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孩子,是男人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卻是女人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2020-10-17 麥田說情感


孩子之於父母,猶如大樹之於樹根。

樹根盡力地向四周擴展,以提供足夠的養分來滋養大樹。

父母則拼盡全力,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條件,讓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

在動物界,一頭母獅子為了幼獅四處搜尋食物,一隻海豹為了保護自己的幼崽,與其他動物進行周旋。

可是,如果一個腦癱的孩子出生,父親會要求離婚,並放棄這個孩子的撫養權,從而離開這個家庭,遠走高飛,另外尋求自己的幸福。

不知道獅子與海豹聽說後,會作何感想?

幾年前,我在新聞上看到了這樣兩則真實的案例,人物名字和地址已記不清楚,具體情節還記憶猶新。

一、女人是柔弱的,同時也是堅強的

女子本柔弱,為母則剛。一個女子用自己的行為,對這句話做出了完美的詮釋。

在廣州,有個母親每天清晨天還沒亮,她就推出早餐車,準備賣早餐了。

在早餐車的下面躺著一個小孩,他仍沉睡在夢鄉裡。這個小孩就是她的兒子,一個腦癱兒

無論嚴寒還是酷暑,無論颳風還是下雨,只要她出攤,都帶著這個孩子,寸步不離。

也許你會問,孩子的爸爸怎麼不幫忙?孩子的爸爸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離婚的原因就是這個腦癱的孩子。

她的收入來源就是這輛早餐車。這些收入除了維持她母子二人的基本生活外,她把多餘的錢存起來給兒子治病。

就這樣,十幾年的風風雨雨,她都堅持了過來。兒子慢慢地也能認識一些字了。

這個堅強的母親,令人感動。也許是十月懷胎,讓每一個母親都與自己的孩子血肉相連。即使孩子是多麼地不完美,她也愛著他,當作手心裡的寶,不會隨意丟棄。

二、女人是依賴的,同時又是獨立的

無獨有偶,在江蘇也有這麼一個令人心酸的案例。

他們倆是大學同學,畢業後一同到江蘇打工。幾年後,結婚生子。不幸的是,分娩過程中的意外,導致了兒子腦癱。

妻子在家照顧孩子,丈夫繼續上班,以維持全家人的生活。

也許這個丈夫對於這樣的家庭,看不到希望,也感受不到快樂。於是,待到孩子3歲時,男人毅然提出了離婚,而且不要孩子的撫養權。

男人絕情地離開後,孩子的媽媽為了不給家人增加負擔,她決定繼續留在江蘇,憑一己之力將孩子撫養成人。

房東了解情況後,減免了她的房租。周圍鄰居也想方設法幫助她,為她提供貨源,教她擺地攤,開網店。

擺地攤和開網店,都可以邊帶孩子邊幹。雖然孩子在旁邊會經常鬧騰,但她還是咬著牙堅持了下來。

就這樣,每個月的收入足夠維持她與孩子兩個人的生活。有了多餘的錢,她還想給孩子治病,雖然不能痊癒,總比沒有進步強。

面對腦癱的孩子,父親毅然決然地離去,而母親卻選擇與孩子生死相依。沒有了男人可依賴,女人依然能夠依靠自己的雙手,將這個有缺陷的孩子養大。

三、男人無法承受的責任,而女人卻可以承受

撫養一個有缺陷的孩子(腦癱、自閉症等),與普通孩子相比,的確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與金錢。

人生哪有事事如意?也許一個有缺陷的孩子,是上天對你的考驗,也是送給你的禮物。

在本文中的這兩個真實案例,男人選擇了逃避問題,逃避責任,把困難留給女人獨自去承擔。不知這兩個男人,只是特例,還是無數個男人中的個例。

並不是每個腦癱的孩子都一生一事無成,最著名的就是詩人餘秀華。她雖然腦癱,她還是讀完了高中。經過自己的努力,如今成為了女詩人。

此外,腦癱的孩子考上大學的也比比皆是。

可見,不是每個腦癱的孩子,就註定一生只能依賴父母,給家庭帶來痛苦和絕望。只要不放棄治療,只要家長的精心培養,部分孩子是可以有顯著的改善的。

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有的男人堅決地轉身離去,把身為父親的責任感,丟棄在了大海裡。面對男人的退縮,而女人則是挺身而出,挑起擔子,繼續前行。

結語

有人說:「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條件的,是無私的,是天底下最偉大的。」 可是,有些父母的做法卻與這句話極為不相稱。

有人說:「父母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可是,有些父母為孩子多付出一些精力和金錢,都認為不值得,付出生命更是不可能。

孩子的生命是珍貴的,也是值得好好呵護的,不管孩子是否健全。

願天底下的每個孩子都能在父母的懷抱裡幸福地成長!

我是,專注於研究情感與心理方面的話題,並樂於與您分享!

相關焦點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Es muss sein!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米蘭·昆德拉的作品,該小說通過描寫託馬斯與特蕾莎、薩比娜之間的感情生活,把我們帶入了對一系列問題的思考中,比如輕與重、靈與肉 、愛與恨以及生與死等的哲學問題。她盼望逃離兒時在她母親身邊的生活,去尋求能給她依靠的男人。直到遇到了託馬斯,讓她感受到生命帶給她的奧妙。而對託馬斯而言,她「是一個被人放在塗了樹脂的籃子裡順水漂來的孩子。河水洶湧,怎麼就能把這個放著孩子的籃子往水裡放,任它漂呢!」於是,他收留了她,並娶了她。他們對愛的理解是不同的,託馬斯可以把愛和性分離。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愛情裡不可享受之重
    ,大家或許更熟悉原著的名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通俗一點來說,這是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之間的故事。託馬斯,布拉格著名的外科手術醫生,典型的單身高富帥。雖然是外科醫生,但對於「女性人體構造」卻是十分痴迷。經典臺詞——「take off your clothes」。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既不能把它與我們以前的生活相比較,也無法使其完美之後再來復活。那麼我們將如何選擇生命的過程呢?沉重還是輕鬆?可是,沉重便真的悲慘?而輕鬆便真的輝煌嗎?輕與重的對立最為神秘,也是模稜兩難。沒有比較的基點,因此沒有任何辦法可以檢驗何種選擇會更好些。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除了布拉格之戀,還剩下什麼?
    不知道怎麼,語文老師跟我們談起了壓力是好是壞的問題,她就說起了輕鬆未必是什麼好事,有一本書就叫《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應該是韓少功譯本),後來看到的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許鈞譯本),譯者不同,後者更容易讀到。
  • 承受著不該承受的句子和說說 那些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只要是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總是要背負著一些東西前行的,那些無法放下的包袱和不該承受的的痛苦總是讓我們疲憊不堪。   我們都在時光流逝裡承受著不該承受的功過是非,痛心於不屬於自己的喜怒哀懼,淹沒於所謂人情冷暖之中。
  • 5分鐘讀經典——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簡介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作家米蘭·昆德拉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84年。1988年,美國導演菲利浦·考夫曼將其改編成電影《布拉格之戀》。但它不是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的三角性愛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說,小說從「永恆輪迴」的討論開始,把讀者帶入了對一系列問題的思考中,比如輕與重、靈與肉。
  • 小鞋子|天堂孩子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現實主義鏡頭下的美麗人生
    很多時候,生命甚至不能承受一雙鞋子的重量。《美麗人生》講述的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一舉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大獎。在同年同獎項的角逐中,另一部與孩子有關的電影,講述的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它就是《天堂的孩子》,又名《小鞋子》。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作文經典語句
    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就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實存在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比,也不能在來生加以修正。她是一個被人放在塗了樹脂的籃子裡順水漂來的孩子。從現在起,我開始謹慎地選擇我的生活,我不再輕易讓自己迷失在各種誘惑裡。
  • 稱量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內容提示:電影《布拉格之春》就是以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 生命態度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h:我也是孩子媽媽,從來都教育孩子:一定要在確保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去幫助別人。這樣的精神值得倡導,但不希望孩子有這樣的行為,在孩子面前,媽媽都是自私的,莫怪我!見義勇為就一張確認書有啥用!人都不在了!國家應該給這樣的父母重獎,鼓勵正能量!
  • 佳句欣賞|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06壓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07愛情一旦公之於眾會變得沉重,成為負擔。生命中還能剩些什麼。11第一次的背叛是不可挽回的。它引起更多的背叛,如同連鎖反應一次次地使我們離最初的背叛越來越遠。12「真的,有些書是要白天讀的,有些書只能晚上讀。」
  • 生命不可承受之輕(2019高考作文預測與範文點評)
    生命不可承受之輕 ①一艘剛卸完貨的輪船在海上遇到風暴,隨時都有傾覆危險。於是船長下令向底艙灌水,船長的話有一定的道理:船只有在負重前行時,船身才能重心下移,穩穩前行,否則傾覆無疑。所以,合理負重,適當調整,循序漸進,才是成功之道。⑥因此,負重前行,讓我們更踏實地走好人生路,取得成功,因為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 重慶小升初語文名著經典語錄積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重慶小升初語文名著經典語錄積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16.從現在起,我開始謹慎地選擇我的生活,我不再輕易讓自己迷失在各種誘惑裡。我心中已經聽到來自遠方的呼喚,再不需要回過頭去關心身後的種種是非與議論。我已無暇顧及過去,我要向前走.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節選】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If eternal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絕大多數的人,都是為了他人的目光活著
    米蘭·昆德拉的書充滿了機智,幽默,深奧的語言,還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也是如此。這本小說描繪了託馬斯和特裡薩和莎莉娜之間的情感生活。不過,這不是一男二女那種俗氣的三角戀愛故事,而是一部哲學小說。媚俗首先是因為俗人世代已不再重要,而有了可媚的價值。誰活在社會裡就必然媚俗,在這個意義上說,人人都是媚俗者。其關鍵不是「俗」,而是「媚」,它不是源於大眾文化,而是源於「精英文化」中個體的缺失。人類對事業的追求,是典型的人類媚俗。
  • 米蘭·昆德拉十句經典語錄,句句耐人尋味,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昆德拉的主要代表作品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生活在別處》、《玩笑》東等等,尤其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這是昆德拉非常重要的一部長篇小說,首次出版在1984年,這本小說很受讀者喜愛,小說也表達著一定的哲學思考和對命運的關注。表面上是明白無誤的謊言,底下卻透出神秘莫測的真理。
  • 生命不可承受之輕
    一個人惟有對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建立了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發,自覺地選擇和承擔起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正如歌德所說:「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因為這種愛,所以盡責本身就成了生命意義的一種實現,就能從中獲得心靈的滿足。相反,我不能想像,一個不愛人生的人怎麼會愛他人和愛事業,一個在人生中隨波逐流的人怎麼會堅定地負起生活中的責任。
  •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致杭州女子失蹤案
    文 | 綠水啊綠水周一美文 |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致杭州女子失蹤案7月5日,杭州的來女士凌晨在家中無故失蹤。連日來,警方警察也將來女士所在小區,天台、景觀河、下水道、化糞池等地方通通查了個邊,還有小區住戶家中冰箱,床底下,均未發現屍體。
  • 翻譯家高興:「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譯名並不恰當
    日前,他應邀來到寧波市圖書館「天一講堂」作題為《孤獨深處的文學之光———漫談東歐文學》的講座,並接受記者專訪。  昆德拉  世界文壇不可忽略的作家  對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文學青年來說,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兩個人,一個是南美的馬爾克斯,另一個是來自捷克斯洛伐克的被稱為流亡者的米蘭·昆德拉。
  •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高中作文升格指導與實例訓練)
    【升格】生命不能承受之輕①有人說:人生是自己擁有的,但不是所有人都會好好利用,這實在可惜。人生就像是一年四季,稍縱即逝。但花謝了可以再開,青春過去了還會再來嗎?人生上路的時候,一定要準備好行囊。因為人生之路都是直播,沒有彩排。②物質的東西是必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