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為什麼中國人得痛風的那麼多?跟喝湯有關嗎?細胞核裡面含有大量的嘌呤,在煲老火湯的過程中,蛋白質這樣的營養成分其實大部分還是留在了肉裡面,而肉中嘌呤則溶解在湯裡面。
中國人的飯桌上大多都少不了一味湯,一頓宴請基本的配置就是四菜一湯。小時候也總被大人逼著喝湯,少吃點肉,原因是相傳湯的營養比肉高,尤其是老火靚湯。那麼,對於痛風的人,到底能不能喝湯呢?
一、湯與嘌呤
在粵港一帶,很多人認為「老火湯的營養精華都在湯裡」,把煲湯後的肉叫「湯渣」。老火靚湯烹飪時,把雞鴨、豬肉、牛肉、羊肉等放在燉鍋裡面,再加入一些藥材湯料,用小火慢煮2-4小時,煮好的湯是芳香四溢,讓人垂涎欲滴。
我們吃的動物性食物裡面,比如雞鴨、豬肉、牛肉和羊肉,主要成分是肌肉纖維。而肌肉纖維除了含蛋白質和水以外,還有大量的細胞核。
細胞核裡面含有大量的嘌呤,在煲老火湯的過程中,蛋白質這樣的營養成分其實大部分還是留在了肉裡面,而肉中嘌呤則溶解在湯裡面。準確來說,100g的豬肉含嘌呤122mg,而100g的豬肉湯嘌呤含量可達400mg。
看來,一碗小小的老火肉湯,可以說是一碗滿滿的嘌呤濃縮精華。喝湯不吃肉,雖然肉是少吃了,但肉裡的嘌呤卻沒少吃,尿酸自然會高。
二、痛風的人不宜喝濃肉湯
其實,對於痛風的人,我們並不建議喝老火湯、燉湯等形式出現的肉湯、骨頭湯或是魚湯等。痛風患者嘌呤代謝紊亂,應避免從食物中攝取過多的嘌呤。嘌呤屬於水溶性物質,在肉類、海鮮等食物中含量較高,燉煮時,很容易溶解到湯中。
此外,這類患者通常有體脂肪過高的問題,喝肉湯、濃白湯會攝入過多脂肪,不利於各種併發症的控制。
三、痛風的人如何喝湯?
一日三餐,民以食為天,喝湯總是難免的,如果我們對湯和痛風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嘌呤易溶於水這一點上面,很顯然是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健康與美味需求的。痛風患者應該如何喝湯呢?
1
蔬菜湯代替肉類湯
平常不少人大多喝的都是肉湯,比如雞湯、骨頭湯、老鴨湯等,但肉湯中的油脂、膽固醇、嘌呤、鹽分含量很高,並不適合痛風或尿酸的患者喝。
痛風患者可以將肉湯改成蔬菜湯,比如蘑菇湯 、雞蛋湯等,富含營養且清淡,更適合痛風發作時喝。
2
縮減煲湯時間
烹製過程中火力絕不過大,絕大部分富含嘌呤、脂肪的肉類食材,都先經去皮去脂肪並焯水等預處理工序,以大火煮沸後,即改為小火慢煲,火候掌握在湯水可以維持輕微的沸騰狀態即可,通過減少燉煲的時間來控制嘌呤的量。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網發布或轉載文章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智慧財產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發郵件至tousu@mail.39.net;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並促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