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試後,孩子說「就是粗心了,其實我都會」,真想卻是...

2020-09-05 鹽城新思科教育

期中考試結束了,很多拿到成績單的孩子會對家長說「就是粗心了,其實我都會」。真的是這樣嗎?粗心的背後隱藏著孩子學習中怎樣的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推薦老師轉給家長,或許能夠解答他們心中的一些疑問。



經常聽到家長這麼說:「我家孩子其實挺聰明的,就是太粗心,每次考試成績都不理想......」

經常聽到孩子這麼說:「其實我都會,就是粗心了......」

其實,所謂「粗心」,看上去是表面的不經意、不小心,帶有偶然性,可背後,很可能有著一定的「必然性」。這種表象背後的深層原因,究竟是什麼呢?粗心的背後掩藏著什麼問題呢?有沒有相應的解決辦法?

1

粗心,因為孩子

對知識掌握的熟練度不夠

什麼是熟練度?可以想像一下我們成年人,做小學一年級的計算題,每一題其實對我們來說都很簡單。

但是,當我們在計時的情況下完成 1000 題,並不一定全對。如果平時經常做計算類的工作,很可能做得又快又準;如果平時疏於做簡單計算的人,很可能又慢又錯誤百出。

● 解決辦法:一道題目,反覆接觸至少要六次以上,並且每次都在思考,才會熟悉並產生記憶。

2

粗心,因為孩子

對知識的基本概念不清楚

還有一些題目,孩子認為自己是會做的,因為平時做對過,只是考試錯了。但很可能是他們只看過 1-2 次,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細節到底是什麼?並未深究。

在考試有時間限制和壓力的情況下,人通常本能地選擇自己大腦中最先搜索到的記憶存儲,而這個記憶和認知很可能是錯誤和疏漏的。

● 解決辦法:讓孩子試著去講解題目,如果做到能講解題目,表示確實理解了。通常在講解過程中,也會發現自己知識上的漏洞。

3

粗心,因為孩子的習慣有問題

很多孩子寫作業不認真、不檢查、不喜歡打草稿、不肯寫步驟等,也都是習慣的問題。還有書寫習慣等,也會導致一些粗心問題。

還有的孩子做題喜歡跳步驟,不但容易錯,還會導致按步得分時得不到前半部分應該能得到的分。

● 解決辦法:做數學題,可以在草稿紙上先畫圖,畫圖常常能使自己的思維清晰。另外,有的孩子享受一題多解的樂趣,這其實也可以幫助檢查出一些錯誤。

4

粗心,因為孩子做題準確率不高

家長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打字時,每個詞是一次輸入正確,還是不斷刪除修改?這個也是準確率的問題。

如果平時做事力求「一遍做對」「每遍都提升」,關鍵時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對。這需要用心投入,反覆多次後才能成為本能。

如果做錯了,覺得「沒關係」,常常會造成多次也無法做到比較好的狀態。另外,準確率還和「做題量」以及「題目類型」有關。

● 解決辦法:每次做題都認真對待,提高準確率,爭取會做題,建立錯題本。也可以讓孩子制定訓練計劃。每次認真分析錯誤原因,才能真正提高成績。

粗心的危害不言而喻,每次考試成績出來後總有很多孩子痛心不已,分析試卷後得出結論:又是粗心惹的禍!而且粗心這個壞毛病「貌似」由來已久,總也改不掉。

粗心是一種不好的習慣,一定能改掉!之前嘗試過卻沒有成功的孩子,只是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而已。

6個習慣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

■ 1. 慢慢讀題

拿到試卷後,讀題速度要慢,尤其是題目較長時,更要慢讀,細細讀!一邊讀,一邊思考,同時把重要的信息記錄下來

切記,題目沒有讀完,不能妄下結論。

這樣一遍讀下來,基本也就只需要一遍,有用的信息都正確進入孩子的腦海,做題就能正確運用所有的已知條件啦!那麼看錯題目,看漏條件這些事故,就徹底跟孩子拜拜了。

■ 2. 演算工整

解答數學題時,很多計算都會在草稿紙上進行。草稿紙不用給別人看,所以很多同學就亂寫一通。

相信孩子都有這樣的經驗,如果遇到複雜題目,需要根據已知條件列出很多方程、計算式,然後費勁仔細觀察這些方程,找出隱藏的關鍵信息,才能解出題目。

這時候,如果自己的草稿紙上的計算過程比較整齊,乾淨醒目,那麼發現已知條件中暗含的關鍵信息就比較容易,更不會發生挪錯數字,弄錯符號等情況。解題過程自然一帆風順!

■ 3. 回頭檢查

孩子做完一道題目後,要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判斷一下結果的合理性。比如:解出來發現結果的數很奇特,不像正常答案。

這時候就需要回頭仔細檢查一下剛才的計算過程。那麼,乾淨整齊的草稿紙就發揮了它的另一項重要作用——方便檢查!

■ 4. 深挖根源

有些題目老師稍稍一點撥,孩子就知道正確的解題方法。這些看似粗心導致的錯誤,其實是因為概念不清。

那麼,這時候不能一改了之。應該抓住小問題不放手,深入挖掘根源,運用類比,對比等方法,把相關的知識統統過一遍,徹底理清楚。

■ 5. 專心做題

要重視平時的練習題、作業,把它們當作考試題目看待。

做題的時候先把電腦,手機關掉,然後集中注意力,快速地完成,之後再去休閒娛樂。

慢慢養成專心做題,專注做事的習慣,粗心自然就會遠離孩子。

■ 6. 信心、決心、耐心

粗心是一種壞習慣,每個孩子經過努力,都能改掉這個壞習慣。

老師、家長需要幫孩子樹立信心,下定決心,同時耐心堅持,慢慢地就能把這個壞毛病用細心的好習慣去替換掉。細心的習慣一旦養成,粗心將徹底離開孩子!

相關焦點

  • 期中考試後,孩子說「就是粗心了,其實我都會」,真相卻是…
    也可以讓孩子制定訓練計劃。每次認真分析錯誤原因,才能真正提高成績。粗心的危害不言而喻,每次考試成績出來後總有很多孩子痛心不已,分析試卷後得出結論:又是粗心惹的禍!而且粗心這個壞毛病「貌似」由來已久,總也改不掉。
  • 期中考試後,孩子說「太粗心了,其實我都會」,這背後的秘密竟是……
    經常聽到家長這麼說:「我家孩子其實挺聰明的,就是太粗心,每次考試成績都不理想.」經常聽到孩子這麼說:「其實我都會,就是粗心了.」其實,所謂「粗心」,看上去是表面的不經意、不小心,帶有偶然性,可背後,很可能有著一定的「必然性」。這種表象背後的深層原因,究竟是什麼呢?粗心的背後掩藏著什麼問題呢?有沒有相應的解決辦法?期中考試結束後,拿到了成績單的老師和家長們,今天這篇文章,或許能夠解答一些您心中的疑問。
  • 期中考試出分後,孩子說「只是粗心了,其實我都會」,真相卻是…
    經常聽到家長這麼說:「我家孩子其實挺聰明的,就是太粗心,每次考試成績都不理想......」 經常聽到孩子這麼說:「只是粗心了,其實我都會......」 其實,所謂「粗心」,看上去是表面的不經意、不小心,帶有偶然性,可背後,很可能有著一定的「必然性」。
  • 每次考試後,孩子都說「太粗心了,其實我都會……」期中考試前轉給...
    孩子平時做題做錯了,當父母問及他們原因時,聽到的答案往往是——我太粗心了。 如果簡單地把過錯歸結於粗心,就會掩蓋真正的原因,也讓孩子輕易原諒自己,忽視實質的問題,無法採取相應的彌補措施。 「粗心」的背後掩藏著什麼問題呢?
  • 期末考試後,孩子說「太粗心了,其實我都會」,真相卻是…
    他們不是因為成績好而過於自信,就是因為成績差而過於自卑,從而不願意正視考試。讓孩子以平常心對待學習,重視考試本身而非成績,才不會浪費每次測試自己的機會。第三,做題三心二意。很多孩子做試卷時,有瞻前顧後的壞習慣。
  • 每次考試後,孩子都說「太粗心了,其實我都會」真相卻是
    相信很多家長都聽過,每當孩子考試考砸了時都會這麼說,這次考試沒認真,太粗心了,其實我都會做,下次一定做對。真地如孩子說的是粗心嗎?離開賽場時他說:「唉,我疏忽了,主要是太緊張了。」聽了這個故事,你會怎麼想?
  • 每次考試後,孩子都說「太粗心了,其實我都會」真相卻是…
    小語說:相信很多家長都聽過,每當孩子考試考砸了時都會這麼說,這次考試沒認真,太粗心了,其實我都會做,下次一定做對。真的如孩子說的是粗心嗎?其實不然,那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呢?相信大家看完小語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後會所感悟的。
  • 每次考試後,孩子都說「太粗心了,其實我都會……」期中考試前轉給孩子看!
    孩子平時做題做錯了,當父母問及他們原因時,聽到的答案往往是——我太粗心了。誰都有粗心的時候,但在粗心的表象下,有很多更深層次的原因,表現在不同孩子身上,這些原因所佔的比例會有所不同。我們判斷「粗心」的標準通常有:1.「簡單的,不該錯的,考試錯了」——那就問問自己,熟練度夠嗎?2.「原本會做的,考試做錯了」——那就問問自己,基本概念真的清楚嗎?3.
  • 考試後,孩子都說「太粗心了,其實我都會」,80%真相是因為這個
    每當孩子考試考砸了時都會這麼說,這次考試沒認真,太粗心了,其實我都會做,下次一定做對。但真的如孩子說的是粗心嗎?其實不然,那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呢?相信大家看完我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後會所感悟的。孩子們通常粗心是因為「簡單的,不該錯的,考試錯了」,「原本會做的,考試做錯了」,「審題錯了,不是不會做」。拿到古詩詞默寫的題目,原本是會背的,但是到了考場就好像突然失憶,腦子「短路」了一樣,什麼都想不起來了。
  • 期中考試捲髮下來,孩子粗心這個大問題怎麼解決?
    期中考過後,你家孩子的成績一定也出來了吧!微博上,不少老母親們曬出孩子的考試問題:在考試拿高分的路上,最可惜、最害怕的,莫過於——粗心,一起來看看媽媽們的吐槽吧!從你這次考試就看得出來,A卷最後一道題粗心做錯了,你告訴我做完後沒時間檢查,可見你速度慢,B卷全對,可見平時反覆練習起了作用,畢竟有兩道原題。可見找對方向地努力多麼重要!且最大的失誤是所有的題都沒有勾關鍵詞!不管怎樣,我都接納幫助你,並慢慢與你一起成長。
  • 每次考試後,孩子:「太粗心了,其實我都會」,其實真相都知道
    粗心是學習上的不良習慣,每個學生只要經過努力,都能擺脫這個壞習慣。當孩子期末考試成績一出,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每次跟孩子分析試卷,他們講得最多的一句話是:&34;粗心」本身就是偽命題,找出錯的真正原因,我們才能對症下藥,不讓孩子一再跌倒在同一個地方。
  • 孩子考試後總說「太粗心了,其實我都會……」,真正的原因是這樣!
    這需要用心投入和沉穩,還需要刻意自我要求,反覆多次後才能成為本能。如果做錯了,覺得「沒關係,以後還有機會」,常常會造成多次也無法做到比較好的狀態。另外,準確率還和「做題量」以及「題目類型」有關。所以如果平時單元的作業100題總要錯3-5題,考試的出錯率基本會翻2-3倍。而概率因素導致平時錯誤率越高,考試時失分率越成倍增大。
  • ...班主任提醒:「平時都會,考試不對」真正的原因不是粗心,而是這4...
    孩子平時做題做錯了,當父母問及他們原因時,聽到的答案往往是「我太粗心了」。「原本會做的,考試做錯了」——那就問問自己,基本概念真的清楚嗎? 3. 「審題錯了,不是不會做」——那就問問自己,準確率夠嗎?比如平時做題力求一遍做對嗎? 我們常常認為,平時做過的,考試就能做出來,其實並不是。
  • 「作業粗心點無所謂,考試細心就好」,學霸說:錯!作業就是考試
    剛剛升入初三的小羽同學的母親找到筆者說:「小羽這孩子數學成績一直不穩定,主要原因是他平常粗心、馬虎的問題,其實他的接受能力還是很強的。」其實,小羽同學的這種想法是很不現實。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平時粗心而考試時細心,同時,不管是粗心的毛病也罷,還是細心的習慣也好都是平時日積月累養成的。
  • 小學生期中考試數學成績差,並不是因為粗心的問題!
    從小學數學課程的難度來說,學生聽懂、想通課本上的知識並不難,最容易出錯的就是「寫對」環節。期中考試結束後,很多小學生成績不好,就是因為「寫不對」。學生為什麼「寫不對」?很多家長認為是孩子太粗心。表面上,「寫不對」看似是個「粗心」的小問題,實際上暴露了學生的兩大不足:計算能力差、理解能力差。
  • 期中來臨,老師提醒:孩子做錯題,真正的原因不是粗心,而是這4點!(轉給家長)
    一轉眼,這個學期差不多過了一半了,很多學校陸續迎來了期中考試,期中考試雖然沒有期末考試那麼重要,但是也不容忽視。期中考試的成績是對孩子上半學期學習成果的檢驗,學得怎麼樣,從考試成績就能看出來,通過考試可以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不足,以便查漏補缺!
  • 誰說考試粗心改不掉?我教你三招,寒假幫娃遠離粗心!|東西黑板報
    本周是成都的期末考試周,可能是複習得還不錯,我看小半還挺放鬆的。但做父母的吧,總是容易想多。看到娃一放鬆,我又開始擔心他輕敵,考試會粗心而丟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種感覺,看到孩子因為粗心丟分,比因為做不來扣分更窩火。
  • 期中考試別只看成績!利用考後黃金時期,全面規劃!
    無須多問,考試的結果已經變成了多數家長和孩子臉上或眉飛色舞、或愁眉苦臉的表情;也有些孩子,直接進入到對寒假的期待中……但是,期中考試真的已經結束了嗎?並沒有!成績不是終點,每一次考試都是孩子學習的重要契機。考試結束後的這段時間,正是進一步發掘考試價值的黃金時期。
  • 孩子粗心怎麼辦?首先看他是不是「真粗心」,才能「對症下藥」
    有些媽媽反映,自己的孩子總是在考試中粗心大意而丟了很多的分數,那怎樣做才能讓孩子不粗心? 首先家長要正確了解什麼是「粗心」,粗心是結果並不是原因。其次要分辨什麼是「真粗心」和「假粗心」。
  • 老師說的「孩子粗心」其實是這個意思,家長們竟誤會了這麼多年!
    現在當老師真的是滿難的,學生不聽話,如果老師說清了,那麼毀的是孩子的未來,如果老師說重了,孩子回家不小心讓家長知道了,那麼毀的有可能就是老師的未來。今天就讓口袋名師來為家長們正確解讀一下,家長口中的「粗心」和老師難口中的「粗心」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