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態度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2021-02-18 子午言說



編者按:

兩位來自周口市沈丘縣付井鎮的「95」後小夥,在浙江省平湖市,遇見一名女子跳河輕生,奮不顧身營救。然而,女子最終獲救了,但正值青春年華的兩個小夥卻不幸雙雙遇難。事發後,浙江省平湖市公安局授予兩人「見義勇為」稱號。

她叫簡稚澄,是臺灣桃園市新屋動物保護教育園區(動物收容所)園長。曾因外型甜美登上過媒體版面,5月初,她用安樂狗兒的藥自殺,12日宣告不治,她留下遺書,表示自己熱愛動物,卻必須經常執行貓狗安樂死的任務,心理非常不舒服,只好結束自己生命。

 

這是兩件事,不是同一天發生的,前後錯了兩天,但是同一天被報導了出來,昨日看到之後,心中十分沉重。

有人說,這是風牛馬不相及的兩件事,我不這樣認為,我們先看看兩位英雄是怎麼犧牲的。

胡浩強、陳庚在河中找到一浮一沉的女子,兩人一起託住她。「剛開始輕生女不配合,還掙扎拒救,後來意識到危險,才安靜下來。」胡浩強家人轉述目擊者的回憶說,輕生女被送到岸邊時,她雙手扒著河邊雜物,本能地雙腳用力一蹬上岸,然而,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本來就筋疲力盡的胡浩強、陳庚,被衝向河中心河水淹沒頭頂,慢慢下沉,引來岸上群眾的一陣驚呼。

下面是節選的一些網絡評論:


@沙漠孤星:如果換了我,我不會救,就讓女的去死了算了,原因只有一個,你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如果我去救你,處理不當反而我的命搭進去了。

@h我也是孩子媽媽,從來都教育孩子:一定要在確保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去幫助別人。這樣的精神值得倡導,但不希望孩子有這樣的行為,在孩子面前,媽媽都是自私的,莫怪我!見義勇為就一張確認書有啥用!人都不在了!國家應該給這樣的父母重獎,鼓勵正能量!

@黃小東:真想死的話,就夜深人靜時靜悄悄的走!別害人!!!

@Summer這個女人下輩子活的也不安心,背負了兩條人命!

網絡上罵聲一片,很多人都責怪兩個英雄的死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女子上岸時,本能的蹬了一腳。

遇難時,生於1996年的胡浩強剛滿20歲,生於1998年的陳庚才18歲。

 

陳庚生前照片

 

胡浩強生前照片

 

遇難時,兩個孩子都處於花一般的年齡,風華正茂,然而,他們為了一個陌生人,確切的說,為了一個輕生的女子,付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值不值?我們在文章結尾有個投票,大家可以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這裡談談我的一些淺見。

我們不是上帝,也不能老做事後諸葛亮,在遇到一個人處於生命危險的時刻,我們沒有過多的時間去評判,這個遇難的人是不是輕生,是不是罪犯,是不是好人。

從上帝視角,我們可以在危難時先審視一番,這個人什麼品德,為什麼而遇難,有沒有救的必要,救她會不會遇到危險,而在英雄眼裡,看到的就是一個人處於危難之中,幾乎是毫不猶豫的,兩個英雄跳入水中去救一個陌生人。

這,或許就是人性中最為光輝的一面。

當我們探討一種行為值不值得,我們是在進行某種價值上的評價,從而進入功利主義的怪圈。而且,我們是在事後評價,也就是說,我們進入一種上帝視角,在事情發生後,用上帝視角評判一種行為的價值,這本身就是一種對英雄行為的褻瀆!

我們沒有資格用上帝的視角事後評判,我們只能用世人的眼光去解讀英雄的無私行為。

英雄總是無私的,他們在救人的時候,很少會去想,我救人到底應該不應該,幾乎是下意識的,他們就跳了下去,在我的猜測中,就算是後悔,也可能是在跳入水中之後才會有那麼一絲後悔吧!

有人會問,你這麼知道英雄怎麼想的?你這也是事後諸葛亮!

我承認我是猜的,我承認我不知道英雄是怎麼想的,但是英雄如果真的跟我們大眾一樣都想著值不值,那麼,就沒有了英雄,也沒有了我們的事後諸葛亮,有的只會是一群憤青學魯迅先生罵中國人的麻木。

我突然想到感動中國給孟祥斌的頒獎詞:風蕭蕭,江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同樣是生命,同樣有親人,他用一次輝煌的隕落,挽回另外一個生命。別去問值還是不值,生命的價值從來不是用交換體現。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給我們一個溫暖的啟示。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彭長城,對孟祥斌這樣評價:我們常常無時無刻地追問自己人生的意義,也許意義不在於追問,而在於行動。而孟祥斌用縱身一躍放大了自己生命的價值。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紀寶成,在推薦孟祥斌的時候這樣寫到:真的仁者視他人的生命如自己的生命,真的勇者願為他人的生命付出自己的生命。

英雄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另一個靈魂,我們替英雄感到可惜的同時,也會去憎恨這個輕生的女子,無論她是因為什麼原因輕生,她都給別人帶來了惡劣的後果,甚至於,給她自己也帶來了良心上的譴責,我們不知道她在獲救之後會不會更加珍惜生命,我們只知道,她,算不上愛惜自己的生命。

同樣不愛惜自己生命的還有一位,就是開篇所講的,臺灣一位動物收容所的園長,她的死,我同樣感覺到一種沉重。

她叫簡稚澄,是臺灣桃園市新屋動物保護教育園區(動物收容所)園長。曾因外型甜美登上過媒體版面,5月初,她用安樂狗兒的藥自殺,12日宣告不治,她留下遺書,表示自己熱愛動物,卻必須經常執行貓狗安樂死的任務,心理非常不舒服,只好結束自己生命。

乍一看,這是一個心理承受能力十分低的女孩子,承受不住經常執行安樂死的壓力,這才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是看了下面這一段,或許你們會有不同的看法。

簡稚澄生前很努力在醫治每一隻狗狗,幫它們找到領養的家庭。收容所人手不夠,她就把自己一個人當好幾個人在用。她一直在宣揚領養代替購買的理念,然而她能做的卻有限,2年來,有700隻無人領養的流浪狗在這裡被執行了安樂死

雖然她在收容所幫助了很多狗狗,讓它們最終得以被領養。然而她也不得不經常給一些重病年邁或者無人領養的狗狗執行安樂死。在這裡,按照他們接受狗的速度和他們的接受能力,狗狗們通常只能待12天,12天如果還沒有被領養的話,就要被處以安樂死。

這是她最難過的事情,每當有貓狗被送來這裡,她都會努力幫他們康復,好好打扮他們,在網上宣傳他們,總希望能給他們找到歸宿。遇到實在沒辦法的,她只好當天先帶它們去散步、吃飯、抱著它們說話,陪它們度過最後的時光,看著她心愛的動物在她的懷裡離去,這對於她來說一種心理折磨。用同事的話說,「她是那種會一邊執行安樂死,一邊難過落淚的獸醫。」

因為園裡執行安樂死的人是她,幾年以來,她在網上招到了各種動物保護人士的攻擊。新聞報導她,這些動物保護人士就在下面留言,叫她是「女屠夫」、「美女劊子手」。對於一個因為愛動物而選擇到這裡工作,卻因為業務需要而每天必須親自安樂死動物的年輕女孩來說,這些攻擊與霸凌的言論無疑像一把刀。她曾無奈地說「我問心無愧就好」。


下面是節選的一些網絡評論:


@小馬哥:一個愛狗人士被一群愛狗人士噴死的故事。愛狗人士呢?出來說話!!

@烏蘭託婭:覺得那些譴責謾罵這位姑娘的「動物保護者」是不道德的、是可恨的、既然你們那麼愛護動物為什麼不把譴責謾罵她的時間、拿出來去給這些流浪狗找一戶收容它們的主人呢?即避免了狗狗會被安樂死的同時又會保留姑娘那鮮活的生命、兩個家庭就讓你們的愛心泛濫給毀了!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這次是真正的愛狗人士!

@不似琴弦:東西不能亂吃,話更不能亂講。喜歡在網上亂講的人好好沉思吧。

@善美:善良的人做不了這個工作~每天去屠殺生命~對他來說是種折磨~時間久了會對心理有影響~每殺一個動物~她的內心都會壓抑。

 

簡稚澄也是個英雄!

她的自殺並不是懦夫的行為,2年給700多隻狗狗安樂死,平均一天一隻,這種沉重,對於一個愛狗人士來說,簡直就像是每天都在她的心口割肉,更不要說,還有大批不明真相的所謂愛狗人士謾罵她是「女屠夫」、「美女劊子手」,這已經不單單是在割肉了,更是在割肉的傷口上不斷的撒鹽。

簡稚澄是樂觀的女孩子,她從臺大獸醫系特考榜首考上獸醫系,選擇到桃園動保園區擔任園長,個性樂觀、工作負責,與所內員工、動保志工相處融洽。

她在這裡工作了好幾年,同事和朋友都說,她是一個工作很盡責,樂觀善良的人。

如此一個樂觀善良的女孩子,最後承受不了生命之重,無奈自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不是因為心愛的狗狗被安樂死,而是因為同為人類的我們。

簡稚澄每天都在救治狗狗,她每天也在拯救生命,哪怕這些生命並不是人類!

對於狗狗來說,她是個英雄,她拯救的遠遠不止七百多條狗狗的靈魂,她給予了更多狗狗新生的機會!

對於那些不負責任隨便拋棄狗狗的人來說,她更是個英雄,她在為七百多個家庭不負責任的行為買單。

她承受了本該是七百多個不負責任家庭應該承受的痛苦,又要承受無數說話不負責任的人謾罵,她已經做到了她所能承受的極致。

所以,簡稚澄也是個英雄。

她用她的死,拯救我們的靈魂。

有人說,狗的生命怎麼能與人相提並論,讓我們看看簡稚澄的遺言吧。 

在遺言裡簡稚澄留下了最後的話,生命並沒有不同,我也會因為狗狗安樂死的藥物而死去,同時也希望政府重視動保源頭管制5月20日舉行的告別式上,動保處同仁帶著她認養的愛犬「雞蛋黃」參加,「雞蛋黃」每天都在園區門口蹲守主人歸來,志工們更不舍,希望她的死能提醒世人。

 圖為簡稚澄與愛犬「雞蛋黃」

或許簡稚澄拯救狗狗的行為算不得嚴格意義的見義勇為,但是我個人認為,能夠拯救生命的行為,是英雄也唯有英雄才能做到的無私行為!

生命是沉重的,四個年輕人,不同的選擇,讓他們去往了不同的世界,也給我們一些警醒。

輕生的女子,希望你珍惜自己的生命,無論你輕生的原因是什麼,英雄已經給你帶來了第二次生命,而且這個生命,承載了兩個英雄的期望。

犧牲的英雄,兩位一路走好,你們用年輕的生命照亮了人性,溫暖了我們冷漠的心靈,你們的無私,帶給我們的絕不會是無視。

自殺的英雄,世界其實還是很美好的,可惜我們無法在你生時給予你幫助,給予你安慰,只能祈禱你在往生的道路上一路走好,你純淨的心靈帶給我們的是靈魂洗禮。

被放棄的狗狗,既然養了,就要從始至終,養到一半,無論因為什麼原因遺棄,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這不單單是對社會不負責任,也是對狗狗生命的不負責任,我們之所以與動物不同,因為我們有社會責任感以及我們對生命的態度!

被領養的狗狗,希望你們不會再次被遺棄,只因,你們的生命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英雄所挽救的,你們的身上,寄託著英雄的祈望!

生命是沉重的,珍惜生命,無論是我們自己的還是陌生人的,無論是人類的還是動物的,生命沒有什麼不同。

生命屬於我們的,只有一次!

●●●

-END-



相關焦點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但是這個大智若愚的前提是:自己要有一個清晰認知世界的態度,以混同於世俗的狀態,讓自己收斂自身的鋒芒。但絕不是真的愚昧,也就是說,你可以假裝糊塗的面對生活,但是不能真的庸俗愚昧的去度過人生。百年來,中國的哲學家們逐漸成了西方哲學的奴僕和「名牌產品」並不高明的仿造者,至今還在受著西方傳統的束縛之苦。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Es muss sein!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米蘭·昆德拉的作品,該小說通過描寫託馬斯與特蕾莎、薩比娜之間的感情生活,把我們帶入了對一系列問題的思考中,比如輕與重、靈與肉 、愛與恨以及生與死等的哲學問題。託馬斯生命中有兩個最重要的女人。第一個女人是特蕾莎,她是託馬斯生命中的「重」。她讓託馬斯違背了自己的原則,再次讓他走進婚姻的圍城。第二個女人是薩比娜,她比託馬斯還要「輕」! 薩比娜也有許多情人,對她來說,每個情人都不過是過客,當然也包括託馬斯。 薩比娜,有自己的工作畫室,獨立自主,不依賴,不抱怨。
  • 稱量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內容提示:電影《布拉格之春》就是以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作文經典語句
    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就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實存在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比,也不能在來生加以修正。她是一個被人放在塗了樹脂的籃子裡順水漂來的孩子。從現在起,我開始謹慎地選擇我的生活,我不再輕易讓自己迷失在各種誘惑裡。
  • 佳句欣賞|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05人永遠都無法知道自己該要什麼,因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生加以修正。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檢驗哪種抉擇是好的,因為不存在任何比較。一切都是馬上經歷,僅此一次,不能準備。06壓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愛情裡不可享受之重
    ,大家或許更熟悉原著的名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在《布拉格之戀》中,導演的拍攝手法也十分直白,對「欲」的展現信手拈來,毫不遮掩。飾演女主特蕾莎的是文藝女皇朱麗葉·比諾什,電影史上為數不多的歐洲三大電影節影后大滿貫得主。
  • 重慶小升初語文名著經典語錄積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重慶小升初語文名著經典語錄積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16.從現在起,我開始謹慎地選擇我的生活,我不再輕易讓自己迷失在各種誘惑裡。我心中已經聽到來自遠方的呼喚,再不需要回過頭去關心身後的種種是非與議論。我已無暇顧及過去,我要向前走.
  • 腦癱孩子,是男人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卻是女人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孩子之於父母,猶如大樹之於樹根。男人絕情地離開後,孩子的媽媽為了不給家人增加負擔,她決定繼續留在江蘇,憑一己之力將孩子撫養成人。有了多餘的錢,她還想給孩子治病,雖然不能痊癒,總比沒有進步強。面對腦癱的孩子,父親毅然決然地離去,而母親卻選擇與孩子生死相依。沒有了男人可依賴,女人依然能夠依靠自己的雙手,將這個有缺陷的孩子養大。
  •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高中作文升格指導與實例訓練)
    【升格】生命不能承受之輕①有人說:人生是自己擁有的,但不是所有人都會好好利用,這實在可惜。人生就像是一年四季,稍縱即逝。但花謝了可以再開,青春過去了還會再來嗎?人生上路的時候,一定要準備好行囊。因為人生之路都是直播,沒有彩排。②物質的東西是必備的。
  •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她為此受到了兩次停課教育的處罰後,因為實在承受不了這份壓力而自殺。事情的開端只是杜鵑與同桌男生在食堂門口嬉鬧,被拍到所謂「親密照」。學校根據後勤主任拍攝的這照片,責令家長各自帶杜鵑與同桌回家去教育。這次停課教育的處罰,讓16歲的杜鵑感到很委屈,但是沒有人聽她的辯解。
  •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致杭州女子失蹤案
    文 | 綠水啊綠水周一美文 |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致杭州女子失蹤案7月5日,杭州的來女士凌晨在家中無故失蹤。連日來,警方警察也將來女士所在小區,天台、景觀河、下水道、化糞池等地方通通查了個邊,還有小區住戶家中冰箱,床底下,均未發現屍體。
  • 小鞋子|天堂孩子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現實主義鏡頭下的美麗人生
    很多時候,生命甚至不能承受一雙鞋子的重量。《美麗人生》講述的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一舉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大獎。在同年同獎項的角逐中,另一部與孩子有關的電影,講述的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它就是《天堂的孩子》,又名《小鞋子》。
  • 米蘭·昆德拉十句經典語錄,句句耐人尋味,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昆德拉的主要代表作品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生活在別處》、《玩笑》東等等,尤其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這是昆德拉非常重要的一部長篇小說,首次出版在1984年,這本小說很受讀者喜愛,小說也表達著一定的哲學思考和對命運的關注。表面上是明白無誤的謊言,底下卻透出神秘莫測的真理。
  • 5分鐘讀經典——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簡介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作家米蘭·昆德拉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84年。1988年,美國導演菲利浦·考夫曼將其改編成電影《布拉格之戀》。但它不是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的三角性愛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說,小說從「永恆輪迴」的討論開始,把讀者帶入了對一系列問題的思考中,比如輕與重、靈與肉。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如花年華,有什麼值得你付出生命?
    一直以來,學院始終關注全院學生的學業與身心狀況,關愛每一個生命的健康與成長。再次對靜怡同學的離世表示最深切的悼念,也感謝社會各界對我們的關心。事情的真相還未調查清楚,我們也不能擅自猜測到底誰應該對黃靜怡的死負責。
  •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教室|開學_鳳凰讀書
    我在為石娃的堅韌感動的同時,內心卻泛起一陣苦澀:因為看到一則新聞,湖北麻城的小學生們開學需要背著課桌報到,那稚嫩的肩膀上,擔負著生命不能承受的重量。石娃雖家境貧寒,靠鄉親的資助和自己的勤勉,得以來到省城敞亮的教室裡圓讀書夢,而那些湖北麻城的留守兒童扛著桌子步入空蕩蕩的教室,面對的又不知是何等蒼白的未來。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我願意選擇重而承擔更多的責任和負擔
    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實。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遠離大地,變成一個半真的存在。之前擺在書架很久很久,因為都說不是一本容易理解的書,而我也相信了。但是當我開始閱讀的時候,才發現比起很多書,米蘭昆德拉的這本「輕與重」對我來說不難讀,作者的構思很精美,內涵深邃耐人尋味,與其說是小說,不如說是一部人生哲學,而主題很清晰就是圍繞輕與重來描述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通過每個人物的特點讓我們自己的體會什麼是生命中的輕與重,讓我們去做一個選擇?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除了布拉格之戀,還剩下什麼?
    不知道怎麼,語文老師跟我們談起了壓力是好是壞的問題,她就說起了輕鬆未必是什麼好事,有一本書就叫《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應該是韓少功譯本),後來看到的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許鈞譯本),譯者不同,後者更容易讀到。
  • 為賺錢,父母讓3歲孩子吃成70斤—孩子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誰來承受她的痛苦?3歲的孩子就已經面臨著這份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我們可能不能給他們更好的經濟條件,但要給他一個可以治癒一生的童年。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節選】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If ete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