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要把每一次的數學作業都當成一次考試
剛剛升入初三的小羽同學的母親找到筆者說:「小羽這孩子數學成績一直不穩定,主要原因是他平常粗心、馬虎的問題,其實他的接受能力還是很強的。」
小羽同學是新學期剛轉入筆者的班裡的,對於他的學習習慣有了一些了解,平常作業粗心馬虎,我已經找過他幾次了。可是我每次找他,他很自信,他說:「老師,平時的數學作業馬虎一點無所謂,只要我在考試時不粗心就可以了!」
對於小羽同學的想法我批評過他幾次,然而收到的效果不是特別理想。
其實,小羽同學的這種想法是很不現實。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平時粗心而考試時細心,同時,不管是粗心的毛病也罷,還是細心的習慣也好都是平時日積月累養成的。
所以,同學們只有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去培養自己細心的習慣,在考試時才能真正做到細心。同學們可以試想一下:一個在平時毛手毛腳的粗心大意的習慣,在考場上怎麼能一下子徹底改變過來呢?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那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同學們應該如何去培養自己細心的習慣呢?
關於這一點,一位有著二十多年教學經驗的資深數學老師說:要想克服考場上粗心大意的毛病,應該把平時的每一次作業都當成考試!
一位中考狀元同學在學校組織的學習經驗交流會上發言時說:每當做作業時,我都會在心裡這樣對自己說:「考試了,一定要細心!」這樣,我就會像對待考試那樣帶著一定的緊迫感去做題。
中考狀元同學還說:每次作業在與標準答案對照之前,我常常還會這樣對自己說:「如果因為粗心做錯了題,那就懲罰自己把做錯的那些題目再重新做一遍,然後把它們抄在紙上,貼在床頭,明天起床後再看一遍。」
他說:剛開始,我床頭上的紙條多得都要貼不開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床頭上的紙條越來越少,後來便漸漸地一張都沒有了。
筆者以為:不管是好的習慣還是壞的習慣,任何一種學習習慣都是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養成的。當然,如果同學們想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細心的好習慣,那也應該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下工夫。
「把平時的每一次作業都當成考試」。這就是培養自己細心習慣的一種好方法。與平時做作業相比,大多數同學都會更加重視考試,但如果同學們能夠像重視考試那樣重視平時的作業,要求自己儘量做到細心、不放過自己作業中所犯的每一個錯誤,那你往往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逐漸改正。
所以,同學們,如果對自己的粗心問題仍然「無能為力」,那你不妨試試狀元同學曾用的這個方法----把平時的每一次作業都當成考試。出現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正視這些錯誤。
所以,面對平時作業中那些因為粗心而出現的錯誤,你也可以「懲罰」自己做一個小紙條,貼在床頭。這樣,在這些小紙條的督促下,你也會逐漸改掉粗心的壞習慣。
同學們,為了考場上的「零失誤」,就要從平時的每一次作業抓起,每一次作業,就是一次考試!認認真真,絲毫也不馬虎!
(作者:漢 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