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是成都的期末考試周,可能是複習得還不錯,我看小半還挺放鬆的。但做父母的吧,總是容易想多。看到娃一放鬆,我又開始擔心他輕敵,考試會粗心而丟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種感覺,看到孩子因為粗心丟分,比因為做不來扣分更窩火。記得去年也是這個時候,小半三年級上期末考試,數學B卷全班就他和另外一個同學全對,但A卷最最最基礎的填空題,居然錯了2道,問他,頭都不抬說是不小心填錯答案了,我當時血壓一下子就上來了……
今天的【小半爸帶娃】,我就來和大家聊聊,孩子的粗心問題怎麼破?我「治」小半的粗心問題,也有一年多了,相信我的心得,對你也有所幫助~
開始聊這個話題之前,還是來看看本周的教育新聞吧~
01
疫情防控下的寒假:多地叫停線下培訓,依靠老人、攝像頭看護宅家娃
近期,我國多地報告新增新冠肺炎本土散發病例或聚集性疫情,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國已有多地「叫停」校外培訓機構線下教學培訓活動。
另外,受到冬季疫情零星散發影響,我國多地中小學生提前放寒假。「學校不開門、保姆回鄉了、老人不敢跨省跑……」一些家庭面對父母放假和孩子放假的「空檔期」慌了手腳。遼林一家長甚至在家安裝了8個攝像頭,遠程監看孩子的情況。
由於疫情的影響,這個寒假還是有點難過啊……帶娃出去旅遊肯定是不行了,線下班把孩子「託」出去也可能有問題,孩子在家的時間肯定是大把大把的,不幫娃安排好,不知道要浪費多少時間。
各位爸爸媽媽可以多「囤」點給娃消磨時間的工具,我反正桌遊、各種閱讀書籍、練習冊、線上課都囤起了。
另外我有個建議,有老人在家幫忙盯娃的,孩子的學習安排要和老人事先溝通商量好;娃如果是自己在家,攝像頭未必是必須的,但根據孩子的時間計劃,抽空打打電話陪娃聊兩句~~還是要的。
02
寒假來了!教育部發布10條中小學生和幼兒護眼要訣
2021年寒假臨近,受疫情影響,兒童青少年戶外活動時間可能減少,近距離用眼時間相對增加,近視防控面臨新的壓力。教育部發布中小學生和幼兒護眼要訣,引導廣大中小學生和幼兒在寒假期間合理安排學習、生活,科學健康護眼。
去年超長寒假之後,各地學生的近視率都上漲了不少。教育部這時候發布護眼文件,顯然是擔心今年疫情中的寒假,過長的在家時間,孩子又會經常對著各種電子屏幕,傷了視力。其實這個護眼要訣的內容,大家都是知道的,再看一遍,就當是提醒孩子一定要做到啊。。。
2021年,西安交大少年班錄取全部結束,錄取的具體過程有:1月1日至3日舉行少年班筆試和體測,1月18日,西安交大官方宣布最終錄取名單,全國近200名初三學生被錄取。本次少年班全國報名5700餘人,最終預錄取不到200人,可知西安交大少年班報考難度十分之大。
前不久的新聞,清華大學發布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招收數學有突出能力的學生,初中生就可以被錄取。西安交大少年班同樣也是破格錄取,提前把超級牛娃從普娃的賽道拉出來,設立單獨的跑道讓他們能多早開跑就多早跑,能跑多快就跑多快。
上周和大家分析要不要學奧數的時候,我就說過,真牛娃和絕大多數普通孩子的賽道是不一樣的,名校和國家絕對不會讓他們泯然眾生。但這個賽道,對於普通孩子甚至普通學霸是不適合的,既讓孩子辛苦,又會埋沒他們身上其他的閃光點。Again,要學奧數,但競賽要慎之。
娃期末考完試了,什麼情況最讓人窩火?
我想,可能就是聽到娃說:「我都會的,就是太粗心了。」再讓他做一遍,還就做對了。
記得去年也是這個時候,小半三年級上期末考試,數學B卷全班就他和另外一個同學全對,但A卷最最最基礎的填空題,居然錯了兩道,問他怎麼回事,頭都不抬說是不小心填錯答案了,我當時血壓一下子就上來了……
「粗心」絕不是一個單純的原因,有可能會看錯題、有可能填錯答案、有可能計算錯……
「細心」也絕不是一個單純的結果,是要看題仔細、還是計算仔細、還是寫字仔細?
我作為一名理工爸爸,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要掄起膀子和他一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於是,我這次找出小半所有粗心的錯題,然後和他一起做了兩件事。
粗心是做錯題的原因,但我們更關注粗心的原因是什麼。
概念掌握的不牢?解題不夠熟練?
No, No,按照小半老師的話說,這些其實都不算粗心,這些問題其實都是因為還沒學到位,都還是知識層面的缺失,還不算是真正的粗心。(嗯,老師說的有道理!)
真正的粗心,是知識掌握了,但還是做錯了,這種丟分是最可惜的。我和小半逐一過了他粗心的所有題目,發現主要的原因有三個:
10個粗心娃,9個看錯過題,還有1個,是沒看懂。
我發現,小半粗心做錯的題目,很多就出在第一步審題,題目都沒有看清、看懂,想當然就匆匆答題,做錯了就歸結為「粗心」。
但是細掰一下,審題錯誤,其實包含了兩層意思:
題目一晃就過,漏看錯看關鍵信息——這是閱讀題幹的時候,不能快速抓取關鍵信息。
題目沒有完全理解清楚——這是對題幹的理解能力不到位。
大家發現關鍵問題了麼?
讀題讀題,這也是一種閱讀啊!
小半的字本來一二年級感覺還是挺工整的,但到了三年級,特別是考試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題量有了明顯的增加,卷面開始「飛舞」起來,出現了兩種丟分現象:
小半有一道題錯得很奇怪,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得到的答案,我就讓他把草稿紙拿出來看看,一看就發現了問題(小半數學老師要求交卷的時候,草稿也要同時交,所以草稿和卷子考後都會發回)。
兩個豎式都快「黏在一起」了,然後數字就「串門了」。
小半因為把自己寫的「了」和「3」看混淆了,錯過至少2次。這可能也是很多娃犯過的錯誤吧。還有把「9」和「4」弄錯,「1」和「7」弄錯……英文字母「I」和小寫「L 「寫的看不清。
在小半的粗心錯題中,還稀裡糊塗出現了一些很無語的錯誤:
◆ 漏題出現過一次
◆ 沒寫「解」出現過兩次
◆ 沒寫「答語」出現過兩次
看到這些原因,小半也是面露慚愧,他說:「爸爸,這些錯誤太不應該了,你說我該怎麼辦呢?」
聽到兒子這麼說,我心裡一下子就有底了。嗯,孩子只要知道錯在哪了,自己想去改正,離解決問題就不遠了。
找到了原因,也有了兒子主觀態度的配合,我順勢給他制定了三個遠離粗心對策。
小半看課外書經常「一目十行」,這種閱讀習慣讓他的閱讀量很大,但容易遺漏重要的信息,看題時抓不全題幹。
有段時間小半應用題經常出錯,我就讓他指著應用題讀出聲來,有時候不需要我講什麼,讀出聲來,他自己就知道錯在哪兒了。但是在學校考試、做作業不能讀出聲,那就用筆尖指著,心裡默讀。
筆尖「掃題」還要學會「劃關鍵詞」,我舉兩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小半有道題做錯了,是錯把「提高到20」錯看成了「提高了20」。
還有一次是,選擇題,選出「哪個不正確」,的「不」字看掉了。
筆尖「掃題」掃到關鍵詞的時候,把它們劃出來,這些錯誤就能避免了。和孩子整理錯題集的時候,可以把「關鍵詞」一起給整理一下。
語文考試孩子最容易哪裡出錯?閱讀理解,特別是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數學呢?應用題高居榜首。
我總結了一下,最最最底層的原因,還是娃的nonfiction(非虛構)閱讀太少了,他們不習慣這種陳述性、講事實、偏客觀的文字。
怎麼辦呢?當然是補。
至於nonfiction該讀什麼,要展開說能說的就太多了,我只簡單說兩句。
我比較推薦的nonfiction讀物是《萬物》和《少年時》這種科普雜誌。其實有朋友吐槽過這兩本雜誌文字「太硬」,像論文,但就是這種內容,和考試中閱讀理解題的要求,以及應用題題幹的行文邏輯最相似。
我還有一個小建議,讀這類讀物,家長還可以讓孩子讀完後,關上書儘量去做複述,對抓關鍵信息和理解能力會很有幫助。
我給小半找了寫字課老師,他的教學很有「針對性」,大家可以借鑑一下:
◆ 他的寫字課,不只是讓孩子練漢字,同時也涵蓋數字,英文字母。
◆ 他要求孩子們按照做作業和考試的速度來寫字。
◆ 他會根據孩子正常字速的書寫情況,找出孩子書寫中的問題並給予指導。
◆ 他給孩子設定的目標是:字寫得既快,且字跡工整可辨,在這個基礎上,再儘量去提高美感。
不得不說,這個老師的教學方法有點獨闢蹊徑,但確實把一些學生寫字的痛點和剛需找準了,對小半的幫助也很大。
PS:這裡我要聲明一點,老師的這種教法更像是在「中途糾錯」,如果小朋友從小能練就一手好字,一定是更理想的選擇。
我給小半的安排,是在晚飯後負責洗碗。
聽到整個假期要洗碗,小半的神情鬱悶極了,開始和我討價還價,說:「爸爸,能不能換成掃地,掃地要掃乾淨也需要細心的啊。」
我告訴他:「你說的對,掃地也需要細心,但掃地不細心後果不明顯,我們家地板平時就挺乾淨的,你的工作不容易看到效果。」
我接著說:「但洗碗就不一樣了,洗碗洗得幹不乾淨,一端碗我們就感覺得到。關鍵還有一點,洗碗一不小心,是要打碎勺子、盤子和碗的。收拾碗、洗碗、放碗進消毒櫃,這些環節都是可能要失手犯錯誤的。你要克服粗心馬虎的毛病,就直接來個猛的,來個需要步步細心的。」
看得出小傢伙確實想糾正粗心的毛病,儘管不喜歡洗碗,還是勉為其難接受了任務,任勞任怨地洗了一個寒假的碗。
我們和孩子說起「粗心」,經常會有一種「擺脫不了,也解決不了「的無奈。
確實,粗心不可能完全被避免。但只要我們和孩子找準問題和原因,刻意訓練,讓他們養成一些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減少粗心發生的次數是完全可為的。
去年寒假的對症下藥,一年下來,對小半的幫助非常明顯,粗心發生的錯誤少了很多!小傢伙昨天自己做寒假計劃的時候,都又把這三個對策放了進去(老父親心中暗喜不已,我又可以不洗碗了)。
有時候,改掉一個壞習慣,是通過養成一個好習慣來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