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八歲為啥被稱為茶壽?喜壽、米壽、白壽各指多少歲?

2020-12-23 漢周讀書

自古以來,對不同年齡段的老人都有雅稱。如:喜壽、傘壽、半壽、米壽、白壽、茶壽。

「茶」字的字頭為草字頭,由兩個「十」字組成,相加為「二十」。

「茶」字中間的「人」字分開一點就是「八」字,下面的「木」字由「十」和「八」組成,上下相連,合為「八十八」,再加上最上面的「二十」就等於「一百零八」。

因此,民間就有了一百零八歲為茶壽的雅稱。

與此類似的還有喜壽、傘壽、半壽、米壽、白壽。

其中喜壽即七十七歲,草書的喜字與「七十七」神似。

傘壽:指八十歲,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所以稱為傘壽。

半壽:指八十一歲,「半」字可拆為八十一,故得此名。

米壽:為八十八歲,「米」字看起來就像上下兩個「八」字。

白壽:九十九歲的雅稱,因「百」字去掉上邊的一是「白」字。「百」數去一為九十九。故雅稱九十九歲為「白壽」。

相關焦點

  • 喜壽、米壽、白壽、茶壽分別指多少歲,為什麼?
    還歷壽為61歲,喜壽為77歲,傘壽為80歲,半壽為81歲,米壽為88歲,卒壽為90歲,白壽為99歲,茶壽為108歲還歷壽:古代以幹支紀年,從甲子年開始,至癸亥年結束,每60年為一個周期,還歷,就是又開始一個新的周期,所以,還歷壽為61歲。
  • 你聽說過白壽與茶壽嗎?各指多少歲呢?
    中國文化中常常用不同的漢字來表述不同程度的長壽,比如「米壽」指「八十八」歲。那麼,「白茶」這兩個字拆開,「白壽」 和「茶壽」各指多少歲?兩個字合在一起又該是多少歲呢?在我國傳統的壽稱中,常見的有「花甲」(六十歲)、「古稀」(七十歲)、「耄耋(八九十歲)、「期頤」(一百歲)等,而「喜壽」、「米壽」、「白壽」、「茶壽」的壽稱則鮮為人知。
  • 從零歲到一百零八歲: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原來這麼美
    在中國古代,人與人之間相處交流的時候,人們往往不會直接說出自己多少歲,而是會用一些特定的年齡稱謂來作介紹,所以衍生出了很多用於形容年齡的詞語。襁褓:一般指未滿周歲的孩子。襁褓的原本意思是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後來經過演變就成了未滿周歲孩子的年齡稱謂;初度:一般也用來指代小兒出生之時,最早出自楚國詩人屈原的《離騷》:皇攬揆餘初度兮,肇賜餘以嘉名。不過後來「初度」一詞常常被用來代指人的生日;孩提:指兩三歲的幼兒。唐代大詩人韓愈曾寫過這麼一句詩: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 各年齡的稱謂別再傻傻分不清
    轉眼又一年,過年時很多大人看到小孩都會問幾歲了,屬什麼?以及長輩的高壽多少。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這些回答是不會直接回答的,而是以另外的詞語來替代的。及笄代指十五歲女孩。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稱為破瓜之年,「瓜」字形狀如同兩個「八」字,女子16歲稱為「破瓜」、「及瓜」。「破瓜」意為把「瓜」分開,即二八一十六。
  • 值得收藏:中國古代年齡稱謂大全,看看你身邊有沒有活到茶壽的人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古代,人們將年齡的增長不說成幾歲或者幾十歲,而是用很多稱謂來表示,如今我們能聽到這些稱謂也就只能從很多七八十歲的老人口中聽到,今天小編就將古人口中的年歲整理一下,有需要的可以收藏!>10歲及以下:外傅、幼學、黃口12歲:女生:金釵之年13歲:女生:豆蔻年華13~15歲:舞勺之年15歲:男生
  • 漲知識| 古代年齡稱謂大全,0歲——140歲
    13歲:豆蔻——指女子十三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以豆蔻來指代女子13歲。15歲:及笄——指女子成年,笄,指古代束髮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歲後,就將頭髮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成年。束髮——指男子成童之年,要把之前的總角解散紮成一束。
  • 古人所說的「束脩」指什麼?
    ( )A.典籍B.樂譜C.藥方D.巫術6、「蓴鱸之思」指的是?( )A.渴望隱居B.懷念故國C.思念家鄉D.牽掛戀人7、「摽梅之年」是說女子已到什麼年齡?( )A.可獨自玩耍B.出嫁C.生子D.人老珠黃8、下列與年齡相關的稱謂中哪一個表示的年歲最大?( )A.茶壽B.白壽C.米壽D.喜壽9、「弄璋之喜」所指的喜事是?
  • 《知否》中也有公考題:及笄是指幾歲?
    最近追劇,《知否》裡祖母對明蘭說「明年你就及笄了,到了議親的年紀」,小編很好奇,及笄到底是指多大呢?13—14歲(女)――豆蔻年華13—15歲——舞勺之年15歲(女)——及笄之年15歲(男) ------- 志學之年,束髮16歲(女)――碧玉年華
  • 從0歲到100歲: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原來這麼美!
    也有寫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韓愈詩中就有「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8歲 齠齔【tiáo chèn】 指七八歲的兒童。《韓詩外傳》:男八月生齒,八歲齠齒。
  • 小喜年|什麼是「茶壽」呢?
    在老人生日宴上,你有沒有聽別人說過"茶壽"這個詞?有的地方給老人舉辦壽宴時,年輕人給老人祝壽,要給老人奉茶,表示祝老人活過"茶壽之年"。什麼是"茶壽"呢?茶壽代表著長壽,正史《舊唐書·宣宗紀》中有相關記載:洛陽來了位130多歲的僧人,宣宗問他:"服何藥如此長壽?"僧答:"貧僧素不知藥,只是好飲香茗,至處唯茶是求。"
  • 彩蛋丨劉道玉先生88歲米壽生日,他們都跟老校長說了啥貼心話?
    自11月21日起,湖北劉道玉教育基金會聯合全球18家武大地方校友會發起的「老校長88歲米壽生日祝福接龍」活動刷屏全球武大校友圈。截止到生日會當日,活動收穫了近2萬的武大學子在線為老校長米壽生日點讚,以及數百份來自全球校友們真摯的祝福留言。一起來看看他們都對老校長說了些什麼貼心話。您的留言又會不會上榜呢?
  • 古人對1到140歲的稱謂,知道5個的算你厲害!
    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一一介紹古人對1到140歲的年齡稱謂及來歷,看看你知道多少?一、幼年1、湯餅之期:指嬰兒出生三日。舊俗小兒出生三日,設筵招待親友謂之「湯餅筵」,也作「湯餅宴」、「湯餅會」。6、古稀之年: 70歲唐代杜甫《曲江》詩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後人就多依此詩,稱70歲為「古稀之年」。7、喜壽:指77歲。草書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歲。
  • 古人對年齡的稱謂,0到140歲都有,快來漲知識吧
    這是論語中孔子對人生狀態各個階段的評價,也正是因為熟知這句話,才讓我們知道了從三十歲到七十歲,各個年齡段古人的稱謂。那麼其他階段的年齡古人是怎麼稱謂的呢?少年稱謂古人的年齡一般不用數字表示,而是用稱謂表示,可能古人覺得這樣比較風雅吧。當嬰兒剛出生的時候,被稱為「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