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原創稿件請加微信15064013391
1.什麼是述職報告
述職報告就是把自己履行職責是否稱職的情況寫成書面文字所構成的文體。具體一點是,企業負責人就任職一定時期內所做工作向任命上級或企業員工進行匯報並接受審查和監督的陳述性文案。
個人述職報告是考察企業負責人履行職責情況,以及是否稱職的一種手段。
2.述職報告與總結的異同點
個人述職報告和個人總結既有聯繫,又有區別:
(1)述職報告與總結的相同之處是,它們都可以談經驗、教訓,都要求事實材料和觀點緊密結合,從某種程度上說,個人述職報告可以借鑑總結的某些寫作方法。
述職報告與總結的不同之處在於以下三點:
一是要回答的問題不同。總結要回答的是做了什麼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績,有什麼不足,有何經驗、教訓等。述職報告要回答的則是什麼職責,履行職責的能力如何,是怎樣履行職責的,稱職與否等;
二是寫作重點不同。個人總結的重點在於全面歸納工作情況,體現工作實跡。個人的工作述職報告則必須以履行職責方面的情況為重點,突出表現德、才、能、績,表現履行職責的能力;
三是表述方式不同。總結主要運用敘述的方式和概括的語言,歸納工作結果。工作述職報告則可以採用夾敘夾議的寫法,既表述履行職責的有關情況,又說明履行職責的出發點和思路,還要申述處理問題的依據和理由。
根據現實情況,工作述職報告可以分為現任職務的述職報告和競爭上一級職務的述職報告。
3.怎樣寫述職報告
述職報告的格式,一般由標題、稱呼、正文組成:
述職報告的標題
可簡單標明「述職報告」。也可以根據正文內容另行擬制。
述職報告的稱呼
工作述職報告一般要當眾宣讀,所以應選擇好恰當的稱呼。
述職報告的正文
述職報告的正文一般要有開頭、主體、結尾三個部分:
述職報告的開頭:
述職報告的開頭要以簡潔的文字,說明所擔負的具體職責,表明自己對本職責的認識,並闡明任職的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還要概述所取得的成績。
述職報告的主體:
述職報告的主體要選擇幾項主要工作,細緻地將過程、效果或失誤及認識表述出來。這一部分要寫詳細,對一些重大問題的決策過程,對棘手事件的處理思路,對員工迫切關心的問題的認識和處理,都要交代清楚。要對履行職責的情況和對履行職責的事跡進行深人的分析研究,做出具有一定理論層次的概括。要回答稱職與否的問題,應從思想道德素質、職業理論素質,開拓進取精神,政策法律水平,處事決斷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廉潔模範作用,上下左右關係,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等方面,描述自己的形象,回答好稱職與否的問題。述職報告的主體還要說明履行職責過程中得與失。競爭上一級職務的述職報告,要注意緊扣上一級職務的有關要求來寫,以說明自己有充分的理由擔當上一級的職務。這部分是述職報告的關鍵部分,一定要精心構思,寫出特色。
述職報告的結尾。在述職報告的結尾可簡述一下自己對自己的評價,並表明自己的態度,最後以「謝謝大家」的語言結束。
4.述職報告寫作要求
寫好述職報告,要注意下面幾點寫作要求:
實事求是。述職報告要講真話、講實話、講心裡話,以誠感人。無論稱職與否都要與事實相符。要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主觀與客觀的關係,要分清功過是非。承擔責任要恰如其分,既不爭功,也不必攬過。
寫「述職報告」要形成制度,不僅在離任前要述職,而且在任期中也應定期述職。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起到述職和鞭策的作用。
內容要周詳,述職報告要重點突出。在全面匯報任職期間所做各項工作的基礎上,要突出任職期間的重大成績和創造性業績,以表明自己的勝任和事業心。應當明確,述職報告必須圍繞「職責」二字做文章。它的寫作目的,不是評功擺好,而是為了說明是否稱職。
情理相宜。述職報告在敘事說理過程中,要有適度的感情色彩。
態度要誠懇。述職,是向上級和員工匯報工作。寫作述職報告之前,應對自己進行認真的全面的反思,並虛心聽取員工的意見,弄清員工的不滿和要求,對員工意見較大的問題尤其要如實闡述,以坦誠的胸懷,贏得員工的諒解和支持。接受員工的監督,而不是作報告,這個特定的角色必須明確,也是寫好「述職報告」的前提。
撰寫述職報告應處理好的五種關係
現結合平時的工作實際,就撰寫述職報告必須正確處理的幾個關係與大家共同研討。
一、把握「述職」與「述績」的關係——重在述績,點面結合。述職報告緊緊抓住「職」字而述。只有明確自己的職責,才能明確自己的工作方法,以及自己的權利和義務,這是有效考績的前提。一年或一個階段、一個任期下來,述職才做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工作,由於述職是有時間限制的,因而不能事無巨細地寫「流水帳」。只有點面結合、有主有次,才能突出重點,體現本職工作特色。實績是幹部述職的核心,從某種意義上講,「述職」就是「述績」。因為述職的德、能、勤主要是通過工作實績來展現的,要用事實和數據來說話。只有把「述」的重點放在任期內做的主要事情、取得的主要成績上,才能把德、能、勤的水平顯示出來。否則,因此,述職報告要緊緊抓住「述績」這個中心,既重點突出,又不失面上情況,達到綱目有序、主次相宜的效果。
二、把握「集體」與「個人」的關係——擺正位置,正確評價。幹部述職是特定的述職人根據自身崗位任職情況,客觀準確地評價個人的作用。因此,當個人的工作與集體、與他人融為一體時,必須分清個人實績、集體實績與他人實績。實績是自已的就是自己的,是集體的就是集體的,是他人的就是他人的。有些實績是集體智慧的成果,或是由幾個人共同承擔完成的,述職者就只能從中「挖掘」屬於自己的那一部分,並明確自己的角色作用,是充當主角還是配角,是在一線幹的還是在二線提供保障服務的,是發揮了拍板定論決策作用還是起了提合理化建議的作用。只有按照職責範圍,主次分明,詳略得當地講清自己在重大活動中充當的角色和發揮的作用,把位置擺正,才能看出述職者與政績、成果之間的關係,才不至於把集體的成績記在自己的功勞薄上,也才能使組織和同事準確地評價自己的功績。否則,會使領導聽了不滿,群眾聽了反感。
三、把握「成績」與「問題」的關係——突出實績,兼顧問題。撰寫述職報告的目的不是為了評功擺好,而在於促使述職者對自己職責清不清、目標明不明、方法靈不靈、能力能強不強等方面進行反思與剖析,得出是否稱職的結論,從而激發開拓進取、積極向上的工作熱情。所以,述職者述職時要在上級所賦予的某種職權和責任範圍內,講清自己是否恪盡職守,盡職盡責。應理直氣壯地把成績講夠講足,用事實說實績,用事實作評價。
一個出色的幹部(骨幹),只有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才能增強自己的工作能力,進一步改進自己的工作方法。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得到組織的關心和幫助。
四、把握「陳述」與「評議」的關係——少評多述,虛實結合。寫述職報告,既要實事求是地把履行職責的情況反映出來,又要客觀準確地進行自我評價,得出結論。一篇述職報告,如果只有實沒有虛,就會變成現象的羅列,事實的堆砌;如果只有太重虛而不重實,給人的感覺則是空洞無物,華而不實。因此,必須將「陳述」與「」評議結合起來,才能符合述職報告的寫作要求。「陳述」,就是要述說自己的任職情況,擺出「成績」與「不足」的事實材料。「評議」,就是要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對任職情況進行分析,得出經驗教訓,尋找方法,明確方向。這裡,「陳述」是基礎,「評議」是「陳述」的必要升華。因此,在撰寫述職報告時要注意既不能就事論事,寫成大事,也不能空泛評議,缺乏事實根據。應採用寫實手法,以「實事求是」地「陳述」自己履行崗位職責的情況為主,以客觀「評議」自己在工作中發揮作用的大小以及是否稱職為輔,把具體工作情況的「實」與自我評價觀點的「虛」結合起來,增強文章的說服力,體現一種理論聯繫實際的好作風、好文風。同時用理性認識指導實際工作,通過實際工作又進一步提升了理性認識,真正展示出一個幹部(骨幹)的理論水平和文化素養。這正是述職報告的價值所在。
五、把握「述者」與「聽者」的關係——把握分寸,注重效果。寫述職報告,就是要讓組織和部署對述職者的工作進行「會診」,以便對述職者進行全面的考核和評估。雖然任何一個領導者的政績都離不開上級的指導,下級的支持,平級的交流與合作,但如果在寫自己的成績時把上、下級和平級都寫上,就有可能淹沒個人的政績,看不出個人的才幹和貢獻;如果不提上、下級和平級,又怕有貪功之嫌,這往往是寫述職報告的一大難題。在撰寫時必須把握下列方法:
一是談我不見我,明確自己的地位,把有限的文字恰當地用在陳述自己的政績上。「我」說多了令人反感,必須用時可用「自己」代替;
二是忌炫耀而求客觀。要用事實說話,增強述職底氣,以求讓人服氣;
三是迴避有關問題,如影響 人際關係的內容、不宜公開的個人隱私等。使人容易理解和接受。