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粗心點無所謂,考試細心就好」,學霸說:錯!作業就是考試

2020-12-11 劉老師教育研究工作室

#初中數學#要把每一次的數學作業都當成一次考試

剛剛升入初三的小羽同學的母親找到筆者說:「小羽這孩子數學成績一直不穩定,主要原因是他平常粗心、馬虎的問題,其實他的接受能力還是很強的。」

小羽同學是新學期剛轉入筆者的班裡的,對於他的學習習慣有了一些了解,平常作業粗心馬虎,我已經找過他幾次了。可是我每次找他,他很自信,他說:「老師,平時的數學作業馬虎一點無所謂,只要我在考試時不粗心就可以了!」

對於小羽同學的想法我批評過他幾次,然而收到的效果不是特別理想。

其實,小羽同學的這種想法是很不現實。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平時粗心而考試時細心,同時,不管是粗心的毛病也罷,還是細心的習慣也好都是平時日積月累養成的。

所以同學們只有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去培養自己細心的習慣,在考試時才能真正做到細心。同學們可以試想一下:一個在平時毛手毛腳的粗心大意的習慣,在考場上怎麼能一下子徹底改變過來呢?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那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同學們應該如何去培養自己細心的習慣呢?

關於這一點,一位有著二十多年教學經驗的資深數學老師說:要想克服考場上粗心大意的毛病,應該把平時的每一次作業都當成考試!

一位中考狀元同學在學校組織的學習經驗交流會上發言時說:每當做作業時,我都會在心裡這樣對自己說:「考試了,一定要細心!」這樣,我就會像對待考試那樣帶著一定的緊迫感去做題。

中考狀元同學還說:每次作業在與標準答案對照之前,我常常還會這樣對自己說:「如果因為粗心做錯了題,那就懲罰自己把做錯的那些題目再重新做一遍,然後把它們抄在紙上,貼在床頭,明天起床後再看一遍。」

他說:剛開始,我床頭上的紙條多得都要貼不開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床頭上的紙條越來越少,後來便漸漸地一張都沒有了。

筆者以為:不管是好的習慣還是壞的習慣,任何一種學習習慣都是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養成的。當然,如果同學們想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細心的好習慣,那也應該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下工夫。

「把平時的每一次作業都當成考試」。這就是培養自己細心習慣的一種好方法。與平時做作業相比,大多數同學都會更加重視考試,但如果同學們能夠像重視考試那樣重視平時的作業,要求自己儘量做到細心、不放過自己作業中所犯的每一個錯誤,那你往往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逐漸改正。

所以,同學們,如果對自己的粗心問題仍然「無能為力」,那你不妨試試狀元同學曾用的這個方法----把平時的每一次作業都當成考試。出現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正視這些錯誤。

所以,面對平時作業中那些因為粗心而出現的錯誤,你也可以「懲罰」自己做一個小紙條,貼在床頭。這樣,在這些小紙條的督促下,你也會逐漸改掉粗心的壞習慣。

同學們,為了考場上的「零失誤」,就要從平時的每一次作業抓起,每一次作業,就是一次考試!認認真真,絲毫也不馬虎!

(作者:漢 秋)

相關焦點

  • 期中考試後,孩子說「就是粗心了,其實我都會」,真想卻是...
    期中考試結束了,很多拿到成績單的孩子會對家長說「就是粗心了,其實我都會」。真的是這樣嗎?粗心的背後隱藏著孩子學習中怎樣的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推薦老師轉給家長,或許能夠解答他們心中的一些疑問。,就是太粗心,每次考試成績都不理想......」
  • 期中考試後,孩子說「就是粗心了,其實我都會」,真相卻是…
    還有一些題目,孩子認為自己是會做的,因為平時做對過,只是考試錯了。但很可能是他們只看過 1-2 次,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細節到底是什麼?並未深究。在考試有時間限制和壓力的情況下,人通常本能地選擇自己大腦中最先搜索到的記憶存儲,而這個記憶和認知很可能是錯誤和疏漏的。
  •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不要總覺得是因為粗心才錯了!
    其實這是誤區,當學生考試時遇到這樣的題目時,還是不會解。這是給孩子的一點學習方法,有些孩子除了在校內課堂的學習,也在課外進行輔導班的學習,可是在課餘時間自己複習的時候卻不知道怎麼複習。孩子數學很好,就是總是計算出錯,不仔細,怎麼辦?不要給孩子找藉口,他還是不會。
  • 誰說考試粗心改不掉?我教你三招,寒假幫娃遠離粗心!|東西黑板報
    但這個賽道,對於普通孩子甚至普通學霸是不適合的,既讓孩子辛苦,又會埋沒他們身上其他的閃光點。Again,要學奧數,但競賽要慎之。娃期末考完試了,什麼情況最讓人窩火?我想,可能就是聽到娃說:「我都會的,就是太粗心了。」再讓他做一遍,還就做對了。
  • 孩子考試出錯,不能總讓「粗心」背鍋,你需要弄清本質問題
    這幾天宅在家裡,跟親表嫂通電話,不可避免的談到了孩子的考試成績。表嫂說侄女的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語文基礎題錯了10來分,不是聲調標錯了,就是偏旁部首寫錯了。至於數學,把6+4看成16+4,把8:00看成8:30,更是常有的事兒。仔細問下來,孩子都會,但是考試太粗心了,她說這就是一些小問題,再認真些就好了。
  • 孩子每次考試都因粗心錯題,很難改正,怎樣才能保證細心不犯錯?
    有很多小學生在上學的時候,比較容易犯一個錯誤,每次考試做錯題,都會因為粗心而錯題。重要的是,並非是這些題目很難做,孩子不會做,而是因為粗心大意而錯。有的孩子粗心做錯題,就像是養成了習慣。鄰居家上二年級的小澤就是這樣,很聰明的一個孩子,很少遇到能難倒他的題目,可是他每次考試,都考不到理想的成績。小澤考得不好,就是因為他在做題的時候,老愛犯粗心的毛病。對於小澤粗心的問題,父母可謂煞費苦心,每次給他糾正都會下很大力氣,罵也罵過,甚至在無計可施之下還動手打過小澤,可他就是改不掉。家長拜託老師教育小澤,小澤眼淚譁譁,說自己想改,但就是改不掉。
  • 每次考試後,孩子都說「太粗心了,其實我都會」真相卻是
    相信很多家長都聽過,每當孩子考試考砸了時都會這麼說,這次考試沒認真,太粗心了,其實我都會做,下次一定做對。真地如孩子說的是粗心嗎?「簡單的,不該錯的,考試錯了」所以如果平時單元的作業100題總要錯3-5題,考試的出錯率基本會翻2-3倍。
  • 做好這十條,「粗心」的孩子立即變細心
    、忘記標點符號、沒填最終得數、忘記寫單位和「答」······其實所有的都會,就是有點粗心大意、毛手毛腳。保持適度的緊張情緒,也是防止粗心的有效方法。第四,教師和家長不插手有些教師和家長總怕孩子做錯題,一天天堅持給孩子做檢查,無形中養成孩子的依賴心理,做題毫不在意,反正有人檢查,錯了再改。教師和家長應讓孩子自己檢查,鍛鍊其能力,克服馬虎的毛病。
  • 每次考試後,孩子都說「太粗心了,其實我都會」真相卻是…
    小語說:相信很多家長都聽過,每當孩子考試考砸了時都會這麼說,這次考試沒認真,太粗心了,其實我都會做,下次一定做對。真的如孩子說的是粗心嗎?其實不然,那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呢?相信大家看完小語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後會所感悟的。
  • 孩子考試粗心,父母幫助孩子科學面對,成績就會提升
    期末考試結束了,很多家長都反映孩子粗心,把加號看成減號,讀題時看錯字,每次給孩子提醒,要細心,可是孩子也搞不清,為什麼總是犯同樣的錯。孩子考試做作業時,粗心看錯題抄錯題,是孩子經常犯的錯誤。粗心,看上去是表面不經意、不小心,可背後,有一定的必然性。粗心的原因是什麼呢?1、過度自信平時表現比較好的孩子,因為經常得到老師和父母的誇獎,對自己有信心,考試的時候認為簡單的題目就會,容易粗心大意,看錯題。
  • 一年級下冊數學第一單元認識圖形總複習及孩子作業粗心問題
    如需高清完整word版資料請看文末文末結語:有家長反映孩子粗心的問題,說書上明明寫的是「21」,可是孩子偏偏會看成「12」;平時寫作業不是忘了寫答案就是抄錯題。還有位家長說她兒子每次考試時的驗草紙得數都算對了。
  • 孩子做作業不認真?別著急,這樣做可以幫他克服粗心大意的壞習慣
    今天早上剛上班,同事就對我說:「真是愁啊,這才剛開學,我就忍不住開始對孩子發脾氣了。」我問她怎麼回事,她說:「昨晚我檢查孩子作業時,發現他從課本上抄字到本子上竟然抄錯了,數學最簡單的口算題他也錯了兩題,問他算出來答案是多少,他說「108」,但是寫到本子上,就變成「18」了,他自己還說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 考試因「粗心」丟分?懂背後3大心理原因,才能將粗心變「細心」
    孩子的期末考試早就已經結束了,暑假也來了。考試之前,我一直向孩子叮囑:"考試的時候,你要細心一點,你一定要認真審題。寫完試卷,你還要認真檢查......"孩子說:"哎呀,我知道了,不就是要細心嘛,不要粗心。每次考試前你都會和我說這些話,我早就已經記到腦子裡啦!"
  • 高效學習的最大障礙——粗心,8種應對策略,解決孩子粗心毛病
    41~49分,說明孩子學習細心程度一般,學習效率較低,學習能力薄弱,需要加強。40分以下,說明孩子學習細心程度較差,學習效率很低,學習能力特別薄弱,尤其需要得到加強。以上測試結果可以作為我們對孩子粗心程度的一個參考。
  • 考試總是因為「粗心」扣分,用這三招做「細心訓練」,效果顯著
    但是孩子並不是像父母所想的那樣能夠變得比較優秀,學習成績在學校名列前茅,孩子的學習成績並不是很理想,每次考試都是很差強人意。 似乎現在的孩子都是有比較不好的習慣,那就是孩子在考試的時候出現粗心的狀況,不能夠很好地做好試題,即使很簡單的題目,孩子還是會做錯,導致孩子的成績沒有提高,錯在不該錯的地方,讓孩子的自信心受挫。
  • 期中考試出分後,孩子說「只是粗心了,其實我都會」,真相卻是…
    經常聽到家長這麼說:「我家孩子其實挺聰明的,就是太粗心,每次考試成績都不理想......」 經常聽到孩子這麼說:「只是粗心了,其實我都會......」 其實,所謂「粗心」,看上去是表面的不經意、不小心,帶有偶然性,可背後,很可能有著一定的「必然性」。
  • 孩子考試太粗心?真正的原因是……6個習慣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
    相信大部分家長都聽過考試考砸了的孩子這樣說:「這次考試太粗心了,其實我都會做。」真的如孩子說的是粗心嗎?如果不是,那又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比賽很快到了,他站在跳臺上很緊張,結果當然失誤了,離開賽場時他說:「唉,我疏忽了,主要是太緊張了。」 聽了這個故事,你會怎麼想?估計你會喊起來:他練得太少了!當然會失誤!甚至你會說,這個故事太荒謬了,運動員不會這樣的! 所以當家長問關於孩子粗心的問題,可以這樣說:沒有粗心這回事。
  • 這4種作業,老師批改起來很惱火,寫這幾種作業的孩子考試會吃虧
    當老師的,每天都要批改作業,尤其是主課老師,批改完作業之後,發給學生讓他們訂正錯題,然後再進行復批,有些孩子得復批好幾次,才能訂正完作業中的所有錯題。2.不認真讀題,滿篇錯題不認真審題,這種錯誤有的家長會認為是孩子粗心造成的。孩子明明會做,可就是沒有按照題目要求去做,而出錯。比如,題目明明是讓「求三角形的面積」,可有的孩子就是計算成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讓他重新讀題,他就能意識到錯在哪裡,並且會獨立改正錯題。
  • 「平時都會,考試不對」真正的原因不是粗心,而是這4點
    誰都有粗心的時候,但在粗心表象下,有很多更深層次的原因,表現在不同孩子身上,這些原因所佔的比例會有不一樣。我們判斷「粗心」的標準通常有:1.「簡單的,不該錯的,考試錯了」——那就問問自己,熟練度夠嗎?2.
  • 你總提醒孩子要細心,考試要細心,那讓孩子成績考好的方法呢?
    最常見的現象是考試的時候,因為粗心看錯了數字,看錯了行或者不小心筆誤等等而丟了分。每次看到孩子拿回這樣的試卷,父母總是痛心疾首地說,瞧你這粗心的,又把5看成了3,你為什麼這麼粗心呢,自白丟了分,下次你定要細心點!於是到了下次考試前,家長會反覆叮囑,注意啊,考試的時候不要粗心,要細緻,要小心,不要再因為粗心大意丟分。但結果是,等孩子考捲髮下來一看, 又是一堆因為粗心丟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