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開始,杭州不少公辦小學大幅度提高了中餐標準,餐費普遍提高了40%-50%,杭州市賣魚橋小學餐標提高到了12元。而北京不少學校實行「一餐兩點」,費用是一天12-15元,那麼我區小學生的餐費標準如何,是否存在提高的可能呢,這段時間也是引起了學生家長們的熱議。
小學生餐費標準是否合理家長學生看法不一
李先生是齊賢街道一所小學三年級學生的家長,這段時間,細心的他發現孩子放學回家老是說餓,一問才知道孩子在學校中餐沒吃飽,李先生說,目前學校餐費標準是一餐6元,一葷一素一湯,有時候一個鹹鴨蛋就算一個葷菜,怕是有些營養不夠,學生時期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關鍵期,中餐吃不好不僅營養不夠,還會影響孩子一下午的上課質量,「放學去接孩子,我都會帶一些小蛋糕、牛肉乾等零食,回家路上好補充點能量。」徐先生是五年級孩子的家長,他告訴記者,他們小學的餐費標準也是一餐6元。「按照現在的物價水平,6塊錢孩子能吃到什麼?要保證有一葷一素一湯,從我的生活經驗來看,這其實是很勉強的,我們希望的不僅僅是孩子能吃飽,更能吃好。」也有不少家長認為,學校應該公示一周菜譜,可以發布在家校通、釘釘、學校公眾號等APP上,這樣家長也可以根據學校的菜譜來調整家裡晚餐食材,保證孩子營養均衡。
不過午餐有沒有吃飽?有沒有吃好?當事人最有發言權,柯巖小學三年級學生小孔說:「我最喜歡吃我們學校的紅燒大排,味道超讚,我每次都會去添飯,成了我們班的網紅菜。」實驗小學三年級小田說:「學校大多數菜都喜歡吃,最愛紅燒小雞腿,每次都留到最後吃,運氣好有多餘的,老師還會獎勵我。」不過也有一些挑食的孩子覺得菜不好吃,五年級的小王說:「有時候一點點肉絲就算一個葷菜了,在我看來都是素的,不想吃只能倒了,也是浪費。」四年級的小徐說:「我喜歡吃肉,最不喜歡吃魚,只要中餐有魚我就不吃,放學餓壞了。」
教育局:短期內不會大規模調整提高菜品質量是關鍵
區教育局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小學目前屬於包餐制,也就是說,每個學生的菜品都是一樣的。去年年初,通過摸底調查,對全區學校餐標做了一次大規模調整,學校提出建議,家委會徵求家長意見,根據不同的價格做了問卷調查,根據大多數家長選擇的餐標結果進行公示,再報教育部門備案,學校統一出每周菜單。目前,柯橋城區小學一般都在6到8元不等,一葷一素一湯、一葷兩素或兩葷一素等。目前,學校食堂人員工資、水電氣費、配料等20%的費用由財政補貼,學校收取的餐費只用在了採購食材上,按照7元餐費來計算,其實相當於有9元多了,全省來講,這個標準並不算太低。而且學生家庭條件不一樣,如果漲價過多,一些家長會覺得有負擔,而學校又沒有盈利部分,沒法減免困難學生的夥食費。教育局目前主要對學校食品安全、衛生、剩菜剩飯量進行監管,如果物價沒有很大的波動,近期不會再進行大規模調整。「家長要是覺得個別學校餐費偏低,可以通過家委會和學校反映,學校同意後可以根據大多數家長意見進行調整,再到教育局備案。」
在擔任家委會會長多年的章先生看來,餐標提高一元兩元並不會有實質性改變,而大幅度提高又難以實現,家長希望能提升單個菜品的質量,而不是簡單地增加一兩個菜。「學校應該在食堂廚師上下功夫,怎樣通過調整菜的口味,讓菜色香味俱全,讓孩子愛吃,這樣剩菜剩飯也少了,食材也不浪費了。」
營養專家:飲食需做到多樣化保證營養齊全
在學生時期,及時補充各種營養,可以促進孩子們的生長發育、提高免疫力。浙江省兒童醫院臨床營養科主治醫師張婷介紹,小學生飲食應做到多樣化,保證營養齊全。要經常吃含鈣豐富的奶及奶製品和大豆及其製品,保證鈣的足量攝入,以促進骨骼的發育和健康;要經常吃含鐵豐富的食物,比如瘦肉,同時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促進鐵吸收。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學齡期兒童每日所需穀類150-200g,蔬菜300g,水果150-200g,雞蛋1個,畜禽肉及魚蝦每天80g,鮮牛乳或者純牛乳每天300ml,植物油每天20-25g,鹽每天小於4g。能量分配上建議早餐提供的能量佔總能量的25-30%,午餐佔30-40%,晚餐佔30-35%為宜,午餐在一天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要吃飽吃好,注意食物種類多樣化,保證營養元素攝入。
從今年開始,杭州不少公辦小學大幅度提高了中餐標準,餐費普遍提高了40%-50%,杭州市賣魚橋小學餐標提高到了12元,一大葷兩素加水果,並且在學校的公眾號上每周發布菜譜,不僅配上圖片還表明了熱量、脂肪、纖維素、蛋白質等營養素含量,還增加了溫馨小知識,比如降溫了要怎麼樣合理調節飲食,要怎麼樣養生等,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好評。
北京不少學校實行「一餐兩點」,即午飯和上下午各一次的課間餐,上午的課間餐一般為點心,下午多為水果或牛奶,費用是一天12-15元,雖然費用高,但學生能吃到更多的東西,反饋也比較滿意,放學時不會喊餓。在張婷看來,杭州、北京等這些措施柯橋城區的小學也可以借鑑,學校也可以推出家長一起來陪吃學生中餐體驗活動,以「陪吃」的方式,讓家長、老師、孩子同吃一份飯,切身體會中餐的質量,從而更好的為學生中餐安全、衛生、豐富性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