度是很大的,我不希望借鑑市面上大部分軟體的教程編寫模式,而是希望將這本書編寫成一本真正實用的教程,也可以是一本應用字典或參考資料。」這是羅聰翼寫書的目的,因此他決定從軟體的工作原理開始,深入每一個功能的應用流程,努力讓讀者在搞懂原理的基礎上去學習和應用。
  • 純植物染髮劑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有媒體猜測臺灣老牌藝人高凌風因染髮患上血癌去世,快報也曾報導《網上買的海娜粉染髮劑能用嗎?》,那麼,現在到處熱銷的所謂植物染髮劑,究竟安不安全?到底如何挑選染髮劑?  實習生 於方 現代快報記者 馬晶晶  儘量選擇口碑好、異味小的品牌  住在下關的郭女士是理髮店染髮的常客,因為她家族有少白頭的遺傳史。
  • 銀寶集團聚創新合力攀產業高端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2月22日,江蘇銀寶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召開2019年度工作會議暨首屆四次職工(會員)代表大會,現代快報記者從會上獲悉,作為鹽城唯一的農業國有企業,新的一年,銀寶將按照「擔當農字頭,做足鹽文章」的定位,綜合發展農、林、牧、副、漁、貿、加、旅等一體化產業,力爭3年、確保5年實現在主板上市。
  • 快報記者今起全程「陪練」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從今天開始,快報記者將始終關注這四位女孩,以「文字紀錄片」的形勢來詮釋她們在求職路上的喜怒哀樂。  「我們的照片曝光後會不會被人肉,用真名會不會影響自己的生活,被追蹤報導會不會影響找工作……」  在答應快報記者的追蹤報導之前,這四個女孩還有著這樣那樣的顧慮。畢竟,一旦被報導,就可能成為公眾人物。不過,在一個小小的「宿舍會議」後,她們給了記者一個肯定的答覆。
  • 變成了「拖把架」和「廣告板」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昨天上午,有市民向現代快報熱線96060反映,他路過集慶路的倉頂大井時發現,這口建於元代、已經有670多年歷史的古井,周圍汙穢不堪。倉頂大井是秦淮區的文物保護單位,相關部門呼籲市民,路邊的文物更需要大家的愛護。   貼小廣告、倒汙水,古井周圍髒亂不堪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在秦淮區集慶路上看到這口倉頂大井。
  •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通訊員 劉文奇 現代快報記者 陳瑩   當地回應,其實是花瓣形溫室,只有120平米  海安建「山寨版」雪梨歌劇院的帖子一出,引發眾多網友關注。有網絡媒體昨天報導稱:「據當地百姓講,這座建築建設完成已經有幾年時間了,但一直沒投入使用,外圍被菜地和雜草包圍,裡面除了被當地農民堆放了幾堆豆稈外,空空如也。」
  • 打月餅的人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尋訪蘇寧兩地,揭開「小鮮肉」走俏之謎。    現代快報記者 何潔 陳曦  原汁原味的蘇式小鮮肉  5元一個,60元一盒  在南京,不是吃不到原汁原味的鮮肉月餅。在新街口,就有一家總部在蘇州的酒店專供鮮肉月餅。  月餅不貴,60元一盒,一盒12個,提前1小時預訂即可。
  • 「有機農人」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此外,「有機農夫集市」的構想也在踐行中,希望為更多的有機農人建立一個有機農產品的推廣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 劉德傑
  • 江蘇140萬人告別「鐵飯碗」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了相關部門,對新規進行了逐個解讀。  現代快報記者 項鳳華  事業單位  江蘇140萬人告別「鐵飯碗」,以後也要繳社保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7月1日實施,這是我國第一部專門規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規。條例規定,事業單位與工作人員訂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於三年。
  •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評果PG進行了測評。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於露 吳慧慧 蔡夢瑩 文/攝  買菜不去菜市場,手機點單就行  上午9點多,小芮打開手機在「盒馬鮮生」上點單。下單大約半小時後,菜品送達。  小芮今年大學畢業,3月起搬進了出租屋。也是從那時起,她開始從「盒馬鮮生」買菜。
  •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市民卡有限公司獲悉,9月16日,智匯市民卡APP進行了升級,新上線手機NFC充值、帳戶轉帳、帳戶贖回等功能。此次升級後,市民可以足不出戶,在家用手機充值啦!  首先,安卓手機用戶需要在應用市場下載「智匯市民卡」APP,註冊並綁定一張實名認證的市民卡。註冊成功後,你就有了一個雲端的「智匯帳戶」了,可以綁定一張銀行卡進行帳戶充值,也可以使用易付寶進行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