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琴也能像學英語一樣實現網際網路教育?遠程直播音樂教室興起

2020-12-16 上觀

最近這些天,從丹麥皇家音樂學院副院長、弦樂系主任蒂姆·弗雷德樂森,到單簧管教授約翰·克魯斯,7名來自丹麥時間的演奏家每日通過網際網路開課,面對面教授遠在萬裡之外的中國琴童。在上海音樂學院附中的8號樓排練廳,真人比例的高清大屏幕、捕捉手部動作的特寫攝影頭、環繞式的現場拾音系統,以及一條條國際網絡專線,為中學生帶來了身臨其境的網際網路音樂教育互動體驗。

 

不僅上音附中學子,還有中央音樂學院附中、中國音樂學院附中以及浙江、武漢、四川、廣州、天津、瀋陽、西安等音樂學院附中學子也慕名而滬,三兩成組、分批加入了共17場中外遠程課堂,向洋老師討教古典音樂演奏技巧,跨國越洋,餘音繞梁。

 

傳統學琴講求「手把手」,但在「網際網路+」時代,是不是也可以像學英語那樣實現網際網路教育呢?

丹麥皇家音樂學院副院長、弦樂系主任蒂姆·弗雷德樂森在線雙向授課。

 


不出校門享受「地球音樂村」

 

解放日報·上海觀察記者走進上音附中的實訓樓,5個樓面均改建為大小形式不盡相同的「直播教室」。大教室放置5臺以上三角鋼琴,可同時排演重奏;小教室則是標準化的琴房,被稱為「微格教室」,適用一對一教學,共27間。與傳統音樂教室最大的不同在於,電腦、大屏幕、麥克風、攝影頭等成為「標配」。此外,還有一間最大的「全景聲教室」,在360度全景視覺呈現外,音效也是全方位、多聲道表現。據預計,全校年底前還將建成10間錄播型音樂教室。

 

作為一座國家級重點中職校,上音附中校長、嗩吶演奏家劉英教授透露,事實上,除了此次集中開設的遠程大師班,全校已就此探索實踐了兩年有餘,從美國曼哈頓音樂學院到丹麥皇家音樂學院,世界音樂名校的名師課程均被引入校內,一學期授課8到10周,每次3、4小時。從鋼琴、小提琴到室內樂,中外師生經由網際網路視聽手段學習演奏世界名曲。「我們希望地球村也能變成音樂村,學生可以不出國門甚至不出校門,享受全球音樂教育資源。」同時,外國師生對中國師生傳播出去的琵琶、古箏、古琴等民族彈撥樂也極富興趣。

 

在平日,傳統的琴房教學中,也是現場錄製、實時回放,攝錄角度既有身姿體態,也有手指細節,不再只能靠一面排練鏡子。對於學生,課堂之外,任何一個節拍的演奏動作,都可以通過電腦或手機端瀏覽溫習,就像外語複讀機一樣簡便。在校園裡,幾乎時時處處都張貼著學生音樂會海報或獲獎喜訊,比如今年作為年齡最小選手的勞睿斯,在第11屆霍洛維茨國際青年鋼琴比賽中獲得少年組第一名,以及最年輕決賽者特別獎;又如獲第11屆全國小提琴青少年比賽少年組第一名、中國作品演奏獎的林瑞灃,都可謂新一代的「網際網路琴童」。

 


「音樂雲」告別借譜子家常便飯

 

其實,網際網路音樂教育在美歐已風生水起。作為上音附中合作夥伴,來自曼哈頓音樂學院的遠程學習與錄音藝術系主任克裡斯安娜·奧爾託,最早於20年前開始啟動音樂遠程學習項目,通過網際網路搭建起精密光纖網、國家研究與教育網絡以及聯合表演網絡流,至今為7500多名學生伸出了經典音樂橄欖枝,開發出超過4500小時內容的在線圖書館。

 

當中國音樂學界遇上網際網路,面臨著包括辦學理念更新在內的教育改革,遠遠不止是硬體升級。作為上海首批10所市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特色示範創建學校之一,擁有65年校史的上音附中獲得政府專項資金支持,不惜投入兩三千萬元實施信息化,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老洋房之間「觸網」,從基礎管線起一步步升級改造,僅一間微格教室成本就在7萬元左右,更大教室則需數十萬元至上百萬元不等。

 

而師生們更大的夢想是一朵「音樂雲」。 上音附中黨總支書記兼副校長、上音雙簧管教授孫銘紅透露,目前全校傳承至今的60萬份樂譜資源已有70%以上完成了電子版掃描,形成了龐大的數字圖書館,音樂學生告別了「借譜子」這樣的家常便飯,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校內網絡平臺調閱,「比如巴赫作品各種各樣的版本都可選擇,演繹並體悟不同版本樂譜的異同」。目前,「音樂雲」正在擴容微課視頻,將授課老師在琴房口傳親授的珍貴影像資料集成於一個平臺,不再教完就不可複製。

 

當然,網際網路音樂教育仍在路上,如天籟般的高保真交互效果值得追求。上音音樂教育系主任餘丹紅介紹,香港教育學院的這類教室甚至可以選擇模擬世界範圍內某一個音樂廳的現場效果,比如在卡耐基音樂廳為歌劇伴奏的臨場感覺,高水準地培養專業演奏家。眼下,除了傳統音樂院校,社會舉辦的網絡音樂學校也正獲得天使基金青睞,成為一匹匹黑馬,發展類似外語教育的網際網路學琴課程。星海音樂學院附中校長米恆教授建議,國內各大音樂院校按照網際網路開放生態模式,建設遠程音樂教育聯盟,輻射和共享網上音樂教育資源。

 


題圖:丹麥皇家音樂學院單簧管教授約翰·克魯斯開設直播課。 圖片來源:上海音樂學院附中提供 圖片編輯:項建英

相關焦點

  • 【山葉音樂教室】---做不一樣的音樂教育
    4臺,小型演奏廳2個,艾範兒數字鋼琴教室1個,雙排鍵教室1個,多功能教室1個,是目前欒川縣專業化教學規模最大的音樂培訓學校!答:初期開始學鋼琴時,可以到學校練琴,我們給孩子安排的有練琴時間,等孩子確實越彈越喜歡之後,再考慮買架鋼琴。2,孩子從來沒學過,能不能學會?    答:放心吧!我們是從最基礎的認識鋼琴開始的,會根據每個孩子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一人一個琴房,耐心負責任的老師會讓孩子喜歡上音樂的。3.孩子幾年能考到十級?
  • 金三惠一站式數位音樂教室解決方案
    在教育信息化浪潮中,懷著服務音樂教育的理想,緊跟國家「網際網路+」的步伐,率先提出數位音樂課堂的理念,在2015年4月相繼推出了「數位音樂課堂教學系統」「數位音樂教學儀教學系統」「數位音樂欣賞系統」「數位音樂互動教學系統」等數位化音樂教學設備及相關整體解決方案,是國內第一家提出「數位化音樂系統」這一概念的公司,同時也是第一個研發成功並取得軟體著作權的公司。
  • 孩子學琴不用愁 卡羅德·雲上智能鋼琴讓你做躺贏式家長
    音樂,是孩子最好的朋友。學琴的孩子都夢想著可以像鋼琴家們一樣彈出流利又好聽的曲子,在舞臺上享受萬眾矚目的燈光。作為物聯網科技驅動鋼琴教育的頭部企業,卡羅德音樂集團自2013年開始研發物聯網智能真鋼琴,並在全球首創卡羅德·雲上鋼琴,用聰明的連接,人性的科技,為培養孩子好的練琴習慣、更專業的在線督促、指導強勢賦能,最大化解決孩子學琴「路」上的煩惱,讓學琴、練琴更科學、高效!
  • 像黑客一樣學英語:學校裡學不到的那些實用主義「套路」
    他通過遊學的方式,嘗試在3個月內掌握當地語言,現在他能熟練使用10種以上的語言。Benny在訪談中提到的方法不僅簡單實用易上手,而且全方位打開了我的腦洞:像黑客一樣學英語,有可能嗎?對孩子們也一樣有效嗎?至少這種方法在Benny這樣的凡俗成年人身上是管用的:這個典型的理工男在21歲之前只會說英語,而且英語分數總是令他尷尬無比。
  • 學琴軟體flowkey幫你實現鋼琴夢
    學琴軟體flowkey幫你實現鋼琴夢) 每個人都是一張白紙,家庭、容貌、天賦等不可控因素決定了人生的基礎元素,除此之外,學識、藝術、技能起著錦上添花的關鍵作用,它們像漫天繁星、像浩浩江海、像和煦暖陽、像清輝皓月,讓我們的靈魂變得豐富多彩。
  • Mia的學琴路
    Mia是四歲半開始學鋼琴的,起因是我和娃爸先把鋼琴買回了家。因為之前就確定要讓她學琴,所以我作為一個鋼琴小白,提前還買了下面這本書學習。對於一個沒學過鋼琴的人來說,這本書確實有幫助,讓我在選擇教材,選擇老師,以及練琴學習的過程中都不會一片空白。
  • 在線教育:教育+網際網路,直播+AI
    在線教育行業的發展與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滲透密切相關:在網際網路尚未起步階段,主要通過投影儀、錄像帶等硬體設備來提升學習效率,豐富教學形式;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滲透,遠程教育模式開始廣泛應用,以學校為單位的遠程教學試點快速湧現;網際網路用戶數量的不斷提升,使得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的社區、網校等新的在線教育形式層出不窮;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帶動了MOOC、移動課堂等新的教學形式;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
  • 科技賦能在線教育 音樂蜂巢讓零基礎孩子快樂學鋼琴
    孩子學鋼琴的好處顯而易見。孩子學鋼琴有哪些痛點?據2018年統計,中國有3000萬家庭選擇讓孩子學鋼琴,但所有的孩子都在以傳統方式學琴。太多線下培訓機構和老師,為了取悅家長而急於求成,並沒有做好音樂教育這件事。
  • 琵琶聲傳入鄉村教室 古典音樂直播開啟美育第一課
    古人經常會用琵琶聲來隱喻當下的心境,細細品讀這些古詩詞,我們仿佛也能體味到作者激揚、喜樂、幽抑、哀傷的情緒。在詩人的筆下,古典音樂之美躍然紙上。古典音樂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長河裡的一塊瑰寶,感知音樂之美的教育應當融入到我們當下的素質教育中。但是,許多偏遠鄉村的孩子,在基礎教育尚且缺失的情況下,甚少有機會能接觸到這塊瑰寶。
  • 鈴木教學法:學音樂如學母語
    根據幾年的教學經驗,他發現學習和環境密不可分,音樂和語言之間存在一種奇妙的關聯。  1958年,他提出「母語學習」的概念,認為人類掌握語言這一天賦能力,其實是一種典型的學習模式。他將這種學習模式運用到音樂教學中,強調才能並非天生,須由後天培養,以正確的教育方法、優良的師資,配合適當的學習年齡、良好的學習環境,方能成就。
  • 孩子學琴一兩年不想學了,怎麼辦?
    首先,要分析一下原因: 開始學琴的時候 是孩子想學琴還是家長想要孩子學琴如果是孩子想學琴,家長就讓他學,孩子不想學琴了,家長就說:算了吧,不勉強他了,就由他不學了。這樣一來,就前功盡棄,前面的時間和金錢就白白浪費了。如果是家長想要孩子學琴,那就要讓他堅持下去,大部分小朋友都是貪玩的,學什麼東西都是三分鐘熱度,大人不管他,他學一段時間就不想學了。但是,大人讓他學,多數小朋友都能堅持學下去。
  • 唐嫣4歲為學琴被唐爸用針扎,請記住:學琴肯定是辛苦的,誰都一樣!
    唐嫣回憶童年痛苦的學琴史據唐嫣回憶,作為父親摯愛的小棉襖,唐嫣四歲就開始學鋼琴,由於歲數太小,不識譜,所以唐爸爸很是擔憂。去班裡,都是唐爸先學,學完之後回去,唐爸彈一遍,唐嫣彈一遍,埋頭苦彈。唐爸爸為了讓唐嫣學好鋼琴,不得不想出一些「損辦法」,由唐爸爸變身唐嬤嬤,竟拿織毛衣的針扎唐嫣!
  • +音樂華美樂章——中國聯通攜手中央音樂學院打造5G+智慧音樂教育
    自2019年起,中國聯通攜手國內頂級音樂學府中央音樂學院共同打造了「5G+智慧音樂教育」, 具體包括5G+4K遠程互動音樂教學和AR/VR樂器百科,豐富的5G+智慧音樂應用展現了藝術與科技的跨界融合將為音樂的普及與教育帶來怎樣令人驚喜的改變與創新。
  • 學琴新主張 音樂筆記 智能陪練模式成為琴童新選擇
    (原標題:學琴新主張 音樂筆記 智能陪練模式成為琴童新選擇)
  • 像美國人學英語一樣學英語?還是像中國人學漢語一樣學英語?
    一、像學母語一樣學習英語?這話沒說清楚。我們應該如何學好英語呢?是該像美國人學英語一樣學好英語?還是應該像中國人學漢語一樣學好英語?這話聽起來有點繞,其實是針對「要像學母語一樣學英語「這個話題展開的。但是生長在中國大地上的人們,身邊的人不說英語,我們沒有耳濡目染,我們沒有使用需求,我們必須說漢語才能跟周邊的世界很好地交流。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如何像美國人一樣學英語呢?所以,就剩下第二個選項,像中國人學漢語一樣學好英語。
  • 山葉音樂教室優秀教師----崔儒峰
    上年暑假,有緣與現在的鋼琴老師認識,有幸的成為了他的學生,由於我的年齡在班裡偏大,鋼琴基礎薄弱,所以老師非常有耐心,從基礎知識開始一點一滴的教我,非常的負責,也不嫌棄我笨,耐心的教我練習曲,還每天督促我練琴,讓我快速的成長,現在的我不會像剛開始學琴時的莽莽撞撞,指法也不會,彈練習曲也不順暢,多虧有了崔老師的細心栽培,才有了我如今的成果。
  • 希沃曾繁榮:疫情阻止進校,卻阻止不了教與學的熱情
    疫情期間,全國超過2億學生接受在線教學,網絡取代校園成為教育教學的主陣地。視頻課、直播課、在線答疑……一批基於網際網路技術的數位化教育形式對教育抗疫起到了積極作用。「停課不停學」政策也給中國的教育信息化發展帶來了挑戰和機遇。那麼,對於教育信息化企業而言,什麼樣的硬體設備和軟體產品適合用戶?
  • 陳潔:學音樂,其實是學什麼?
    學音樂,到底有什麼「用」,雖然你學了很久卻並不清楚♫ 學音樂,究竟該怎麼學,你換了無數老師還是沒有答案作為80後教育新力量的代表陳潔從小在國外接受良好的教育她有豐富的一手教育資訊更具備開放的視野、心態>此次,陳潔教授接受了橄欖古典音樂的專訪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談談對當下音樂教育的看法1、您13歲就考入世界頂尖音樂學府——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從此就開始了音樂家生涯,能介紹一下童年的學琴歷程嗎?
  • 美悅鋼琴楊玉蘭:如何用科技賦能音樂教育
    12月16日,在素質教育行業第一垂直媒體睿藝舉辦的「2017ACE素質教育行業峰會」上,美悅鋼琴創始人楊玉蘭發表了「如何用科技賦能音樂教育」的主題演講。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些業務底層的實現邏輯。 在線教育K12領域現階段的主流形式有三大類:題庫、搜題和直播。題庫類產品中猿題庫是做得比較好的;搜題品類小猿搜題和學霸君的用戶群體比較大;直播類現在投入較大的有好未來旗下的學而思網校、猿輔導和企鵝輔導等。K12直播領域的產品主要有班課和1對1。班課在時間、內容上是有體系的。
  • 學琴失敗的七大根源(七宗罪)
    一、猶豫不決讓孩子學音樂,學一門樂器,這是讓孩子的未來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