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看到群裡發了一張圖片,圖片上的幾個字是:老闆說:「要有群」,於是我們有了群。
如下圖所示
這句話很顯然是帶有調侃的意思,意思就是,老闆說公司要做用戶群了,然後員工把人拉到群裡就完事了。
更有調侃的人說「公司經費不足,沒錢投廣告要開始做私域流量了」。
以上說的很好笑,但是細細想一下,真的是很現實的問題。
現在大部分的中小企業和線下的商家多多少少都有了做用戶群的想法,不管是做餐飲、母嬰、健身、服裝等等行業,都開始嘗試做用戶群。
做的好的有,但是不多,大部分的是沒做好的。
沒做好的,大體就是以下幾種情況。
1. 把人拉進去,就開始在群裡賣貨發廣告的,最後貨沒賣出去,群成了廣告群。
2. 人進群以後,老闆發發紅包,群活躍幾天以後,就成了死群,沒人說話了。
3. 群裡有種子用戶,但是沒人幫老闆轉介紹和拉新裂變,群沒辦法形成完整的閉環。
出現這樣的情況不是個例,是大部分社群遇到的情況。
有問題不可怕,解決問題就可以了。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商家和消費者的心理
首先從商家的角度來分析。
商家把消費者拉到自己的群裡,無非就是以下幾種情況
1. 把消費者邀請進群裡,想讓消費者繼續復購產品
2. 讓消費者復購產品的同時,還想讓消費者幫助自己裂變客戶
3. 想要用社群來維繫消費者,促進信任,繼續成交其他產品。
商家是想通過社群,用最少的投資和精力來維護自己的業績,這是所有商家的真實想法。
但是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考慮,進了商家的群,無非就是想獲得更多的好處。
1. 消費者想在群裡獲取到商家的打折或者促銷的信息
2. 消費者在商家這裡撈到更多的好處
3. 群裡還有可能是商家的同行,來挖用戶和獲取信息的
如果商家想把自己的社群做好,最好的辦法就是換位思考,要明白用戶的想法是什麼,想在我這裡獲得什麼好處,
我可以用什麼辦法來滿足消費者的心理,同時商家的投入最小。
說到這裡我給大家分享一個餐飲商家,通過社群每天吸引500人到店用餐的成功案例。
餐飲大家都知道,線下的的競爭很大,如果沒有特色的菜品,很難做到用戶爆滿,實現盈利。
如果餐飲商家沒有自己穩定的線下顧客,靠外賣平臺來做的話,外賣平臺的抽成就是一塊非常大的支出,
而這家餐飲店就是用來社群的方法,突破了困境,實現了盈利,具體的做法
1. 獲取種子用戶
這家餐飲店的附近是一個寫字樓,而寫字樓裡又以女性居多,他們通過設計,以贈送禮品的方式,然用戶添加微信好友,然後再邀請到群裡。
這裡要注意的是,如果用戶比較多的話,可以考慮用兩三個微信同時被添加,邀請進群以後,用wetool自動發送歡迎語以及群裡會發放限時優惠信息等。
2. 社群裂變環節
可以在群裡做活動,3人成團可以享受8折優惠,活動限時。
鼓勵群裡的用戶邀請同事進群,3人同事就餐,結帳時在收銀臺出示微信,證明是在微信群裡,可以享受8折優惠。
收銀員合適以後,結帳的就打8折優惠。
3. 活躍與留存
想把餐飲社群做好,群內的氛圍很重要。
群內可以發起搶免單的活動,搶免單用抽獎助手或者直接發紅包,手氣最佳的可以獲取免單的機會,限時限量,才能促進社群的活躍和氛圍。
商家還可以為即將到店訂餐的用戶,提供提前訂位的服務,這樣就能方便用戶訂位置,節省了用戶的時間。
4. 變現
剛才也講了,如果餐飲店用外賣平臺的話,平臺的抽傭很高,商家可以直接在群裡發起外賣的群接龍。
每天吃飯之前,發公告提醒用戶點餐,然後用戶以群接龍的形式下單。
對於在群裡點外賣的用戶,商家可以適當的贈送一些小禮品,促進用戶下單。
通過社群,這家餐飲店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社群閉環,
同樣的你,也可以通過社群實現自己的商業閉環,實現盈利。
如果你想做一個自己的社群,一定要有完整的規劃和方案。
你要想清楚,你建群的目的是什麼
面向的用戶是誰
你可以給他們提供什麼價值
用戶在你的群裡可以得到什麼好處
而你該如何維護好這個群,讓群的生命周期儘可能的延長
這些都是建群之前你需要考慮好的
而不是隨便的就拉了一個群。
文章作者簡介
華聰
專注社群營銷,用戶裂變增長
分享記錄自己對網際網路創業的思考感悟
關注我,每天收穫最實戰的乾貨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點讚、轉發、收藏一下
有任何問題都可以私信或者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