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們午餐更營養

2020-12-22 中國柯橋網

  從今年開始,杭州不少公辦小學大幅度提高了中餐標準,餐費普遍提高了40%-50%,杭州市賣魚橋小學餐標提高到了12元。而北京不少學校實行「一餐兩點」,費用是一天12-15元,那麼我區小學生的餐費標準如何,是否存在提高的可能呢,這段時間也是引起了學生家長們的熱議。

  小學生餐費標準是否合理家長學生看法不一

  李先生是齊賢街道一所小學三年級學生的家長,這段時間,細心的他發現孩子放學回家老是說餓,一問才知道孩子在學校中餐沒吃飽,李先生說,目前學校餐費標準是一餐6元,一葷一素一湯,有時候一個鹹鴨蛋就算一個葷菜,怕是有些營養不夠,學生時期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關鍵期,中餐吃不好不僅營養不夠,還會影響孩子一下午的上課質量,「放學去接孩子,我都會帶一些小蛋糕、牛肉乾等零食,回家路上好補充點能量。」徐先生是五年級孩子的家長,他告訴記者,他們小學的餐費標準也是一餐6元。「按照現在的物價水平,6塊錢孩子能吃到什麼?要保證有一葷一素一湯,從我的生活經驗來看,這其實是很勉強的,我們希望的不僅僅是孩子能吃飽,更能吃好。」也有不少家長認為,學校應該公示一周菜譜,可以發布在家校通、釘釘、學校公眾號等APP上,這樣家長也可以根據學校的菜譜來調整家裡晚餐食材,保證孩子營養均衡。

  不過午餐有沒有吃飽?有沒有吃好?當事人最有發言權,柯巖小學三年級學生小孔說:「我最喜歡吃我們學校的紅燒大排,味道超讚,我每次都會去添飯,成了我們班的網紅菜。」實驗小學三年級小田說:「學校大多數菜都喜歡吃,最愛紅燒小雞腿,每次都留到最後吃,運氣好有多餘的,老師還會獎勵我。」不過也有一些挑食的孩子覺得菜不好吃,五年級的小王說:「有時候一點點肉絲就算一個葷菜了,在我看來都是素的,不想吃只能倒了,也是浪費。」四年級的小徐說:「我喜歡吃肉,最不喜歡吃魚,只要中餐有魚我就不吃,放學餓壞了。」

  教育局:短期內不會大規模調整提高菜品質量是關鍵

  區教育局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小學目前屬於包餐制,也就是說,每個學生的菜品都是一樣的。去年年初,通過摸底調查,對全區學校餐標做了一次大規模調整,學校提出建議,家委會徵求家長意見,根據不同的價格做了問卷調查,根據大多數家長選擇的餐標結果進行公示,再報教育部門備案,學校統一出每周菜單。目前,柯橋城區小學一般都在6到8元不等,一葷一素一湯、一葷兩素或兩葷一素等。目前,學校食堂人員工資、水電氣費、配料等20%的費用由財政補貼,學校收取的餐費只用在了採購食材上,按照7元餐費來計算,其實相當於有9元多了,全省來講,這個標準並不算太低。而且學生家庭條件不一樣,如果漲價過多,一些家長會覺得有負擔,而學校又沒有盈利部分,沒法減免困難學生的夥食費。教育局目前主要對學校食品安全、衛生、剩菜剩飯量進行監管,如果物價沒有很大的波動,近期不會再進行大規模調整。「家長要是覺得個別學校餐費偏低,可以通過家委會和學校反映,學校同意後可以根據大多數家長意見進行調整,再到教育局備案。」

  在擔任家委會會長多年的章先生看來,餐標提高一元兩元並不會有實質性改變,而大幅度提高又難以實現,家長希望能提升單個菜品的質量,而不是簡單地增加一兩個菜。「學校應該在食堂廚師上下功夫,怎樣通過調整菜的口味,讓菜色香味俱全,讓孩子愛吃,這樣剩菜剩飯也少了,食材也不浪費了。」

  營養專家:飲食需做到多樣化保證營養齊全

  在學生時期,及時補充各種營養,可以促進孩子們的生長發育、提高免疫力。浙江省兒童醫院臨床營養科主治醫師張婷介紹,小學生飲食應做到多樣化,保證營養齊全。要經常吃含鈣豐富的奶及奶製品和大豆及其製品,保證鈣的足量攝入,以促進骨骼的發育和健康;要經常吃含鐵豐富的食物,比如瘦肉,同時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促進鐵吸收。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學齡期兒童每日所需穀類150-200g,蔬菜300g,水果150-200g,雞蛋1個,畜禽肉及魚蝦每天80g,鮮牛乳或者純牛乳每天300ml,植物油每天20-25g,鹽每天小於4g。能量分配上建議早餐提供的能量佔總能量的25-30%,午餐佔30-40%,晚餐佔30-35%為宜,午餐在一天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要吃飽吃好,注意食物種類多樣化,保證營養元素攝入。

  從今年開始,杭州不少公辦小學大幅度提高了中餐標準,餐費普遍提高了40%-50%,杭州市賣魚橋小學餐標提高到了12元,一大葷兩素加水果,並且在學校的公眾號上每周發布菜譜,不僅配上圖片還表明了熱量、脂肪、纖維素、蛋白質等營養素含量,還增加了溫馨小知識,比如降溫了要怎麼樣合理調節飲食,要怎麼樣養生等,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好評。

  北京不少學校實行「一餐兩點」,即午飯和上下午各一次的課間餐,上午的課間餐一般為點心,下午多為水果或牛奶,費用是一天12-15元,雖然費用高,但學生能吃到更多的東西,反饋也比較滿意,放學時不會喊餓。在張婷看來,杭州、北京等這些措施柯橋城區的小學也可以借鑑,學校也可以推出家長一起來陪吃學生中餐體驗活動,以「陪吃」的方式,讓家長、老師、孩子同吃一份飯,切身體會中餐的質量,從而更好的為學生中餐安全、衛生、豐富性提供保障。

 

相關焦點

  • 開學第一天:孩子們的「營養午餐」來了!
    為此,鄒老師在午餐前提醒學生營養均衡。午餐時間,她還在班級內放起了音樂。鄒萍說,音樂能讓人心情舒緩,孩子們吃飯時心情好,吃得也多浪費的就少。中午12點,到了午餐時間,瀋陽路小學的不少萌娃排著隊給老師比心,看著孩子們天真可愛的笑臉,分餐的老師們也笑開了顏。「現在全國各地都開展了『禁止舌尖上的浪費』 『光碟行動』等活動,作為小學生,我們更應該從小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和勤儉節約的好品德。」該校四年級一名學生說道。
  • 如何讓孩子們午餐更營養
    而北京不少學校實行「一餐兩點」,費用是一天12-15元,那麼我區小學生的餐費標準如何,是否存在提高的可能呢,這段時間也是引起了學生家長們的熱議。  小學生餐費標準是否合理 家長學生看法不一  李先生是齊賢街道一所小學三年級學生的家長,這段時間,細心的他發現孩子放學回家老是說餓,一問才知道孩子在學校中餐沒吃飽,李先生說,目前學校餐費標準是一餐6元,一葷一素一湯,有時候一個鹹鴨蛋就算一個葷菜,怕是有些營養不夠,學生時期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關鍵期,中餐吃不好不僅營養不夠,還會影響孩子一下午的上課質量
  • 世界各國的營養午餐這樣吃
    在世界範圍內來講,日本和美國已經擁有較為完整的營養餐體系和規則,擁有成熟的措施和悠久的歷史。而印度和澳大利亞也在「讓孩子們都能吃上免費午餐」和「讓孩子們吃得更健康」這兩方面努力著。日本「食育」一詞在日本流行19世紀始於僧人善舉千禧年普及率已超九成日本學校的營養午餐始於19世紀。1889年,由於家境清貧,在山形縣一所小學就讀的孩子們每天中午都餓肚子,當地僧人協商後決定為孩子們提供午餐。
  • 日本中、小學的營養午餐:讓孩子們吃得安全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事!
    科學配比的營養午餐 其實日本的這個「給食」制度一開始的小目標是為了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吃上飽飯,後來日本政府覺得不僅要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吃飽,更要吃得營養
  • 看看各國學生營養午餐怎麼吃
    在世界範圍內來講,日本和美國已經擁有較為完整的營養餐體系和規則,擁有成熟的措施和悠久的歷史。而印度和澳大利亞也在「讓孩子們都能吃上免費午餐」和「讓孩子們吃得更健康」這兩方面努力著。日本「食育」一詞在日本流行19世紀始於僧人善舉 千禧年普及率已超九成日本學校的營養午餐始於19世紀。1889年,由於家境清貧,在山形縣一所小學就讀的孩子們每天中午都餓肚子,當地僧人協商後決定為孩子們提供午餐。
  • ...公益推出「迴響計劃」——「免費午餐」 守護孩子們熱騰騰的幸福
    指導老師從「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食品安全操作與廚房管理」、「學生營養餐營養搭配及製作」三大版塊加強老師們、廚師們對食品安全和廚房管理的理解,為孩子們提供安全放心的免費午餐。讓孩子吃上更有質量的餐食有飯吃,只是免費午餐項目使命的第一步,為了讓孩子們健康成長,2018年5月,免費午餐基金首次提出「質食計劃」,以期讓孩子們吃上更加有質量的餐食,同時讓科學的食育觀念普惠於每一個家庭。
  • 日本真有米其林三星的學生營養午餐嗎?
    因此,日本文部省倡議學校食堂自製午餐。《Chef~三星營養午餐》裡的三葉小學,就是學校食堂的形式。按照日本文部省的規定,學校自己辦食堂給孩子們提供校餐的話,各所學校必須根據在校學生人數,擁有相應人數的國家資格營養師。學校營養師由各都道府縣聘用,屬於都道府縣的公務員,主要工作是根據兒童成長中所需求的熱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等,按比例制定營養菜單。
  • 鳳凰「營養午餐」事件調查:執行者「圖省事」
    從民間公益到政府推行,一個是「免費午餐」,一個是「營養午餐」;一個是普遍叫好的「熱騰騰的午飯」,另一個是出了問題的「牛奶+麵包」,華聲在線記者調查發現,問題正是執行者認為這兩者之間,後者「更省事」。
  • 科學網—日本為營養午餐立法
    日本的營養午餐制度起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不久,當時日本極為貧窮,一些家庭的孩子營養難以保證。
  • 什麼時候喝湯更有營養,是在早餐、午餐還是晚餐?
    科學喝湯有益健康,那什麼時候喝湯更有營養,是在早餐、午餐還是晚餐,是在飯前,還是飯後。喝湯應有所講究。今將何時喝湯好簡介於下,以供參考。因為胃空時直接吃食物,會對胃產生較大刺激,長久如此,容易發生胃病或消化不良,飯吃飽了再喝湯,容易導致營養過剩,造成肥胖。飯前喝點湯,給胃做準備活動,能使整個消化器官提前活躍起來,促使消化腺分泌足夠的消化液來消化食物,也利於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更充分地吸收和利用。
  • 【聚焦 大東三】探尋營養午餐誕生地——走進大東三教育集團午餐供應商瀋陽冠品林餐飲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營養學家認為,營養、美味的食品在提供能量的同時還會給人帶來愉悅的情緒,是保證孩子身心健康的基礎。因此,如何提供一份使學生滿意、使家長放心的午餐,一直是大東三教育集團的首要任務之一。十一月的沈城,氣溫初降,大東三教育集團的李校長、工會崔主席,帶領著部分家長、學生代表一行四十人,滿懷期許地來到了位於大東區文東路41號的瀋陽冠品林餐飲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 【垃圾食品的科學】如何製作一款方便又營養的午餐?
    團隊利用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將方便午餐盒包裝成個性與力量的代表。漸漸地,食品營銷已經不再關乎食品,而公司對針對營養的批評始終都沒有做出正面的回應。他們遵守的,只是加工食品業的一條金牌法則:不知道該怎麼做時——加糖。(文/Michael Moss)在食品行業裡,創新有時候發生在實驗室裡,科學家調控一種一種的成分,讓食物變得誘人。
  • 關注學生營養餐:看呆了,日本學校的「營養午餐」太牛掰啦!
    日本全國所有小學都提供營養午餐,這份午餐有個特定的名字——「給食」。1889年,日本開始了「給食」政策,距今已有127年的歷史。所以,學校的營養午餐完全可以當做日本這百年來的飲食變化。那麼這一百多年來,日本學校的「營養午餐」到底發生了哪些改變?
  • 豫西山村學校孩子們的午餐:大米飯加雜燴菜孩子們吃得津津有味
    一次在豫西山區的一處大山溝裡路過一所山村學校,正趕上孩子們吃午飯。一二十個孩子排成一行,把飯碗放在校園的花池邊上吃飯,就下車靠近察看;孩子們見來了陌生人還帶著照相機,呼隆一下子就散開了,端著飯碗跑回到教室裡,有的甚至還躲在門後或者課桌後邊。
  • 【教學案例】陳莉琴: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營養午餐:舌尖上的數學》
    《營養午餐》是2013年教育部審定義務教育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101-102頁的內容,這部分教材是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圍繞午餐的營養問題設計了相應的綜合與實踐活動。其實在三年級的綜合實踐課程中有安排如何搭配營養食品的內容,但因我校綜合實踐課程使用的是校本課程,所以孩子們是錯過對營養這個內容進行學習的,而這個數學內容剛好可以把數學與綜合實踐兩門課程結合起來,補充了孩子的學習漏洞。
  • 開學時的兒童午餐既方便又營養,比出去吃更方便
    因為大人要上班,中午沒時間給孩子準備午飯,所以我今晚提前為孩子準備了午餐。孩子們的午餐,我準備了油炸發尾、牛肉醬、涼拌西蘭花、蔥油南瓜,兩葷兩素都夠了,這四道菜都很簡單,下面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細節,如果喜歡的話,也試試吧。
  • 不只課桌,餐桌也是學校教育的一環,營養午餐教會孩子健康探索!
    「爸爸,今天營養午餐我吃很少,肚子好餓!」,「媽媽,我明天不想吃營養午餐,可以幫我帶點吃的嗎?」當孩子這麼告訴你的時候,多數父母的擔憂與疑惑是「孩子今天在學校吃什麼?」,「營養均衡嗎?用餐開心嗎?」,現代的家庭多為雙薪家庭,我自己是一對雙胞胎的媽媽,若親手幫孩子做便當,往往不是每天可以實現的事。因此我開始思考:如何讓孩子愛上營養午餐?
  • 青菜白飯的「營養」午餐?國家補助花費在哪裡?
    黃瓜炒肉、炒三丁、西紅柿肉末……這是該校1到6年級學生5月份連續三天的營養餐菜單。  然而,學校食堂每天變換的營養午餐菜譜還是讓一些學生家長不放心,一位四年級學生的家長每天中午給孩子來送飯。  家長:我天天在那裡,廚師燒的不好,基本小孩大部分不怎麼吃,吃了兩口就全部倒了,我天天送菜給小孩看著她吃。
  • 西固正開展營養午餐供餐服務
    蘭州西固開展學生營養午餐供餐服務 【太!好!了!蘭州西固區率先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午餐供餐服務】為了保障孩子們午餐就餐安全、健康,減輕家長接送負擔,解決「上班族」孩子的午餐及接送問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西固區率先全市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午餐供餐服務。從10月19日起,先行在福利一小和臨洮街學校試點。太!好!了!
  • 午餐如何吃,能讓身體更健康。老外的午餐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宋範成大《光福塘上》詩:「指點炊煙隔莽蒼,午餐應可寄前莊。」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四十四回:「臣前奉使,舍於冀野,見一人方秉耒而耨,其妻饋以午餐,雙手捧獻,夫亦斂容接之。」午餐:要吃的營養,要吃的好,要吃得飽,為下午繼續工作提供必要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