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審議通過相關方案 落實「家長不得批改作業」

2020-12-25 金臺資訊

核心提示

家長完成或批改家庭作業的話題長期備受關注。上月,江蘇一名家長退出家長群的舉動,更是將此話題推上風口浪尖。近日,教育部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相關管理工作。12月21日,四川也審議通過相關方案,有助於推進落實「家長不得批改作業」。

家長和老師如何看待「家長完成或批改家庭作業」現象?在完成作業方面,家校如何形成高效的配合機制?教育行政部門如何來規範?近日,記者就相關話題進行了調查。

12月中旬,在教育部舉行的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各方如何看待家庭作業變家長作業?近日,記者展開調查。

A調查:近五成受訪家長參與過批改作業、製作小報等

「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的話題一直備受關注。就在上月,江蘇一名家長退出家長群的舉動,更是將此話題推上風口浪尖。這位家長認為,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使得自己承擔了老師應負的責任和工作。

對此,王女士也感同身受。「女兒現在四年級,老師每周都會要求我們批改數學作業。雖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但批改作業不是老師的義務嗎,為何要強行讓家長來做?」王女士直言,「家長文化水平、知識結構參差不齊,有些知識連家長自己都不清楚,要怎麼給孩子改作業呢?」

更讓王女士疲憊的是時間、精力的問題,每天輔導完孩子做作業,已是差不多晚上10點。這一點,家長鄧女士深有同感。她的孩子今年上小學二年級,有的作業要求家長批改,有的要求家長籤字,「輔導完所有作業,通常需要兩個小時」。

近期,川觀新聞教育頻道進行了「對完成或批改孩子作業的現狀調查」,參與調查的家長網友有百餘人。調查數據顯示,45.8%的受訪者遇到過老師要求自己批改作業、完成作業或布置需要代勞作業的情況,尤以小學生家長居多。這部分人群中,每周需完成或批改作業1至3次的家長比例達66.7%,4次以上的比例為16.67%。

不僅是批改書面作業,還有很多非學科類作業,家長也直接參與當中。此次網絡調查中,超半數的受訪者表示,參與過錄製視頻、做手抄報、製作主題PPT、完成各種網絡學習平臺等相關任務。「說是讓孩子完成、家長配合,但事實上,家長要耗很多時間來搜資料、構思、輔助等,遠遠大於孩子的工作量。」家長鄧女士表示。

同時,還有家長表示,家長檢查修正後的作業呈現出的「滿分」,與孩子參加考試後的分值落差明顯。

B家長:其實不想當「甩手掌柜」希望分清督促和批改作業的界線

在採訪過程中,許多受訪家長表示,曾因孩子的各種作業而頭疼。「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的現狀,成了家長教育孩子的難點和痛點。

許女士告訴記者,「我有幾個朋友的孩子都在上小學,每天回家就開始弄孩子作業,每天都氣得遭不住,但還是得硬著頭皮輔導,就怕孩子學習跟不上會自卑。」

記者調查發現,大多數家長並不是想當「甩手掌柜」,推卸教育孩子的責任,而是希望老師能夠分清「督促作業」和「完成或批改作業」的界線。

在家長李先生看來,老師是否將作業交給家長批改,與家長需不需要監管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其實是兩個問題。「家長不用過度擔責,但也不能徹底甩手。家長可以督促孩子養成獨立、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但要靠家長去檢查對錯,不妥。」

也有受訪者表示,有時候並非老師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而是家長捨不得放手。「擔心孩子做不好或者想幫孩子掙表現,一邊抗議著一邊拿來做的家長大有人在。」

C業內人士:批改作業是教師分內事 要不斷增強作業設計能力

雖然成為負擔的「家長作業」讓家長們頭疼,但是在本次網絡調查中,有超半數的受訪者也對「老師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這種行為表示理解,他們認為,出現這種行為的最主要原因是老師希望家長關注、參與孩子的學習。

成都高新區益州小學老師朱琴音認為,批改作業是老師的分內之事。「老師批改作業不僅是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把握,更是對自己教學結果的了解,進而有針對性地補充教學。」但同時,她希望家長能多些理解。「小學有許多需要聽寫的字詞和背誦的課文,這樣的作業,如果家長不參與,那麼,布置的效果幾乎為零。」這也是不少受訪老師的心聲。

「作業是學生為完成學習任務、鞏固學習成果、提高學習質量所進行的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省教科院教育監測評估研究所所長、省政府督學賴長春認為,參與學生作業是家校共育的重要內容和共同目標,是教師掌握學情、改進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家長了解子女學習狀況的重要途徑,任何一方都不能缺席。

成都市鹽道街小學語文老師羅萍認為,建立良好的家校溝通機制也很重要。「若出現疑似『家長作業』的情況,家長能及時有效地同老師交流反饋,老師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那麼上述問題便能得到緩解。」此外,羅萍建議,老師應該抓好課堂上的時間,把最重要的練習放在課堂上完成,同時,高效利用課後時間,對學生進行充分輔導,不給家長增加負擔,形成家校協同育人的良好態勢。

記者了解到,鹽道街小學建立了各年級、各學科作業情況的統一監管機制,教導處會每月定期抽查老師對學生作業全批全改、二次批改的情況。同時,各年級、各學科備課組會統一探討和制定學生課堂練習量、家庭作業量,避免出現個別老師為追求成效而給學生增加練習量的情況,以及老師作業批改不過來讓家長批改的情況。

「要科學設計作業。」賴長春建議,教師要不斷增強作業設計能力,提高作業設計水平。著力學生必備品質、關鍵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設計多樣化、多元化的作業,減少書面作業,減輕書寫負擔,適當增加實踐性、體驗性、參與性作業。

D教育部門:堅決貫徹落實「減負30條」 將強調「家長不得批改作業」

近期,江蘇、遼寧、浙江、海南、河北、廣東等多個省份的教育部門都出臺了相關文件,向「家長批改學生作業」說不。不少家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期盼教育部的要求能夠儘快在四川得到落實。

2018年,教育部等9部門印發了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明確了30條減負舉措。其中,在「規範學校辦學行為」方面對於學生作業有兩條具體規定:一是嚴控書面作業總量,二是科學合理布置作業。「作業難度水平不得超過課標要求,教師不得布置重複性和懲罰性作業,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

「我省各級教育部門堅決貫徹落實教育部的減負30條。」四川省教育廳基教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這一條,四川雖然沒有專門的政策文件涉及,但一直是中小學減負工作的重點之一。12月21日,省政府第60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新時代深化改革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四川省教育廳基教處上述負責人介紹,這將進一步推進落實「家長不得批改作業」。

賴長春認為,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標本兼治,從認識上、策略上、方法上形成教師盡責、家長盡心、學校指導的協同參與機制。「教師重在作業設計、布置、指導與批改,家長重在陪伴、引導和督促,任何一方都不能缺席,放任不管,也不能越俎代庖,代替學生做作業。要共同培養學生對待作業的正確態度和高效完成作業的習慣與方法。」

賴長春建議,學校要善於利用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等平臺,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定期對家長或其他監護人開展有關有效參與學生作業方法的培訓、諮詢和輔導。對參與學生作業確有困難的家庭,特別是殘疾、單親、留守、流動、貧困、重病、經歷重大變故以及其他有特殊情況的學生家庭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四川日報記者範芮菱、江芸涵)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叫停「家長批改作業」,成都如何落實?
    不少成都家長也在問:成都會出臺相關政策嗎?其實,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成都在2018年1月印發的《成都市教育局關於切實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就提到「教師應認真批改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檢查教師布置的作業並籤字。」怎麼布置作業?
  • 漳州教育局明確:不得叫家長代為批改作業
    今年來,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批改作業的話題,屢屢上熱搜,引起了多方的關注。 多地已出臺了相關規定,明確要求學校禁止家長代為批改作業。 漳州在禁止家長代為批改作業方面有沒有哪些動作? 漳州哪些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是正規的?
  • 貴州等十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浙江、海南:將作業管理納入學校績效考核、要求學校定期督查  浙江省教育廳微信公眾帳號「教育之江」2019年12月11日對外發布《浙江省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其中明確提及,不得在家長群裡布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不得要求家長通過打卡提交文化學科作業,不得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 不得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這其中,不僅有不得通過工作群發布商品銷售信息、砍價連結等明確要求,對於社會反映最為強烈、網上討論最為熱烈的問題也給出了定論——不得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第七條則明確「不得通過工作群發布商品銷售信息、砍價連結、強制捐款、訂閱雜誌等不恰當要求。」
  • ...不得布置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不得要求...
    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解讀《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生作業管理的意見》初中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 不得布置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不得要求網絡下載並列印作業,不得布置繁、難、偏、舊的作業,不得布置重複性作業 時間:2019-04-02 08:35:13 來源:黑龍江日報
  • 家長該不該參與批改作業?
    》,其中明確提及,不得在家長群裡布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不得要求家長通過打卡提交文化學科作業,不得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山東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教育局於3日出臺《濰坊高新區學生作業規範「十要十不」》,其中明確規定不得出現要求家長代批閱作業現象等,對於違反相關規定的,一經查實,對相關學校和教師一票否優。10月27日,安徽省合肥市教育局微信公眾帳號「合肥市教育局發布」下發《關於公布合肥市中小學辦學行為「十不得」的通知》稱,不得要求家長改作業、不得公布成績和排名、不得舉行過多統考。
  • 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珠海市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公開徵求意見!
    劃重點■ 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 不得要求家長通過打卡提交文化學科作業普通高中學校根據課程方案和學生選課情況,合理排課編班,科學制訂選課走班指南和課程實施方案。任課教師不得布置重複性、機械性、懲罰性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不得要求家長通過打卡提交文化學科作業。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 教育部:不得要求中小學生家長批改作業!
    近年來,「為孩子批改家庭作業」已成為越來越多家長的痛。去年年底,江蘇一位父親因為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憤怒地要求退出家長群,在網絡上引起了不少家長共鳴。2月23日上午,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1年春季學期學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工作有關情況。會上明確提出,不得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 太原: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不得通過微信、QQ群布置作業
    在中小學生作業管理方面,《實施意見》提出:控制書面作業總量;小學實行「每周一日無作業」制度,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原則上不得通過微信、QQ群布置學科作業;義務教育學校不得布置學生難以完成,形似給學生布置,實則給家長布置的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嚴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學生成績和排名。
  • 全國至少十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教師不批改作業將取消評優
    浙江、海南:將作業管理納入學校績效考核、要求學校定期督查 浙江省教育廳微信公眾帳號「教育之江」2019年12月11日對外發布《浙江省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其中明確提及,不得在家長群裡布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不得要求家長通過打卡提交文化學科作業,不得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 今年起教師不能通過微信QQ布置作業,家長不得代批改作業!
    昨天教育部發文:將完善管理,規範教師教育教學行為,明確教師不得通過手機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業,將批改作業的任務交給家長。避免出現「學校減負、社會增負,教師減負、家長增負」等現象。您怎麼看?其實早在去年,教育部在第2884號提案的回覆中已經提到,將規範教師教育教學行為,明確教師不得通過手機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業。在2018年兩會期間,也有政協委員提出相關問題,教育部回復稱,將完善管理,規範教師教育教學行為,明確教師不得通過手機微信QQ等方式布置作業,將批改作業的任務交給家長。
  • 教育部叫停「家長批改作業」,成都早有明確要求
    其他地方也陸續出臺政策「叫停家長改作業」2018年4月25日,《山東省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作業批改必須由教師完成,不得讓家長批改作業。」2018年9月30日,陝西省《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明確,「教師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教師布置的作業或糾正孩子的作業錯誤,不得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2019年6月21日,山西省教育廳等九部門關於印發《山西省中小學生減負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
  • 珠海擬出臺規定,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吳國頌 珠海市教育局近日發布《珠海市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珠海計劃通過探索「輕負擔、高質量」的發展路徑,實現「減量不降標,減時不降效,減負不降質」的減負效果,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 家長未批改作業被點名,至少7省份已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針對家長是否應該批改作業,很多省份此前已經發布相關文件「叫停」。「教師不得要求家長糾正孩子作業錯誤,不得布置要求家長完成作業。」近日,陝西省教育廳發布《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在朋友圈裡刷屏,得到不少家長的點讚,還有其他地方的網友表示「希望能全國推廣」。《法制晚報》記者梳理資料發現,此舉並非陝西省首創。
  • 教育部最新通知: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
    不得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提高課後服務水平。推動落實義務教育學校課後服務全覆蓋,時間安排要與當地正常下班時間相銜接,切實解決家長接學生困難問題。對家庭困難、身體殘疾、隨遷子女、留守兒童、返鄉兒童等特殊學生群體,加強教育關愛,堅決防止輟學反彈。
  • 記者調查|家長很頭疼,家庭作業咋成了「家長作業」?
    家長很苦惱「雖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但批改作業不是老師的義務嗎,為何要強行讓家長來做?」「家長文化水平、知識結構參差不齊,有些知識連家長自己都不清楚,要怎麼給孩子改作業呢?」雖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但批改作業不是老師的義務嗎,為何要強行讓家長來做?」王女士直言,「家長文化水平、知識結構參差不齊,有些知識連家長自己都不清楚,要怎麼給孩子改作業呢?」更讓王女士疲憊的是時間、精力的問題,每天輔導完孩子做作業,已是差不多晚上10點。這一點,家長鄧女士深有同感。
  • 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
    ▲ 這名家長在視頻中表示,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使得自己承擔了老師應負的責任和工作。視頻結尾處,這名家長問道:教是我教,改是我改,之後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誰辛苦?2、不得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3、要按照「有限帶入校園、禁止帶入課堂」的要求,細化手機管理措施。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在會上表示,各地要推動落實義務教育學校課後服務全覆蓋,每個學校都要做起來。呂玉剛表示,在時間安排上,要與當地正常下班時間相銜接,切實解決家長接學生困難問題。要豐富課後服務內容,指導學生儘量在校內完成作業,幫助學習有困難的補習輔導。
  • 教育部發聲:違規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等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多地出臺相關規定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行為此前,江蘇一家長因批改作業退群,相關話題引發廣泛討論。2018年至今,多地出臺相關規定,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行為,有的地方還明確定期開展作業督查,甚至將作業管理納入績效考核。
  • 開學首周不得組織考試!山東各地公布開學時間,教育部: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
    不得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提高課後服務水平。推動落實義務教育學校課後服務全覆蓋,時間安排要與當地正常下班時間相銜接,切實解決家長接學生困難問題。●對家庭困難、身體殘疾、隨遷子女、留守兒童、返鄉兒童等特殊學生群體,加強教育關愛,堅決防止輟學反彈。●按照「有限帶入校園、禁止帶入課堂」的要求,細化手機管理措施。要準備好必要的手機統一保管裝置。
  • 記者調查 | 家長很頭疼,家庭作業咋成了「家長作業」?
    就在上月,江蘇一名家長退出家長群的舉動,更是將此話題推上風口浪尖。這位家長認為,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使得自己承擔了老師應負的責任和工作。對此,家長王女士也感同身受。「女兒現在四年級,老師每周都會要求我們批改幾次數學作業。雖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但批改作業不是老師的義務嗎,為何要強行讓家長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