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聰:老闆說:「要有群」,於是我們有了群

2020-10-20 華聰頻道

下午看到群裡發了一張圖片,圖片上的幾個字是:老闆說:「要有群」,於是我們有了群。

如下圖所示

這句話很顯然是帶有調侃的意思,意思就是,老闆說公司要做用戶群了,然後員工把人拉到群裡就完事了。

更有調侃的人說「公司經費不足,沒錢投廣告要開始做私域流量了」。

以上說的很好笑,但是細細想一下,真的是很現實的問題。

現在大部分的中小企業和線下的商家多多少少都有了做用戶群的想法,不管是做餐飲、母嬰、健身、服裝等等行業,都開始嘗試做用戶群。

做的好的有,但是不多,大部分的是沒做好的。

沒做好的,大體就是以下幾種情況。

1. 把人拉進去,就開始在群裡賣貨發廣告的,最後貨沒賣出去,群成了廣告群。

2. 人進群以後,老闆發發紅包,群活躍幾天以後,就成了死群,沒人說話了。

3. 群裡有種子用戶,但是沒人幫老闆轉介紹和拉新裂變,群沒辦法形成完整的閉環。

出現這樣的情況不是個例,是大部分社群遇到的情況。

有問題不可怕,解決問題就可以了。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商家和消費者的心理

首先從商家的角度來分析。

商家把消費者拉到自己的群裡,無非就是以下幾種情況

1. 把消費者邀請進群裡,想讓消費者繼續復購產品

2. 讓消費者復購產品的同時,還想讓消費者幫助自己裂變客戶

3. 想要用社群來維繫消費者,促進信任,繼續成交其他產品。

商家是想通過社群,用最少的投資和精力來維護自己的業績,這是所有商家的真實想法。

但是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考慮,進了商家的群,無非就是想獲得更多的好處。

1. 消費者想在群裡獲取到商家的打折或者促銷的信息

2. 消費者在商家這裡撈到更多的好處

3. 群裡還有可能是商家的同行,來挖用戶和獲取信息的

如果商家想把自己的社群做好,最好的辦法就是換位思考,要明白用戶的想法是什麼,想在我這裡獲得什麼好處,

我可以用什麼辦法來滿足消費者的心理,同時商家的投入最小。

說到這裡我給大家分享一個餐飲商家,通過社群每天吸引500人到店用餐的成功案例。

餐飲大家都知道,線下的的競爭很大,如果沒有特色的菜品,很難做到用戶爆滿,實現盈利。

如果餐飲商家沒有自己穩定的線下顧客,靠外賣平臺來做的話,外賣平臺的抽成就是一塊非常大的支出,

而這家餐飲店就是用來社群的方法,突破了困境,實現了盈利,具體的做法

1. 獲取種子用戶

這家餐飲店的附近是一個寫字樓,而寫字樓裡又以女性居多,他們通過設計,以贈送禮品的方式,然用戶添加微信好友,然後再邀請到群裡。

這裡要注意的是,如果用戶比較多的話,可以考慮用兩三個微信同時被添加,邀請進群以後,用wetool自動發送歡迎語以及群裡會發放限時優惠信息等。

2. 社群裂變環節

可以在群裡做活動,3人成團可以享受8折優惠,活動限時。

鼓勵群裡的用戶邀請同事進群,3人同事就餐,結帳時在收銀臺出示微信,證明是在微信群裡,可以享受8折優惠。

收銀員合適以後,結帳的就打8折優惠。

3. 活躍與留存

想把餐飲社群做好,群內的氛圍很重要。

群內可以發起搶免單的活動,搶免單用抽獎助手或者直接發紅包,手氣最佳的可以獲取免單的機會,限時限量,才能促進社群的活躍和氛圍。

商家還可以為即將到店訂餐的用戶,提供提前訂位的服務,這樣就能方便用戶訂位置,節省了用戶的時間。

4. 變現

剛才也講了,如果餐飲店用外賣平臺的話,平臺的抽傭很高,商家可以直接在群裡發起外賣的群接龍。

每天吃飯之前,發公告提醒用戶點餐,然後用戶以群接龍的形式下單。

對於在群裡點外賣的用戶,商家可以適當的贈送一些小禮品,促進用戶下單。

通過社群,這家餐飲店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社群閉環,

同樣的你,也可以通過社群實現自己的商業閉環,實現盈利。

如果你想做一個自己的社群,一定要有完整的規劃和方案。

你要想清楚,你建群的目的是什麼

面向的用戶是誰

你可以給他們提供什麼價值

用戶在你的群裡可以得到什麼好處

而你該如何維護好這個群,讓群的生命周期儘可能的延長

這些都是建群之前你需要考慮好的

而不是隨便的就拉了一個群。

文章作者簡介

華聰

專注社群營銷,用戶裂變增長

分享記錄自己對網際網路創業的思考感悟

關注我,每天收穫最實戰的乾貨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點讚、轉發、收藏一下

有任何問題都可以私信或者給我留言

相關焦點

  • 我在微信群裡拍了拍老闆,然後……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微信小功能?顯然,「拍一拍」並不能拯救社恐。值得慶幸的是,它沒有強提醒,無論是老闆突然來催稿,還是甲方爸爸半夜要方案,甚至是產品經理臨時改需求,都沒法用「拍一拍」來玩奪命連環call。在我看來,「拍一拍」只會讓溝通更費勁。舉個例子,本來群溝通就很水,一群無聊生物拍來拍去的,會讓時間更稀碎。
  • 老闆結婚,我和同事隨禮300,卻被退回,後來工作群裡被老闆點名
    雖然老員工都說老闆並不是他表面上這樣,平時他也是很平易近人的,只是因為我們是新員工,沒有經常和他接觸,所以我們並沒有感覺到,依舊覺得老闆難相處。雖然 「黑臉」老闆總不給其他人好臉色,讓人喜歡不起來,甚至有些討厭,但是他的管理和工作能力確實沒法反駁,公司在他的帶領下,從一個破居民樓,一直做到搬到市中心的核心地段。
  • 最火的13種微信群,你有幾種?
    很多人社交,基本都靠微信群:工作、講八卦、訂外賣在微信群,連找對象都在微信群。每一個微信群都是一個神秘或普通的組織,都有各自神秘但不普通的暗語。於是,我調查了一下身邊人的微信群。家庭群剛開始,大姨媽發姥姥看電視的照片,你會祝姥姥身體健康;大舅媽發姥姥吃雞蛋的照片,你會誇姥姥牙口好棒棒。剛開始,你媽在群裡發《吃貨福音:肥豬肉入選世界十大營養食物,要多吃》,你會去闢辟謠;你舅舅發他們一家旅行的照片,你會說:好羨慕!
  • 老闆結婚,員工隨禮,老闆說了四個字,微信群上再次讓員工激動了
    老闆也是同事的一員。老闆「有事」,關係到前程,員工隨禮的份子錢更得多準備。下面的這個案例,老闆結婚,老闆辦出的幾件事,員工「激動」了。老闆辦了什麼事?小李看老闆,也就30歲左右。很有闖勁。老員工說,別看咱們公司人不多,起步那一會兒才3個人。老闆帶領大家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看的出老員工很佩服老闆的,說,咱們公司的人沒有跳槽的。
  • 班級群家長們要留心!有騙子冒充身份入群後詐騙
    今年8月29日,遼寧省朝陽市某小學班級群內一名「班主任」發出一條收取學習資料費的信息,要求每人交納200元,隨後陸陸續續有22名家長向此「班主任」轉帳交費,共計4400元。突然,另一個有著相同頭像和暱稱的班主任帳號告訴群內家長「不要轉帳」,稱該帳號是騙子假冒的。家長們才驚醒自己被詐騙了。騙子馬上退出群聊,班主任周某馬上向警方報案。
  • 離職員工群裡搶紅包,被老闆秒踢!正確做法:表達感謝,主動退群
    表弟因為家庭原因,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於是向公司提出離職申請,公司領導挽留後,表弟因為去意已定,還是決定走了。走後兩天,因為疏忽,堂弟沒有退出公司群。那天正逢中秋佳節,老闆在群裡連續發個3個100元的紅包,同事都在搶紅包,都回復感謝老闆之類的話,堂弟見到紅包還沒搶完,於是把未搶完的三個紅包一一都搶了。
  • 老闆舉行婚禮,同事不情願包了600紅包,晚上到家看到群信息懵了
    老闆舉行婚禮,同事不情願包了600紅包,晚上到家看到群信息懵了不僅僅是在職場中,更多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習慣去講究一個叫人情世故的東西。寄比如說你有什麼好事是要請大家去好好的吃一頓的。又或者說你辦婚禮請客,對方一定是要包一個紅包去意思意思的。小易就遇到了這麼一件事情。小易在這家公司已經工作了三年了,小易自己是很喜歡這家公司的,但是小易不太喜歡自己的老闆。因為自己的老闆感覺每天都的板著一個臉,雖然小易從來沒有見到過他發火,但他的樣子就讓小易每天都過得心驚膽戰的。
  • 誤發髒圖到工作群會有什麼後果?
    誤發髒圖到工作群,是對職場生涯的核打擊。那些糟糕的圖片,即便與金斯堡的躁詩相比,也會顯得太過唐突,以至於無人敢坦然面對這一行為造成的後果。這並不是一個文明的現象,就算那張圖的確攢勁,老闆愛看,前臺愛看,甲方也愛看,但錯就是錯,每個當事人都要做好被質問,被責罵,被開除,甚至被私信求圖的準備。
  • 大老闆工作群怒批員工聊遊戲:上班要這樣摸魚,老闆不罵反而誇
    有人曝出一張公司內部遊戲群的聊天記錄,老闆發消息批評員工們上班時間閒聊遊戲。很快,這張截圖就被轟轟烈烈上了熱搜。「這個群上班時間一直在閃,有一些同學在上班時間很專注地聊遊戲,好奇,你們都很閒嗎?這很常見嗎?」儘管公司並不反對員工上班時間閒聊,但是從張一鳴的口氣中明顯可以感覺到,老闆對於員工的行為有些不滿。
  • 做好社群營銷,你也可以抓住社群的賺錢紅利
    「社群」這兩個字,很多人聽到可能會眼前一亮,聽到了就有一種「望梅止渴」的感覺。很多人理解的社群就是人,感覺有了社群就像是有了源源不斷的人流量一樣。為什麼會這樣理解因為現在大部分的品牌方、實體商家、創業者或者中小微企業太需要人了,這裡的人,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流量」。也就是人流量的意思,相當於客流量。
  • 《陳昌文老闆社群》陳昌文方法之矩陣營銷系統
    做陳昌文老闆社群的矩陣,做儒家思想,陳昌文方法的矩陣,全面乾貨化,系列化的做名氣、品牌。2、跟著做整體社群名氣,品牌,這個是所有人的事情,我們只服務老闆,美女老闆,富人。5、必須有矩陣思維,如果想跟我玩一輩子儒家思想,陳昌文方法的,玩社群營銷的,要領悟我說了什麼,並且去執行,後面我們還要賣書,通過視頻,直播賣書,
  • 老闆在微信群安排工作任務,蠢蛋回「收到」,聰明人這樣回
    老闆在微信群安排工作任務,蠢蛋回「收到」,聰明人這樣回 在職場上,情商高的人,往往更容易得到老闆的青睞。因為情商高的人,說一句普通的話,都會注意他的用詞和表達,所以老闆聽他說話也更覺得順耳,也就是人常說的「說話聽著舒服」。情商高的人,不僅會說話,也會做事。
  • 員工剛辦完離職,順手在工作群搶了38元紅包,被秒踢出群
    現如今,很多公司都會建一個工作群,主要是為了提升工作效益,不管你是休息還是外出辦事都能第一時間知道公司裡發生了什麼事,不用像以前要一個個通知到辦公室開會,既浪費時間速度又慢,所以現在基本上很多公司都建有工作群好管理底下的員工。
  • 公司老闆訓斥女研究生:不想幹就離職,晚上收到群信息,老闆慌了
    在進入職場工作以後,其實很多員工都是身不由己的,因為即便是你很努力的工作,最後還是要受領導的氣,尤其是有很多領導人品特別差,他們在訓斥員工的時候更是不講任何情面。近日在論壇中,筆者看到有位女研究生李女士吐槽道:她在公司裡工作了近半年,覺得自己每天都有想要辭職的念頭,因為一旦在工作時處理問題不妥當,就會被領導訓斥,而且領導說的話非常難聽。前不久李女士便因為在公司裡不願意加班,被領導怒罵:不想在公司工作可以立刻滾,立刻辭職!
  • 壓垮父母的「家長群」
    但他突然覺得工作生活都好難,於是哭著說:「我工作實在太忙,又要加班開會,實在是回復不過來。」看這個視頻裡,這位爸爸哭到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好多家長都忍不住一聲嘆息:這樣的無奈,真的只有家長才能體會。 這幾天,有一篇標題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刷爆全網。這個話題讓很多人都心有戚戚。因為我們會發現,其實自己和外賣小哥一樣,被困在了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系統裡。
  • 老闆工作群安排工作,我回答「好的」慘遭責備,這樣回答才加分
    微信工作群聊慢慢成為了不少人職場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收到老闆的消息,你是不是只會說:「好的」,或者「收到」呢?前段時間是618購物節,公司忙著準備瘋狂購物節,我也每天都加班到好晚,雖然我們沒有天貓、京東那樣的規模,但是618那天業績好一點,我們的日子也好過一點,所以大家都很努力。
  • 剛離職,搶了老闆在群裡發的28元紅包,如何高情商的化解尷尬?
    公司有位同事剛離職,老闆在工作群裡發了個紅包,離職的同事搶了個28元,老闆在群裡:「離職了搶什麼紅包」,這個問題你怎麼看?這個問題給我的感覺,先說說這個員工,離職了還在公司的群裡待著,畢竟會涉及很多工作上的信息,會給老同事不識趣的印象,再說老闆,發紅包就是讓別人搶的,那句話雖然是表達不滿,但是聽起來有點刺耳,顯得小氣。
  • 梅教主,為什麼一夜之間,所有老闆都在鋪天蓋地的學做社群營銷
    …老闆們此時此刻後悔:沒有早點把客戶拉到群裡,用手機電腦在線上維護客戶。有位經濟學家吳曉波說:不做社群未來無商可做!此刻醒悟並不晚,未來10年社群還是紅利期,老闆們,趕緊抓住。只有社群才能讓你有節奏的賺錢。
  • 離職退群想藉機報復?萬萬不可!這樣道別,人脈才會越走越有!
    在離職時,他決定要報復一把,要抓住這次機會將多年積壓的怨氣發洩出來,在退群時,他想反正以後大家不會有交集了,於是在公司大群上指名道姓地把上級諷刺了一頓才退出。沒想到就是這麼一波操作,影響了他多年後的職業生涯。在新公司工作2年後,某天空降了一位大領導高層來掌管他所在的事業部。
  • 自從有了微信群,小區裡的氣氛好多了
    「比如說,小區內停車,業主和業主之間互不相讓,就會吵起來,可吵歸吵,出面解決的人又沒有,所以長此以往,大家總有許多化解不開的矛盾,而新的摩擦又不斷產生,整個小區裡的氣氛算是僵住了。」陳新初說。於是,一段時間裡,曾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同一幢樓裡的業主,即便出門碰面,也總是互不招呼。陳新初說:「別說鄰裡和睦了,有些人壓根就不認識自己對門的住戶,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同一樓層裡住了幾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