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統計數據造假不斷 為何難以徹底杜絕?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一段時間以來,各地通報了數起地方統計違紀問題問責處理情況。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地方統計數據造假呈現「源頭造假」、「下達」指標、「威逼利誘」等新特點。必須通過綜合施策讓造假者無處藏身。

統計數據造假新特點

  記者調查發現,現階段統計數據造假呈現以下新特點。

  「源頭造假」。統計業內人士說,隨著統計制度改革與完善,統計數據造假也從報送過程改數據,變為一些地方企業源頭數據造假,發現與核查難度加大。這其中包括一些基層領導授意企業數據造假。

  「下達」數據指標。少數地方統計、國稅等部門為完成「任務」,提前設定數據規模,向企業下派數據指標。據悉,2014年至2015年2月,河南省一地方虛報聯網直報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百億元。該地統計局工業科存在向企業下達數據指標,修改鄉鎮上報的統計數據的情況。

  「威逼利誘」企業配合造假。一些地方竟然以取消優惠政策等「要挾」企業配合造假。「我們公司的多數產品還處於研發和臨床試驗階段,還沒大規模上市,年實際營業收入1000多萬元。」一家生物製藥企業負責人說,過去幾年,當地統計人員讓按他們授意的數據上報營業收入,如果企業不肯,就到企業做勸說工作,甚至「威逼利誘」,稱如果企業不配合,當地政府就取消給予該企業的優惠政策,讓企業很無奈。

  少數新興行業數據不真實。「我們的一些統計體制機制還沒有完全跟上經濟發展的需要。」東北地區一位地級市統計局副局長表示,比如一些新興行業還沒有建立統計制度。當領導要數據時,無奈之下只有根據概念去「套」。「如一些新興旅遊業,旅遊局掌握個數,我們大概有個數,兩家單位碰一下,數據差不多就出來了。」

  緣何難以徹底杜絕

  儘管社會對統計數據造假「人人喊打」,各級政府也加大查處和懲罰力度,但依舊難以徹底杜絕,究其根源,主要是一些地方存在幹預幹擾統計工作的情況。

  部分基層統計工作人員表示,獨立、真實的統計,是對統計部門的客觀要求,這是職能定位決定的。但是,部分地方幹部為了數據好看,會利用手中的權力幹預幹擾統計工作。

  「你不聽,人家就換掉你,更別想升遷調動了。」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統計人員告訴記者。

  一位基層經濟運行管理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有的上級領導會圍繞投資總額、工業增加值等核心指標確定任務,必須完成。同時有的省份城市之間GDP排名競爭激烈,有的數據一看就知道有水分。

  不少基層幹部表示,要保證數據真實客觀,必須杜絕外部對統計部門的幹擾。目前,地方統計部門人財物均歸各級地方政府管理,國家統計局只是進行業務指導,有時很難避免幹擾。

  一名基層統計人員表示,雖然法律規定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獨立行使統計調查權、統計報告權和統計監督權,但在實際工作中很難完全得到落實。對於數據造假行為,統計部門有時很難執法和處罰。「我們也沒啥辦法,在基層,統計部門是一個相對弱勢的部門,我們有時還得求著企業填報數據。」他說。

  遏制造假需標本兼治

  專家認為,針對基層統計數據造假行為,應查處典型案件,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同時根據具體情況對地方黨政主要負責人進行追責,尤其是在升遷調動上,實行「一票否決」。有關部門在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郵箱等線索收集渠道,完善失信企業公示平臺的基礎上,還應進一步加大對統計造假行為查處和曝光的力度。

  與此同時,應以強大的技術手段防止統計數據造假。部分基層統計工作人員建議,進一步加強統計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加強落後地區單機單網設施和遠程監控設施建設,要求企業報數的同時上報、開放數據依據,加大抽查力度,擴大抽查面。

  「建立多部門數據共享機制勢在必行。」一位基層幹部說,與GDP增長密切相關的工業產值與稅收存在一定的比例關係,企業產值數據造假相對容易,但納稅額度涉及切身利益,這個數據造假空間很小,因此,只要認真進行數據比對,一些比較大的問題還是能發現的。各級統計部門在核算GDP數據時,應加強與稅務、銀行等部門的數據共享,實時比對,及時發現數據造假問題線索。專家建議,下一步應進一步加強統計體系現代化建設,強化職能建設,弱化地區和行政層級管轄,以適應科學發展的需要。(參與採寫:姜剛 任會斌 李勁峰 辛林霞 陳晨)

相關焦點

  • 地方經濟數據造假全揭露 那些假數據都是怎麼來的?
    如果地方經濟數據失實,會直接導致中央對地方經濟發展形勢的誤判,進而影響施策的科學性和精準性。那麼,地方數據造假現狀咋樣?那些假數據是怎麼來的?地方經濟數據造假問題該如何解決?證券時報記者進行了一些調查、採訪,管中窺豹來看地方經濟數據造假。
  • 「評論」為何教育部嚴查就業數據造假,但高校還在繼續「套路」?
    針對這些造假「套路」,通知還指出了破解辦法,包括:開通畢業生本人核驗渠道畢業去向信息;嚴格審核每位畢業生的就業材料,重點核實靈活就業等相關數據;委託第三方機構開展核查,採取向畢業生本人、用人單位核實等多種方式,對存疑信息逐條核實、逐一反饋等等。明知上級主管部門已經知道造假套路,高校為何還繼續故伎重演?
  • ...堅決維護統計工作權威 確保統計數據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的檢驗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實扛起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的政治責任,嚴格執行統計法律法規,堅決維護統計工作權威,確保統計數據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的檢驗。省委副書記、省長景俊海出席。
  • 造假方式層出不窮 如何遏制高校就業率「摻水」亂象?
    近些年來,很多高校為了拿出一份華麗的畢業生就業數據,造假手段層出不窮。早在2006年,教育部新聞發言人就表態,教育部將完善評估機制,對就業率造假的高校,在審核評估高校工作時實行「一票否決」。  今年6月,教育部發出的「開展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核查工作」通知中,再次強調要堅決杜絕虛假籤約、被就業,以及就業率摻水、造假等問題,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確保就業統計工作真實準確。
  • 「真實性和準確性是統計數據的核心價值」
    &nbsp&nbsp&nbsp&nbsp「從整體上來看,這方面的造假空間非常小,我們通過開展統計數據現場核查、加強環境統計數據審核、建立汙染源基礎臺帳等方式,確保數據的真實準確。當然,具體到某家企業或者某項數據上,仍然有這種可能。例如,原環境保護部督察組在對我國一些地方進行空氣品質專項督察發現,一些企業有在線監控數據造假的行為。」
  • 以實幹求實數 不斷提高統計調查數據質量
    □  廣西調查總隊總隊長 趙太想     2017年,在國家統計局的正確領導下,廣西調查總隊緊扣提高統計數據真實性的核心任務,綜合施策,以實幹求實數,促進統計調查數據質量不斷提高。     落實政治責任,壓實數據生產責任。
  • 調查員講述驚人內幕 統計造假在港掀波瀾
    港人一向對政府統計數據深信不疑,但多家媒體8日披露,大量前線統計員涉嫌造假,令統計數據嚴重失實,對香港房屋以及就業政策的制定都產生不良影響。此事在香港社會引發震動。   統計員現身說法談造假   據香港《明報》8日報導,3名統計員分別向該報記者披露普遍存在的造假情形。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依法統計 依法治統 切實提高統計數據質量
    中央也連續印發了《關於深化統計管理體制改革提高統計數據真實性的意見》《統計違紀違法責任人處分處理建議辦法》等一系列規定辦法。這些重要講話指示批示和規定辦法為新時期統計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化統計管理體制改革的落腳點在於提高統計數據真實性。保障統計數據真實,重在堅持依法統計、依法治統。
  • 託熟人蓋章、找淘寶辦理……高校就業數據為何現造假亂象
    讓輔導員代籤 託熟人蓋章 找淘寶辦理一些高校就業數據竟如此造假6月底7月初,正是各地高校畢業生奔赴就業崗位的節點。受新冠肺炎疫情和部分畢業生「慢就業」心態等因素影響,今年仍有不少應屆畢業生奔波在求職路上。
  • 東麗株式會社承認數據造假八年 日本企業造假連環爆
    日本製造陷入多事之秋,造假醜聞接二連三,又一家日本企業中招了。日本化工巨頭東麗株式會社曝出數據造假醜聞,東麗株式會社社長日覺昭廣11月29日承認旗下子公司在檢測數據上造假。東麗涉事子公司主要負責汽車輪胎材料相關業務,造假數據主要涉及增強汽車輪胎強度的輔助材料,從2008年4月到2016年7月間,數據造假共計149例,波及13家企業客戶。
  • 關於國家統計局督察寧夏回族自治區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
    堅持以上率下,組織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關於深化統計管理體制改革提高統計數據真實性的意見》《統計違紀違法責任人處分處理建議辦法》《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督察工作規定》(以下分別簡稱《意見》《辦法》《規定》)進行了再學習再貫徹再落實;各地各部門(單位)通過黨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專題學習會等多種形式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計工作的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
  • 中國數據統計之殤:無論你信不信,反正是我信了
    (參見《一張圖看懂地方經濟數據造假:至少有五種手段》,長圖附後)何止於經濟統計數據,上市公司業績造假,淘寶店鋪刷業績,創業公司融資刷數據,安全事故傷亡人數瞞報,審計署抽查審計公布的財政支出造假實際上,過去十多年來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的政績考核主要通過經濟數據,特別是GDP增長率、固定資產投資率、地方財政收入增長率等都是事關考核結果的「硬指標」。對於地方官員的考核缺乏一套全面真實的評價考核體系。數據造假、環境汙染、產業升級難等問題都有這方面的原因。
  • 為了不斷提高USNews排名,這所美國大學數據造假整整20年
    據CNN報導,俄克拉荷馬大學在U.S.News排名中提供了虛假的數據,而進一步了解發現,在排行榜中數據造假並非個案,許多學校為了提高自己的排名,都在申請排名時提供了與事實不符的數據,並且在被拆穿以後也並無悔改之意,反而找出各種理由為自己開脫…顯然,一些學校徒有排名,卻缺失了誠信。在選校時,學生們萬萬不能盲目迷信排名,需要用心進行深入的了解和考察,才能選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學校。
  • 區統計局五項舉措依法保障統計數據真實可信
    當前,統計環境正在發生深遠的變化,統計改革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多次作出批示指示,省委書記車俊反覆強調要堅持實事求是,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堅決杜絕統計造假。
  • 數據質量是統計工作生命線
    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們一直重視統計數據質量。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統計事業大發展,我們現在的統計數據和統計方法制度,已經能跟國際上完全可比,而且總體真實可靠。所以,聯合國統計組織、各個國際組織的統計機構都認可這一點。而且我們還有很多特色創造。但是,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在一些方面,包括一些地區、一些單位,統計數據造假作假的問題還時有發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非常重視這個問題。
  • 國家統計局:推動嚴格落實統計造假、弄虛作假「一票否決制」
    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記者 陳煒偉)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8日說,2021年,國家統計局將進一步加大統計執法檢查力度,嚴肅查處統計違紀違法行為,推動嚴格落實統計造假、弄虛作假「一票否決制」。
  • 堅持依法統計依法治統 確保統計數據真實準確
    今年10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深化統計管理體制改革提高統計數據真實性的意見》,要求遵循統計工作規律,完善統計法律法規,健全政績考核機制,健全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統計管理體制,健全統計數據質量責任制,強化監督問責,依紀依法懲處弄虛作假,這為統計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
  • 杜絕人員、業績造假!四庫一平臺、廣東三庫一平臺升級改版啦
    主要變化如下所示:廣東三庫一平臺全面升級,執證人員實名認證開始近日,廣東三庫一平臺全面升級,拋棄原有的粵建通登錄模式,採取用戶身份認證登錄模式,對平臺信息進行維護管理,意味著:全部的資質人員持證人員都會採取與一級建造師一樣的實名認證註冊管理模式,徹底杜絕各種證書(特別是職稱證書)一證多公司盜用的弊病
  • 數據造假持續數月,為何瑞幸、好未來們直到現在才得以曝光?
    市場在震驚之餘,關於公司其他高管、投資人對造假行為是否知情,以及審計機構、上市承銷商等機構在造假過程中應該承擔什麼責任也備受關注。還可追問的問題是,為何持續三個季度的造假行為直到現在才得以曝光?瑞幸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案例,從成立到上市僅用了17個月,創下全球最快IPO記錄。按照一般企業成長節奏,這個階段往往還未上市。
  • 統計局中層幹部調整 全國大規模查處GDP數據造假
    3名司長在局機關完成崗位交流:原統計設計管理司司長鮮祖德任總統計師,遺缺由原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司司長汲鳳翔接任,汲鳳翔的原職位則有原城市社會經濟統計司司長魏貴祥擔任;2名司長「空降」地方:原政策法規司司長程子林、原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李曉超分別調任湖南、湖北調查總隊黨組書記、總隊長;3名地方調查總隊長異地交叉任職:原黑龍江調查總隊黨組書記、總隊長王雁南與吉林調查總隊黨組書記、總隊長譚波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