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5日 08:48 來源:新華網
美國士兵學英語?不用懷疑,這的確是美國軍方為應付翻譯短缺所採取的措施。
美聯社14日報導,為緩解阿拉伯語及其他中東語言的翻譯緊缺局面,美軍已從本土招募一批來自中東地區的移民,在傑克遜堡軍事基地集中培訓,不過,這些「未來翻譯」的主要課程是英語。
培訓新招之長
走進美國陸軍最大培訓基地加利福尼亞州傑克遜堡,兩張標語赫然入目,上面分別用英語和阿拉伯語寫著同一內容:「我永不放棄。」
對在這裡接受翻譯培訓的4名美軍新兵來說,阿拉伯語顯然更為容易。
為加強熱點地區的翻譯力量,美軍推出一項別出心裁的培訓項目:從來自中東的美國公民和綠卡持有者中間招收「後備翻譯」,參軍後集中學習英語,以備隨軍派往海外或在國內為駐外美軍服務。
項目負責人克萊頓·利什曼說,這個項目一次可招收50人,根據學員英語水平不同,培訓時間從11周到18周不等。目前,美軍已招收4名學員。
推出新項目後,美軍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培訓出能夠勝任工作的翻譯人才,同時傑克遜堡的軍事生活也會使這批人員更加熟悉部隊。此外,新項目採取集中培訓方式,從而免去了以往預備役翻譯在不同地點入伍、語言學習和軍事培訓的周折,可節省近兩周時間。
本土移民之福?
在許多定居美國的中東移民眼中,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參軍當翻譯不僅有利於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鞏固他們在美國的地位,而且有可能使一部分人更快地獲得美國公民身份。
美軍此項培訓面向兩類人員招生,擁有美國公民身份者和持有綠卡的合法定居者。因此,許多人都想藉此走上申請美國公民身份的「快車道」。
「我們相信參軍是份好工作,」新學員中一名24歲的黎巴嫩裔移民說。為了避免自己和家人遭到伊拉克反美武裝人員的攻擊,他不願公開自己的姓名。
他的顧慮不無道理。實際上,美軍「翻譯官」的日子並不好過。以伊拉克為例,美軍翻譯常常與「叛徒」、「變節者」、「合作者」等字眼聯繫在一起,其中不少人為此付出了血的代價。
人才短缺之苦
外語人才短缺已成美軍燃眉之急。
據美國官方統計,駐紮在伊拉克的美軍士兵中,通曉阿拉伯語的人為數甚少。語言障礙使士兵無法與當地人交流,也不利於他們了解周圍情況。
美國國內一些部門也面臨語言困境,美軍近年來在中東和阿富汗的海外行動更加凸顯出有關語種翻譯短缺問題。甚至有報告稱,「9·11」事件之前美國情報機構曾收到預警情報,但因為阿拉伯語翻譯缺乏,導致相關情報沒能及時翻譯過來。
為此,美國防部計劃花費數億美元提高美軍的外語水平。其中包括:在國內軍事學院內加重語言課程分量;在海外駐地開辦語言學習班和實地培訓;籌建「民間翻譯預備役部隊」;加緊研製「自動翻譯機」;以及在本土從移民中招募外語人才等。(朱鴻亮)
責編:王壹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