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奇的求π方法

2020-08-28 數學經緯網

竟然有這麼多不知道的求π方法!

您知道嗎?我們計算π,除了用幾何法、數列法、連分數法和現代計算機計算,還有一種不用繁雜計算的稀奇方法——實驗法。

精確性是經典數學的一大特點,各種精確的計算公式和無懈可擊的定理正是這種特點的表現之一。但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問題,要找到描述它們的精確的數學公式卻是十分困難的,甚至難以辦得到。對於某些具有偶然性的事件更加如此。

1、蒲豐實驗

法國著名數學家蒲豐,在研究偶然事件的規律時曾發現有時數學問題無須進行繁雜的運算而只需通過實驗會有其必然性的結果。由他設計的投針計算圓周率π的實驗就是應用這種方法的一個著名例子。

蒲豐實驗:在一張紙上,用尺畫一組相距為d的平行線,用一些粗細均勻長度小於d的小針扔到畫了線的紙面上,並記錄著小針與平行線相交的次數。如果投針的次數非常之多,則由扔出的次數,和小針與平行線相交的次數,通過某種運算,便可求出r的近似值。歷史上曾有不少數學家作過這個實驗,結果如表1。

表1

由表1可看出,由拋針實驗所得出的結果與π值的確相近但也看出,拉茲裡尼實驗次數比烏爾夫少,但π的精確度反而高。由此知,不一定實驗次數越高,精確度就一定越高。

2、拋針實驗與π

為什麼從一些隨意拋針實驗中,會與圓周率π發生聯繫呢?我們先看一個假想的試驗:

找一根鐵絲彎成一個圓圈,使其直徑等於二平行線間的距離d。那麼,無論怎樣扔下圓圈,都會和平行線有兩個公共點(或者是兩個交點或者是兩個切點),如圖1.如果扔n次,則圓圈與平行線相交2n個點次。如果把圓圈拉直成一根針,

圖1

則針長EF=πd,這樣,針EF與平行線相交的方式有:4個交點,3個交點,2個交點,1個交點,0個交點,如圖27-1.由於這是隨機過程的多次重複試驗,總的可能性和它在圓周形式下相同。因而,將針EF扔n次,它與平行線相交乃2n個點次。經過多次(數千次)重複試驗,證實針EF與平行線相交點的次數m將隨著試驗次數增大,而逐漸向2n逼近。如果用不同長度的針l,l』投擲,它們與平行線相交的次數與針l,l』的長度l,l』成正比。

由上可知,用針長為l的針與針長為πd的針EF,分別投擲n次,則它們分別與平行線交點的次數m與2n之比為m/2n=l/πd,即π=2nl/md,如果我們取l=d/2,則有π=n/m=投扔總次數/碰線總次數,這個試驗的設計和公式,首先是由法國博物學碰線總次數家蒲豐在論文「或然性算術嘗試」中提出的。

1901年,義大利的拉茲裡尼,使用長為l=0.83d的針,投扔了3408次,求出π的近似值3.1415929,準確到小數點後6位。這不但為圓周率的研究開闢了一條新路,並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新的數學方法——統計試驗法(又叫「蒙特卡羅方法」)。現在這個工作盡可全部交由計算機,在幾秒鐘之內便可完成。

3、另一種奇特的求π方法

您相信嗎?如果讓一些人,每人任意隨機地寫出幾個正整數對,然後由寫出的所有正整數對中,檢查多少對正整數是互質的,再由互質的對數與所有給出的正整數對的比,竟可求得π的近似值。這實在是出人意料,簡直是超出了常人的想像力,而使人感到震驚!

事實上,有人就作過這樣的試驗。大約在1904年,查裡斯叫50名學生每人隨機地寫出5對正整數,在所得的250對正整數中,它發現有154對是互質的,這樣出現的互質數對的概率便是154/250.如果把這個數目說成6/x^2,則可算出x=3,12而π=3.14159…,「奇蹟」終於出現了!

要嚴格證明上述概率是6/x^2,需要用到較高的數學知識,而且很難找到像蒲豐實驗那樣巧妙的設計與證明。我們只能通過以下簡單的例子而得到解釋。

隨機地寫出兩個小於1的正數x與y,它們與數1一起組成三數組(x,y,1)。這樣的三個數正好是一個鈍角三角形三邊的概率是(π-2)/4。這個實驗與查裡斯實驗的結構是極其相似的。但是它的證明卻無需用到很多的數學知識。由於0<x,y<1,所以,以數對(x,y)確定的點必均勻分布在單位正方形內。也就是對應的點(x,y)出現在正方形中每一處的機會都相等。如果符合條件的點(指三數(x,y,1)能構成鈍角三角形的數對(x,y)對應的點),落在一個陰影區域G內,如圖2,根據機會均等原則,所求概率應為p=G的面積/正方形面積,我們再來考慮以x,y,1為邊長的鈍角三角形,如圖3,由於0<x,y<1,可知x,y邊所對的角都是銳角,只有為1的邊所對的角A為鈍角,在△ABC中,由余弦定理,有1^2=x^2+y^2-2xycosA,即x^2+y^2=1+2xycosA,由於cosA<0,所以2xycosA<0,故得

x^2+y^2<1 (1)

此即△ABC為鈍角三角形的充要條件。

圖2

圖3

而以三數(x,y,1)為邊構成的三角形的必要條件是x+y>1,亦即

y>1-x (2)

因滿足不等式(1)的點(x,y)在單位圓內部,而滿足不等式(2)的點(x,y),在正方形對角線AB的上方。故同時滿足不等式(1)、(2)的點必落在圖4的陰影部分內。

圖4

這樣三數(x,y,1)能構成三角形的概率:

這不是嗎?「π」確實出現在隨機寫數的場合中,這是多麼神奇!

下面,便可進行類似於查裡斯的試驗了:可叫來許多的學生,讓每人隨機地寫下一對小於1的正數,然後,讓大家檢查一下,看隨機寫下的兩個數x,y與1能否構成一個鈍角三角形(即要同時滿足二不等式:x+y>1,x^2+y^2<1)。若有m名學生,寫出的數對中能與1構成鈍角三角形三邊的數對(x,y)有n個。則有n/m=(π-2)/4,這樣便有π=4n/m+2。

相關焦點

  • 用物理數學的方法求π的值
    圖一在一個水平光滑的平面上,有兩個質量分別為m₁,m₂的物體分別以v₁,v₂的速度進行運動(m₁m₂為定值),則可知兩物體的總動能為EK=½m₁·v₁²+½m₂·v₂²,總動量為p= m₁·v₁+m₂·v₂,如果這兩個方程放入平面直角坐標系,那麼我們能得到一個橢圓和一條直線,為了能夠引入π這個值
  • 圓周率π的計算曆程及各種腦洞大開的估計方法
    圓周長大於內接正四邊形而小於外切正四邊形,因此 2√2 < π < 4 。當然,這是一個差勁透頂的例子。據說阿基米德用到了正96邊形才算出他的值域。阿基米德求圓周率的更精確近似值的方法,體現在他的一篇論文《圓的測定》之中。
  • 關於π值在求圓周長和面積當中的巧算,掌握之後減少計算錯誤
    由於π值取3.14,而小數的計算對於孩子們來說也是問題較多的一類運算,除了本身計算外還要考慮商和積的小數位數。解決此類問題首先要打好小數計算的基礎,另外熟記關於1~20關於π值的相關計算得數。還有根據一些題型可以選擇關於π值巧算。接下來我們就一具體的題型來感受一下π值的巧算。首先看看此題是求陰影部分的周長。
  • π和e
    我打算採用倒敘的方法,並且倒敘的方法讓您很快抓住問題的本質,然後剩下的就是技術上的問題了。現在不知誰大誰小,不妨像下面這樣把<、=、>都先寫上(不影響我們的推理):這個函數比較特別是不是?不管它,但可以看出,它至少在x>0是連續可導函數。好的,我們就試著求一求它的導數。(為什麼?)
  • 圓周率π的計算曆程
    圓周長大於內接正四邊形而小於外切正四邊形,因此 2√2 < π < 4 。當然,這是一個差勁透頂的例子。據說阿基米德用到了正96邊形才算出他的值域。  阿基米德求圓周率的更精確近似值的方法,體現在他的一篇論文《圓的測定》之中。
  • 一:求函數值域的方法
    1、觀察法例:求f(x)=(√X)-2的值域。解:∵√X≥O∴(√X)-2≥-2∴值域為[-2,+∞]2、數形結合法(適用於選擇題、填空題)*常用技巧例:求f(x)=sinx在[π/4,3π/4]上的值域。
  • 高中數學三角函數,不知何時使用kπ和2kπ?3張圖讓你恍然大悟
    為了更容易讓大家理解,我就不按課本上的方法講,儘量不用專業術語,多用白話,更嚴謹的講法應該是圍繞周期性來講這個問題。一般來說,當角的終邊繞著坐標原點每次旋轉2π角度,都滿足題意,此時使用2kπ;當角的終邊繞著坐標原點每次旋轉π角度,都滿足題意,此時使用kπ;例如如圖單位圓中,OA、OB分別第一和第三象限角平分線,當求終邊落在直線AB上的角θ時,因為角θ的一條終邊OA繞著坐標原點不論是逆時針還是順時針旋轉,每旋轉π角度,終邊都落在了直線AB上(即都滿足題意
  • 大π鍵的計算方法
    1、概念: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原子形成的π鍵。
  • 圓周率π,不得不說的一個數
    ,包含了求極限的思想。劉徽給出π=3.141024的圓周率近似值,劉徽在得圓周率=3.14之後,將這個數值和晉武庫中漢王莽時代製造的銅製體積度量衡標準嘉量斛的直徑和容積檢驗,發現3.14這個數值還是偏小。於是繼續割圓到1536邊形,求出3072邊形的面積,得到令自己滿意的圓周率。
  • [新江灣城萬物課】Python與神奇的π
    割圓術為後來南北朝時期數學家祖衝之(公元 429—500 年)的估算 3.1415926 < π < 3.1415927 提供了最基本的方法。此外,祖衝之還以很簡單的分數形式給出了圓周率的約率 π ≈ 22/7 和密率 π ≈ 355/113。
  • π一路走來,這些人功不可沒
    ◎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圓周率π≈3.14。這是一個在數學及物理學中普遍存在的常數,代表圓周長和直徑的比值。人類求π的歷史已有4000多年,很多人為此傾注一生。這不僅是一個數學問題,也是對精益求精的最好詮釋。
  • 高中數學,f(x)=sinx+sinπx周期函數?方法很重要,固定模板秒解
    這樣的解法錯誤就在f(x+2π)≠sin(x+2π)+sin(πx+2π),而f(x+2π)=sin(x+2π)+sin(πx+2π^2)——沒有將x+2π完全的替換x,即sinπx中的x替換x+2π後是sinπ(x+2π),而不是sin(πx+2π)。所以上述將解法並不能說明函數f(x)是周期函數。
  • 證明圓周率π是無理數很難?數學家只需要一頁紙!
    上一回我們為大家介紹了歷史上第一個證明圓周率是無理數的方法,那是數學家蘭伯特使用的類似於連分數的方法。
  • 「每日一題」求f(x)=sin(x/2-π/3)的單調增區間和最大值時x的集合
    本文主要內容:求函數f(x)=sin(x/2-π/3)的單調增區間和最大值時x的集合。一、先求函數的單調增區間對於正弦函數y=sinx的單調增區間為:2kπ-π/2<=x<=2kπ+π/2,k∈Z,則對於本題有:2kπ-π/2<=x/2-π/3&
  • 圓周率π的故事
    在遠古時期,人們就知道圓周長P與直徑D的比值是不變的,即不論圓多大,比值P/D不變(叫圓周率).英國語言學家威廉·瓊斯(William Jones,1746—1794)於1706年第一個採用π表示圓周率.π在很多數學公式中出現,如圓周長、圓面積、球體積、橢圓面積A=πab等.π究竟是多少?
  • "π"節聊π丨那些你不曾了解過的它
    用希臘字母π來表示在幾何問題中圓周率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更神奇的是它也馳騁於幾何以外的其它數學領域即使我們現在已經能輕易求出它的答案,結論依然相當令人吃驚——在這個概率問題上,竟然也有π的蹤影。有人甚至利用投針法,求出過π的近似值來。
  • 必備技能,高中數學三角函數求角度問題的一般方法與技巧
    4) 三角恆等變換問題的求解一般方法與技巧。1.除少數簡單的題目可直接求解外,多數三角函數求角問題一般可通過上圖的三大步的思路來思考和解答——即求角問題可先看作求值問題,之後再把角度求出來。具體地,一般利用「知值求值」方法先求出該角的某個三角函數值,再根據題目條件確定所求角的限定範圍,最後求得角度。
  • 傳奇數學家用圓周率π破案 π究竟牛B在哪裡?
    圓周率π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數字,它定義為圓形之周長與直徑之比,也是圓形之面積與半徑平方之比。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無限不循環小數,不僅是眾多數學物理公式的關鍵要素,也曾幫助數學家破獲驚天殺人案,π到底有多牛B?
  • 追尋蘊藏在圓周率 π 之中的無限美麗
    首先,他做了已知周長的正方形的外接圓,然後在這個外接圓的外面畫第二個正方形,滿足外接圓是第二個正方形的內切圓並求出該正方形的周長。這樣他就得到了圓的周長應該是介於兩個正方形的周長之間。然而利用這種方法計算出來的兩個正方形的周長差值比較大。因此他又把正方形換成五邊形來重新計算圓周的上下界,他得到了一個較小的圓周的界限。之後,他不斷地增加圓內切和外接多邊形的邊數。
  • 3月14日「π日」:我們總是與π這個數學常數不期而遇
    而且,他想到了我們如今在幾何術語裡被稱為π的那個東西,因此,π是對他實際工作的現代化解讀。古希臘人並沒有小數記數法。)只要把用來近似圓的多邊形的邊數翻足夠多倍,阿基米德計算 π 的方法就能算出我們想要的任意精度。後來,數學家們又發現了一些更好的方法,下文將會講到。圖5. 阿基米德通過構造圓的內接多邊形和外切多邊形來逼近π的下界和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